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6828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 精品.docx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报告精品

第一章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概况

1.1工程概况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桥型布置为(40+65+40)m,如图1-1所示。

图1-1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40+65+40)m连续梁桥桥型布置图

(从左至右依次为10#、11#、12#、13#墩)

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计算跨度为40+65+40m,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6m,梁全长145m。

梁高沿纵向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中支点梁高3.8m(高跨比1/17.1),边支点及跨中梁高1.8m(高跨比1/22.2),中跨跨中直线段长2m,边跨直线段长8.42m。

截面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直腹板形式。

箱梁顶宽16.74m,底宽8.24m。

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280mm;腹板厚500~800mm,按折线变化;底板由跨中的300m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至根部的700mm。

1.2施工监控的意义和目的

本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体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施工。

该类桥梁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工序和施工阶段较多,各阶段相互影响,且这种相互影响又有差异,这就造成各阶段的内力和位移随着混凝土浇筑过程变化而偏离设计值的现象,甚至超过设计允许的内力和位移,若不通过有效的施工控制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就可能造成成桥状态的梁体线形与内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或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不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合拢前悬臂端竖向挠度的偏差、主梁轴线的横向位移不超过容许范围、保证合拢后的桥面线形良好、保证在施工中主梁截面不出现过大的应力,必须对该桥主梁的挠度、应力等施工控制参数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施工中加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该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并保证在成桥后主梁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分阶段悬臂浇筑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来说,施工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浇阶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阶段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桥后的桥面线形、保证合拢段悬臂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对该桥进行施工监控的目的就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保证桥梁成桥桥面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控制内容为:

主梁线形、受力。

1.3施工控制内容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梁的变形控制和内力控制,变形控制就是严格控制每一阶段梁的竖向挠度,若有偏差并且偏差较大时,就必须立即进行误差分析并确定调整方法,为下一阶段更为精确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内力控制则是控制主梁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成桥后的应力,尤其是合拢时间的控制,使其不致过大而偏于不安全或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主梁的破坏。

梁部结构采用的悬臂施工方法属于典型的自架设施工方法,对于本桥来讲,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的已成结构(悬臂阶段)状态是无法事后调整的或可调整的余地很小,所以,针对主梁的结构和施工特点,梁部的施工监控主要采用预测控制法。

预测控制法是指在全面考虑影响桥梁结构状态的各种因素和施工所要达到的目标后,对结构的每一个施工阶段形成前后的状态进行预测,使施工沿着预定状态进行。

由于预测状态与实际状态间有误差存在,某种误差对施工目标的影响则在后续施工状态的预测中予以考虑,以此循环,直到施工完成并获得和设计相符合的结构状态。

1.3.1桥梁施工控制结构分析

(1)施工监控结构计算

在施工之前,应对该桥在每一施工阶段的应力状态和线形有预先的了解,故需要对其进行结构计算,该桥的施工控制计算除了必须满足与实际施工方法相符合的基本要求外,还要考虑诸多相关的其它因素。

①施工方案

连续梁桥的恒载内力、挠度与施工方法和架设程序密切相关,施工控制计算前首先对施工方法和架设程序做一番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主梁架设期间的施工荷载给出一个较为精确的数值。

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给出挂篮的荷载值及刚度值(或变形),监控单位将根据此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②计算图式

梁部结构要经过墩梁固结→悬臂施工→合拢→解除墩梁固结→合拢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不断的发生变化,故在各个施工阶段应根据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构体系和荷载状况选择正确的计算图式进行分析计算。

③结构分析程序

对于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计算,采用平面结构分析方法可以满足施工控制的需要,结构分析采用BSAS程序进行,并利用MIDAS程序对结果进行校核。

④预应力影响

预应力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施工控制应在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预应力的实际施加程度。

⑤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结构的测试应力和施工阶段中的梁体挠度有较大影响,必须考虑。

⑥温度

温度对结构的影响是复杂的,在本桥的施工监控中,对季节性温差在计算中予以考虑,对日照温差则在观测和施工中采取一些措施予以消除,以减小其影响。

⑦施工进度

本桥的施工控制计算需按照实际的施工进度以及确切的合拢时间分别考虑各部分的混凝土徐变变形。

(2)施工控制的计算方法

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梁结构的最终形成需经历一个复杂施工过程以及结构体系转化过程,对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变形计算和受力分析,是桥梁结构施工控制中最基本的内容。

