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8632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docx

《社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docx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复习

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是把人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根据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研究方法、内容、科学特质掌握)

本课程的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四阶段论

1、哲学思辨阶段

●时间:

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代表: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等

●特点

–从内容上看,他们提出了一些具有社会心理学意义和命题、论述或思想,为日后社会心理学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

–从方法上看,他们的这些思想都是建立在思辨的基础之上的。

他们虽然提出了问题,但却没有、在当时情况下也不太可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从体系上看,这些社会心理思想只是这些学者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换言之,它们是与其它思想混杂在一起的。

●性质:

不具科学形态,只有启蒙作用。

2、经验科学阶段

●时间: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代表: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古斯塔夫·黎朋)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莫里茨&赫尔曼,冯特)

–达尔文的进化论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10月)

–美国早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鲍德温,库利;罗斯,1908年6月,《社会心理学:

大纲与资料集》)

●特点:

–内容上由不分学科的宽泛论述转向相对专一内容的研究。

–方法上由思辨论述转为经验描述,绝大多数研究还是以定性为主

–体系上由零散研究到系统阐述。

●性质:

经验科学。

(标志:

麦独孤和罗斯的两本书)

3、实证科学阶段

●时间:

20世纪20年代

●代表:

–孔德的实证主义

–埃米尔·迪尔凯姆的多变量研究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开创

–瑟斯顿与利克特的态度量表

–实证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24年,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

●特点:

–内容上开始对各种层面(包括个体、群体和社会大众层面上)的社会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分门别类的研究

–方法上由经验描述转为定量的实证研究,包括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体系上由基于经验描述的系统总结转为以实验结果为根据的系统整合

●方法:

实证研究,特别:

实验、观察、数学统计

●性质:

实证科学

4、后现代发展阶段

●时间:

20世纪90年代至今

●转变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三大来源与三大传统。

–科学主义的困境:

在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预测、解释、解决方面的失败。

–后现代主义的崛起。

●特点

–内容上高度关注当代社会问题,提倡创造性,研究重心由个体转移到社会关系方面。

–方法论上由科学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方法上由实证分析向话语分析和历史文化研究方法转移,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

–体系上由封闭转向开放,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提倡社会建构主义。

●性质:

后现代科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道德

●自愿的原则

●无害的原则

●保密的原则

●客观真实原则(数据不能造假)

第一章社会化与个性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

一、社会化的诠释

二、社会化概念的理解

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

●过去有人把社会化理解为是青少年阶段的任务,认为青少年时期的结束也就是社会化过程的完成。

这是对社会化过程的狭隘理解。

学者们普遍接受了“社会化是一个终生过程”的观点。

人的社会化是从出生的时刻开始,到生命的终结之日结束。

青少年阶段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第二节社会化的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

爱国意识的发展(名字、顺序)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爱国意识既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也是政治社会化完成与否的量标。

●爱国意识的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

–国家形象阶段:

通过国家的形象标识(如国歌、国旗、国徽)形成关于国家的概念。

–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通过对国家职能的认识,达到对国家观念的抽象理解。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把国家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的整体来对待,从国家形象、国际地位与作用等整体功能来认识和理解国家。

二、道德伦理的社会化(不考顺序)

1、道德伦理社会化是人接受社会通行的道德伦理规范,并内化为个人价值评判准则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道德伦理社会化包含三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道德认知(cognition):

接受社会通行的道德观念,并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形成个体的判断标准。

●道德情感(affection):

在道德认知基础上产生与道德评判相一致的内心体验。

●道德行为(behavior):

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产生的有道德意义的行动。

2、道德伦理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区别与联系

●二者的影响范围不同

–政治社会化影响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道德伦理社会化影响范围更广,还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二者的作用方式不同

–如果说政治社会化多少还有国家强制力的因素在起作用,那么道德伦理的社会化则更多地是在舆论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下进行的。

但道德伦理的社会化又并不完全是由个体自主自发进行的过程,社会管理体制和控制水平都会对道德伦理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

●二者不应截断割裂,而应相互支持相互强化

–道德与法治的割裂是许多道德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的重要管理原因。

–道德是可以通过法治来管理的,也是应该通过法治来管理的!

