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4312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docx

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

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6,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典例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6,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一、选择题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

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已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

“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

材料认为《黄帝内经》()

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

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

3.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

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4.下表是1600年前后中西方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和方法。

由此可知,此时中国()

科学家

论述

方法

伽利略

没有它们(数学),人们就会在黑暗的迷宫中徒劳的徘徊

在比萨斜塔演示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察天文

朱载堉

凡天地造化,莫能远其数

依凭象器测验天文,治历之本

徐光启

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于度数

在上海试种甘薯,在天津种水稻

A.孕育了近代科学精神B.固守了传统经学的藩篱

C.徘徊于传统科学范式D.对外来文化的积极汲取

5.下图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某一成就,与图片对应的文字材料应为()

(第4题)

A.“竹火鹞,编竹为疏眼笼,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

B.“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C.“水浮多荡摇,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

D.“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6.图4是古代中国某时期形势示意图。

据此推断,下列能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文学诗句是()

图4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D.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7.关于《关雎》的主旨有不同的观点。

下列选项中观点与时代背景相一致的是()

观点

出处

时代背景

A

求贤说

战国《古佚书》)

诸侯兼并、变法图强,各国招贤纳士

B

后妃之德说

西汉《毛诗》

行推恩令、君权神授,取消盐铁官营

C

贵族贺婚歌说

宋《诗集传》

三教合一、心学兴起,主张工商皆本

D

恋诗说

清初《毛诗稽古篇》

西学东渐、思想启蒙,传播维新思想

8.表2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人格意识的比较。

表2

作品名称

主人公呈现出的人格意识

《罗密欧与朱丽叶》

热情、奔放,追求世俗生活、信奉爱情至上,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

《梁山伯与祝英台》

含蓄、深沉、重整体、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

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

A.人格个性特征B.文化心理态度C.男女社会地位D.道德伦理观念

9.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笔画圆匀,庄严厚重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D.行云流水,飘逸易识

10.歌曲《生僻字》:

“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

这表明中国文化()

A.博大精深领先世界B.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C.一脉相承亘古不变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11.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

此类绘画作品()

A.彰显文人画的独特技法B.注重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D.表明写意画发展至顶峰

12.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

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代的占卜结果会被记录在甲骨上以显示商王的权威。

周王则将赐封官职等事铭铸于带有神秘威严气氛的青铜器上。

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当被书写在带有神秘性和权威性的材料上时,也就被赋予了某种类似的气质。

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

这些文字也都被政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垄断,正如黄帝创制表意文字的意图就在于避开俚语方言以控制人与神交往的媒介。

——摘编自[日]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苏颖《文字与王权——探索中国一元权力结构政治文明的一个视角》

材料二1455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

用统一的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

1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能读写了。

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僧侣因此被排除出重要的职位。

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

——摘编自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

经济学视角的解读》

材料三在人类媒介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分化。

在书面语传播中,那些具有一定政治、经济能力且接受教育的群体才拥有“门票”。

到了数字网络时代,网络BBS、博客、微博、微信,都表明传播权利进行了重新分配。

民间话语成为整个社会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陈汝东《未来传媒发展趋势:

一种媒介史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和石刻小篆三种文书形态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统治者采用这些文书形态的意图。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印刷传播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传播史的演进趋势及其推动因素。

(5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现象,表5是其中三个情节。

表5

内容梗概

情节一

孙悟空无视天庭玉帝,自称“齐天大圣”,偷吃蟠桃,搅了王母的蟠桃宴;玉帝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情节二

唐僧、孙悟空师徒继续向西天前进,来到了西凉女国,女王见唐僧仪容俊美,情愿以身相许,让位于唐僧,这下可急坏了唐僧。

幸亏孙悟空机灵乖巧,用计稳住了女王,并乘机得到了通关文牒,师徒四人终于逃离了西凉女国。

情节三

六耳猕猴不甘心失败,三番五次假扮孙悟空,迷惑了唐僧。

唐僧中计,在大念了一通紧箍咒后,要将悟空赶走。

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求助于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直到在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才原形毕露。

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内容梗概中提取两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事件),并进行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典例1.【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

典例2.【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答案】B

1.【解析】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可以看出当时地图管理有专职人员,对地图绘制有积极作用,故选D项;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这是一项专业职务,没有强调地方对中央的服从,排除A项;“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可以看出集中管理,但无法体现分权的思想,排除B项;“国家专营”是对手工业的方法,材料所强调通过绘图加强管理的方法,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由材料“‘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可知《黄帝内经》强调医者的医德,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黄帝内经》强调身、心、行三者整合及对医德的重视,未探究万物的本源,因而没有蕴含唯物论思想,排除A项;《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但并不一定能代表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且中医学的发展应是不断与时俱进的,排除C项;《黄帝内经》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但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3.【解析】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和“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说明中国在引用西方科技时重实用轻理论,故选D项;材料说明中国引用西方科技的特点不是引用科技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是个例不是普及,排除B项;材料说明中国科技观念,没有表明西方科技的目标,排除C项。

【答案】D

4.【解析】近代科学指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朱载堉和徐光启都以实验为方法去支撑他们的论述,故选A项;材料中实验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经学的藩篱,排除B项;传统科学注重实用,以经验总结为主,但材料强调实验,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对外来文化的汲取,排除D项。