施工监控的目的就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保证桥梁成桥线形和受力状态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达到施工控制的目的,必需对桥梁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控。

因此,必需采用合理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来确定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结构行为。

针对该桥的实际情况,采用正装分析法和倒退分析方法进行施工控制结构分析。

正装分析法是按照桥梁结构实际施工加载顺序来进行结构变形和受力分析,它能较好的模拟桥梁结构的实际施工历程,能得到桥梁结构各个施工阶段的位移和受力状态,这不仅可用来指导桥梁施工,还能为桥梁施工控制提供依据,同时在正装计算中能较好的考虑一些与桥梁结构形成历程有关的因素,如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问题。

正装分析不仅可以为成桥结构的受力提供较为精确的结果,还为结构刚度、刚度验算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施工阶段理想状态的确定、完成桥梁结构的施工控制奠定基础。

倒退分析方法假定在成桥时刻

时刻结构内力分布满足前进分析

时刻的结果,轴线满足设计线形要求,按照前进分析的逆过程对结构进行倒拆,分析每次拆除一个施工阶段对剩余结构的影响,在每一个阶段分析得到的结构位移、内力状态便是该阶段结构理想的施工状态。

结构施工理想状态就是在施工各阶段结构应有的位置和受力状态,每个阶段的施工理想状态都将控制着全桥最终形态和受力特性。

施工控制将根据每阶段的实际状态和理想状态的偏差对计算进行调整,分析误差原因,以较为准确的估计下一阶段的梁体挠度。

(3)结构分析的目的

①确定每一阶段的立模标高,以保证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②计算每一阶段的梁体的合理状态及内力,作为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结构的应力和位移测试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

(4)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控制分析

①按照施工步骤进行计算,考虑各梁段的自重、施加的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的变化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时差实效在各施工阶段中逐步计入;

②每一阶段的结构分析必需以前一阶段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前一阶段结构位移是本阶段确定结构轴线的基础,以前各施工阶段受力状态是本阶段确定结构轴线的基础,以前各施工阶段结构受力状态是本阶段时差实效的计算基础;

③计算出各阶段的位移之后,根据后续施工阶段对本阶段的影响,进行倒退分析即可得到各施工阶段桥梁结构的合理状态和立模标高;

④施工监控首先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初步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安排等与初始计算不符,若有与施工图不同的地方应根据施工单位实际提供的施工步骤进行重新计算分析,施工单位应在开始施工前提供详细的施工步骤,包括预应力的张拉顺序、每阶段的施工持续时间、混凝土的加载龄期等。

1.3.2主梁结构部分设计参数的确定

在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初步分析时,结构设计参数主要按规范取值,由于部分设计参数的取值小于实测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采用规范设计参数计算的结构内力及位移均较实测值大,这对设计是偏于安全的,但对于施工控制来说即是不容忽视的偏差,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成桥后结构线形及内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因此应对部分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测定以便在施工前对部分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一次修正,从而进一步修正结构线形,为保证该桥成桥后满足设计要求奠定基础。

影响结构线形及内力的基本参数有很多个,需测定的参数主要有:

①混凝土弹性模量,前期结构计算按照规范取值,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测试应采用现场取样的方法分别测定混凝土在3天、7天、28天龄期的弹模值,为主梁预拱度的修正提供数据。

②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按照现场取样试验结果采用;

③恒载按设计图提供的尺寸,并根据施工现场采集的混凝土容重等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正,考虑结构自重和临时荷载,并考虑梁面坡度的影响;

④混凝土收缩、徐变系数,按照规范采用,计算按规范考虑结构局部温差效应及考虑混凝土实际加载龄期的收缩、徐变的影响;

⑤材料热胀系数,按规范取值;

⑥施工临时荷载,现场进行统计,尽量减少材料等的堆放,本阶段不用的材料堆放在0#块附近;

⑦预应力孔道摩阻系数,根据现场摩阻试验确定。

1.3.3施工控制中的现场测试

在施工控制计算中,根据实际施工中的现场测试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并根据施工中的实时测量数据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拟合,以使施工控制计算能与实际施工相符。

需要进行现场测定或采集的参数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实际施工中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①混凝土的容重、弹性模量、拉压强度