–例1:

98抗洪、“5·12”大地震救灾过程中的企业捐助承诺的管理问题

–例2:

中美对违法停车的不同治理体制

第三节个性化

第二章自我概念

第一节自我概念及理解

1、简答:

费斯延格的研究对后续有哪些影响?

【比较内容、目的、对象(早期、晚期)】

自我概念是在社会比较中形成的

●1954年,L.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

基本观点为:

(1)人都希望能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准确评价;(比较的内容与目的)

(2)在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时,人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比较的对象)

(3)人一般倾向于与自己水平相同或相近的人比较。

(比较的对象)

●自我概念就是在人的社会比较中形成的。

●社会比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比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内容方面:

社会比较不仅仅包括观点和能力,而且还包括人的情感、人格和成绩维度(如薪资和声望)等。

●对象方面:

社会比较不仅会在与自己相同水平的人之间进行,而且也会在不如自己或优于自己的人之间进行。

如果没有合适的对象,人也会自己进行比较。

●目的方面:

社会比较不仅仅是准确评价自我,还可有其他目的。

•目的一:

通过将自己优秀的方面与不如自己的人进行下行社会比较来进行自我强化,以获得或加强对自己的较好感觉。

•目的二:

通过和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上行社会比较来激励自己,满足自我进步的愿望。

2、“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ffect)也叫“鸡尾酒会效应”是指人们对于有关自己的信息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有更好的识记效果。

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功能

第三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我识别能力并非人类独有

选择:

哪些动物有自我识别能力?

黑猩猩海豚

二、自我的形成

自我形成的一般过程:

他人态度——形成自我概念——引导人的行为——形成实际自我

在人的自我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人被称为“重要他人”。

三、自我概念的发展

奥尔波特把人的自我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顺序”也是考试的内容)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

第三章印象

第一节印象的概念

印象(impression)是人利用自己得到的信息对一定对象形成的看法。

印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社会认知的过程。

二个有关概念:

第一印象:

人在初次遇到对象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具有很强的定向作用。

刻板印象:

人对某类对象的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积极作用:

社会认知的心理捷径,行为的参照标准;节省时间。

消极作用:

可能导致认知误差和偏见。

第二节印象的作用

印象的作用:

1、关系定向2、行为引导3、认知判断

由于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印证某种刻板印象而在行动时感到紧张,这种心理现象就称为“刻板印象威胁”。

第三节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印象形成:

人对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关于对象印象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1.情绪状态4.中心品质

2.社会角色5.投射作用

3.心理特征6.内隐的人格理论

在人的诸多特征中,对印象形成起重要影响作用的特征被称为“核心”特征,又叫做“中心品质”(centraltraits),其他不重要的特征则被称为“边缘”特征。

投射作用

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称为“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使人们把自己具有的东西也看成是别人所具有的,从而影响到印象的形成。

选择: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现象。

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三、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概念都要)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或倾向性。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下列常见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

人们在首因效应影响下形成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

2、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先前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被称为“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在形成了一定的印象之后,人们对对象的其他方面也会产生一致性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等说法,都是晕轮效应的表现

4、积极性偏差

人在认知或印象形成过程中倾向于给对象以积极的评估,这种现象称为积极性偏差,又叫正性偏差。

与对其他客观对象的评价相比,在对人进行评价时,这种积极性偏差表现得尤为明显。

5、负性效应

在印象形成中,负性信息的影响作用比正性信息更大,这种现象称为负性效应。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反应的就是这个道理。