【答案】A

5.【解析】由材料“竹火鹞,编竹为疏眼笼,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可知为古代抛掷燃烧性火药,故A项正确;“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对应的是纸张,故B项错误;“水浮多荡摇,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对应的是磁针的装置,故C项错误;“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对应的是印刷术,故D项错误。

【答案】A

6.【解析】根据图中“齐”“北魏”“柔然”“平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木兰辞》的时代背景,与当时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主人公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出击柔然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说明了行军速度之快及路途的遥远,故选B项;《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排除A项;“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出自唐朝杜甫的《石壕吏》,描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排除C项;“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排除D项。

【答案】B

7.【解析】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各国变法图强,招贤纳士,富国强兵,故选A项;西汉是实行盐铁官营,排除B项;主张工商皆本的是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排除C项;传播维新思想的是在晚清,排除D项。

【答案】A

8.【解析】材料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则重整体,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这种差异是与长期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相关的。

中国受大河文明及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影响,形成重整体,重家族,重人伦的文化心理;而西方受海洋文明及商品经

济影响,形成重个体,追求平等独立的人格,可知文化心理态度影响文艺作品中主人公的人格意识,故选B项;材料中中西方著作中主人公的人格意识不仅是个例,能代表其它中西方文化作品,因而出现差异的原因不仅仅是人格个体特征,排除A项;材料中两部作品所涉及的时代,女性均处于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因而出现差异的原因与男女社会地位无关,排除C项;《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处的中世纪,道德上也有着父权与夫权色彩,因而道德伦理观念不是造成中西文艺作品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答案】B

9.【解析】行书行云流水,飘逸易识,故选D项;笔画圆匀,庄严厚重体现为小篆,排除A项;字体方正,规范标准是楷书特征,排除B项;随意挥洒,任情纵性是行书特征,排除C项。

【答案】D

10.【解析】由材料“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说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持续稳定,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中国保留了象形文字,这并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中国保留了象形文字,不能说明中国文化更古不变,且中国文化不断地融合与发展,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中国保留了象形文字,没有涉及中国近代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兼收并蓄,排除D项。

【答案】B

11.【解析】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可知,文人画注重写意,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故选A项;材料中根本没有提及文人画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抨击,排除B项;根据所学,注重写意的文人画的绘画对象并不是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明清时期文人画发展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排除D项。

【答案】A

12.【解析】依所学,清中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社会等级观念强化,故A项错误;依所学,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不是戏曲变化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依所学,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改进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民众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故C项错误;依所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京剧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而“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故D项正确。

【答案】D

13.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和石刻小篆的书写材料分别是兽骨、(龟甲)、青铜器、石头等,这些材料能长期保存,故三者共同点有材质耐久;据材料一“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当被书写在带有神

秘性和权威性的材料上”“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可知三种文书形态的材料带有权威性;据材料一“这些文字也都被政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垄断”可知文字被政治权力垄断。

第二小问意图,据材料一“显示商王的权威”“带有神秘威严气氛”“带有神秘性和权威性的材料”等可知采用这些文书形态意在强化君主权力;据材料一“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可知这些文书形态意在彰显历史功业和延续政治传统;据材料一“这些文字也都被政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垄断”可知些文书形态意在稳定统治秩序。

(2)据材料二“用统一的本国语言”可知推动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据材料二“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能读写了”可知提高了欧洲民众的识字率;据材料二“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可知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削弱了教会的社会影响力;据材料二“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可知促使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出台。

(3)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三“人类媒介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分化”“书面语传播中,那些具有一定政治、经济能力且接受教育的群体才拥有‘门票’。

到了数字网络时代,网络BBS、博客、微博、微信,都表明传播权利进行了重新分配”可知传播权利分化下移。

第二小问因素,据材料三“到了数字网络时代”可知技术变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政治的发展;法制进步。

【答案】

(1)共同特点:

材质耐久;材料带有权威性;文字被政治权力垄断。

(每点2分,共6分)意图:

强化君主权力;稳定统治秩序;彰显历史功业;延续政治传统。

(每点2分,任意答3点即可,共6分)

(2)影响:

推动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提高了欧洲民众的识字率;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削弱了教会的社会影响力;促使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出台。

(每点2分,任答出4点即可,共8分)

(3)趋势:

传播权利分化下移。

(2分)因素:

技术变革;政治发展;法制进步。

(每点1分,共3分)

14.

【解析】

材料给了《西游记》三个情节,要求从中提取两个细节,指出细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事件),并对历史现象简要说明(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影响、作用),历史现象要准确,说明要简明扼要,史论要结合,逻辑要严密,论证要充分。

【答案】

答出其中两条12分,其中每条内容的细节2分,历史现象(事件)2分,写出一点说明2分;或者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细节(2分)

历史现象(事件)(2分)

说明(写出一点即可)(2分)

唐僧、孙悟空师徒继续向西天前进

唐僧到印度求佛法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人善于学习的精神;促进了中国佛教和文化的发展

西凉女国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母系氏族部落

中原汉文化的先进性,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对落后

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儒学的教化作用

儒学的发展和世俗化(理学);教化作用的积极与消极

直到在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才原形毕露

佛教的流行

唐代的开放;统治集团的态度;社会发展对佛教的需求

孙悟空无视天庭玉帝,大闹天宫

反封建专制斗争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