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9806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docx

精品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认识区域发展的自身规律。

3.分析“匹兹堡的发展过程”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初期阶段

1.特点:

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

二、成长阶段

1.特点

2.人地关系:

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3.主要问题

三、转型阶段

1.特点

2.人地关系:

人地矛盾加剧。

3.主要问题:

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

4.发展要求:

调整区域产业,寻求新的发展。

四、再生阶段

1.特点:

区域又产生新的增长活力,区域经济复苏。

2.主要措施

(1)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2)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3)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3.人地关系:

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思考

 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案 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问题主要是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所以主要体现为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导致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衰败和萎缩;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问题主要是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

探究点一 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美国的“钢都”。

材料二 五大湖附近的工业分布图。

1.五大湖南部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 煤炭资源丰富;五大湖和运河廉价、便利的水运条件;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欧洲殖民者的最早落脚点,开发较早,工业基础好。

2.图示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域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也渐趋复杂,呈现出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随着五大湖沿岸工业带的形成以及城市群的出现,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地价上涨,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案例分析——“钢都”匹兹堡

(1)初期阶段

(2)成长阶段

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区域。

据此材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1~2题。

1.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交通落后 ②水系稠密 ③地势低平 ④土质黏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这个时期,长江中下游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交通属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对种植业影响不大。

第2题,西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落后,区域发展缓慢,属初期阶段。

探究点二 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变化图。

材料二 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

积极进行环境整治,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东北部工业区又呈现繁荣景象。

很多大都市区都已经成功地由制造业中心转变为服务业中心,例如,底特律现已成为汽车工业研发中心。

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这座昔日“没有屋顶的地狱”,如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医疗和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均已排在美国城市的前列,被誉为“知识城”。

1.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五大湖区人口曾大量外迁,其迁移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____,试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

答案 从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 美国东北部资源枯竭,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人们收入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生活质量下降。

而西部、南部地区阳光充足、环境优美;随着资源的开发、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填写框图,探究转型阶段区域衰落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答案 ①资源枯竭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地价上涨 ④劳动力价格提高 ⑤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工厂倒闭 ⑥高失业率 ⑦人口外迁

3.根据材料分析匹兹堡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得经济得以重新崛起。

答案 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促进产业升级;改善交通,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案例分析——“钢都”匹兹堡

(1)转型阶段

(2)再生阶段

图解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2018·南通市启东中学期末)下图为“江苏某市1994~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市(  )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

4.该市目前人地关系特征可概括为(  )

A.低水平协调B.初显不协调

C.严重不协调D.高水平协调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江苏是沿海省份,经济较发达,工业占比重最大,因此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故B正确。

虽然第一产业比重在降低,但GDP总量在不断增大,第一产业产值不一定减少,故A错误。

读图可知,第三产业比重呈波动上升,故C错误。

图中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的变化较为复杂,并不是同一种趋势,因此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波动增大,故D错误。

第4题,读图可知,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于60%,工业比重过高形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因此人地关系呈现严重不协调。

故C正确。

(2017·扬州市扬州中学期中)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2.图中a、b、c三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B.b—c—a

C.b—a—cD.c—a—b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产业占比重大,第二、第三产业占比重小,第三产业表现出缓慢发展的趋势,A错误。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表现不明显,B错误。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的资源开发,C错误。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D正确。

第2题,图中a、b、c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初期阶段,第一产业占比重大,对应c。

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迅速上升,占比重大,对应a。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占比重大,对应b。

顺序是c—a—b,D对。

(2017·扬州市高邮期中)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和“新垦区土地服务功能构成雷达图”,完成3~4题。

3.甲图中县政府驻地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B.点状与面状

C.线状与点状D.点状与线状

4.依据甲、乙两图可知,该区域处于(  )

A.初期发展阶段B.成长发展阶段

C.转型发展阶段D.再生发展阶段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县政府驻地呈现出点状分布,新垦区具有较大的面积,区域空间上呈现面状分布,选择B。

第4题,从甲图来看,该区域以新垦区和县管辖区为主,工农业不发达,经济较为落后;从乙图可以看出新垦区土地服务功能以保持水土、废物处理、水文调节为主,经济功能较弱,所以本地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选择A。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人烟稀少。

随着油田的开发,大庆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城”,目前人口已经达到242万。

(1)大庆从1959年第一口井喷油至1967年,石油产量增长________,属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__阶段。

1967~1976年,石油产量________增长,此后石油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累计27个年头,属于区域发展的______阶段。

(2)大庆市经济结构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庆市经济结构有哪些突出问题?

