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84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docx

边坡管理计划监察详细说明

栋青基础设施边坡支护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SUPERVISIONDETAILEDRULES

 

重庆新鲁班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栋青医药城项目监理部

二O一七年三月

监理实施细则审批表

工程名称

栋青基础设施边坡支护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边坡支护工程监理细则

 

编制:

 

审批:

 

项目监理部(章):

编制日期:

二O一七年三月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和特点

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第四章抗滑桩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4.1抗滑桩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

4.2抗滑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4.3桩基检测

4.4抗滑桩的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第五章锚杆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5.1原材料质量要求

5.2施工前准备工作监理

5.3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第六章重力式挡墙监理工作要点

6.1测量放样

6.2基坑开挖

6.3基础垫层

6.4毛石砼挡墙施工

第七章监理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7.1监理工作方法

7.2监理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本工程设计文件

1.2重庆中煤设计工程勘察院提供的《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木洞镇松子土边坡工程勘察报告》

1.3本工程施工及监测方案

1.4本工程的监理合同及其他相关建设工程合同文件

1.5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等

1.6现行规范和标准

1.6.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1.6.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6.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6.4建筑边坡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6.5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6.6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

1.6.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6.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1.6.9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

1.6.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6.11建设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6.1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43-2005

1.6.13挡土墙图集04J008

第二章工程概况和特点

2.1工程概况:

重庆栋青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拟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麻柳沿江开发区D标准分区Z3路(K0+440~k1+660段)工程项目。

本项目道路路线较长,沿线地形起伏且变化较大,拟建道路位置最高点高程为281.08m,最低点高程为20.787m,相对高差达73.87m。

本项目线路总体走向由西南向东北,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50Km/h,超点为道路设计里程起点KO+440(X=65671.037,Y=87877.545),终点里程K1+660.316(X=66641.144,Y=88615.819),道路总长为1220.316m。

根据场地道路平场设计,因场地与道路同时平场,按设计标高平场后道路左侧及KO+000~k0+480段右侧与平场标高一致,且与道路同时平场,不存在环境边坡,但在道路右侧将存在高填方路堤边坡(道路设计里程(K0+440~k1+660段)。

边坡总长约1200m,边坡高度0~48.0m,为填方土质边坡,详见下表。

道路编号

里程桩号

高度(m)

边坡类型

破坏模式

支护形式

稳定系数

类型

AB

K0+480~K0+549段右侧

0-26

填方边坡

折线滑动

分级放坡+格构+挡墙

一级

永久

BC

K0+548~K0+615段右侧

22-24

填方边坡

折线滑动

分级放坡+格构+挡墙

一级

永久

CD

K0+615~K0+740段右侧

0-24

填方边坡

折线滑动

分级放坡+格构+挡墙

一级

永久

DE

K0+740~K0+870段右侧

5-40

填方边坡

折线滑动

分级放坡+格构+挡墙

一级

永久

EF

K0+870~K0+230段右侧

4-40

填方边坡

折线滑动

分级放坡+格构+挡墙

一级

永久

FG

K0+230~K0+380段右侧

20-32

填方边坡

折线滑动

分级放坡+格构+挡墙

一级

永久

整个施工期间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即把设计、施工与安全监测综合成一个整体。

锚杆挡墙开挖采用逆作法施工,自上面下分段进行。

本工程由重庆麻柳沿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中煤重庆设计研究院进行详勘,重庆新鲁班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监理,重庆明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2.2工程特征:

整个场地由多个小丘与沟谷相间构成,地形起伏较大,地表多为水田和耕地,局部有鱼塘,可能因长期无人管理,水田和鱼塘已基本干涸,未见大量地表体聚集,场地局部地段分布有居民住房。

本工程位于巴南区木洞镇,由于边坡等级为二级,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较高,施工作业区段划分较多,加上采取逆做法施工,给工程增加一定的施工难度。

故在施工的同时要加强周边居民的协调工作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3.1.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总流程图(见附图一);

3.2.基坑施工监理流程图(见附图二);

3.3.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见附图三)

3.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程序(见附图四);

3.5.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控制流程(见附图五);

3.6.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见附图六);

3.7.钢筋砼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流程(见附图七);

3.8.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流程(见附图八)。

1.附图一:

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总流程图

 

 

附图二:

基坑、槽施工监理流程图

 

附图三: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附图四: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程序图

