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866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docx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新闻活动

  一、选择题

  1.新闻活动是(  )

  A.人类传播新闻的活动      B.人类接受新闻的活动

  C.人类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活动 D.人类相互交往的活动

  2.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的特点()

  A.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B.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复杂

  C.传递新闻的手段更加多样    D.产生了专门从事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

  3.新闻活动的渠道有()

  A.亲身传播   B.小众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二、名词解释

  1.新闻

  2.新闻活动

  三、简答题

  1.人类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3.简述人们获取新闻、交流信息的不同渠道的特点。

  4.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演进的特点。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BC   3.ACD

  二、名词解释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活动是人类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活动。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人类社会的联系必须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传播的量变道质变的过程是从自在的传播到自为的传播。

  2、答案要点

  1、生存需求激发新闻传播行为

  新闻起源要回答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与发展的最早动因。

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灾害、野兽、外族入侵的斗争中,必须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新闻传播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2、在新闻起源问题上对群居说与好奇说的批判。

  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为了生存与发展,人类才群居在一起,以沟通交流。

人类的群居与好奇是新闻传播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不是直接原因。

  3.答案要点

  

(1)亲身传播

  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

主要包括:

文字传播、体态语传播、信号传播。

  

(2)大众传播

  中国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种,西方还包括杂志、书籍、电影、网络七种。

  (3)群体传播

  是一个人对一群人所进行的传播。

常见的有群众集会、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各种讲座、报告会、小组讨论会。

  4.答案要点

  

(1)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

  原始社人的采集食物、狩猎和战争从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是许多人一起协同行动,需要相互通报信息。

  

(2)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奴隶社会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机器;出现了社会分工:

农业与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商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为了运转国家机器和交换产品,需要大量的信息。

产生了专门从事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

  (3)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封建社会中央极权制的建立,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战争,农民人身自由权的扩大,统治阶级思想的统治,社会分工的更加明确,城镇的出现,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加频繁和广泛,速度更快。

表现在:

  

(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2)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复杂;

  (3)传递新闻的手段更加多样。

第二章新闻

  一、选择题

  1.新闻吸引受众归根结底是依靠()

  A.真实  B.新奇  C.新鲜  D.迅捷

  2.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是()

  A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B事实与新闻都是第一性C事实与新闻都是第二性的D新闻第一性,事实第二性

  3.新闻活动的渠道有()

  A.亲身传播  B.小众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4.以新闻内容来划分,可分出()

A.政法新闻和经济新闻B.硬新闻和软新闻

C.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D.国际新闻和地方新闻

  二、名词解释

  1.新闻要素

  2.新闻来源

  三、简答题

  1.新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简述记者如何寻找新闻?

  3.简述新闻的本源与来源、起源的区别。

  4.简述明确新闻五要素的作用。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D  2.A  3.ACD  4.A

  二、名词解释

  1.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

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在国际上又称为新闻的五W。

  2.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

  三、简答题

  1.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延生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

  2.记者不仅要从事实出发找新闻,而且必须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

因为,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

记者寻找获取新闻途径一般有:

记者采访他人,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3.新闻本源是指新闻是从哪儿生出来的?

或者说是指记者从哪里去发现新闻?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

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

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途径:

记者采访他人,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4.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每一个事实的要点;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能作到全面、简洁。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

  一、判断题

  1.信息不等于新闻,新闻是对信息有选择的报道。

()

  2.用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单元来计算,在同样的篇幅内,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单元越多,信息量越大。

()

  3.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方式有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事物变动的速度和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

()

  4.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两层意思:

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和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事实和意见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

()

  二、名词解释

  1.广义信息

  2.一般信息

  3.狭义信息

  三、简答题

  1.简述信息的特点。

  2.简述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3.简述对信息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4.简述信息概念向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二、名词解释

  1.广义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2.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觉得相关的知识积累。

  3.狭义信息是指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在新闻学里,用狭义信息这一概念。

  三、简答题

  1.信息最基本的特点:

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除此之外,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

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2.