6、上下文效应

背景(上下文)信息会影响到印象形成和社会认知,这种现象称为上下文效应,包括“对比”和“同化”。

对比是一种歪曲效应,它使人们做出的判断或形成的印象与背景信息的方向相反。

a)例如,在对一个照片中的人物进行评判之前,如果让人们先看到一张美丽动人的照片,那么对照片中的人物评价就会降低很多。

同化也是一种歪曲效应,它指人们做出的判断或形成的印象与背景信息的方向相同。

b)例如,同时呈现一张高吸引力的照片和一张普通照片,这时人们对普通照片的评估要高于单独呈现它时的评估

第四节印象管理

一、什么是印象管理

●人以一定方式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的目的,是给他人留下自己期望的印象,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印象管理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而印象形成是一个信息的输入过程。

二、印象管理的基本模式

●印象管理有两种基本模式:

●按照社会期望行事。

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受欢迎,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表现独特的自我。

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以期更好地影响别人。

●人会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境和不同的需要进行印象管理。

–格京(1969)对印象管理的实验研究

第四章态度

第一节态度的概念

态度的维度:

1、指向性2、强度3、深度4、向中度5、外显度

第二节态度的功能

卡茨等人认为,态度的主要功能有四个:

a)效用功能(适应工具):

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b)自我防御:

保护自我、减少焦虑或降低受损失的风险。

c)价值表现:

表现自我价值

d)认知功能:

赋予事物以意义,引导认知。

第三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所谓“多重行为”就是由若干同类行动组成的一组行为。

第三节态度形成与转变的理论

一、学习论

二、诱因论

●态度的形成是人们权衡利弊的结果;

●人是主动地权衡得失;

●态度是肯定与否定因素的代数和;

●外部诱因的强度决定人最终的态度。

●诱因论的主要代表理论:

–认知反应理论:

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受个人思想的制约,这些思想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是否改变态度。

–期望—价值理论:

人的态度形成过程是个人为得失深谋远虑的结果,是理性的主动决策过程。

其理论核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U=V×P,即主观效用=价值×实现概率。

如果得大于失,人们会产生积极的态度或行为,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态度或行为。

●对诱因论的评价:

合理之处:

诱因论把人的态度形成看作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而不是象学习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

片面之处:

把人的态度都看作是个人理性思考的结果,只适合说明认知性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情感性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与诱因论的理论并不尽一致。

三、认知相符论

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或自身行为相矛盾,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态度或行为发生改变,以保持认知上的相符或一致。

认知相符论的主要理论:

–海德的平衡论

–纽科姆的A—B—X模式理论

–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简答、客观题)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具有保持自我内在一致性的倾向。

当发生认知不协调时,人通常会调整、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恢复认知协调。

【若为客观题,“人具有保持自我内在一致性的倾向。

当发生认知不协调时,人通常会调整、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恢复认知协调”为题干,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答案。

四、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三阶段理论(名称、顺序、内容)

●凯尔曼认为,态度转变要经历三个阶段:

1、依从(compliance),人改变的只是态度的反应或表面行为,实则为印象管理策略。

2、认同(identification),态度开始发生改变,认知上开始认同,情感上开始接受,但态度的改变仍需外力的维持。

3、内化(internalization),态度的真正转变阶段。

态度已成为主体内在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已成为一种自觉、独立、稳定的态度。

●凯尔曼的态度转变理论为社会控制和组织管理提供了具有可操作的指导理论。

第四节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耶鲁态度改变法(考结论)

主要研究结果

1、信息来源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可信度:

有公信力的人比缺乏可信度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睡眠者效应”:

低威信来源的信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作用会增大。

●信息差异度:

当说服者的观点与受众态度之间的差异较大时,高权威者引发的态度改变更大;而当差异适中时,低权威的传达者有较好的说服力。

●吸引力:

有吸引力的人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具有说服力,这种吸引力可以是外表上的,也可以是个性方面的

2、沟通方式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意图明显程度的影响:

–表面看起来不具有明显说服意图的信息具有更好的说服效果

–沟通方式的影响:

单面沟通与双面沟通

只向受众呈现有利于己方的观点,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单面沟通”。

同时向信息受众呈现支持性和反对性的观点,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双面沟通”。

单面沟通与双面沟通的效果取决于沟通者能否有把握地驳斥相反的观点,如果能,则双向沟通更有效,如果不能,则单面沟通比较好。

单面沟通与双面沟通的效果还与沟通双方的态度差异性有关。

当双方的态度不一致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再强调一方的信息效果较好;当双方的态度差异不大时,则只说一面之辞的效果较好。

●沟通信息时间间隔的影响

如果两种观点是紧接着提出的,首因效应可以降低人们对后继相反观点的接受性。

如果两种观点的表达时间有一段间隔,后提出的观点易于产生近因效应。

●沟通信息的复杂性与呈现形式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简单易懂的信息比复杂难懂的信息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当信息简单易懂时,视听形式比书面形式的沟通效果好;

当信息比较难以理解时,书面沟通形式比视听形式的理解效果更好。

3、沟通对象特点与态度改变

●注意力:

在沟通过程中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智商:

智商低的人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被说服;自尊水平中等的人一般比自尊水平高或低的人更容易受说服信息的影响。

●年龄:

18—25岁的人更容易受沟通的影响,其他年龄的人相比之下态度较为稳定和不易改变。

●教育程度:

对一般公众,单面沟通的说服效果较好;对教育水平较高的对象,进行双面沟通的说服效果好。

二、精细可能性模型(两种路径和两个策略)

●精细可能性模型的“两种路径”说

人在产生或改变态度时,存在两种信息处理路径:

“中心路径”和“周边路径”。

在态度产生与改变过程中,人对沟通信息的内容本身进行分析,这种情形被称之为中心路径。

在态度产生与改变过程中,人专注于信息内容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情境、沟通方式与长度、沟通者个人影响力等。

这种信息处理情形被称之为周边路径。

影响与改变态度的两种不同策略

1.中心路径引导策略

•如果你所提供的信息是对方所关注的,并且对方有能力理解这些信息,则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对方走“中心路径”。

2.周边路径引导策略

•营造特定的情境、渲染特殊的气氛影响对方的情绪,让对象在信息内容的认知处理过程中分心,或是以特殊的身份和人格特征影响对方。

策略选择的原则

–认知性态度,中心路径的说服效果较好;

–情感性态度,外周路径的说服效果较好。

第五章归因

第一节归因的概念及理论

第二节归因的偏差(考试都考)及影响因素

一、基本归因错误

●人在解释他人的行为原因时,往往会高估其内在的人格因素,而低估甚至忽略情境因素的影响,这种倾向被称之为人的“基本归因错误”。

●人在归因时一般会经历一个两阶段的过程:

先是做内部归因,然后再对这个归因进行调整,把情境影响因素考虑进来。

但是人在第二阶段的调整往往并不充分,有时甚至会省略第二个阶段,直接做出极端的内部归因。

第一个阶段的内部归因过程会迅速而自发地产生,第二个阶段的外部归因调整则需要更多的努力及有意注意,而有时人会有意无意地放弃第二阶段的努力。

●基本归因错误是人在归因时所容易发生的一种普遍性的偏差。

二、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人在归因时,对他人行为往往进行内部归因,对自己的行为则进行情境归因,这种倾向被称之为“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actor/observerdifference)。

●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是基本归因错误的一种变式。

●对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两种解释:

–知觉显著性:

对旁观者而言,显著的信息是当事者,而对当事人而言则是情境。

(知觉显著性影响的验证实验)

–信息可得性:

当事人比观察者掌握更多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

三、自利归因

题型一:

以自利归因理论,别人成功/自己成功的归因写一段话

题型二:

现出定义,选择是什么:

,自利归因

●归因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进行,这种倾向被称之为自利归因。

–自利归因具体表现如:

对自己的成功进行内部-本性归因,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外部-情境归因;对他人的成功进行外部-情境归因,对他人的失败进行内部-本性归因。

●自利归因的实验验证

–琼斯(E.E.Jones,1957)

–斯奈德(D.J.Snyder,1976)

●人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做自利归因?