 

附图五:

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控制流程图

 

附图六:

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附图七:

钢筋砼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流程图

 

附图八: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流程图

 

第四章抗滑桩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1抗滑桩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

(1)熟悉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2)了解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等的资料。

(3)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报验。

(4)及时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质量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平面图:

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

2)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

3)机械设备、备(配)件、工具(包括质量检查工具)、材料供应计划;

4)桩基施工时,对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雨、文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5)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冬、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5)检查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设房屋等,是否准备就绪;施工场地是否平整处理,以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

(6)检查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7)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

(8)及时检查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保资料。

4.2抗滑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2)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2.修筑井圈护壁应遵守下列规定:

(1)护壁的厚度、拉结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上下节护壁钢筋的搭接焊缝长度不得小于10d;

(3)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

(4)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

(5)护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后进行;

(6)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

(7)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3.若遇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上、涌砂时,护壁施工宜按下列方法处理:

(1)每节护壁的高度可减小到300~500mm,并随挖、随验、随浇注混凝土;

(2)采用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

4.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碴、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封底和浇注桩身混凝土。

5.桩身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高度超过2m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6.当渗水量过大(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7.抗滑桩钢筋笼制作和安装质量控制

(1)制作质量控制

1)根据起吊设备及材料长度可分段制作后再作焊接接长,其搭接焊缝宽≥0.7d;厚≥0.7d,焊缝长符合搭接焊要求。

2)成形时,应采用环形模制作,以保证成形直径极差。

其钢筋品种、规格、间距、连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并严格控制保护层垫块厚度偏差为±20mm。

3)钢筋笼环形加劲箍宜点焊在主筋外层,螺旋箍可绑扎,但应隔点焊固定。

(2)安装质量控制

1)安装前应中间验收合格,吊装时应基本垂直,并不得碰撞孔壁。

2)钢筋笼安装连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下节笼应露出操作平台高1m左右。

B.上下节笼主筋位置应校直、对正,保持垂直状态。

C.搭接完成后,应补足焊接部分箍筋,并按验收标准检验合格,方可沉放或进行下一节笼的焊接安装。

3)钢筋笼全部安装入桩孔后,应作全面隐蔽检查验收,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后予以固定。

4.3桩基检测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7条、第10.1.8条规定如下: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

直径大于800mm的混凝土嵌岩桩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直径小于和等于800mm的桩及直径大于800mm的非嵌岩桩,可根据桩径和桩长的大小,结合桩的类型和实际需要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或可靠的动测法进行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

竖向承载力检验的方法和数量,可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现场条件结合当地可靠的经验和技术确定。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桩竖向承载力的检验宜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

2.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1.5条、5.1.6条要求如下: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

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对砼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应不少于总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3.按《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2)规定,混凝土桩身完整性抽检数量如下:

(1)柱下三桩及以下的承台中,不得少于1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抽总桩数的30%,且≥20根。

(3)其他桩基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

4.桩身完整性分类如下:

(1)Ⅰ类桩:

桩身完整。

(2)Ⅱ类桩:

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桩的承载力。

(3)Ⅲ类桩:

有明显缺陷,对桩的承载力有影响,应与设计衔接认定或处理。

(4)Ⅳ类桩:

有严重缺陷,应与设计衔接,采取补救措施。

4.4抗滑桩的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1.督促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并有具体的安全生产措施章节,向作业人员交底。

2.施工前应配备安全护架、爬梯、安全绳(带)、安全帽、通风机、12~24V低压电源及气体检测设施、水泵等。

3.每次下井前应对气体进行检测确认,同时在井口处配有相应作业人,随时进行联系。

4.护壁支护应随开挖进展按设计规定及时支护,混凝土中宜加早强剂,以保证支护强度。

5.相距较近的孔开挖时,应按规定进行跳挖。

孔井四周2m以内不得堆放弃土或其他物品。

当孔井不施工时,应及时予以遮盖,并设警示标志。

第五章锚杆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5.1原材料质量要求

5.1.1施工前应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钢筋原材料和钢绞线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2)原材料进场后的见证取样检验报告;

(3)原材料现场外观检查,应无异常现象;

(4)原材料质量报验表填写正确;

(5)锚杆浆体和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5.1.2锚杆(锚索)部分的原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水泥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

(2)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如采用特细砂时,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

