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089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4部分 第03单元 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docx

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第04部分第03单元初高衔接题重难题型突破针对练习

第三单元 初高衔接题

类型一 与高中知识联系的化学方程式

■ 针对练习

1.[2019·百色]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

Sb2O5+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Sb2O3B.SbO2C.HSb3D.H3SbO4

2.[2019·长春]ClO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2NaClO3+SO2+H2SO4

2ClO2+2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O2的名称为二氧化硫B.ClO2中氯的化合价是-1

C.X的化学式是NaHSO4D.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

3.[2019·襄阳]干粉灭火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常见的一种ABC型灭火器内充装物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4H2PO4),使用时,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3),同时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试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2016·柳州]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在实验室中可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由单质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它的组成与过氧化氢类似。

在潜水艇中它被用作供氧剂,当它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生成氧气和一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2018·柳州]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它与酸、碱均能反应产生氢气。

(1)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完成NaAlO2与适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AlO2+HCl+    

Al(OH)3↓+NaCl。

(3)当盐酸过量时,NaAlO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类型二 原子、离子的结构知识

■ 针对练习

1.[2019·齐齐哈尔]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4-3-1

(1)从图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其中与E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

 

2.[2019·黄石]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

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4-3-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4-3-2

(1)画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甲物质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2019·青岛]联合国将2019年列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锶、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4-3-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4-3-3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锶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

由此推测,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   (填“强”或“弱”)。

 

4.[2017·柳州]图4-3-4中的①和②依次是硅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图4-3-4

(1)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A、B、C、D中属于金属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a的数值可以是    。

 

(4)结构决定性质,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推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在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判断的依据是                。

 

5.[2018·柳州]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4-3-5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图4-3-5

(1)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3)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有几种,写出其中一种阳离子    。

 

(4)镁在空气中燃烧除了能生成氧化镁外还能生成氮化镁,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

现有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固体38g,生成的固体中氮化镁的质量是    g。

 

类型三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 针对练习

1.[2019·湘潭]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Zn、CO2、H3PO4B.H2、H2O、KClO3

C.O2、NaOH、H2SO4D.CO、MgO、NaHSO4

2.[2018·柳州]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溶液都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因此溶液都是混合物

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3.[2019·连云港改编]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H2O2

O2

SO2B.Cu

Ag

AgCl

C.酒精

CO2

COD.Na2SO4

Na2CO3

NaOH

4.[2017·柳州节选]不是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

A.硫酸B.氢氧化钾C.碳酸钠D.乙醇

5.[2019·青岛]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

图4-3-7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图4-3-7

6.[2015·柳州]小明学习了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发现最终产物是Na2CO3。

他对“制碱法”的名称产生了疑问,带着疑问去查找资料发现:

Na2CO3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俗名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水溶液显碱性。

他又对Na2CO3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NaCl、CaCl2溶液显中性,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电离生成Na+和C

提出猜想猜想一:

Na+与水作用,使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

水分子单独起作用,使溶液显碱性。

猜想三: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一定量的NaCl溶于水,滴入2滴酚酞

溶液不显红色

猜想一不成立

向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滴入2滴酚酞

溶液不显红色

猜想二不成立

 将一定量的Na2CO3溶于水,滴入2滴酚酞,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Cl2

 溶液先显红色,加入CaCl2后红色消失,出现       

猜想三成立

讨论与交流小明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大家肯定了他的结论:

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在溶液中生成了新的微粒。

请你写出可能产生的微粒       (至少填两种)。

 

他们在交流中还发现强碱与强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中性,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酸性,强碱与弱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碱性。

Na2CO3溶液可以看成是强碱与弱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所以显碱性。

由此可推出NH4Cl溶液显    性,KNO3溶液显    性。

 

类型四 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

■ 针对练习

1.[2019·柳州]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Fe+H2SO4

FeSO4+H2↑B.BaCl2+Na2CO3

BaCO3↓+2NaCl

C.NH3+CO2+H2O

NH4HCO3D.CaCO3

CaO+CO2↑

2.[2019·广元]提升“中国芯”的性能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

“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氧化性

3.[2019·哈尔滨]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溶洞的形成:

Ca(HCO3)2

CaCO3+H2O+CO2↑ 分解反应

B.酸雨的形成:

CO2+H2O

H2CO3 化合反应

C.碳与灼热氧化铜反应:

C+2CuO

CO2↑+2Cu 还原反应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

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4.[2019·德州]依据对初中所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结合下列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1)一定有变化的是    (填反应类型,下同)。

 

(2)不一定有变化的是        。

(3)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CO2+H2O

H2CO3 ②Cu+2AgNO3

Cu(NO3)2+2Ag ③S+O2

SO2

④2NaHCO3

Na2CO3+H2O+CO2↑ ⑤NaOH+HCl

NaCl+H2O ⑥2HgO

2Hg+O2↑

5.[2019·齐齐哈尔]钛(Ti)和钛合金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享有“未来金属”的美称,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船舶等。

钛的冶炼方法很多,方法之一是利用二氧化钛和金属铝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类型五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 针对练习

1.[2019·娄底]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4-3-11

A.图甲区分硬水和软水B.图乙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丙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丁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2.[2018·柳州]一瓶不纯的Na2CO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O3、Ca(NO3)2、NaCl、CuSO4、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溶液;

(2)取少许上述无色溶液置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BaCl2溶液,再分别滴加稀硝酸。

现象如下表:

试管编号

现象

1

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2

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

下列关于该粉末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杂质可能含KNO3、K2CO3B.杂质一定含NaCl,可能含Ca(NO3)2

C.杂质一定不含Ca(NO3)2,可能含KNO3D.杂质一定含NaCl,一定不含CuSO4

3.[2019·十堰改编]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

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C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

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D

鉴别稀盐酸、K2CO3溶液、(NH4)2CO3溶液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4.[2019·广州]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

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B

 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正极

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

水是化合物,可分解

C

 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可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

D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

木条不复燃

O2能支持燃烧

5.[2019·徐州]请根据图4-3-12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4-3-12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实验室收集少量氢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若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若实验室采取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少量O2,则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二氧化锰固体的颜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

一氧化氮(NO)是生命体系信息分子之一,在常温下,它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

①NO与O2反应生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室收集少量NO的装置可用    (填序号)。

 

6.[2019·通辽]小明在实验室里进行以下实验:

他首先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5g·mL-1的较浓盐酸40mL与46g蒸馏水混合配制稀盐酸,再跟石灰石反应制得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但一直未见浑浊出现。

为此,小明请教老师,老师建议他为弄明原因进行实验探究。

下面是他探究的过程,请你帮他将答案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为什么制得的气体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假设猜想一:

盐酸浓度仍过大,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猜想二:

澄清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所得气体通入稀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

    

 猜想一正确:

化学方程式为         

②吸取少量所用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加   ,振荡 

 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二不正确

分析结论原来所配制盐酸浓度达      ,应当将其再进行稀释。

 

反思拓展①小明的实验证明了澄清石灰水没有完全变质,但并不能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理由是   

                      。

 

②若除掉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选择的最佳试剂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b.水c.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7.[2018·柳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Cu块加入到盛稀硫酸溶液的试管中,Cu块不溶解,不发生化学反应。

再向此试管中加入KNO3溶液,发现Cu块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气体,最后Cu块完全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提出问题Cu块与什么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吗?

小军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H2,你认为他作出此判断的合理理由是 。

 

查阅资料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

NO是一种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

请写出此气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猜想猜想一:

Cu块与KNO3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二:

Cu块与K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三:

Cu块与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将Cu块加入到KNO3溶液中

Cu块不溶解

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②将Cu块加入到    溶液中 

Cu块不溶解

说明猜想二是错误的

③将Cu块加入到稀HNO3溶液中

 Cu块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气体,溶液变成蓝色

说明猜想三是正确的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

请写出Cu块加入到稀H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一起进行交流。

从复分解反应的角度分析,H2SO4和KNO3     (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u块是如何与稀硝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呢?

