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1065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

2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

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

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

(1)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

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3)产品分配上: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4.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5.评价

(1)积极影响:

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

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特点

(1)管理方法手段: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实质: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1)经济:

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2)政治: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理论:

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4)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

2.形成

(1)工业化之路

①政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就: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③局限:

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①政策: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状况:

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③影响:

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通过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苏联政府终于能够像在工业领域一样,以指令性的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保证能够从农业中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

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核心论点:

苏联通过牺牲农业发展了工业,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但由此引发了工农业的比例严重失调,社会矛盾尖锐。

   

3.特征

(1)经济方面:

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

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3)思想文化方面:

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4.影响

(1)经济

①苏联模式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

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

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显示出更大的局限性。

②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2)内容

领域

措施

结果

农业

方面

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②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苏联农业再度出现危机

工业

方面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政治

方面

①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②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未找到产生个人崇拜的真正根源,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淖

(3)评价

①积极性:

冲击了苏联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局限性:

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苏联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初期

①措施:

a.内容——重点进行工业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

b.局限——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②结果:

a.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

b.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超级大国。

(2)改革后期

①状况:

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缓慢下来。

②结果:

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会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

①经济:

制定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②政治:

a.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b.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c.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d.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2)影响:

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段,改变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核心论点:

苏联解体是因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又长期得不到纠正而造成的。

   

【图解历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信息提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四个层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当时苏俄的物力、财力,对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涉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易错辨析】

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轻巧识记】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信息提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教材补遗】 苏联集体农庄

苏联集体农庄又称农业劳动组合,是苏联劳动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

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

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

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

【图解历史】

苏联模式

【教材补遗】 苏联“秘密报告”

即《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但是赫鲁晓夫借批判个人崇拜问题而全面否认斯大林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在毫无准备下,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必然造成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思想混乱,同时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不良后果。

【图证历史】

种植玉米运动

信息提取:

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盲目开展种植玉米运动,体现了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知识拓展】

全面认识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苏联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苏联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

重点一 从“理想”到“现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论点】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1918年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终赢得胜利挽救了革命。

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带来政治危机,1921年列宁又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5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1928年新经济政策停止,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从“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史料二 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

史料三 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我们错了”说明列宁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是行不通的。

(2)史料二说明了新经济政策的租借制及实行的目的。

(3)史料三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产生了积极效果。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试答:

                                    

                                    

(2)依据史料二,归纳“租让制”的含义,据史料二归纳苏俄这一举措的目的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试答:

                                    

                                    

(3)你如何理解史料三中“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的含义?

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试答:

                                    

                                    

【提示】 

(1)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2)含义:

租让或租赁国家不能经营的企业。

目的:

改善工人生活;学习外国技术。

特点:

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理解: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联)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说明:

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的束缚,找到了一条符合苏俄(联)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否使苏俄(联)经济又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理由是什么?

试答:

                                    

                                    

【提示】 否。

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苏维埃领导之下进行的,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从阶级关系看:

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

2.从管理体制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

3.从经济运行机制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

4.从社会发展道路看: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重点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论点】 苏联模式是伴随着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而逐步形成的。

其特点是: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工业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保工业。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史料一 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道:

“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

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当作‘殖民地’了。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史料二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在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背离。

(2)史料二图一显示斯大林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图二显示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问题思考】 

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斯大林为实现工业化而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

结合史料二简要评价苏联模式。

试答:

                                    

                                    

【提示】 措施:

农业集体化。

评价:

积极影响——为苏联发展重工业提供资金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消极影响——从农民身上收取的东西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效率,浪费了资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也压抑工人生产积极性。

1.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

(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2.苏联模式的影响及教训

(1)影响

①积极方面: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苏联模式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借鉴。

②消极方面:

后期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2)教训

①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重点三 社会主义改革与挫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历程及结果

 

【论点】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从而使改革陷入困境。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苏联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都没能妥善解决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特点

史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1954~1960年,先后开垦4000多万公顷荒地。

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

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

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史料三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

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

《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体现了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

史料信息“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说明苏联的粮食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2)史料二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从横向看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严重下滑。

(3)史料三主要从所有制形式、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等角度说明并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试答: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试答:

                                    

                                    

【提示】 

(1)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

(2)趋势:

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3)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

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历史追问】 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吗?

试答:

                                    

                                    

【提示】 否。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1.相同点

(1)都是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2)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3)改革过程都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4)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2.不同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

指导思想

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的改革

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

内容

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

重点在工业,而且是重工业领域

涉及经济和政治领域

结果

造成了苏联的混乱

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

经济继续滑坡,导致了苏联解体

1.缺陷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2)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

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2.教训

(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2)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3)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8·高考江苏卷·T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命题点: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解析:

选C。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1957年苏联的工业体制改革并不是简单撤销一些工业部门,而是在地方设立经济行政区进行管理,这一做法体现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政府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的意图,C项正确。

结合史料信息可知,这一举措只是在工业领域里进行,而不是整体的变革,A项错误,排除;材料强调苏联调整工业部门的经营管理权,而不是摒弃其原有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排除;无论是中央政府领导还是地方领导,这些工业部门的性质都是公有制,D项错误,排除。

2.(2016·高考江苏卷·T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命题点:

苏联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解析:

选C。

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