(3)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物质量,不得使用污水。

(4)外掺剂的品种及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

(5)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0.8~1.5,水灰比宜为0.38~0.5。

(6)砂浆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7)锚杆用钢筋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

级别

钢铁

公称直径(mm)

屈服强度σs

(MPa)

抗拉强度σb

(MPa)

伸长度

(%)

冷弯

540/835

40Si2MnV

45SiMnV

25

22

≥540

≥835

≥10

d=6a90。

5.2施工前准备工作监理

(1)熟悉设计图纸和地勘报告。

(2)审查施工方案和监测方案。

(3)按设计落实监测项目,检查监测点的布置,实施监测。

(4)对切坡区域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等进行查勘记录;对坡顶民房进行摄像,记录房屋裂缝的数量、宽度及长度。

(5)对测量放线记录进行复查审核。

(6)按施工方案对进场施工机具设备进行检查。

(7)对进场原材料质量及相关质保资料进行检查。

5.3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5.3.1边坡土石方施工监理

根据施工方案,边坡土石方由平场土石方公司施工,人工修整及打肋柱槽由环境边坡公司施工。

锚杆采用逆作法施工,第一施工层坡面开挖先做10m左右,开挖高度不超过3.5m,不得采用爆破施工,开挖出来后,及时请地勘单位到工地察看岩层是否存在外倾。

5.3.2锚孔施工质量检查要点

(1)锚孔定位尺寸不宜大于20mm(检查方法:

尺量)。

(2)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3%(检查方法:

量测)。

(3)孔深超过设计长度0.5m左右(检查方法:

尺量)。

(4)钻孔后应将孔清理干净,并用压风机吹干(检查方法:

观察)。

5.3.3锚杆组装质量检查要点

(1)钢筋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mm(检查方法:

尺量)。

(2)钢材表面应无油污和锈膜(检查方法:

观察)。

(3)根据施工方案审会要求,锚杆自由段只在土体部分按规范做防腐处理,其余部分不做防腐处理。

(4)螺纹钢筋锥形接头符合规范要求,接头应相互错开35d;(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试验报告)。

(5)锚杆隔离架(对中支架)应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2m设置一个(检查方法:

尺量)。

5.3.4锚索质量检查要点

(1)桩上每孔锚索分别由11根7Ф15.20-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组成,按GB/T5224-2003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自由段防腐:

每根钢绞线形成二涂二布,最后装入塑料套管中,并使塑料套管中充满油脂,形成双层防腐;自由段应选用无接头的套管,当有接头时,接头处搭接长度应大于50mm,并用胶带密封。

(3)锚固段防腐:

钢绞线除锈、除油后,采用水泥砂浆防腐,要求杆体周围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

(4)锚头防腐:

锚索张拉锁定、二次灌浆完成后封口,从锚具量起留100mm的钢绞线,并做厚度小于100mm的1:

2水泥砂浆保护层,再用钢筋网罩封闭,并做100后C30细石砼外封,砼保护层不小于50mm。

(5)锚索施工前,在设计的锚索位置处按GB50330-2002附录C.2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及时通知设计人员;锚索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应随机抽检做锚杆验收试验,按GB50330-2002附录C.3要求进行,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锚杆总数的3%,且不得少于5根,锚索最大试验荷载1200KN。

(6)预应力锚索张拉及锁定:

锚索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锚固体及外锚墩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张拉和锁定,同时张拉的两根锚索的间距不应小于2倍锚索间距,锚索张拉前应取0.1~0.2倍锚索设计轴向拉力值进行预张拉1-2次。

锚索施工完且锁定后48小时内发现预应力损失值大于设计荷载的10%时,应对其进行补偿张拉。

5.3.5锚杆安装质量检查要点

(1)杆体应保持直顺,避免扭压、弯曲,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

(2)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

(3)锚杆与注浆管宜一起放入钻孔,注浆管内端距孔底宜为50~100mm。

杆体绑扎不宜采用镀锌材料。

5.3.6锚杆灌浆质量检查要点

(1)注浆管送入锚孔前应检查注浆管、排气管是否畅通,止浆器是否完好。

(2)锚杆注浆从孔底起灌,灌浆管缓慢向孔口收缩,直到浆液注满孔口,注浆压力0.5MPa。

(3)锚杆注浆采用M30水泥砂浆,注浆压力2.0MPa,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不得使用高铝水泥。

