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2530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5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x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一、选择题

1、(2011年四川达州,8题)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技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CO2中混有CO(点燃)B.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C.CO中混有CO2(氢氧化钠溶液)D.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

2、(2011年安徽,1题)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3、(2011年四川眉山,15题)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

下列对图表资料的使用能达到目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离子间能否在溶液中共存

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某元素的质量

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4、(2011浙江台州,14题)某品牌爽肤水为蓝色溶液,小明怀疑其含有硫酸铜,欲通过检测硫酸根离子就行初步判断,应选用的试剂是

A.BaCl2溶液和稀HNO3B.紫色石蕊试液

C.NaOH溶液D.NaCl溶液和稀HNO3

5、(2011年四川绵阳,17题)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D

6、(2011年江苏苏州,14题)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C.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

D.青菜、黄瓜中含大量的蛋白质

7、(2011年江苏苏州,19题)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8、(2011年江苏苏州,23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尝一下,有成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9、(2011年江苏苏州,28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10、(2011年山东临沂,7题)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1、(2011年广东揭阳,8题)下列除杂试剂使用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C(Fe)

盐酸

B

CaCl2溶液(HCl)

Ba(OH)2溶液

C

CO2(CO)

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D

NaOH溶液[Ca(OH)2]

K2CO3溶液

12、(2011年浙江湖州,18题)下列表中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物质

选项

A

B

C

D

X

Na2SO4

BaCl2

Cu

CaO

Y

NaCl

Ba(NO3)2

CuO

CaCl2

Z

NaNO3

BaCO3

CuSO4

CaCO3

13、(2011年山东济南,9题)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溶液BNaOH溶液CCaCl2溶液D酚酞溶液

14、(2011年浙江嘉兴,10题)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B.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C.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15、(2011年江苏泰州,9题)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16、(2011年聊城,27题)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酚酞试液区分盐酸和食盐水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

17、(2011年綦江,13题)下列实验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软化硬水B.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CO2

C.用酚酞试液区别食盐水和石灰水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氯化钾和硝酸铵

18、(2011年山东潍坊,20题、)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A

C02

CO

02

点燃

B

NaOH溶液

Na2COs

过量盐酸

加热蒸发

C

CaCO3

CaO

高温

D

Cu粉

Pe粉

足量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19、(2011年山东泰安,24题)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

B

海水和蒸馏水

硝酸银溶液

C

铜和黄金

稀盐酸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20、(2011年湖北宜昌,16题)区分下列各组常见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灼热的氧化铜

酚酞溶液

B

水和汽油

闻气味

点燃

高锰酸钾

C

铁粉和木炭粉

磁铁吸引

看颜色

盐酸

D

厨房清洁剂和厕所清洁剂

食盐

铜片

植物油

21、(2011年四川内江,13题)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22、(2011年江苏无锡,13题)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C.用灼烧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D.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23、(2011年江苏无锡,20题)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

A

CO

O2

H2SO4

CuO

B

Mg

HCl

CuSO4

NaOH

C

KOH

SO3

NaOH

CuSO4

D

Na2CO3

Ca(OH)2

HCl

CaCl2

24、(2011年上海,44题)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A.CuSO4溶液B.Na2SO4溶液C.酚酞试液D.Fe(NO3)3溶液

25、(2011年甘肃兰州,16题)下表列举了两组待鉴别得物质和对应得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待鉴别得物质

鉴别方法

烧碱和熟石灰

加入无色酚酞,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得木条检验,观察燃烧情况

硝酸铵和生石灰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食盐水和蒸馏水

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26、(2011年甘肃兰州,25题)右图是初中化学中有关甲、

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

A.若甲为单质,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甲或乙不一定为氧气

D.若丁为水,则甲、乙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27、(2011年湖北黄冈,11题)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氢气的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B、用适量的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直接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测定

28、(2011年湖北黄冈,12题,2分)下列各级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NH4)2CO3

C、FeCl3HClNaClNaOHD、Na2CO3Na2SO4HClH2SO4

29、(2011年广东肇庆,13题)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稀盐酸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

30、(2011年湖南衡阳,6题)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以下实验在家庭中不能完成的是()

A.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区分纯碱和食盐

C.区分硬水和软水D.除去C和CuO反应后的残留在试管壁上的红色固体

31、(2011年江苏徐州,20题)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分羊毛线

和棉线

区分食盐水

和稀盐酸

区分硝酸铵粉末

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

方案

灼烧闻气味

滴加酚酞试液

加水

灼烧闻气味

32、(2011年四川广安,25题)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与软水

B、用燃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尼龙线

C、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实验室里的蔗糖和氯化钠

D、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

33、(2011年山东德州,8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反应类型

A

H2O(H2O2)

足量MnO2

分解反应

B

Ca(OH)2(CaO)

适量稀盐酸

化合反应

C

CO2(CO)

足量CuO

置换反应

D

CuO(Cu)

足量O2

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简答题

1、(2011年四川达州,14题)

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⑶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⑴3CO+Fe2O3

2Fe+3CO2⑵Fe+CuSO4=FeSO4+Cu置换⑶氧气和水(写化学式也可)

2、(2011年浙江宁波,29题)A~E为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E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棒变黑。

它们的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金属单质B的化学式是;