●人们作自利归因的原因:

–一是维护自尊、保护面子的需要;

–二是为了减轻由于自身失败或他人成功而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

第六章人际吸引与人际排斥

第一节人际吸引

第二节人际排斥

人际排斥是人与人之间由于消极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而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相互离散倾向。

一、嫉妒

二、竞争

1.竞争的概念

●竞争是个人或群体在追求同一目标的过程中对他人产生的排斥性行为。

●嫉妒与竞争可以互为因果。

二者都是排斥性的人际相互作用形式,但嫉妒是一种排斥性的态度,竞争是一种排斥性的行为。

●竞争是一个“扬己之长、克彼之短”的过程。

●所谓“公平竞争”,至多只能在下列意义上理解:

–事先制定规则;

–参与竞争的各方都遵守这些规则。

但实际上,这两点在现实的竞争中都很难得到保障。

●竞争的本质,是各方为争取己方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排斥性行为。

–资源与机会的充足与否,不影响竞争行为的发生与否,只影响竞争的显隐和激烈程度。

2、竞争的心理优势

●在可以选择合作与竞争的情境中,人们会优先选择竞争,这就是竞争的心理优势。

●以下几个经典的实验研究证明了竞争心理优势的存在:

–明茨的实验

–鲁斯的“囚犯困境”的研究

–多依奇等的“卡车运输实验”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每次两个被试参加。

每位被试都有一辆自己控制的电动玩具卡车进行模拟运输。

对被试从起点至终点的运输速度进行记分,分数越高越好。

多依奇卡车游戏路线图

实验中,大多数的情形是:

双方在路上相遇,谁也不愿退回去为对方让路;僵持到后来,一方会退回己方一侧,然后迅速关闭自己的闸门不让对方通行。

最后,大家都关闭了自己的闸门,宁可绕远路走各自的专用道路

3、冲突

人际冲突与竞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人际冲突是人际排斥最严重的情形,有明显的外部冲突表现。

–竞争可以在时空分立的情况下进行,亦即可以在竞争对手不在场或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

–人际冲突则是各方直接、面对面的相互作用。

●联系:

人际冲突与竞争都是排斥性的行为。

–人际冲突是竞争的一种极端情形,但竞争并非都会表现为冲突。

–竞争可以是和平进行的,而冲突则表现为行为上的激烈对抗。

第七章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交往

第二节人际关系

简答:

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理论(考)

1.社会交换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关系。

–人们对一种关系的评价取决于自己在这种关系中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回报,以及二者之间的比较。

–如果回报大于成本,人会倾向于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反之则会疏远或结束这种关系。

–此外,重新建立一种人际关系与维持原有人际关系的成本比较也是决定人际关系的一个因素。

如果重新建立一种人际关系的成本较小,则人可能会结束原有的人际关系;但如果重新建立一种人际关系成本较大,则人会倾向于维系原有的人际关系,尽管这种关系可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总之,人总是倾向于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

2.公平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中忽视了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平。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得到的收益总是大于另一方,双方的收益与付出之间显失公平,这种人际关系也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并非只是简单地追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双方的付出与收益之间的公平性。

–如果双方的付出与收益之比大致相等,则人会认为他们的关系是公平的,人际交往就能够保持下去;

–如果他们觉得不公平,则知觉到不公平的一方会采取行动恢复公平。

–恢复公平的方法有两种:

恢复实际的公平,如增加一方的收益或降低其成本,减少另一方的收益或增加其成本;运用认知调整策略来恢复心理上的公平感,如重新评价对方或重新评价自己。

人们采取哪种方法来恢复公平,取决于具体策略的成本和收益。

如果两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