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教案范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02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加法教案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法教案范文.docx

《加法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教案范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法教案范文.docx

加法教案范文

加法教案范文

课题:

加法(小学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数字读数,按顺序读;

2.打乱顺序读。

(二)激趣引入

师:

刚刚我们复习了1~5五个数字,我们今天就要用它们来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你们看!

播放多媒体课件:

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蓝精灵。

他们住在精致的蘑菇房里。

一年一度的月亮节来了,蓝爸爸带着聪聪和健健去采摘蓝精灵果了。

哇!

又香又甜又大的果子!

好想吃哦!

师:

是谁来了?

可爱吧?

老师也希望你们健健康康、活活波波的长大。

不过光长大不行哦!

还要学好知识!

(三)探索新知

课件继续播放:

蓝妹妹不高兴了,吵着让蓝奶奶带她去摘蓝精灵果。

可是蓝爸爸也不高兴了,很担心她们的安全,最后没办法了,只好也带上了她们。

于是,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去采果子了。

1.数一数:

本来有几个蓝精灵要去采果子呀?

又来了几个啊?

最后一共几个人去了?

【在孩子回答的同时,操作多媒体:

引到点子图,从中抽象出数,板书:

325】

2.师:

我们这是就要用一种符号来连接,3加2等于5.【同时板书,把+和=加上】

3.介绍加号和等号,引出加法的含义:

两个数合在一起,得出一个数的运算。

【揭示课题并板书:

加法】

(四)巩固应用

1.继续播放课件:

果子采完了,蓝精灵们走上了回家的路。

蓝妹妹采了1个,健健和聪聪一共采了4个,这些小蓝精灵们一共采了多少啊?

谁能列出算式呢?

2.拿出你的课本,数一数你有几本数学书啊?

老师这儿有2本数学书,我和XX一共有几本数学书啊?

3.课本24页的做一做【同桌之间说一说算式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加法

加号等号

课题:

加法

一、教材分析

“加法”这节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一次学习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只是基础是5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分与合。

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是初次接触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学生和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计算出加法的得数并不是很难。

若要真正从加法的含义去理解,并用缜密的语言表达加法的含义就有些困难。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通过具体、直观、形象的份上桌布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是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

式。

2>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能从不同计算方法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

师:

情境演示法、小组研讨法。

生:

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正方形片点子图卡片

七、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在桌面上依次摆出4个正方形卡片,5个圆片,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

2>动手讲摆好的4个正方形卡片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4和5的组成。

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①通过电脑反复演示,把两组物体合并在一起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

原来手里边有3个

气球,后来又拿来一个气球。

②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也可由老师引导说:

把3个气球和1个气球刚在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一边说一边做手势表示“合起来”)

反复演示再指名说题意,让学生体会到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而引出要知道它们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来计算。

③通过点子图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把3个点子和1个点子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

多少个点子,用加法计算。

点子图既突出了合并,又能使学生感受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还能体现出由直观情境向半抽象水平的过渡。

2>学习加法算式

①引导学生说出:

由气球的数量抽象出要用数字3和1表示。

②教师说明:

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符号“+”

表示,教师板书“+”。

③引导学生数一数3和1和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

说明:

等于4用“=4”表示。

④教师再次强调说明:

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⑤教读加法算式

3加1等于4,或3加1得4,教师范读,学生学读,同桌之间互读。

3>动手操作

让每个学生左手拿3个圆片,右手拿2个圆片,求一共有几个圆片。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就是把两只手的圆片合并在一起,也就是3和2加起来,写出算式3+2=5。

巩固发展,在练习中提高

1>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①课本第24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同桌进行讨论,派出代表说一说他们的意见。

②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表示。

2>游戏(红花配绿叶)

①要求:

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②活动方式: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答案多。

③学生互评:

给优胜的小组奖励小红花。

3>课本第25页松鼠玩耍图,通过动画演示引出算式3+2=□。

4>课本第25页做一做。

①通过读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②巩固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图点数,在一个数的基础上接着数,也可以

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

③通过对比4+1=5、1+4=5和1+3=4、3+1=4这两对算式,使学生通过直观初步感知“交

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多种形式的习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五1题、2题。

八、板书设计

加法

3+1=43+2=5

︱︱

加号等号

3加1等于4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取情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了解信任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

