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09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教案.docx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

选用教材:

叶宝奎《语言学概论》

施用范围:

汉语言文学本科

 

 厦门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第二章语音

【教学目的】

认识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特点及区别;掌握音位的归纳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给普通话注音;了解语流音变和历史音变的情况。

【基本概念】

音素、国际音标、音位、超音质音位、调位、量位、时位、音位变体、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典型变体、区别性特征、音节、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基本理论】

一、语音的性质(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

二、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三、归纳音位的原则

四、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

五、音位的组合和聚合

六、音位系统的内容

七、语音的发展演变(语流音变和历史音变)

【重点难点】

一、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

二、确定音位的基本原则

三、音位的区别性特征

四、音位的组合规则

五、语流音变的具体表现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相结合。

【所用课时】

1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章语音

第1学时

一、语音的性质

(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它使语言成分物质化→语言的载体,与意义一起构成语言符号(语言借助语音实现交际职能,听者和说者共同借助语音进行沟通交流)

与其他声音对比,语音的特点:

(1)自然界声音:

风、雨、敲门声→不是发音器官发出,不表示特定含义

(2)动物声音:

发音器官+特定意义→对环境的即时反应,不能组合,不表思维

(3)人的声音:

咳嗽、呵欠→自然反应,不能形成符号,不表示意义

语音学:

研究语音的科学,从多种角度去研究:

普通语音学、具体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实验语音学

(二)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一种声音,具有物理属性(物体振动:

物理性);语音又是由人的发音器官(生理性)发出的,具有生理属性→自然属性;由于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用于交际,含有一定意义→社会性(本质属性)

语言交际活动的链条:

编码发出传送接收解码

其属性分别与听觉学、心理学、发音学、音响学相联系。

语音传递要素

语音的属性

语音学研究

发音

生理属性

发音学

传递

物理属性

音响学

感知

社会属性

听觉语音学

1、生理属性

人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了语音的区别:

不同种族器官一致→选择不同语音表示语义→不同语音系统

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1)动力器官:

肺和气管

人类语音一般是靠呼出气流发出的→呼气音(少数语言[非洲南部]利用吸气发音:

缩气音、反音)

(2)发音器官:

喉头、声带

喉头的几块软骨如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会厌软骨及连接它们的肌肉;声带(是否振动)

(3)调节器官:

口腔、鼻腔和咽腔(其中口腔最重要)

口腔:

上下唇、上下齿、上下腭、小舌、舌头(最灵活、最重要的发音器官)

鼻腔:

鼻化音、鼻音

声带、唇、舌头、软腭、小舌、下颚→主动发音器官(自由活动)

齿、齿龈、硬腭等→被动发音器官(不自由活动)

2、物理属性

同自然界的所有声音一样,语音也是由于物体受到外力的撞击而振动发声的,因此具有一般声音的特点,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个方面的要素,一般称为语音的四要素。

物体振动→声波→听觉器官感知→物理现象

(1)音高:

决定于振动频率(快慢)振动快→频率高→音高

人类语音的音高取决因素:

声带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人们可自行调节:

16—20000赫兹)

音高的作用:

构成声调和句调(汉语靠音高变化区别意义;也可表达特定语气或感情色彩)

思考:

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

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

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2)音长:

决定于声波持续时间的长短(一般说,语言中的音素都可念长念短)

音长的作用:

可以通过音长变化调节语调(英语等可以利用音的长短形成对立,区别意义)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调,入声短,其他相对较长

(3)音强:

决定于发音体声波振幅的大小。

振动力大→振幅大→音强

人类语音音强的取决因素:

发音动力的大小。

发音力大→气流大→音强

音强的作用:

协同音长、音高调节语调。

(有些语言中,音强变化构成词的轻重音,区别意义)英语汉语(轻声:

区别意义[孙子]、区别结构[打死人])