(1)事实是新闻的来源,即信息是新闻的来源。

  

(2)报道新鲜事实即传播新的信息。

  (3)信息不等于新闻,新闻是对信息有选择的报道。

  3.按版面上的新闻稿的条数来计算,条数越多,信息量越大;用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单元来计算,在同样的篇幅内,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单元越多,信息量越大。

  4.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3)信息对新闻业务提出一系列要求:

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加强深度报道、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和加强全方位报道。

第四章新闻与宣传

  一、选择题

  1.在具体认识宣传和新闻的关系时,学术界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A.同一论      B.并行论 C.交叉论  D.包含论

  2.“宣传,从最广泛的涵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

”这一定义的作者是()

  A.哈罗德·拉斯韦尔 B.列宁  C.毛泽东  D.希特勒

  3.宣传的三大元素是()

  A.事实       B.情绪  C.感情   D.道理

  二、名词解释

  1.宣传

  2.宣传者

  3.宣传方法

  三、简答题

  1.宣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简述宣传与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宣传与学术研究的区别。

  4.简述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四、论述题:

  1.试述认识新闻宣传属性的意义。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BCD  2.A   3.ACD

  二、名词解释

  1.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2.宣传者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

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信任度。

  3.宣传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媒介、途径和宣传的手段、技巧。

  三、简答题

  1.宣传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宣达功能

  

(2)导向功能

  (3)论战功能

  2.宣传与新闻被一部分人视为同义语,这至少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其联系表现为:

第一,宣传与新闻都属于传播的范畴。

传播过程可简化为:

A向B传递信息X。

第二,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

第三,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

宣传与新闻无论在内容、方法,还是在目标上都有若干不同点:

宣传与新闻最基本的区别是两者的基本职能不同:

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由基本职能的不同,产生了出发点、归宿点、传播方式、传播要求的不同。

  3.宣传与学术研究有密切关系,许多学术研究的成果被有关机构采纳,变成宣传内容,而宣传却使学术研究成果广为人知。

但宣传与学术研究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1、要求不同。

学术研究要求标新立异,宣传却要讲求统一;2、对工作人员的约束不同。

学术研究要有自由风气,需要百家争鸣,宣传必须讲纪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最高决策机关的布置;3、评价标准不同。

学术研究评价的标准是是否有科学性,宣传的衡量标准首先是对谁有利,为哪个阶级服务,这就是阶级性和现实性的标准;4、运用材料的方式不同。

学术研究是从材料到观点,宣传则是从已有的观点出发,依照观点寻找材料,找出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说明观点。

  4.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主要有:

  1)宣传者——谁来宣传(who)

  2)被宣传者——向谁作宣传(whom)

  3)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

  4)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地方作宣传(where)

  5)宣传时机——在什么样的时机作宣传(when)

  6)宣传动力——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

  7)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

  把握这7个环节,6W1H,7个环节也就决定了宣传效益的7个因素。

  四、论述题:

  1.新闻媒介要发挥好宣传作用,要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要赢得群众的欢迎与信任,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宣传与新闻的关系,要坚持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的结合与统一,努力实现新闻与宣传的双重价值;要讲究宣传艺术,属于用事实说话;要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结合与统一。

  

(1)努力实现新闻与宣传的双重价值。

一般情况下,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各种事实,在是否含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上,大体可以组合成以下几种情况:

a.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

b.有新闻价值,但有无宣传价值尚难断定C.有新闻价值,但与宣传方针相抵触。

D.有新闻价值,但没有宣传价值。

e.有宣传价值,但没有新闻价值。

  

(2)讲究宣传艺术,善于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传媒与新闻工作者应当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宣传艺术和传播技巧。

  (3)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结合。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舆论机关,既要替上面——领导机关作好宣传,又要注意替下面——人民群众作好宣传。

 

第五章新闻与舆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舆论的特点是()

  A.公开性和引导性B.公众性和隐匿性C.急迫性和公众性D.广泛性和评价性

  2.下列对舆论形成的量化标准表述正确的是()