在以往的施工控制工作中曾发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实测值与设计值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施工单位对工地现场用于梁体施工的混凝土进行专门的弹性模量测试。

试验时取几组试件做混凝土7天和28天的静弹性模量测试,用其平均值作为混凝土施工控制计算中的实测值。

混凝土的容重、强度参数直接使用施工单位进行的此类常规测试的资料。

②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

预应力钢绞线的这些参数值根据施工单位的试验确定,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较其出厂时的指标稍大。

③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系数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系数的实验室测试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及较大投资的设备,对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收缩、徐变系数按规范取值,并在施工控制过程中进行分析和修正。

(2)实际施工中的荷载参数

①主梁恒载

主梁的一期恒载基本上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统计,再根据现场测试出的材料容重进行计算,并依据实际测量出的构件几何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进行修正。

一期恒载统计计算的重点是确定每一主梁梁段的实测自重。

对于梁体内的锯齿块等的重量以梁段自重系数的方式计入。

主梁的二期恒载也是根据设计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并采用现场测试的材料参数加以计算。

主梁二期恒载的统计内容包括:

道碴、栏杆、轨道等。

②施工荷载

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经现场核对,确定在主梁施工过程中施工机具的使用造成的作用在结构体系上的荷载的大小及位置。

③临时荷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会在结构体系上增减某些临时荷载。

对于其中影响较大的荷载,要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数据及施工控制组成员现场调查分析,将这些荷载进行量化模拟,反映在施工控制的实时计算中,以便对施工控制的指标进行及时的修正,作为施工阶段中分析各种误差产生原因的重要因素。

这些荷载有:

a)施工过程中施工机具荷载的变化;

b)主梁施工现场临时堆放的机具、材料等;

c)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临时或意外约束。

(3)实际施工中的截面几何参数

主要是指对主梁断面几何尺寸的测定,主梁断面的几何误差对结构体系的影响表现为对主梁恒载和主梁刚度的影响,施工中对此部分的监控是为了使施工控制计算能更准确地反映主梁的挠度变化。

主梁截面尺寸数据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进行采集。

1.3.4施工控制中的实时测量

(1)建立实时测量体系及其信息传递体系

施工控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采集、处理、反馈的过程。

从施工现场采集的信息除了现场测试的参数以外,大量的是现场的实时测量的数据。

在施工控制中所关心的是下列三大类实时测量数据。

①物理测量:

包括施工时间、梁段温度等;

②线形测量:

主梁线形;

③力学测量:

主梁应力。

这部分数据的准确采集、及时传递是施工控制工作有效进行的保障。

为此应根据施工的具体特点制定出一系列施工控制表格。

每阶段完成后,由施工单位和监控单位共同完成标高测量,并由监控单位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对其中一些可疑数据及时进行复测。

施工控制采用现场测试参数和实时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将结果以指令的形式发布于施工控制表格中指导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施工。

(2)物理测量

①时间测量

悬臂施工桥梁施工各工序完成时间的数据在施工控制计算中直接影响到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计算。

在设计计算中这部分数据只能按通常施工水平进行估计。

而施工控制计算进行的是实时计算,必须按实际的施工时间进行跟踪计算。

时间的测量按年、月、日来计量,由此可得到各关键施工工序的周期。

②温度测量

温度变化对本桥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影响很大,对应力及位移的测试结果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对结构的温度进行监测,寻求合适的梁段浇筑及合拢时间,修正实测的结构状态的温度效应。

(3)线形测量

主梁的线形测量是指用测量仪器对主梁各块件控制点的标高测量。

主梁的线形测量以全桥线形通测和阶段块件标高测量相结合。

在每次完成一个梁段的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张拉工作后对已成梁段的标高进行通测。

混凝土浇筑之后的顶板测点标高及该施工梁段的底模标高变化量可以反映出挂篮变形和结构的变形量,预应力张拉后对梁体标高的变化量为预应力的效应,这些数据是进行施工控制分析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应力测量

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弦式钢筋应力计埋入梁体混凝土内,在每个施工阶段利用应力测量仪器测量各应力测量截面的应力变化情况,混凝土浇筑后的梁体应力变化可以反映出新浇段混凝土的重量,预应力张拉前后的应力增量可以反映出预应力的实际施加情况。