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

H2SO4溶液解离出H+和S

,KNO3溶液解离出      ,可以间接地看成有HNO3溶液。

老师还告诉大家:

Ag也能与稀HNO3溶液反应。

请写出将Ag粉加入到HCl和NaNO3混合溶液中所产生的实验现象:

 。

 

8.[2019·昆明]小晨同学从课外读物中得知:

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可能有C、CO、Na2CO3、Na2O。

于是设计实验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BaCl2溶液呈中性;②4Na+O2

2Na2O;③Na2O+H2O

2NaOH;④2Na+2H2O

2NaOH+H2↑;⑤CO通入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

产物中一定有C;

猜想二:

产物中一定有CO;

猜想三:

产物中一定有Na2CO3;

猜想四:

产物中一定有Na2O。

实验验证用图4-3-13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

图4-3-13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的作用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待钠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中的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有黑色不溶物

猜想  正确 

(2)

 将实验

(1)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

 

 猜想三正确

(3)

 

 猜想二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晨同学向实验

(2)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于是得出结论:

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一定产生Na2O。

该结论是否严谨?

    (填“是”或“否”),理由是  

 。

 

类型六 化学计算

■ 针对练习

1.[2017·柳州]某同学用Na2O和Na2O2的混合物14g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80g,需要加水的质量是(提示:

2Na2O2+2H2O

4NaOH+O2↑)(  )

A.60.8gB.62.4gC.64.4gD.67.6g

2.[2019·衡阳]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a%B.

C.

D.无法计算

3.[2018·柳州节选]丁烷(C4H10)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CO2的质量比为56∶44,请写出丁烷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C2H4、C2H6O、C3H6三种混合物质的含碳量为78%,则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5.[2016·柳州]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两种盐的质量为137g,生成的Na2CO3为    g。

 

6.[2017·柳州节选]硫酸的浓度不同,化学性质会有很大差异。

将65g锌加入到1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锌逐渐溶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随着反应不断进行,硫酸浓度变小,变成稀硫酸,此时产生的气体没有刺激性气味。

最终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的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

生成的气体总质量是    g。

 

7.[2017·柳州]已知NaHCO3受热后会分解生成Na2CO3。

小红同学把84g的NaHCO3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不含水分)质量为68.5g(提示:

2NaHCO3

Na2CO3+H2O+CO2↑)。

请回答:

(1)CO2由    元素组成,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此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    g。

 

(4)计算此时剩余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8.[2019·重庆B]AgNO3可用于电影胶片制作。

现取含有NaNO3的AgNO3样品100g,在一定条件下让样品充分反应,只有AgNO3发生反应,得到固体69g,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NO3

2Ag+2NO2↑+O2↑。

试计算:

(1)AgNO3中N、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

(3)另取100g该样品和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全部溶解于142.5g水中,得到含一种溶质的溶液,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重难题型突破】

类型一

■针对练习

1.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都不会发生改变,可得

原子种类         H O Sb

反应前原子数目      4 4  0

反应后原子数目      4 7  2

X中原子个数       0 3  2

故X的化学式为Sb2O3。

2.B [解析]化学式的读法一般自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故SO2的名称为二氧化硫;ClO2中氧的化合价是-2,则氯的化合价是+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NaHSO4;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6×2)=71∶64。

3.2NH4H2PO4

2NH3↑+P2O5+3H2O

4.2H2O2

2H2O+O2↑

2Na2O2+2CO2

2Na2CO3+O2

5.

(1)2Al+6HCl

2AlCl3+3H2↑ 

(2)H2O

(3)NaAlO2+4HCl

AlCl3+NaCl+2H2O[或NaAlO2+HCl+H2O

Al(OH)3↓+NaCl;Al(OH)3+3HCl

AlCl3+3H2O]

[解析]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可知铝与酸、碱均能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题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从生成物得到一种陌生的物质NaAlO2,NaAlO2与适量盐酸反应生成Al(OH)3,而Al(OH)3又能与盐酸反应,那么NaAlO2与过量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就能写出来了。

类型二

■针对练习

1.

(1)183.8 

(2)3 B

[解析]

(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

(2)因为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3种元素的粒子;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粒子E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粒子B与其化学性质相似。

2.

(1)

(2)14∶71(或71∶14)

(3)2H2+SiCl4

Si+4HCl 置换反应

(4)降低

[解析]

(1)由于硅的原子序数为14,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由图知甲物质化学式为SiCl4,则甲物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