(2)金属铁与蓝色溶液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⑴Cu

3、(2011年四川雅安,36题)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写出反应

、⑤的化学方程式:

⑤,

指出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

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

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    。

⑴②2H2O

2H2↑+O2↑;⑤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⑵置换反应;⑶刷油漆、涂油、保持干燥等(若答“隔绝空气”不给分);⑷CaCO3

4、(2011四川宜宾,14题)已知:

①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B,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

②C单质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气体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C单质在不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有毒气体E,E与红色物质F的反应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请按要求填空:

⑴A的化学式。

⑵简述如何检验B。

⑶B与C生成D基本类型是反应。

⑷完成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H2O2;⑵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B气体的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⑶化合;⑷3CO+Fe2O3高温2Fe+3CO2

5、(2011年四川绵阳,35题)

(1)右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学习化学需要在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之间建立联系。

1个CO2分子由_________构成。

在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三种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中PH<7的是___________。

(3)A~G七种物质之间具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

已知:

A是一种含铁的矿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B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F可溶于G的稀溶液并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理想燃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已知A转化为B时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②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B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A;D;BC

(2)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3)①FeS2_;-1②

③SO2+H2O=H2SO3_④Fe2O3+3H2SO3=Fe2(SO3)3+3H2O

6、(2011年山东临沂,17题)已知:

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

请分析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D、E的化学式

DE

(2)请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答案】

(1)CH4CO2

(2)2H2O

2H2↑+O2↑分解反应

7、(2011年江西,24题)

如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是氧化物。

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1)H2化合反应灭火(或气体肥料或化工料等)

(2)3CO+Fe2O3高温2Fe+3CO2

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8、(2011年聊城,4题)A、B、C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分别由一种、两种、三种元素组成,A发生化合反应、B发生分解反应、C发生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据此请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

(2)写出A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3)从化合物的分类上说C属于

H2O2

(2)2H2+O2

2H2O(3)酸或碱

9、(2011年浙江金华,30题)某溶液可能由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中的几种混合而成。

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小于7;

②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③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⑤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无现象,随后产生蓝色沉淀。

(1)写出实验④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2)该同学最终确定上述溶液由稀盐酸和氯化铜溶液混合而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填实验编号)

(1)AgCl

(2)①③⑤

10、(2011年山东泰安,27题)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G;

⑵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1)B:

CaOG:

Fe

(2)Fe2O3+3CO

2Fe+3CO2

11、(2011年湖北宜昌,25题)下图是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物质B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我能依据此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E________G________。

⑵物质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⑴CO2CaCO3Ca(OH)2⑵Fe2O3+6HCl=2FeCl3+3H2O

12、(2011年四川内江,7题,4分)A、B、C、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根据有关信息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C

—→

B

D

①若该反应属复分解反应,其中B是钠盐,C是BaSO4:

②若C为一种最轻的气体,且D溶液呈浅绿色:

①Na2SO4+Ba(NO3)2==BaSO4↓+2NaNO3(合理答案均可)

②Fe+2HCl==FeCl2+H2↑(合理答案均可)

13、(2011年江苏无锡,30题)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

轻的气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C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

其中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青少年缺乏D元素会得佝偻病。

A元素的单质

是,它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C、D三种元素的名称

或符号是:

B、C、D;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H2分子OCCaCaO

14、(2011年江苏无锡,31题)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取实验

(1)滤出的白以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

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

(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⑴CuSO4⑵CaCO34BaCl2NaOH

15、(2011年湖南株洲,28题)

下图是某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已知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B为氧化物,C是一种稀酸,其浓溶液用水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E为蓝色溶液,A、F均为单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有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

(2)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个,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写出F在生产生活中的任意一种用途。

(1)A.H2B.CuO

(2)3H2+CuO△Cu+H2O(或2Al+3CuSO4=Al2(SO4)3+3Cu或2Al+3H2SO4=Al2(SO4)3+3H2↑)(3)做导线(铜火锅、水壶、电器等合理答案均可)

16、(2011年甘肃兰州,32题)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物质。

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原粉末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试验:

(1)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A是;无色气体是。

(2)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操作Ⅰ的名称是

(3)为了不干扰对第③步实验现象的判断,试剂B最好选择,请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1)水二氧化碳

(2)氯化铁过滤(3)稀硝酸Na2SO4+BaCl2=BaSO4↓+2NaCl

17、(2011年湖北黄冈,38题)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钠盐,X、Y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单质,F在常温下为液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三种元素,则A的俗名是_________;

若A含四种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3)若E→F为中和反应,则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纯碱NaHCO3

⑵CO2+C

2CO冶炼金属或做燃料

⑶NaOH

⑷2H2O

2H2↑+O2↑

18、(2011年广东肇庆,17题)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化学式,以下相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能与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N2O2H2CO2CO2

19、(2011年湖北荆门,27题)

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某NaCl溶液中不慎混有少量的Na2CO3杂质,可选用加适量的除去;

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化肥最常用的

方法是。

(1)最低处(或最低点等合理答案)

(2)稀盐酸(或CaCl2溶液、BaCl2溶液等)

(3)将两种化肥取样后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物质为(NH4)2SO4

20、(2011年湖北荆门,30题)下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