施工阶段中的应力测量可以为梁体的安全起到监测作用,为桥梁的安全预警系统。

1.3.5施工控制体系

为有效地开展施工监控工作,在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中需要建立如图1-2所示的施工监控体系。

图1-2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体系

1.4施工控制基本理论

在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中,对梁体线形、应力进行重点控制。

在控制过程中,监控方采用自适应控制法对本桥进行线形控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结构参数进行调整、估计。

1.4.1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特点

本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部分在悬臂施工阶段是静定结构,合拢过程中如不施加额外的压重,成桥后内力状态一般不会偏离设计值很多,因此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控制主梁的线形。

对于混凝土连续梁桥,若已施工梁段上出现误差,除张拉预备预应力束外,基本没有调整的余地,且这一调整量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对梁体受力不利。

因此,一旦出现线形误差,误差将永远存在,对未施工梁段可以通过立模标高调整已施工梁段的残余误差,如果残余误差较大,则调整需经过几个梁段才能完成。

根据上述分析,悬臂浇筑连续梁桥施工中标高控制的特点是,已完成梁段的误差无法调整,而未完成梁段的立模标高只与正装模拟计算有关,与已完成梁段的误差基本无关。

因此,在图1-3自适应施工控制原理图中的下半环,即控制量反馈计算,在连续梁施工控制中一般不起作用。

同时,上半环,即参数估计及对计算模型的修正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与实际施工过程相吻合的计算模型计算出的预报标高才是可实现的。

1.4.2自适应施工控制系统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每个工况的受力状态达不到设计所确定的理想目标的重要原因是有限元计算模型中的计算参数取值,主要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材料的比重、徐变系数等,与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

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调整量,必须根据施工中实测到的结构反应修正计算模型中的这些参数值,以使计算模型在与实际结构磨合一段时间后,自动适应结构的物理力学规律。

在闭环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系统参数辩识过程,整个控制系统就成为自适应控制系统。

图1-3为自适应控制的原理图。

图1-3自适应施工控制基本原理

当结构测量到的受力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相符时,把误差输入到参数识别算法中去调节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到的结果相一致。

得到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按照上述反馈控制方法对结构进行控制。

这样,经过几个工况的反复辨识后,计算模型就基本上与实际结构相一致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状态进行更好的控制。

对于采用悬臂拼装或悬臂浇筑的桥梁,主梁在墩顶附近的相对线刚度较大,变形较小,因此,在控制初期,参数不准确带来的误差对全桥线形的影响较小,这对于上述自适应控制思路的应用是非常有利的。

经过几个节段的施工后,计算参数已得到修正,为跨中变形较大的节段的施工控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4.3参数识别

在本桥的施工控制中按照自适应控制思路,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识别和误差分析,其基本方法是:

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到某一阶段时,测得已施工梁段悬臂端

个阶段的挠度为:

设原定理想状态的梁体理论计算挠度为:

上述两者有误差量:

若记待识别的参数误差为:

引起的各阶段挠度误差为:

式中:

—参数误差

的线性变换矩阵。

残差:

方差:

将上式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

时,即

=0时,上述不等式中的等号成立,此时

达到最小,因此

的最小二乘估计为:

引入加权矩阵:

有:

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的高程控制中,可以由结构性能计算出

,按工程条件定义

,由箱梁阶段标高观测得到挠度实测值

,计算

,最后获得参数误差估计值

,根据参数误差对参数进行修正。

1.4.4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实施流程

施工控制按照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其实质就是使施工按照预定的理想状态顺利推进。

由于实际上不论是理论分析得到的理想状态还是实际施工都存在误差,所以,对本桥进行施工控制的核心任务就是对各种误差进行分析、识别、调整,对结构未来状态做出预测。

对于本桥,由于在梁段浇筑完成后,除张拉预备预应力索外,基本没有调整的余地,而只能针对已有误差在下一未浇筑梁段的立模标高上做出调整,所以,要保证本桥控制目标的实现,最根本的就是对立模标高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依靠预测控制。

鉴于本桥已完成阶段的不可控性以及施工中对线形误差的纠正措施的有限性,控制误差的发生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施工中采用自适应控制法对其进行控制。

基本思路为当结构的实测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符时,通常将误差输入到参数辨别算法中去调整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得到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经过几个阶段的反复识别后,计算模型就基本与实际结构一致,从而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自适应施工控制流程图如图1-4所示。

