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2270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叶猴们在跳荡着、嬉闹着,它们有时会打架吗?

北极渡鸦们滑上、滑下,它们这是在表演吗?

露脊鲸们扬起“帆”,乘风远航,它们是在游戏吗?

有人认为它们是在演习,演习生存的本领;有人认为它们是在娱乐,娱乐是它们的天性;有人认为它们是在学习,学习是实践的预演;还有人认为它们是在锻炼,锻炼就像体育运动。

动物充满了奥秘,奥秘有待于揭开,揭开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美字体

赏美文

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

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

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

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

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

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

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动物游戏之谜》告诉我们,动物会游戏,而关于游戏的目的,虽然有专家研究出了成果,但这些并不是最终成果,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动物并不是像我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简单,它们有着丰富多彩的身体活动和内心活动。

爱护动物,已经是个老话题了,可是我们不得不重新来思考这个话题。

自以为主宰世界、智慧独有的人类,原来总认为对动物的杀戮是理所应当的,对动物的保护是给予它们的恩惠。

现在看来未必如此。

动物也许是有着较高的智慧甚至丰富的内心世界的。

抛弃偏见,重新审视世界,给予动物——我们地球家园的好朋友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也许是我们最应该做好的事。

[运用角度] “保护动物”“关爱生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等。

【课外运用】

1.动物与人类同属于地球母亲的骄子,它们虽然与人类“言语”不通、“风俗”不同,但它们的的确确是一些可爱的生命,它们有喜怒哀乐,也有生老病死。

它们与我们人类一样,也时刻为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担忧,而我们人类呢?

却常常无视它们的权利和生命。

在地球上,人类和自然界中的所有动、植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孩子”,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和这些可爱的动物乃是

“一母同胞”。

在《动物游戏之谜》一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那么的活泼有趣:

猴子“走钢丝”、玩“倒立”,渡鸦“坐滑梯”,鲸鱼学“扬帆”;它们会单独游戏、战斗游戏,还会操纵周围事物游戏;野象能模仿人类踢球,黑猩猩会嚼烂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等等。

它们都以自己的智慧生活在这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地上,我们不应该因一己之私来惊扰它们,更不能因自己的“口腹之需”来杀害它们。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而不是伤害它们。

我们拥有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能让动物们和我们人类一起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我们人类再不制止自己的行为,生态就会不平衡,世界的资源就会没法循环,我们人类也会灭绝。

虽然有些动物会伤害我们人类,但那是我们人类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才导致的。

只要我们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让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家园——地球,那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让我们和动物们一起来珍惜这个美丽的家园吧!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教诲(huì)  反馈(kuì) 汲水(jí)  濒临(pín)

B.舀水(yǎo)嚼舌(jué)干涸(hé)称心(chèn)

C.衔接(xián)聒噪(ɡuō)圈子(quān)棘手(jí)

D.赔偿(chánɡ)歼灭(jiān)嬉闹(xī)氛围(fèn)

解析:

A项,“濒”应读bīn;B项,“嚼”应读jiáo;D项,“氛”应读fēn。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撕打 默契 消耗 自我娱乐

B.搏斗繁殖竞争兴高彩烈

C.即兴销融潜力捉摸不透

D.天赋轻盈信赖引人注目

解析:

A项,撕—厮;B项,彩—采;C项,销—消。

答案:

D

3.选择最恰当的成语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

(1)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________地“驶”向海岸。

(2)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________,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3)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________。

(4)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

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

研究者们________,众说纷纭。

A.得意洋洋 自由自在 比比皆是 各执己见

B.得意忘形 自由自在 比肩接踵 自行其是

C.得意洋洋 无拘无束 比肩接踵 自行其是

D.得意忘形 无拘无束 比比皆是 各执己见

解析:

(1)“得意洋洋”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2)“自由自在”指不受拘束,安闲舒适。

“无拘无束”侧重于没有拘束和牵挂。

(3)“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

“比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4)“自行其是”指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各执己见”指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假若我们能摒弃熟视无睹的忽略,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用静谧的灵魂去感受,用宽博的心胸去容纳,原来熟习的地方,也有令人心旌摇曳的风景。

B.这个系统会自动监测室外的温度,然后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剂居民家中的温度。

C.千佛山地面上的奇巧岩石处处可见,而各种各样的奇伟山峰也比比皆是。

D.对于众说纷纭的科学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慎重态度。

解析:

A项,熟习:

(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如:

熟习业务。

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知道得很清楚,应改为“熟悉”。

B项,“调剂”与“居民家中的温度”搭配不当,应把“调剂”改为“调节”。

C项,不合语境。

比比皆是: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D项,众说纷纭:

各种各样的说法多而杂乱。

答案:

D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B.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C.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D.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解析:

B项应将“和”改为“还是”;C项,不合逻辑,应为“预防余震发生”;D项,“事实是说明”正好说反了,应是“事实正是对上述说法的反驳。

答案:

A

6.对下列语句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否则,我就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真正的音乐。

 ②那些歌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

 ③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解释鲸鱼之歌。

 ④除非有一天有人证明,这些长长的、缭绕的、执着的曲调,被不同的歌唱者重复着,又加上了它们各自的修饰,这不过是为了向海面下数百英里之外传递像“鲸鱼在这儿”之类寻常的信息。

 ⑤但迄今证据还没有得到。

A.③①②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⑤②③①④D.③②⑤④①

答案:

D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蟋蟀之话

夏丏尊

①鸣虫是秋季的报知者。

②蟋蟀的鸣声,本质上与鸟或蝉的鸣声大异其趣。

鸟或蝉的鸣声是肉声,而蟋蟀的鸣声是器乐。

鸟的鸣声是和人的叫唱一样,同是由声带发出的,其鸣声虽较人的声音有变化,但既同出于肉质的声带,与人声终究有共同之点。

蝉虽是虫类,其鸣声由腹部之声带发出,也可以说是肉声。

③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

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

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翅的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摩擦就发出声音。

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作“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

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

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

④螽斯①与蟋蟀的发音样式大同小异。

螽斯左前翅在上,右前翅在下;蟋蟀反之。

螽斯的状部在左翅,硬质部在右翅;而蟋蟀则两翅有着同样的构造。

此外尚有不同的一点:

螽斯之翅耸立作棱状,其发音装置的部分较狭;蟋蟀二翅平叠,因之其发音部分亦较为发达。

在音色上,螽斯所发的音乐富于野趣,蟋蟀的音乐却是技巧的。

⑤无论鸟类、螽斯或蟋蟀,能鸣只有雄,雌是不能鸣的。

这全是性的现象,雄以鸣音诱雌。

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

蟋蟀是有耳朵的,说也奇怪,蟋蟀的耳朵不在头部,倒在脚上。

它们共有三对脚,在最前面的脚的胫节部,有附着薄膜的细而长的小孔,这就是它们的耳朵。

它们用了这“脚耳”来听对手的情话。

石块或落叶丛中是它们的生活的舞台,它们在这里恋爱,产卵,以至于死。

⑥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可是有一极有兴趣的现象:

它们是极端的女尊男卑的。

试把雌雄二蟋蟀放入小瓦器中,彼此先用了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以后,雄的即开始鸣叫。

这时的鸣声与在田野时的放声高吟不同,是如泣如诉的低音,与其说是在伺候雌的意旨,不如说是一种哀恳的表示。

雄的追逐雌的,把尾部向雌的接近,雌的犹淡然不顾。

于是雄的又反复其哀诉,雌的如不称意,犹是淡然。

雄的哀诉,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

雄蟋蟀在交尾终了后,不久就要遇到悲哀的命运——所存在者只翅或脚的碎片而已。

⑦蟋蟀产卵,或在土中,或在树干与草叶上。

雌蟋蟀在产卵时,先用产卵管在土中试插,及找到了适当的场所,就深深地插入,同时腹部大起振动。

产卵管是由四片细长的薄片合成的,卵泻出极速,状如连珠,卵尽才把产卵管拔出。

一个雌蟋蟀可产卵至三百以上。

雌蟋蟀于产卵后亦即因饥寒而死灭,所留下的卵,至次年初夏孵化。

⑧蟋蟀在昆虫学上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类,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②差不多和其父母同形,只不过翅与产卵管等附属物未完全而已。

这情形和那蝶或蝇等须经过幼虫、蛆蛹、成虫的三度变态的完全两样。

(像蝶或蝇等叫作“完全变态”的昆虫。

)自若虫变为成虫,其间经过数次的脱皮,身体的各部逐渐完成。

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其时期因温度地域种类个体而不同,大概在立秋前后。

它们由此再像其先代的样子,歌唱,恋爱,产卵,度其一生。

(选自《名物采访》,有删改)

注:

①螽斯:

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

②若虫:

不完全变态类(渐变态)昆虫的幼体。

7.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蟋蟀的鸣声与鸟或蝉的鸣声有着本质的不同:

蟋蟀的鸣声是由腹部的声带发出的,鸟或蝉的鸣声是由翅膀的鼓动发出的。

B.雄性蟋蟀是用一前翅的状部和另一前翅的硬质部相互摩擦,并用前翅间的“发音镜”这一特殊的音色“机关”发出特殊声音。

C.雌雄蟋蟀可以通过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雄性蟋蟀可以通过鸣音向雌性蟋蟀反复哀诉,雌性蟋蟀则通过“脚耳”领会其意。

D.蟋蟀由卵变为成虫不需要经历三度的“完全变态”;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和其父母同形,在立秋前后变为成虫即能鸣叫。

E.文章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科学、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原理和发音样式,清晰地展现了蟋蟀的生命历程。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学作品的内容的能力。