音高、音重和音长都是相对的,以音高为例,假如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都用普通话念“衣、宜、以、翼”四个字,就绝对的音高来说,女同学往往比男同学高,可是我们并不感到其中有什么差别。

对于语音来说,重要的是这四个字之间的高低变化的对比,至于每一个音的绝对音高的变化,那是不重要的;同样,音的轻重、长短,也都是比较而言的,如“帘子”的“子”念轻声,其强弱是相对于“帘”音来说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音高、音重和音长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在汉语中,语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调类,也就是按照不同的声调分出来的类别。

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一样,音高不同,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

(4)音质:

音的性质,本质特色,又叫”音色”→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

取决因素:

发音体震动的形式(体现为具体音波的样式→由基音和陪音的关系来说明)

声音:

单纯音(单纯振动,只有一种声波形式,一个频率)

复合音(一系列振动,不同发音体或同一发音体不同部分同时振动形成声音)

在复合音中,频率最低的音就是基音(复合音中振动频率最低的音波),除此之外都是陪音。

我们平时所说的音高也往往指基音的音高。

语音中音质的决定因素:

陪音的数量、振幅、频率以及它们与基音的关系。

从声学角度看,声音分乐音和噪音两种。

乐音是有规律的音波,基音与陪音呈规则的正整数倍关系;噪音的音波形式则是杂乱的,基音与陪音不呈现规则的正整数倍关系。

语音中元音属于乐音,清辅音属于噪音、浊辅音属于混合音。

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看,乐音中元音的音质是由于元音的共振峰决定的。

浊辅音有乐音成分。

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

(出现基音和陪音变化的原因?

A、发音体不同。

乐队中不同乐器发音不同。

[t][d]→声带是否振动

B、发音方法不同。

木棍敲击和划过锣鼓,发音不同。

[k][k’][x]→排除障碍的方法不同

C、共鸣器形状不同。

大提琴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

[i][y]→唇形的圆展、鼻腔的开闭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上述三种方法,发出不同的音色。

(5)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者是从不同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的四个成分,但总的说来,音长、音高和音强三者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音色是最根本最本质的,任何语言的语音系统都是以不同音色的音色为其最基本构成,其他要素则不占据主要地位。

音色的变化最丰富,可以满足人们区别各种意义的需要。

3、社会属性(语音区别于其他音的最根本性质)

在语音的属性之中,语音的社会属性是根本属性,或者说是本质属性。

因为:

只有社会属性才能使语音和其他声音区别开来。

语音的社会属性就是看什么样的语音在怎样的系统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如:

音位最小的语音单位具体语言中区别意义

语音的社会性表现(与语言的社会性表现相参照):

(1)语音符号的音义结合是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语音都有意义,音义结合不是个人决定的,是全体社会约定俗成的。

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

太阳(日头、老爷子、sun、hi[日语]);同一个音可以表示不同意义

(2)语音系统是由社会决定的。

任何语言和方言都有独特的语音系统;即使物理、生理属性相同的现象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也不同。

→这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如:

汉语有卷舌音,但大部分方言无浊音;英语有浊音,但无卷舌音。

这些差异不是发音器官不同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而是不同民族、地区、团体各自选择了自己的系统→所以,经过训练,可以相互学习不同的语音(汉族人学颤音;西方人学会四声→社会习惯改变)

思考:

北方人大多会发卷舌音声母zh、ch和sh,而大部分南方人不会发这三个声母,或者发音很费劲,是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发音器官构造不一样?