2.指导小组学习,培养交流意识。

3.发挥课件的动态立体优势,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第25页的例题,和“做一做”的习题。

教材分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喜欢的气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认识了数字,并会一些简单的加减计算,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老师要积极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

1、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教学重点:

激励每人学生说出计算3+1=3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法、学法:

⑴情景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再导入新课时,我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而有趣的动感画面,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教学中来。

⑵直观演示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我设计的练习凭借直观的画面,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活泼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发展。

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教具准备:

气球、小松鼠情景图,教材第24页、25页做一做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先出示一个多媒体的动感画面;然后老师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广场玩玩,在这里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组的小伙伴说一说。

最后交流汇报:

①我看到有3个红色的气球,1个绿色的气球,一共有4个气球。

②我看到有3个红色的气球,1个绿色的气球,合起来就是4个气球,列式为:

3+1=4(个)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3+1=4(个)。

(在投影与教师语言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感觉更直观亲切,并能亲自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老师问:

3加1等于4,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流程:

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②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③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学生可能有以下的说法:

第一种:

我是看图1、2、3、4数出来的。

第二种:

我是数手指头或小棒算出来的。

第三种:

我会心算。

第四种:

我先数3个,接着再数1个,就是4个了。

第五种:

有3个红色的气球,1个绿色的气球,合起来就是4个气球,,3和1组成4,所以3+1=4。

(给予高度的评价)

(2)对学生的回答,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后提出质疑:

一道题有很多的算法,

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种算法?

为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3)最后小结:

老师介绍自己喜欢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因为这样计算比较简便、比较快。

(三)巩固练习,辨析算理

(1)教科书第24页“做一做”。

把图制成课件,直观展示情景图。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同桌互相说说图意,再想一想教材为什么这样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如:

①今天早上我吃了2个苹果,下午又吃了1个,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

②今天妈妈上午给你3元钱,下午又给你2元钱,合起来有多少钱?

(四)出示第二个多媒体的动感画面;然后老师导入:

今天,老师还带大家到美丽的动物园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组的小伙伴说一说。

最后交流汇报:

①大树上有3只松鼠,又了来2只,一共有5只松鼠。

②我看到树上有3只松鼠,又来了2只,合起来就是5只,列式为3+2=5(只)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3+2=5(只)。

(例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喜欢的小松鼠形象,学生很高兴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探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都给与鼓励,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用数的组成计算加法较简单。

我同样采用以下的教学流程:

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②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③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五)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巩固练习中的第1、2题,采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第3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用小棒摆不同的算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

(六)总结、归纳:

先询问学生学会了什么?

最后质疑。

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法”是新课程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新课程标准》认为: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我设计以下的教学思路:

1、利用多媒体的动感画面,导入新课。

2、分小组互相交流,探究发现。

3、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练习,巩固深化,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4、总结、归纳,提出质疑。

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加法教学设计

1

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教师工作计划|数学老师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刚刚步入小学的第一个学期,数学的基础教学至关重要。

一个出色的数学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谢谢阅读。

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

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

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

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

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

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

一二三四五”……_加法教案。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

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

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

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

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

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

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

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

×××同学真聪明!

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

1+2=3

加号等号

读作:

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

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

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

生2:

我是这样记的:

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

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想法,有从形象上,也有从含义上的,这不仅对加号和等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

师:

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

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4只气球。

师:

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

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反思:

我觉得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恰当,教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固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对加法已有初步认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

]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

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

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

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路丰富多彩,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

三、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1)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摆小棒。

2+11+1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教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图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画填方格、独立笔答、开放题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目的。

]

(3)用5个△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汇报。

1+43+24+1……

2.发展题(印发)。

(1)看算式,先画○表示,再填得数(印发)。

①1+2=□_________。

②2+1=□_________。

(2)直接填得数

2+1=□3+2=□1+3=□

3.开放题:

□+□=5。

【设计说明】

“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组成或分解)后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

初步认识加法,知识虽然简单,却对以后的学习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共设计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2.观察画面,体会加法含义;

3.发散联想,理解加法含义;

4.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

首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比赛情境,把观察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

接着,通过观察书上“气球图”,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图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用“加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最后是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先是看算式摆,然后是用5个学具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学设计教案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

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师:

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

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

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

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

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

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

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

4+1等于几?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