A项,表述不当,原文②段说的是鸟的鸣声是“由声带发出的”,蝉的鸣声是“由腹部之声带发出”,③段说蟋蟀的鸣声是“由翅的鼓动发生”。

D项,表述不当,原文⑧段说的是“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

答案:

AD

8.根据全文,概括蟋蟀的生命历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合筛选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在原文中找到蟋蟀生命变化的语段,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就可得到答案。

答案:

第一阶段:

卵孵化成若虫

第二阶段:

若虫经数次脱皮变为成虫

第三阶段:

成虫“恋爱”、交尾

第四阶段:

交尾后雄蟋蟀死亡,雌蟋蟀产卵后死亡。

9.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鉴赏能力。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在分析和鉴赏时要注意它的文体特征,把握其语言的特征:

既有科普文章科学严谨的特点,又有实用类文本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答案:

(示例一)本文语言平实,善于以科学而准确的语言说明蟋蟀的生命特征和生活习性。

如第③段“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的原理和构造。

再如,第⑥段“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恋爱过程。

(示例二)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第⑤段“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雄蟋蟀发音器官发达、发音富有技巧、所发的声音对雌蟋蟀具有诱惑力。

再如,第⑥段“这时的鸣声……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这几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蟋蟀恋爱过程中“极端的雌尊雄卑”。

三、创新语用

10.请依据强调的不同重点,组合下面两个句子。

(可增删词语)

①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②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1)强调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调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强调原因:

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因为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2)强调结果: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11.阅读下面的文段,概括“自然科学小论文”的三个特点。

(每点不超过5个字)

自然科学小论文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

它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地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

衡量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的质量,还要看作者能不能在文章中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给材料分层:

第一句话讲到自然科学小论文与正规学术论文的比较,“因而篇幅也不长”是结论;第二句话讲到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材料、观点、语言等,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科学性;第三句话讲到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标准,即作者的创造。

答案:

①篇幅短小 ②有科学性 ③有创造性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淝水之战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

一、文言基础专练(共25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翻译题1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

②今寇众我寡,难于持久

B.①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①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②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

D.①问计于谢安,安夷然

②化险为夷

解析:

选C A项“寇”,①动词,入侵,侵犯;②名词,敌方,入侵者。

B项“拜”,①授予官职;②行拜礼。

C项“却”,①②都是动词,后退。

D项“夷”,①平静;②平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

②吾其左衽矣

B.①马倒,为晋兵所杀

②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C.①兼道就融于寿阳

②安棋常劣于玄

D.①所陈策画,何可从也

②此亦勍敌,何谓弱也

解析:

选D A项“其”,①代词,相当于“那些”;②副词,表推测语气。

B项“为”,①介词,表被动;②动词,相当于“说”或“进献”。

C项“于”,①介词,用在动词后面,引出动词涉及的对象;②介词,比。

D项“何”,①②都是疑问代词,怎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

A.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   B.欲不战以老秦师

C.栅淮以遏东兵D.草行露宿

解析:

选C 例句,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A项“精锐”,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锐的军队。

B项“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惫。

C项“栅”,名词活用作动词,设置栅栏。

D项“草、露”,名词作状语,在草地里,在野外。

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问计于谢安

A.马倒,为晋兵所杀

B.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

C.安棋常劣于玄

D.鲜卑、羌虏,我之仇雠

解析:

选C 例句,状语后置。

A项,被动句;B项,判断句;C项,状语后置;D项,判断句。

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方面的谢石起初有畏惧心理,想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来拖垮前秦的军队,但是他后来听从了他人的建议,大胜敌人,振作了士气,威慑了敌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B.从后文的叙述来看,谢玄要求秦兵后退以决胜负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C.苻坚在这次战争中表现了主观臆断、固执己见、不善于听从他人正确的建议、临阵有畏惧敌人的心理等弱点,这些都是导致他失败的很重要的因素。

D.朱序的行为——在陈后呼曰:

“秦兵败矣!

”对前秦军队的失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解析:

选D D项中,朱序的行为起到了动摇前秦军队军心的作用,为前秦军队溃败的重要原因,但不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谢玄的策略以及苻坚的错误决断。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4分)

译文:

(2)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3分)

译文:

 

(3)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3分)

译文:

答案:

(1)良家少年全部都是富家子弟,不熟悉军事,只是苟且说些阿谀奉承的话来迎合陛下的心意罢了。

(2)如果能够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来一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3)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要约束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

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

“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

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

光言:

“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

“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

“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

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

“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

“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

”帝大感动曰:

“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

“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

“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

“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多学一点]

1.“即了其大指”中的“指”,是通假字,同旨,“大指”解释为大意。

2.“夏人蚕食其地”中的“蚕”,是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像蚕一样。

3.“籍命光按视”中的“按视”,解释为巡视。

4.“引兵夜渡河”中的“夜”,是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在夜里。

5.“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中的“报”,解释为答复。

6.“时人贤之”中的“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贤。

7.“又奏赋以风”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解释为来。

8.“天下寒心而莫敢言”中的“莫”,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