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14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青岛版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转载]六年级青岛版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做分子,分母乘分母做分母,能约分先约分。

分子和整数与分母约分,因倍关系的先约分。

(2)列乘法算式的原理:

“1”是已知量,求“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比较:

(4)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把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

(5)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法1:

画图(基本方法)。

法2:

分数除以整数:

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

法3:

a-b=ax1/b(b^0)

(6)列除法算式的原理:

“1”是未知量,已知“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1”是多少用除.法。

(7)商与被除数大小的比较:

(8)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1、找“1”(“的”前面是“1”)2、判断“1”是已知量,用乘法。

“1”

是未知量,用除法。

3、实量X对应的分率,实量+对应的分率。

(“的”后面是对应的分率)

第三单元:

(9)比的定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10)求比值的方法:

前项宁后项

(11)化简比的方法:

1、依据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

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化简整数比:

找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前项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化简分数比:

找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前项后项同时乘最小公倍数,再化简整数比。

化简小数比:

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化简整数比。

(12)按比例分配:

找总量,找出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甲:

乙二a:

b,甲是乙的a/b,乙是甲的b/a,甲是全部的a/a+b,乙是全部的b/a+b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3)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先括号,括号内先小后中。

(14)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2)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

a-b=b-a2)乘法结合律:

(a-b)-c=a-(b-c)3)乘法分配律:

a-(b+c)=a-b+a-c

(15)去括号的方法:

括号外有加号、乘号,去括号,括号内不变号。

括号外有减号、除号,去括号,括号内要变号。

(16)鸡兔同笼:

算术法一一假设问题。

假设全部为鸡,找出假设鸡的总脚数与实际总脚数的差,除以一只兔子与一只鸡脚数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用总只数减兔子只数就是鸡的只数。

或用方程解。

第八单元:

百分数

(17)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18)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

ax100%2、分数a/b化百分数:

a—bx100%

3、百分数化分数:

a%=a/100(化整化简)4、百分数化小数:

去%

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19)求a是b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a—bx100%(b^0)

(20)合格率二合格数—抽查总数x100%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第五单元:

(21)基本定义:

1、圆心:

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2、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3、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圆的对称轴,用点划线画。

4、在长方形里画最大的圆,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直径;在正方形里画最大的圆,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

(22)周长:

1、圆周率: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比值就叫做圆周率,用字母n表示。

2、圆的周长:

已知d,C=nd;已知r,C=2nr;已知C,d=C—n;已知C,r=C—2—n

3、其它图形的周长:

已知d,C圆半=1/2nd;已知r,C圆半=nr;已知d,C半圆=(1/2n+1)d=

已知r,C半圆=(n+2)r=r;C跑道=nd+2m(m是直道的长度)

4、ri:

r2=d1:

d2=G:

C2

(23)面积

1、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圆等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分割后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

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所以圆的面积=C/2xr=nr2

2、

3、

小)

4、

当半径扩大n倍,则直径扩大n倍,则周长扩大n倍,则面积扩大n2倍。

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

统计

(24)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5)中位数:

从小到大排列的奇数个数据,正中间的一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从小到大排列的偶数数个数据,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6)平均数二数据总和+数据个数

(27)利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综合分析数据。

第七单元:

可能性

(28)设计可能性相等的公平方案。

[转载]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

计算

涉及的单元: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方程

一、直接写得数:

基本算法:

小数加减法一对位、小数乘法一数位、小数除法一移位

二、计算:

(一)解方程:

1、用减法

解:

2、用加法解:

X

+6

=9

+

X

=

X-=

解:

X

=9-

6

解:

X=-

解:

X

=+

X

=3

X

X

3、用除法

解:

4、用乘法解:

6=9

X解:

X=9+6

X=9-18

X=

5、合并未知数的解法:

3X+2X—8=12

解:

5X—8=12

18X=9

解:

解:

X=x

X=

X=

三、竖式计算:

1、乘法计算方法:

(1)算:

先按整数乘法列式计算。

(2)看:

看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3)数:

从积的末尾向右数出几位

(4)添:

积的位数不够,添0补位。

(5)点:

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

2、除法计算方法:

(1)移:

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相同位数,把除数移成整数。

移位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添0补位。

(2)算:

先按整数除法计算(3)点:

商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添:

除式有余数添0继续除。

四、脱式计算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括号,先小再中。

五、简便运算:

连加式:

a+b+c+d配对

连乘式:

axbxcxd配对5X2=10,25X4=100,

125X8=1000

乘加减式:

ax(b士c)=axb±axc正反应用

第二部分:

概念

涉及的单元: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方程、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七单元统计

一、小数的乘除法:

1、积随因数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积就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2、积不变的规律: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数(0除外),积不变。

3、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比较大小:

axvaax1=aax>

a(a工0)

a—>aa—1=aa—

va(a工0)

5、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6、求近似值的方法是“四舍五入”。

保留几位小数(或精确到某分位)要多看一位。

解决实际问题还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二、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这是等式的性质。

三、对称、平移与旋转

1、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2、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3、平移图形方法:

圈关键点,沿着方向,起点不计,逐格数出,连点成图

4、旋转图形900方法:

方程

圈围绕点,找关键边,沿着方向,水平变竖直,竖直变水平,连边成图

四、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一)、多边形的定义:

1.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5.周长:

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

6.面积:

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二)、多边形的特征:

特征

长方形

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平行四边形

有四条边,有四个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三角形

有三条边,有三个角。

梯形

有四条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有四个角。

(二)、多边形间的联系:

1.93页的两组图。

2、

面积

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

越来越大

越来越大

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

越来越小

越来越小

3.等(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上下底之和”和高分别相等的两个梯形面积相等。

(四)、多边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五)、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转化方法:

1、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法:

——数方格

2、平行四边形: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来,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X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x高。

字母公式是S=ah。

转化方法:

割补平移

3、三角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先重合,把一个三角形旋转180°,再向上平移,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X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X高*2,字母公式:

S=ah^2。

转化方法:

旋转平移

4、梯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重合,把一个梯形旋转180°,再向上平移,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X高,所以梯

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x高*2,字母公式是S=(a+b)h宁2。

转化方法:

旋转平移

(六):

多边形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名数化聚的方法:

①判高低。

②找进率③计算(低往高十进率)(高往低X进率)

五、因数与倍数

1、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

3、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

4、偶数:

个位上是0、2、4、6、8是数都是偶数。

偶数一定是2的倍数。

5、奇数:

个位上是1、3、5、7、9是数都是奇数。

奇数一定不是2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7、质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合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9、1只有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50以内的所有质数: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11、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求:

23621839

336=2X2X3X3

1从小到大依次除以质数②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六、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便于比较。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反映变化情况。

2、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先描点,标数据,连点成图。

第三部分:

应用题

涉及的单元: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方程、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七单元统计

二、乘除法的几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分段计费问题。

三、列方程解决问题

1、找等量关系2、写设句3、列方程4、解方程5、写答语和倍差倍问题,画线段图分析

四、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S长方形=ab,a=S长方形—b,b=S长方形—a;

S正方形=a;

S平行四边形=ah,a=S平行四边形宁h,h=S平行四边形宁a;

S三角形=ah—2,a=S三角形x2—h,h=S三角形x2—a;

S梯形=(a+b)h—2,a+b=S梯形x2—h,h=S梯形x2—(a+b)

五: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求和法——加辅助线,分成若干个基本多边形,再求和

2、求差法——加辅助线,补成一个基本多边形,再减去一个基本多边形,求差

3、拼合法一把组合图形分割后,拼成一个基本多边形,直接利用公式求。

六、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分析变化情况:

上升、持平、下降(要说明时间范围)

[转载]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

第一、二、三、五单兀

第一单元:

认识正、负数。

共二条

1、像+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正数都大于负数。

2、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第二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单位“1”:

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5、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6、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1、同分母的:

同分母,分子大,则分数大。

2、同分子的:

同分子,分母小,则分数大。

3、异分母异分子的:

先通分,再比较。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一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a是b的几分之几:

a*b=亍(b^0)裱除数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二耐

8、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2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a.

b=

(bz0)是真分数,则avb,

v1;

b(bz0)是假分数,则a=b,

1或a>b,厂>1,a是b的倍数可以化成整

带分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9、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假分数=分子—分母=被除数—除数=商'7

10、假分数化成整数: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整数=分子*分

母指室59莓集分子

11、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假分数:

整数二指定分住

12、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

数的大小不变。

13、分数虚实量的比较3

I-

把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是全长的㊁,每段长2米。

第三、五单元

14、最大公因数:

(约分用)

把一个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时,要约成最简分数。

(1)、互质关系:

1是最大公因数。

1两个不同质数互质:

(5,13)=1

50以内的全部质数(15个):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2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4,5)=1

3质数与不是它倍数的数互质:

(7,15)=1

4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4,9)=1

(2)、因倍关系:

小的是最大公因数。

(4,16)=4

(3)、不互质不因倍:

法1:

用短除法求:

22832214167

8

28和32的最大公因数:

2X2=4

1从小到大依次除以质数②除到商互质为止③除数连乘的积是最大公因数

法2:

小的依次除以2、3、4、…所得的商是大的因数,这个商就是最大公因数。

法3:

(6,9)=3(6,10)=2(6,27)=3(9,12)=3(9,15)=3(10,

12)=2

(10,

15)

=5(10,35)=5(12,18)=

6

(12,

20)

=4(15,21)=3

(15,

25)

=5(16,20)=4(18,30)=

6

(18,

45)=9(18,51)=3

(21,

35)

=7(24,42)

=6(25,35):

=5

'(28,

32)

=4(30,36)=6

(30,

45)

=15(45,60)

=15(52,78)

=

26

15、最小公

倍数(通分用):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1、互质关系:

积是最小公倍数。

1两个质数互质:

]5,13]=65

2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4,5]=20

3质数与不是它倍数的数互质:

(7,15)=105

4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4,9]=36

2、因倍关系:

大的是公倍数。

[4,16]=16

3、不互质不因倍关系:

法1:

用短除法求:

24623

4和6的最小公倍数:

2X2X3=12

法2:

大的乘2、3、4、所得的积是小的倍数,这个积就是最小公倍数。

法3:

:

4,6]=12:

4,10]=20:

4,14]=28:

4,18]=36:

6,8]=24

:

6,10]=30:

6,14]=42:

6,16]=48:

6,20]=60:

8,10]=40

:

8,12]=24:

8,14]=56:

8,18]=72:

8,20]=40:

9,12]=36:

9,

15]=45:

10,12]=60:

10,14]=70:

10,16]=80:

10,18]=90

:

12,14]=84:

12,16]=48:

12,18]=36:

12,20]=60

16、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先通分,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化整化简。

17、分子为1,分母互质的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孔士A=ab(avb,ab互质)

18、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分数化成小数:

分数=分子+分母=小数,小数末尾的零要省略。

注意:

a/16可以除尽,如:

=,=,=,=,=,

d

=,=,=,=1

小数化成分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再化简。

19、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同分母的、分母互质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先加减。

连加式:

a+b+c+d配对

连减式:

a—b—c=a—(b+c)连减2个数二减2个数的和。

去括号:

a+(b+c)=a+b+ca+(b—c)=a+b—

c特别注意:

不变号

括号外,有加号,去括号,括号内,不变号。

a—(b+c)=a—b—ca—(b—c)=a—b+

c特别注意:

变号

括号外,有减号,去括号,括号内,要变号。

第二部分:

空间与图形

第四、七单元

20、有关数对的概念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4,3)

列行

21、表达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A在B北偏东或北偏西或南偏东或南偏西()0方向。

22、表达行驶路线的方法:

先从向方向走千米到,再

从向方向走千米到。

2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三视图

长方体

6个面,8个顶点

12条棱

三视图都最多看到三个面

三组对面

对面相同不相交

邻面相交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最多有两个正方形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

最多看到一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六条棱的长度叫正方体的棱长

12条棱长

看到的三个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4、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S长方体=S上面X2+S前面X2+S右面X2=(S上面+S前面+S右面)X2=(长X宽+长X咼+宽X咼)X2=(ab+ah+bh)X2

S正方体=Sx6=棱长x棱长x6=6a2

25、求面积的各种情况

1求六个面:

表面积,油桶,煤气桶

2求五个面:

无盖(手提袋、水桶等)无底(房间刷墙)

3求四个面:

四周的,排水(气)管

4求三个面:

包书皮

5求二个面:

楼梯上铺地毯

6求一个面:

(房间铺地板)

26、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图形的面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7、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vm和ml。

28、单位体积: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1指尖大约是1立方厘米。

1手抱大约是1立方分米。

1臂抱大约是1立方米。

29、大立方至少有8个小立方组成。

30、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常用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厘米,分米,米

10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00

体积单位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000

容积单位

毫升、升

1000

31、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3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V长方体和正方体=Sh

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