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698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docx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解答

概述、调查、整理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研究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件新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巴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G.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B.每月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A.在国有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有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都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300人以下,300~500人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4.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进口的粮食数量B.机器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四、填空题

1.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标志。

2.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每一居民总体是()。

3.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和两种。

4.社会劳动力资源总量属于数量()指标,就业人员负担系数属于相对()指标。

5.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和()。

6.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7.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8.人口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住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9.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全面统计报表;()包括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10、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品质标志。

11.劳动人口按学历程度不同分组,属于(),按劳动生产率水平分组属于数量标志分组。

五、筒答题

1.统计标本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2.如何认识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3.什么是普查?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4.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六、计算题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

578949848687757372687582978l6781547987957671609065767170868589896457838178877261

学校规定:

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OO分为优。

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综合指标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暂之比为1:

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丁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以上都不对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96B.大10096C.等于10096D.小于或大于10095

7.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

8.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她D.强度相对数

9.假设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A.累计法D.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

10.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A.75%B.40%C.13%D.17%

11.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

12.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

A.结构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巴比侧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

13.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

14.在不掌握各组单位数资料,只掌握各蛆标志值和各组标志总量的情况下,宜采用()。

A.加权算术平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简单算术平均数

三、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

A.可以连续计数B.只能间断计数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可以连续计数B.与时期长短无关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E.与时期枚矩有关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D.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蛆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蛆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致大小的影响

4.位置平均数是指()。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数是()。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B.说明变量的寓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8.下列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标准差B.标准差系数C.平均差D.平均差系数E.全距

9.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串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串11.5%o

10.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E.众数

四、填空题

1.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必须注意分子分母指标的。

2.平均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产品的统计指标。

3.平均数可以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变量值分布的。

4.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权数相等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5.算术平均数的基础形式是:

6.加权平均数不但受分配数列中的影响而且也受变量值的影响。

7.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则称之为正指标,反之称为逆指标。

五、筒答题

1.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请举例说明。

2.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是什么?

3.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

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4.什么是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六、计算题

1.某公司2001年、2002年的产量情况如下:

(单位:

吨)

品种

01年产量

02年产量

2002年产量

实际

计划

实际

完成计划

为2001年的%

35070

36000

42480

118.0

121.1

15540

17500

19775

113.0

127.3

7448

8350

8016

96.0

107.6

合计

58058

61850

70271

113.6

121.0

2.某生产车间奶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264241364440374335372545294331364934473343384232253046293438464339354048332728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

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3.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试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商品规格

销售价格[元]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

单价()

20~30

20

25

25*0.2=5

30~40

50

35

35*0.5=17.5

40~50

30

45

45*0.3=13.5

合计

-

-

-

36

4.某企业2005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组中值()

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

50~60

55

3

150

8250

60~70

65

5

100

6500

70~80

75

8

70

5250

80~90

85

2

30

2550

90以上

95

2

50

4750

合计

-

-

400

27300

试计算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5.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

按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

(组中值)

实际产值(万元)m

(m/x)

80~90

85

68

80

90~100

95

57

60

100~110

105

126

120

110~120

115

184

160

合计

-

435

420

试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6、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车间

计划完成百

分比

实际产值

(件)m

单位产品成本(元/件)f

第一车间

90%

198

15

198/0.9

15*198

第二车间

105%

315

10

315/1.05

10*315

第三车间

110%

220

8

220/1.10

8*220

合计

-

733

-

720

7880

试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7.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

工人数(人)f

日产量(件)

工人数(人)f

10~20

15

18

30~40

35

31

20~30

25

39

40~50

45

12

-

-

-

合计

120

100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性?

 

抽样、相关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效方差越大。

()

4.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

6.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

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惟一方法。

()

8.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O.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

1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的平均误差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A、全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0C.0.5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人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A.等于78%B.大于84%C.在76%与84%之间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

A.甲厂比乙厂大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D.无法确定

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

8.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

A.不存在相关关系B.相关程度很低

C.相关程度显著D.完全相关

9.相关关系中,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对等的,从而变量x对变量y的相关,同变量y对变量x的相关:

()。

A.完全不同B.有联系,但不一样c是同一问题D.不一定相同

10.一般说.当居民收入减少时,居民的储蓄存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直钱相关B.完全相关C.非线性相关D.复相关

11.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7=0B.7=1C.-1<7<1D.O<7<1

12.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c=30+60x,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2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增加()。

A.60元B.120元C.30元D.90元;

13.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高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完全不相关D.低度相关关系

14.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2.在抽样推断中,(A)。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惟一的B.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c.可能抽取许多个样本D.境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E.全及指标又称为统计量

3.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A.简单随机抽样B.重复抽样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E.非概率抽样

4.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允许误差的大小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E.抽样方法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

A.样本单位数B,样本指标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7.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B.编制相关表C,绘制相关图

D.计算相关系数E.计算估计标准误

8.相关分析特点有(B)。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

和1之间

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10.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

A.正相关关系B.直线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E.非线性相关关系

四、填空题

1.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

2.利用样本资料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有两种途径,即和假设检验。

3.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它是样本变量函数,用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4.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和不重复抽样。

5.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四种。

6.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与成正比。

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和的代表性指标。

8.完全相关的关系,即,其相关系数为±1。

9.若变量x与y为完全线性相关,则相关系数;若x与y完全没有直线相关,则相关系数0。

10.回归方程中的参数a代表直线起点值,b代表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即给出自变量的数值,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

五、筒答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

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2.什么是抽样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

各有何特点?

4.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

二者有何关系?

写出二者的计算公式。

5.拟合回归方程有什么前提条件?

在回归方程,参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6.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

7.说明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及其判断标准。

8.为什么说全及指标是唯一确定的量,而抽样指标在则是一个随机变量?

五、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一批零件,随机重复抽取400只做合作寿命试验。

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300小时,400只中发现10只不合格。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2.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洼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