第2学时

二、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

(一)什么是音素

1、定义:

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严格的说,一次发音就是一个音素,两次发音可能音色就会不同(如:

a、A、ɑ)

音色的不同:

与音高、音长、音强等音素无关。

在语音中,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

因此,了解音质的详细情况和它在语音中的作用,是语音研究的首要任务。

最小语音单位:

不能再作横向切分

 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

(1)一个音素多用一个字母

(2)一个音素用多个字母(long[ŋ])

(3)一个字母多个音素(a→ә、ei、æ)

(二)音素的记录

分析语音→记录下来→书面符号(记录语音的符号就是音标)

1、音标:

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

汉语拼音日本假名汉语注音字母

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分宽式音标和严式音标两种)

世界上最通行的音标是国际音标。

(重点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

2、国际音标的优点:

1888年,“语音学教师协会”(国际语音协会)

(1)标音准确:

音素与符号一一对应,便于准确记音

(2)符号简单易学:

国际通行拉丁字母,便于学习使用

(3)使用灵活:

有很多附加符号,可以记录人类一切语音。

如鼻化音、唇化音等。

国际音标所用的符号主要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时则采用反写、倒写、合用、增添附加符号、用小写尺寸的大写字母等方式解决。

要求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要求用严式音标注音。

要特别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不能混淆,例如拉丁字母b.d.g.h在国际音标中代表的音素都不是汉语拼音,普通话中没有这些音。

要求掌握严式国际音标,因为后面讲互补、讲音位变体必须使用严式音标来表述,所以给汉字注音也要求用严式音标。

(三)音素的构成:

元音和辅音

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气流在发音通道上有无障碍(元音无,辅音有)→最主要区别

(2)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状态(元音:

各部位均衡;辅音:

成阻部位紧张)

(3)声带是否振动(元音:

振动;辅音:

不一定振动)

(4)气流的强弱(元音:

弱;辅音:

强)

(5)是否是纯乐音(元音:

纯乐音,响亮;辅音:

乐音+噪音,不响亮)

(6)能否自成音节(元音:

自成音节;辅音:

一般不能自成音节)

2、元音

(1)元音的特点(与辅音相区别):

声带振动、气流不受阻碍、可以自成音节

(2)元音的分类:

区别不同元音主要根据共鸣器形状→主要是口腔形状(与唇、舌的状态有关)

每个元音又具有自己的特性,根据口腔里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可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两类。

发元音时,舌面起调节气流的关键作用,所以通常说的元音即指舌面元音。

舌尖起作用的舌尖元音(普通话两个:

舌尖前,舌尖后)

舌尖同时上卷,向硬腭翘起的卷舌元音(普通话一个)

舌面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决定的。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

A、舌位高低:

分七级(高、次高、半高、中、半低、次低、低)→与口的开闭程度相关:

开口大→舌位低

B、舌位前后:

三类(前、央、后)

C、唇形圆展:

两类(圆、不圆)

元音的描写必须综合三大因素的作用。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舌位图(补充)

八个正则元音(标准元音):

四个极限音[i][u][a][ɑ];四个定位音[e][ε][ο][]

普通话七个舌面单元音:

[i][y][u][o][][ε][A]

元音的种类:

A、口元音(主要依靠口腔)→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B、鼻化元音(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流出)

C、松元音/紧元音:

发音器官紧张程度的松紧可以区别意义

D、长元音/短元音:

元音音长可以区别意义(广州话、英语)

第3学时

3、辅音: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并克服阻碍发出的音(成阻+除阻)

(1)辅音的特点:

气流受阻、发音器官各部分紧张;发音时声带有时颤动有时不颤动

(2)辅音的分类

辅音音色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例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

辅音的发音比较复杂,包括唇、齿、舌、喉各个方面。

这些部位互相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发音。

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一般来说,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排除阻碍的方法。

第一、用送不送气、发不发声、通过鼻腔还是口腔排除阻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用形成和保持阻碍的方法分析,包括塞音和擦音、塞擦音。

所谓塞音,就是发音部位紧闭,阻碍气流通过而发出的音。

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发音部位:

发音器官对气流形成阻碍的部位→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中、后)音、小舌音等

发音方法:

成阻和除阻方式→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边擦音、颤音、闪音;

声带是否颤动→清音、浊音;

气流的强弱→送气音、不送气音

(3)辅音发音的几种独特情况

A、半元音:

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属于混合音。

声带颤动,较为响亮(与元音相似);