图1-4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自适应施工控制方法流程图

第二章施工监控结构分析

2.1结构分析依据

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控制计算的主要计算参数根据石黄跨线桥连续梁桥施工图的资料,并结合施工单位提出的主梁施工方案来确定。

在主梁施工开始之前进行施工控制的初步计算,在施工开始初期根据初步计算结果对梁的线形和内力进行控制。

在主梁施工开始后,对主梁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跟踪计算分析,跟踪计算中的各类参数按照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考虑。

2.2结构分析参数

2.2.1荷载

①恒载:

按设计图提供的尺寸,并根据施工现场采集的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正,考虑结构梁体自重N=25kN/m3;二期恒载52kN/m和临时荷载,并考虑了桥面排水坡部分对结构重量和刚度的影响;

②温度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

计算中按规范考虑了结构局部温差效应及考虑混凝土实际加载龄期的收缩、徐变的影响;

③预应力:

按规范计入预应力损失,按设计图分阶段进行张拉。

2.2.2材料特性

计算中所采用的主要材料特性值见表2-1。

表2-1计算所用材料特性

材料类型

弹性模量

(MPa)

线膨胀系数

容重

(KN/m3)

混凝土抗压标准强度(MPa)

混凝土抗拉标准强度(MPa)

混凝土C55

3.55E4

0.00001

25

33.5

3.10

钢绞线

1.95E5

0.000012

78.5

-

-

其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自《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2.2.3混凝土收缩、徐变参数

混凝土收缩、徐变参数按照规范取值。

2.2.4预应力钢束

纵向预应力钢束弹性模量取自表2-1的试验结果,摩阻损失参数取自现场摩阻试验,其余参考规范及设计图取值。

2.2.5混凝土加载龄期及外部环境

计算考虑外界环境为野外一般条件,每个悬臂现浇梁段的加载龄期为7天。

在施工程中,混凝土加载龄期等参数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2.6挂篮重量

挂篮按照60t考虑,边跨合拢段吊篮按照37.5t,边跨合拢段吊篮按照34.3t考虑。

2.3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

根据设计图反映的内容,对全桥总体结构建立能反映施工荷载的有限元模型,对该桥进行了正装分析,得到各阶段主梁变形状态。

计算模型中根据悬臂施工梁段的划分、支点、跨中、截面变化点等控制截面将全桥划分为93个结点和74个单元。

全桥总体计算模型如图2-1所示。

(Ⅰ)三维图

(Ⅱ)立面图

图2-1石黄跨线桥(40+65+40)m连续梁桥计算模型

(从左至右分别为10#、11#、12#、13#墩)

2.4主梁施工阶段划分

根据设计图纸所示施工阶段及需完成工作将本桥划分为32个施工阶段,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工期、施工工作内容及施工阶段累计挠度值如表2-2所示,其中由于桥梁结构对称,所以在表2-2中的悬臂施工阶段累计挠度值仅以11#墩和12#墩为例。

 

表2-2施工阶段划分表

阶段号

施工工期(天)

工作内容

施工阶段累计挠度值(mm)

(左边为11#墩,右边为12#墩)

1

87

浇筑桥墩及0#块混凝土

2

1

张拉0#块预应力

3

2

在0#块上拼装1#挂蓝

4

7

浇筑1#块混凝土

5

1

张拉1#块预应力

6

2

拆除支架,在1#块上拼装2#挂蓝

7

7

浇筑2#块混凝土

8

1

张拉2#块预应力

9

2

在2#块上拼装3#挂蓝

10

7

浇筑3#块混凝土

11

1

张拉3#块预应力

12

2

在3#块上拼装4#挂蓝

13

7

浇筑4#块混凝土

14

1

张拉4#块预应力

15

2

在4#块上拼装5#挂蓝

16

7

浇筑5#块混凝土

17

1

张拉5#块预应力

18

2

在5#块上拼装6#挂蓝

19

7

浇筑6#块混凝土

20

1

张拉6#块预应力

21

2

在6#块上拼装7#挂蓝

22

7

浇筑7#块混凝土

23

1

张拉7#块预应力

24

2

在7#块上拼装边跨挂蓝

25

2

张拉浇筑好的边跨合拢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