(4)由于砂浆凝结收缩,所以在砂浆初凝后需补浆,以使锚杆在孔内完全被砂浆包裹。

(5)现场见证抽取砂浆试件。

5.3.7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1)喷射作业现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拆除作业面障碍物、清除开挖面的浮石和墙角的岩渣、堆积物。

用高压风水冲洗受喷面,对遇水易潮解、泥化的岩层,则应用压风清扫岩面。

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作业区应有良好的通风和足够的照明装置。

喷射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输料管路和电缆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

受喷面有滴水、淋水时,喷射前应按下列方法做好治水工作:

(2)有明显出水点时,可埋设导管排水。

导水效果不好的含水岩层,可设盲沟排水。

采用湿法喷射时,宜备有液态速凝剂,并应检查速凝剂的泵送及计量装置性能。

5.3.8喷射作业

(1)喷射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

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

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喷射作业紧跟开挖工作面时,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炮时间,不应小于3h(此条为强制性条文)。

5.3.9喷射混凝土养护应遵守下列规定:

(1)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工程不得少于7d,重要工程不得少于14d。

气温低于+5°c时不得喷水养护。

5.4.1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施工

(1)喷射混凝土中钢筋网的铺设要遵守下列规定:

钢筋使用前应清除污锈。

钢筋网宜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与壁面的间隙,宜为30mm。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锚钉装置连接牢固,喷射时钢筋不得晃动。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并调节喷射角度,以保证钢筋与壁面之间混凝土的密实性。

喷射中如有脱落的混凝土被钢筋网架住,应及时清除。

5.4.2施工质量监控要点

(1)土钉支护的基坑开挖应按设计要求分段分层进行,在未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与喷射混凝土支护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深度的开挖。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允许在距离四周边坡8~10m的基坑中部自由开挖,但应注意与分层作业区开挖相协调。

采用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为防止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应辅助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20mm,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松动部分必须予以清除。

5.4.3挡墙及护坡钢筋质量检查要点:

(1)钢筋质保书、复检报告、进场材料报验表齐全。

(2)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间距、锚杆钢筋在肋柱内的锚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的形状(重点检查弯钩角度及长度)、尺寸、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钢筋的连接的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绑扎符合规范要求;

(5)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符合规范要求;

(6)挡墙泄水孔为PVC管先穿梅花状孔11050埋设正确、固定牢固。

(7)钢筋隐蔽记录、自检记录、工序报验表填写正确。

5.4.4信息法施工监理要点

(1)按设计落实监测项目,实施监测

(2)收集、编录地质现状与地质资料对比变化图、特征及典型地质区段钻孔柱状图等资料。

(3)按可能出现的开挖不利工况,进行边坡临时稳定性验算。

(4)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设计及业主通报。

(5)分段开挖、跳槽施工、先锚后挖、及时支付。

(6)若出现测试应力急增、坡顶建筑物开裂、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或爆破震害失控等情况,应急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对应措施。

(7)当边坡出现险情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排险措施,并增设监测点。

5.4.5监测监理要点

(1)审查监测方案,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监测点的布置、监测频率、测试方法、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

(1)监测方案应经业主、设计、监理共同认可;

(2)施工前,对现场监测点的布置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及监测方案的要求

(3)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支付结构顶部设置不少于三个观测点的观测网,用经纬度仪、水准仪、地表位移伸长计等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

(4)对切坡区域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等进行查勘记录;对坡顶民房进行摄像,记录房屋裂缝的数量、宽度及长度;

(5)及时了解每次监测的情况,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业主、设计、施工单位;

(6)监测时间一般情况下可每周观测一次,当有危险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

(7)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记录气象条件、挖方情况。

爆破开挖时,应监控爆破对坡顶房屋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8)完工后审查监测报告。

第六章重力式挡墙监理工作要点

6.1测量放样

挡墙测量放样按以下方法进行:

1.轴线和桩位,按设计座标,用经纬仪定位。

2.水准测量工作挡墙按设计交桩书上的临时水准点进行测量、复核。

3.临时水准点的闭合差和导线方位角的闭合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6.2基坑开挖

1.施工要求

基坑开挖应注意基坑排水、地面排水及边坡的稳定。

由于施工超挖,槽底土壤扰动、地质不均匀等设计以外的特殊情况,必须采用碎石等回填。

2.监理重点

控制基坑排水和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