(4)为改变结构性矛盾,大庆市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缓慢 初期 快速 成长

(2)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3)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4)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培育“百姓经济”,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等。

解析 第

(1)题,仔细读图,即可得出答案。

(2)题,大庆是在石油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城市。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

第(3)题,第三产业比重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4)题,结合再生阶段产业调整措施内容回答。

一、单项选择题

(2017·扬州市扬州中学月考)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然而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从协调走向紧张。

同时,资源枯竭、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属于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是(  )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具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

C.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竞争能力下降,效益降低

D.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2.美国“五大湖”沿岸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步向东、西方向发展,这一时期该区域处于发展的(  )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

C.再生阶段D.转型阶段

3.关于区域再生阶段的正确叙述是(  )

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③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地位 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答案 1.A 2.B 3.B

解析 第1题,区域发展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A对。

人类对环境影响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B错。

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竞争能力下降,效益降低是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特征和表现,C错。

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是区域成长阶段的特点,D错。

第2题,美国“五大湖”沿岸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步向东、西方向发展,这一时期该区域处于发展的成长阶段,故选B。

第3题,再生阶段,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故选B。

4.(2017·盐城市伍佑中学段考)下列关于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社会问题

B.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C.人地关系已经趋向缓和

D.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答案 D

解析 在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由于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就业机会减少,对劳动力的吸引力降低。

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加剧。

D正确。

(2017·盐城市阜宁县期中)读“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完成5~6题。

5.图中说明,北京市(  )

A.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C.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

D.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

6.北京市区域人地关系正向________方向发展(  )

A.低水平协调B.初显不协调

C.严重不协调D.高水平协调

答案 5.D 6.D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北京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波动减少,A错误。

1995年后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B错。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因此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波动减小,C错误、D正确。

第6题,图示说明北京市第三产业发达,人地关系正向高水平协调方向发展。

故选D。

(2017·南通市启东中学期中)读“我国A、B两地2014年部分统计数据表”,完成7~8题。

区域

A区

B区

人口(万人)

2350

3806

面积(平方千米)

28086

56366

耕地面积(千公顷)

980

3060

矿产资源

贫乏

煤炭、铁矿、石油等丰富

城市化水平(%)

76.6

35.5

GDP(亿元)

18016

5609

三次产业结构

6∶40∶54

28∶45∶27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380

78

7.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优势是(  )

A.劳动力素质高B.产业结构成熟

C.人均耕地面积大D.经济发达

8.A区域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读表分析,A区域每万人大学生人数比B区域多,因此A区域的劳动力素质高,A错误;A区域产业结构更优,B错误;通过耕地面积除以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B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更大,C正确;A区域的GDP和城市化水平都高于B,说明A区域的经济更发达,D错误。

第8题,读表分析可知,A区域GDP高,而且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合理,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故选D。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一般经历“起飞阶段—增长阶段—优化阶段”,每个阶段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不同的特点。

据此完成9~10题。

9.区域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  )

A.一般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第一、二产业比重相对较小

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D.以资源、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10.能代表经济发展“优化阶段”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图的是(  )

答案 9.D 10.C

解析 第9题,区域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以资源、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D对。

第10题,“优化阶段”的劳动力就业结构是高技能层占比重最大,操作层和设计、管理层占比重较小,对应图C。

二、判断题

11.(2017·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期中)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不同的影响。

(  )

答案 √

解析 在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活动受地理环境制约多,土地资源主要进行农业活动。

在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增强,受环境制约少。

除农业活动外,人类活动主要是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

故本题说法正确。

12.(2017·盐城市创新学校月考)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开始由紧张走向协调。

(  )

答案 ×

解析 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地关系是协调的;随着区域的发展,人地关系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经济结构调整后,区域发展再次走向协调。

故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开始由协调走向紧张。

13.(2017·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期末)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仓地位已经让位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这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已经不适合粮食大量生产了。

(  )

答案 ×

解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仓地位已经让位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工业化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农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

而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很大变化的,题目说法错误。

14.区域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是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  )

答案 ×

解析 区域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是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是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故该说法错误。

15.区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

(  )

答案 ×

解析 区域发展壮大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是资源的开发,还有其他因素,如政策、交通等。

三、综合题

16.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 

(1)矿产资源 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遭到破坏。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企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的河流下游方向迁移,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合理规划交通和城市功能区等。

解析 由图可知,本地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当地的主导产业与煤炭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说明了工业化是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图像信息,可以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进而提出该地区整治的主要措施。

考点题点细目表

考点

题点

题目序号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发展阶段

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