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9936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docx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那么

一、总那么

第一条为规测震台网的运行管理和数据产出,根据“测震台网运行管理方法〞制定本细那么。

第二条本细那么适用于有人值守的国家测震台站、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和国家测震台网中心。

二、运行维护

第三条测震台站和台网中心的日常运行与维护实行属地化管理。

有人值守的国家测震台站负责本台站的运行维护,各省级测震台网负责辖区所有区域测震台站和无人值守的国家测震台站的运行维护。

第四条超宽频带、甚宽频带、宽频带和短周期高灵敏度地震仪通道的采样率要求为100SPS,抽取滤波器应选择最小相位的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

第五条有人值守的国家测震台站和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应每天对台站观测技术系统和台网中心的硬软件系统进展巡视检查,出现故障与时维修处理。

有人值守的国家测震台站将台站故障与维修情况报送本省台网中心。

省级台网中心汇总本省有人值守国家测震台站与其它台站的故障与维修情况,和台网中心的运行维护日志一起,通过本省台网中心JOPENS系统的控制台报送到国家台网中心。

具体故障包括:

●台站供电、信道和设备故障等导致台站实时数据中断

●更换台站地震计、数据采集器等专业设备和更换供电方式、通信链路等

●台网中心供电、网络和关键设备故障等导致台网中心处理功能中断

●台网中心软件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或更改关键配置参数

●更改台站根本参数和仪器响应参数等

对于当天不能处理完毕的故障,可先报送故障现象情况,待故障恢复后,再通过修改日志的方式添加故障处理情况。

国家台网中心服务器地址为:

10.5.202.21。

第六条国家测震台网中心通过数据流服务器统计所有国家测震台站和区域测震台站的实时运行率,并每天汇总国家测震台站和省级测震台网中心上报的维护日志,产出全国测震台网运行情况日报,以WEB方式发布。

第七条有人值守的国家测震台站和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应定时对所负责维护的台站进展脉冲标定和正弦波标定。

甚〔超〕宽频带、宽频带观测系统应每月进展1次脉冲标定,短周期观测系统每周进展1次脉冲标定。

各类台站每年进展1次正弦波标定。

脉冲标定幅度信噪比应≥40db;两个响应信号的间隔短周期地震仪60秒,宽频带地震仪300秒,甚宽频带地震仪1200秒,超宽频带地震仪1800秒。

使用十五标定处理软件按时截取、处理标定数据,结果存入本地数据库。

假设发现脉冲标定的幅度、自振周期和阻尼等主要参数变化超过10%,应对台站仪器进展检查维修或更换。

每月的5日前以FTP方式向国家测震台网中心报送上个月的标定处理结果。

报送FTP服务器地址:

10.5.202.29,上传到自建目录“标定结果〞下。

报送格式:

数据库导出文件,包括脉冲标定结果数据表〔Pulse_cali〕和正弦波标定结果数据表(Sine_cali)。

文件名约定:

年年年年月月-台网代码-表名,年月指数据容时间。

推荐使用Navicat软件进展数据的导出和导入,该软件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使用。

第八条台站仪器参数。

更换台站地震计和数据采集器等专业设备后,国家测震台站和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应与时更新本台网台站的仪器参数数据库,并在更新参数后12小时只将更新后的参数报送到国家台网中心。

每年12月底前集中报送一次本台网所属全部台站的台站仪器参数。

报送方式:

FTP,服务器地址:

10.5.202.29,上传到自建目录“台站参数〞下

报送格式:

数据库导出文件,包括台网参数表(Network_info)、台站参数表(Station_info)、通道参数表(Channel_info)和台站校正参数表(Station_corr)。

文件名约定:

年年年年月月日日-台网代码-表名,年月日指数据报送时间。

推荐使用Navicat软件进展数据的导出和导入,该软件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使用。

第九条国家测震台网中心负责汇总全国各类测震台站的仪器参数,与时更新并提供共享服务。

各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应每天查看邻省台站的仪器参数更新情况,并与时修改所共享使用台站的仪器参数库。

共享服务方式:

FTP,服务器地址:

10.5.202.29。

具体数据查看邻省目录“台站参数〞。

三、地震速报

第十条地震速报按《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中震测发【2008】137号〕执行。

四、地震编目

第十一条有人值守的国家测震台站承当台站所有记录到的国、全球地震的地震震相分析,容包括震相数据、震级与计算震级所使用的地动位移的周期和振幅值等。

地震震相分析,每5天编辑一次,在第7天24时以前报送到国家测震台网中心。

报送方式:

FTP,服务器地址:

219.143.71.28〔10.5.160.28〕。

第十二条省级台网中心承当本省与周边地区〔省行政边界限外30千米〕所有天然地震事件和ML≥2.5非天然地震事件的编报;沿海省级台网负责能够监控到的相应海域地震事件的编报;边境省级台网负责能够记录到的国界外50千米围地震事件的编报;台网负责与其周边海域能够准确定位的地震事件的编报。

编报行政区边界附近地震时,应采用邻省台站的震相数据进展地震参数测定。

参考地名使用震中所在省县的命名方式,如“昌黎〞;对有习惯命名方式的地区也可沿用历史上惯用的地名;在不便使用行政地名命名时,可以采用地理地名命名,如“唐古拉山〞、“兴都库什〞、“渤海〞、“黄海〞、“东海〞、“海峡〞、“北部湾〞和“南海〞等。

对于编报区域围的不能定位地震事件〔例如:

只有单台或双台记录,布局不合理等〕,地震目录中的经纬度、精度、位号、深度、定位台数等应为空,发震时刻和震级取单台测定结果或2个台的平均值,参考地名为最近台台站名和S-P值,如“红山台(s-p3.5s)〞。

地震编目的快报和正式报数据要通过“统一编目系统〞提交到国家测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

服务器地址:

10.5.202.21。

快报目录:

每日12时前报送前一日0时至24时的天然地震事件目录和观测报告;震相数据可以只包含局部台站数据。

如果无地震,需要在12时前登录10.5.202.22进展无数登记。

用户名:

台网代码〔大写〕+省代号〔如为BJ11〕,密码:

bm1234。

首次登录后要修改密码。

正式目录:

每周日上午12时以前报送上周一零时到上周日24时的正式地震目录和观测报告,正式观测报告中应包含所有能识别的震相。

如果无地震,需要在周日上午12时前登录10.5.202.22进展无数登记。

省发生M5.0-M5.9级地震,快报目录和正式目录可以只包含该序列ML3.0以上地震;M6.0-M6.9级地震,快报目录和正式目录可以只包含该序列ML4.0以上地震;M7.0级以上地震,快报目录和正式目录可以只包含该序列ML5.0以上地震。

正式目录可以覆盖快报目录,但每个台网对同一个地震事件不允许有2条目录同时存在。

以周为单元打印纸介质的地震观测报告,签字盖章后寄送一份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存档,要求每4周寄送一次,在第4周编报完毕后10日寄出。

打印格式见附件1。

第十三条国家测震台网中心收集有人值守的国家测震台站和省级台网中心处理的地震目录和观测报告,进展全国统一编目,产出全国快报目录、全国正式目录和观测报告并提供数据服务,对两省以上交界处的地震要保证目录和观测报告的唯一性。

快报目录:

每日24时前向国家地震台站和省级台网中心分发前日0时至24时的全国地震快报目录。

正式目录:

每周编辑国与全球地震目录和观测报告,并于第3周的周日24时前向各省级台网中心反应正式观测报告与地震目录。

服务方式:

WEB下载,服务器地址:

10.5.202.22。

每个台网2个,分别是:

用户名:

台网代码〔大写〕+省代号,密码:

bm1234,该具有缺数上报等权限,限于编目人员使用;

用户名:

台网代码〔大写〕+省代号+01,密码:

123456,该只有查询下载权限,可供分析预报等人员使用;

如局2个为BJ11和BJ1101。

首次登录后要修改密码。

五、数据归档

第十四条省级台网中心负责定时归档本台网所属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和标定波形数据,连续波形按台站每24小时归档为台站卷SEED文件,文件命名为:

YYYYMMDD.NET.STA.SEED,其中YYYYMMDD为年月日,NET为台网代码,STA为台站代码,SEED为固定扩展名。

标定波形数据按标定台站归档为台站卷SEED文件,其中脉冲标定波形文件命名为:

YYYYMMDDHHMMSS.NET.STA.P_CALI.SEED,其中YYYYMMDDHHMMSS为年月日时分秒,表示标定波形开始时间,P_CALI表示脉冲标定〔pulsecalibration〕;正弦波标定波形文件命名为:

YYYYMMDDHHMMSS.NET.STA.S_CALI.SEED,S_CALI表示正弦波标定〔sinecalibration〕。

归档方式可以选择刻录DVD盘、CD盘或其它。

第十五条省级台网中心负责截取地震编目编报围所有地震的事件波形数据,事件波形数据必须包含完整的地震事件与初至前1分钟的背景噪声数据。

事件波形数据按事件归档为多台的事件台网卷SEED文件。

第十六条国家测震台网中心负责定时归档所有国家测震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按台站每24小时归档为台站卷SEED文件,归档方式可以选择刻录DVD盘、CD盘或其它。

第十七条国家测震台网中心负责截取国ML≥4.0与全球Ms≥5.5地震国家测震台网和区域测震台网的事件波形数据,按事件归档为多台的事件台网卷SEED文件。

六、观测月报和年报

第十八条省级测震台网中心每月15日前编写完成上月的“省级测震台网观测月报〞〔提纲见附件2〕,并报送到国家测震台网中心。

报送方式:

FTP,服务器地址:

10.5.202.29,上传到自建目录“月报年报〞下。

文件格式:

WORD。

文件命名方式:

××省〔市、自治区〕测震台网××××年××月观测月报。

第十九条省级测震台网中心每年4月15日前编写完成上年的“省级测震台网观测年报〞〔提纲见附件2〕,并报送到国家测震台网中心。

报送方式:

同上条。

文件格式:

WORD。

文件命名方式:

××省〔市、自治区〕测震台网××××年观测年报。

第二十条国家测震台网中心每月30日前编写完成上月的“全国测震台网观测月报〞,每年5月30日前编写完成上年的“全国测震台网观测年报〞。

观测月报和观测年报面向管理部门、各省级测震台网和有人值守国家测震台站提供共享服务。

七、附那么

第二十一条本细那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细那么由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负责解释。

附件1地震观测报告打印格式

打印出版的地震观测报告由封面、编报说明、台站参数表、地震目录和震相数据等五局部装订组成。

封面应包括以下容:

标题〔ХХ测震台网地震观测报告〕、编报起始时间、终止时间以与签发时间等,并有编辑人员、编报技术负责人、处室领导的签字,并加盖公章。

编报说明包括编报围、使用的软件系统、地震定位方法、地壳模型〔走时表〕、震级计算方法〔公式〕和格式说明等。

台站参数表数据项容和格式见表1。

地震目录局部包括编报单元的所有地震条目的震源信息数据,数据项之间用空格分隔,按时间排序。

格式见表2。

震相数据局部包括编报单元的所有地震条目的震源信息数据和相应的震相到时数据和振幅数据,数据项之间用空格分隔,按震中距排序。

每个地震条目由1行震源信息行和假设干行震相数据行组成。

格式见表3。

示例如下:

HE2007/11/2713:

02:

49.836.445114.055142.0112eq13磁县

HEHSTBHZIRPg1.0V13:

02:

55.290.0929.7296.7

BHESg1.0V13:

02:

59.010.21

BHESME1.0SD13:

02:

59.39104.20.11

BHNSMN1.0SD13:

03:

00.0140.00.08ML2.5

HE2007/11/2713:

05:

48.52.0eq红山台(S-P3.5s)

表2地震目录行格式

记录行

列位置

格式

描述

1

1-2

A2

台网代码

4-13

A10

发震时刻的年月日局部,YYYY/MM/DD

15-24

A10

发震时刻的时分秒局部,HH:

MM:

SS.S

26-32

F7.3

震中纬度,单位:

度,南纬为负

34-41

F8.3

震中经度,单位:

度,西经为负

43-45

D3

震源深度,单位:

km

47-50

F4.1

ML震级

52-54

F3.1

Ms震级

56

A1

定位质量〔注1〕

58-60

D3

定位台站数量

62-63

A2

地震类型代码〔注2〕

65-66

A2

地震位号〔注3〕

68-87

A20

震中参考地名,单台地震为台站名〔S-P值〕

注1、定位质量分类:

1类震中误差≤5Km2类5Km<震中误差≤15Km

3类15Km<震中误差≤30Km4类震中误差>30Km

注2、地震类型代码:

ep=explosion爆破

eq=earthquake天然地震

sp=Suspectedexplosion疑爆

se=Suspectedevent可疑事件

ss=subsidence塌陷

ve=Volcano-tectonicearthquake火山构造地震

le=long-periodeven长周期事件

vh=VolcanoHybridEvent火山混合事件

vp=Volcanoexplosion火山爆炸

vt=VolcanoTremor火山颤动

ot=othertype其它

注3、地震位号: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31

32

33

34

35

36

37

41

42

43

44

45

46

50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65

71地区

81

82澳门

90国外

91渤海

92黄海

93东海

94海峡

95南海

96北部湾

表3震相行地震目录行格式

记录行

位置

格式

描述

1-n

1-2

A2

台网代码

4-8

A5

台站代码

10-12

A3

通道代码

14

A1

初动清晰度,I锋利,E平缓

16

A1

初动方向,C〔U〕初动向上(压缩波),D〔R〕初动向下(膨胀波)

18-24

A7

震相名

26-28

F3.1

权重

30-31

A2

记录类型,D位移,V速度,A加速度,SD仿真位移

33-43

A11

震相到时的时分秒局部,HH:

MM:

SS.SS

45-50

F6.2

走时残差,单位:

52-57

F6.1

震中距,大于0,单位为KM;小于0,单位为度

59-63

F5.1

方位角,单位:

度,从正北开始

65-73

F9.1

振幅,单位:

nm

75-80

F6.2

周期,单位:

82-84

A3

震级名

86-89

F4.1

震级值

表1台站参数表

××测震台网台站参数表

序号

台网代码

台站代码

台名

纬度

经度

高程(m)

地震计深度(m)

台基类型

地震计

数采

系统灵敏度(counts/m/s)

N

E

Z

D3

A2

A5

A10

F5.2

F6.2

D4

D4

A14

A12

A12

A7

A7

A7

1

FJ

FZCM

城门

26.00

118.00

100

0

花岗岩

FSS-3M

EDAS-24IP

1.256E9

1.256E9

1.256E9

 

 

××省测震台网

地震观测报告

年月日—年月日

 

编辑人员〔签名〕

技术负责人〔签名〕

处室领导〔签名〕

 

单位公章

签发:

年月日

附件2省级测震台网观测月〔年〕报编写提纲

一、台网概况

1.台网布局和监测能力,包括台站分布图和监测能力图

2.台站根本情况、技术系统构成与仪器设备配置,包括台站根本情况表、传输路由图等

3.台网中心软硬件技术系统构成与配置

4.人员配备情况,包括工作人员根本情况表

二、台基噪声和动态围

1.本台网所属台站的台基噪声计算结果,包括台基噪声计算结果表格和每个台站地脉动功率谱密度曲线图。

2.台站观测环境变化、重大干扰源等情况。

三、台网运行维护情况

1.台站和台网中心技术改造情况,包括新增台站、台站停测、台站迁址、更换不同型号的地震计或数据采集器、更换供电和通信方式等情况,包括台网中心更换主要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设备、更换主要的供电等辅助设备、更新数据处理软件等情况。

2.台站实时运行率统计、数据完整性统计

3.台站仪器维修情况统计

4.造成台站断记的主要原因分析

5.台网中心软硬件系统运行情况统计分析

6.其他必要情况的说明

四、标定与仪器响应

1.仪器标定和处理情况

2.仪器响应稳定性分析等

五、数据处理与产出

1.地震记录和编目情况,包括按震级分档统计的地震个数、震中分布图,地震快报目录和终报目录的产出、报送情况

2.地震速报情况

六、会议、培训、交流

七、问题与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