又略带摩擦(与辅音相似);口腔近于开放,乐音成分大些。

普通话中零声母的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其韵头都是半元音。

“烟、温、元”

B、腭化辅音:

发音时扩大舌面与上颚的接触面,在发辅音时同时加上[j]音,两者合成一个音素。

英语dew、俄语、普通话[t、t’、n、l]与齐齿呼相拼时,就带有腭化色彩。

“电”、“题”

C、唇化辅音:

发辅音时伴随圆唇动作,一般在辅音下方(或右上方)加“w”。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常见,特别是舌根唇化明显。

[kw、khw、gw]

普通话,多数辅音与合口、撮口韵母相拼时带唇化色彩。

“都”“居”

D、清鼻音、清边音:

声带不震动,然后经鼻腔、口腔的舌边流出,在辅音下方加“o”

汉藏语系中瑶语勉话多见。

小结:

音素(元音、辅音)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它着眼于语音的物理属性来分析所有语音共有的声学特征;着眼于生理属性来分析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局限于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

音素是孤立的考察语言片段在一次发音中切分出来的单位,是语言具体使用中的资料实体。

而要考察语音的社会属性(即一个音在怎样的系统中起到怎样的功能),还需要引出音位的概念。

第4学时

三、音系的基本单位——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辩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

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辩义功能)

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凡是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且具有辩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不同的音位。

如普通话”度/tu/”、“兔/t’u/”、“怒/nu/”、“路/lu/”中的/tt’nl/与“巴/pA/”、“逼/pi/”、“逋/pu/”、“拨/po/”中的/Auo/语音环境相同(韵母、声调),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意义,所以分别属于四个不同的音位。

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

在区别意义的前提下,是最小的,不可以再切分的。

如”听/t’iŋ/”与”灯/təŋ/”韵母不同,元音不同,还可以再切分→所以音位应该是/i//ə/。

3、多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

在一次发音中音素和音位并没有什么区别→音位在一次发音中只能由具体的音素来体现。

多次发音→多个音素(一个音位总包含许多语音相同和相似的音素)

人的发音制约(每次不可能完全相同);语音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声音本身不同→却没有辩义作用(人们意识不到它们的区别)→当作一个音位

4、总属于具体语音或方言的。

每一种语言或者方言都有着自己的一套音位系统,这些音位都在具体的语言或者方言中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或者方言,它们的作用也就不存在。

比如我们不能将英语中的音位和粤方言中的音位等同起来。

不同语言中,语音体系也不同→音素和音素的差异是否构成功能差别也不同→相同的音素进入不同的音系,其相互关系可能不同(每个语言/方言的音位及其内容不同)

英语[P][P']不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不会造成意义差别。

people/speak→一个音位/p/

汉语则是两个音位。

英语/p//b/两音位,汉语则没有对立。

再如/n//l/的对立。

以上说明了语音的社会性→本质上是社会现象。

音素能否区别意义取决于语言的社会习惯,而与实际音质无关(如苏州话/i//Ι/分两个音位;而成都、武汉/n//l/成一个音位)

一种语言里音位的总量很少,大多在15—50之间,以30左右常见→人们对发出的语音进行选择,组成有限的区别性单位。

补充:

音位学说的创立

最早提出的是俄国人(波兰籍)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语音分生理和心理语音学。

其学生克鲁舍夫斯基明确提出“音位”的名称,另一学生谢尔巴发展音位理论,使之自成体系。

理论产生后向英美传播,英国的语音学家D·琼斯接受并融合本国学者斯威特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音位观;美国的萨丕尔、布龙菲尔德也注意到了语音德辩义作用,发展了音位理论;东欧、俄国的特鲁别茨柯依撰写了《音位学原理》→成为集大成之作。

随着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又在研究中衍生出生成音系学,使音位理论深入拓展开来。