A.四分之一的人持有一种意见,则舆论形成

B.三分之一的人持有一种意见,则舆论形成

C.三分之一的人持有某种意见,则舆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D.三分之二的人持有某种意见,则舆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3.我国当前舆论引导的总目标是()

A.表达民意

B.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C.显示民众的力量

D.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名词解释

  1.舆论

  三、简答题

  1.舆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简述舆论的控制作用。

  3.简述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

  4.简述正确的舆论引导的要求。

  5.简述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述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D  2.ACD  3.B

  二、名词解释

  1.舆论是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或:

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三、简答题

  1.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

  

(1)舆论的主体——公众(发表意见的人)

  

(2)舆论的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意见的针对对象)

  (3)舆论的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意见本身)

  (4)舆论的载体(渠道)——公开的传播活动(传播意见的工具)

  2.舆论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1)决策过程,2)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3)决策和执行人员的行为;一是对公众行为的鼓舞和约束,包括:

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鼓舞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3.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包括:

  

(1)公众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受教育程度

  

(2)公众获取信息的真实,全面和充分程度

  (3)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和充分性

  4.正确的舆论引导的要求包括:

1)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

2)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寻找共同支点。

3)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气,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4)注意贴近群众,发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沟通情况。

  5.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特点是:

1)具有公开性。

这种公开性会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2)具有广泛性。

社会各个团体、层次的人物,都可参与新闻舆论监督;3)具有及时性。

新闻媒体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实曝光,传播到社会各界各地区,这种及时性使新闻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形式更直接,更迅速地反映问题,能够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4)具有强大威力。

有人说:

“不怕上告,就怕上报”。

一些问题一旦经新闻媒介曝光,公之于众,就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就可能很快解决问题。

在我国,这种威力尤其明显。

因为有较大影响的新闻机构都是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因而这些新闻媒介的批评往往具有权威性。

  四、论述题:

  1.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主要有:

  

(1)新闻舆论监督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服从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

  

(2)新闻舆论监督要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3)新闻舆论监督要讲求实事求是

  (4)新闻舆论监督要依法进行:

首先,舆论监督的基本方向不能违背宪法和法律,不能以舆论监督的形式反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

其次,新闻舆论监督要在不侵害公民合法权利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进行。

第三,新闻舆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条文和含义。

第四,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中的侵权行为必须依法做出赔偿,接受法律惩处。

 

第六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一、判断题

  1.最著名的信号媒介是古代的烽火台()

  2.新闻事业的主体是个人,而不是职业的新闻机构。

()

  3.新闻事业不同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活动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古已有之,而新闻事业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才出现的。

()

  4.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一是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二是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

()

  5.报纸的产生大致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闻书、手抄新闻、周报和日报。

()

  6.不仅新闻事业的具体形式及其传播手段的发展依靠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而且整个新闻事业,从拥有的规模,影响的范围,到产生的作用也都依赖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

()

  7.邸报基本上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

这是邸报和近代报纸的根本区别。

()

  二、名词解释

  1.新闻事业

  2.报纸

  三、简答题

  1.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共同点是什么?

  2.简述西方报纸产生的条件。

  3.简述大众化报纸的特点。

  4.简述新闻事业成立的几个因素。

  

  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二、名词解释

  1.新闻事业是指人类运用已往形成一定规模和系统的新闻媒介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活动或:

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总称

  2.报纸是指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三、简答题

  1.1)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

2)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规模小,新闻基本上是定向传播,以口头、书信为主要手段的新闻传递,基本上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

新闻活动和情报活动很难区别开来。

3)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基本是由统治阶级所垄断。

  2.1)自然经济被打破,社会规模扩大,使人们关心各地新闻的需求增加;2)受众队伍激增,专职人员产生;3)教育发展,培养了一定文化水平的读者群;4)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城市人口激增;5)交通工具、道路的迅速发展;6)印刷、纸张工具的日趋发展;7)资本的加速集中,刊登广告的需求,使报纸成为有利可图的企业。

  3.大众化报纸有以下特点:

1)以社会中下层的平民大众为对象;2)售价低廉(一便士、一美分);(又称廉价报纸,便士报、一分钱报);3)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4)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5)经营上完全商品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4.新闻事业成立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新闻事业的主体是职业的新闻机构,而不是个人;2)新闻事业的内容是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3)新闻事业的功能是影响舆论,服务社会;4)新闻事业的属性是有组织的经常性的社会活动。

第七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判断题

  1.世界上第一种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

  2.新闻教育事业最早出现在美国。

1878年,密苏里大学英语系开设新闻专业课。

1908年和1912年,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分别成立新闻学院。

()

  3.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

  4.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5.互联网拥有超文本、大容量、开放性的传播内容。

()

  6.通讯社开始是向报社提供新闻稿,现在也向广播、电视台提供新闻稿。

但通讯社只能满足各新闻单位的共同需要,各新闻单位的特殊需要还要靠各新闻媒体自己去采访。

()

  7.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通讯社分别:

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新华社。

  二、名词解释

  1、新闻体制

  2、通讯社

  三、简答题

  1.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2.简述报纸媒介的特点。

  3.简述广播媒介的特点。

  4.简述电视媒介的特点。

  5.美国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主要分成哪几种?

  

  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二、名词解释

  1.新闻体制指的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2.通讯社并不直接向大众发布新闻,它仅仅向各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稿或称新闻原坯,经各新闻单位采用才公诸于世。

  三、简答题

  1.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特点是:

新闻事业体制呈现多样化,新闻从业人员逐步实现职业化、专业化,新闻教育趋于普及。

  2.报纸是以印刷文字作为媒介。

这就决定了报纸媒介的长处:

1)记录性好,便于读者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并作为资料长期保存;2)选择性强,便于读者自由安排时间、反复挑选内容来读;3)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纵横数万里,上下数千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的描绘到本质的揭示,从人的外表到人的内心的活动,都可以跃然纸上。

短处:

1)报纸工作程序多而繁杂,故而新闻时效性差;2)阅读报纸受文化水平限制,群众基础不如电视、广播广泛;3)文字不及声音、图像那样真切、逼真、有感染力。

  3.广播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

这就决定了广播的长处:

1)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电波的速度为每秒钟30万公里,这使广播可以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同步报道;2)渗透性好。

电波不受空间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可以无限发行;3、对象广泛,群众性强;4)感染力强。

广播的语言和音响生动活泼,具有文字无法代替的感染力。

广播媒介的不足:

1)一瞬即过,受众难以进行仔细地研究和推敲,难以一边收听一边思考,受众的注意力只能被迫跟随广播;2)受众必须按电台安排的节目顺序收听,不能自由选择。

  4.电视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图象和声音为媒介。

这就决定了电视媒介的长处:

除具备广播媒介的一切优点外,还有以下独特的长处:

1)强烈的现场感;2)亲切感;3)简洁明了。

除具有广播所具有的缺陷外,还有以下突出的不足:

1)长于报道外在的看得见的动态新闻,而对复杂的题材作深度报道比较困难;2)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还受发射距离和收看设备的限制。

  5.美国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主要分成以下几种:

(1)纯新闻——又称客观报道,迅速地报道在一个短时间发生了什么向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纯粹事实。

一般用倒金字塔结构来写。

(2)解释性新闻——又称新闻分析。

它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即围绕一个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

(3)调查性报道——有些称“揭丑报道”。

它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一件丑闻或秘密交易,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或倾向。

(4)特稿——捕捉读者的爱好,抓住新闻事件的特征、细节,用优雅的、幽默的笔调加以详细的描述。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性质

  一、判断题

  1.新闻事业(或媒介)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因此新闻事业是一种“专政工具”。

()

  2.新闻媒介的个性是它们在内容选择、行文风格两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

()

  3.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事业既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又具有信息产业的属性。

()

  4.新闻媒介是迅速及时地(与事实发生同时)反映现实变动的,并面向社会大众,这使它与书籍、杂志、书信、内容简报,军事情报等相比较没有区别。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不但是一支强大的精神上,道义上的力量,而且还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

()

  6.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是:

新闻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

  7.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极大地激活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积极变化,对新闻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