第5学时

(二)音位变体

同一音位往往包括很多音素→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无辨义作用的不同音素就是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有不同的发音特点,表现为不同的音素,它们出现的场合不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互相替换后不影响意义,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变体。

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条件变体

一个音位因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音素。

这些不同的音素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它们互相排斥,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果条件变体的音位在语音上相似,就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又比如:

zi.zhi.yi,三个音节的-读音不同,出现的语音环境也不能互相替换,是互补关系,所以归并为/i/音位。

条件变体是只能出现在某种特定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是一个音位在不同环境中受不同条件影响而产生的。

如普通话/a/音位,有四个常见的变体,而且有各自的出现条件:

[pai]中,受前元音[i]的影响→前元音/a/

[mA]中,受单韵母影响→央元音/A//a/的条件变体

[lɑu]中,受后元音[u]影响→后元音/ɑ/

[jєn]中,受韵头[i]影响→半低前元音/є/

英语清塞音/ptk/有两个变体:

出现在词首读送气音[p't'k'];出现在/s/和元音之间读不送气音由于它们不区别意义,所以都是/ptk/的条件变体。

(2)自由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能自由地出现在某种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

它不受条件地限制,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替换,不区别意义→虽然音质上存在差别,但该语言的人意识不到。

如:

四川话、湖南话、湖北话/n//l/不分→/n/的变体;傣语[x][k']可以替换。

一般地说,每个音位往往有几个条件变体(有些明显,有些不明显,可以忽略);但不一定有自由变体→无主次之分,共同构成一个音位。

2、典型变体和一般变体

能单独出现或出现频率较大的音位变体是典型变体。

一个音位中只有一个典型变体,其余为一般变体。

为了标示方便,要给每个音位选择一个提示其语音特征的最常用符号→通常选择典型变体。

有时为了书写印刷方便,亦可采用通用符号表示音位。

在宽式标音中往往标的是音位(典型变体),而其他变体则不再分别标示。

如鹅→/e35/在读音时可根据条件读变体的音[35]

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

(1)音位和音素的关系:

音位和音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着眼于自然语流中的语音单位分类而言的)

区别:

A、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孤立地考察语言片段在一次发音中切分出来的最小单位,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音位是从特定音系中分析出来的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B、研究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和方言,着重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研究,侧重语音的物理、生理属性;研究音位则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不但要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更要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研究。

音素就像人类共有的制造语音外表的原材料,*不同语言或方言的人从中取走不同的音素组成自己的语言或方音的音位系统。

C、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划分与归并。

D、音素是一次发音就可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涉及一类发音。

联系:

音位是比音素更高一级的语音单位,音素是音位所使用的语音资料实体。

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不同角度看,可能是音位,也可能是音素。

例如普通话的声母b和p,可以区别意义,是音位,但它们同时也是音素,具有一般音素所具有的生理、物理属性。

音素存在→构成差别(关系)→产生功能差别单位

(2)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着眼于语音体系中集合和内部成员的关系而言的)

音位是由音位变体构成的,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

“音位”只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看到它的真实面貌。

音位是从具体变体中归纳而成的语音类型单位,没有具体的音位变体,音位就不会存在;另一方面,音位总是由具体的变体来体现的。

第6学时

(三)确定音位的原则(归纳/划分音位的原则)

音位分析的目的:

具体语言中无限的语音→归纳成某些环境中形成对立的数目确定的音位。

1、对立原则(非对立原则是归并音位的第一原则):

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的音位彼此对立。

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为一个音位,而要看作是不同的音位。

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

特定语言或方言中,有差异的两个音如果出现在同一个语音环境中,且区别意义→形成对立关系→不同音位

如汉语/k//k’/分属不同音位。

/b//p/则属于同一个音位。

这种对立包括所有音位之间的差异,每个音位都包含一些相似的音(音位变体),但必须与音系中全部其他的各类音形成对立并互相排斥才行。

事实上,如果仅靠对立原则,划分出的音位会有很多,所以还要对这些音进行合并归纳→互补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