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95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docx

备战中考历史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

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

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得分:

___________

同学们,请调整好状态,保持自信,认真审题,冷静作答,相信你能大展身手!

一、材料分析题(请仔细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各个小题)

1.(10分)2015年3月,“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

农业稳,天下安。

中国自古就重视农业的发展。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时期

农业发展的措施与成就

先秦时期

战国时期,秦国在四川成都平原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①。

公元前356

年,秦国又进行了一场变法,法令规定,国家②,允许自由买卖。

些措施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秦汉时期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后继者们,吸取秦亡的教训,发展农业生产,使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③

魏晋南北朝时期

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北朝的⑤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隋唐时期

隋朝时,⑥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⑦统治时期,农民改进生产技术,制成曲辕犁和筒车,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宋元时期

宋朝时,⑧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明清时期

明末⑨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综上所述,你认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秦王扫六合(扫六合:

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1分)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写出两个即可)(2分)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1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

(2分)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

(1分)秦国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

(2分)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共5分)

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皇帝集权发展到

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

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1分)

(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2分)

4.【盛世篇:

品勤俭帝王】(5分)

材料一: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杜甫的《忆昔》诗: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

(2分)

材料三: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请你从西汉和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

(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2分)

(3)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

(1分)

5.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历来是统治者关注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一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一一《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入仕,是l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地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地选拔人才。

一一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

它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援引材料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

(2分)

6.七年级下册历史记述了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从辉煌走向辉煌,但是最终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潮。

请你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30分)

(1)学习历史我们首先要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朝代沿革等),以及历史年代计算方法。

请完成下面两问:

第一问:

请填写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

(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4分)

②③④

第二问:

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这总共是多少年的历史?

(1分)

(2)从隋至清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示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两个示意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王朝(2分)的哪两项制度(2分)?

请任选其中一项制度作一简评。

(2分)

材料二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因为)内阁在紫禁城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第一问:

材料二反映了明清两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明朝2分,清朝1分,共3分)你怎样认识清朝的这一措施?

(2分)

第二问: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3)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宋代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提到宋代,人们想到的词总是蛮族入侵、积贫积弱等,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

请你分别从宋代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四方面各任意列举一项史实来证明宋代高度的社会文明。

(4分)

(答案示例:

社会经济方面,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社会生活方面,宋代城市盛行蹴鞠之戏,类似于现代的足球运动……

科技、文化方面,略。

(4)如图,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

①隋②明清③明

第一问:

请标出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3分)

第二问:

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3分)

(5)学习了自隋至清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

(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可自由发挥,但不要离题)(2分)

7.(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制度?

(2分)

材料三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在中央行政机构设置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

 材料四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3)材料四是对清代哪一机构的记述?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哪一趋势?

(3分)

8.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

材料四: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据材料一回答:

(1)图中这条通道是什么?

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2分)

依据材料二回答:

(2)图中的两位唐代文化使者分别是谁?

有什么贡献?

(4分)

(3)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1分)

依据材料三回答:

(4)永乐三年是谁统治时期?

该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分)

(5)此事件有何意义?

(1分)

依据材料四回答:

(6)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

“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分)

感悟:

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1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反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中国的大门”是指哪场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分)

(2)两则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东西文明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面对国家的危难,中国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洋务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2分)

(3)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请列举出一例这次改革日本汲取的有利于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成果。

(1分)

(4)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的感悟。

(1分)

10.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

下列示意图所体现的政治制度和措施不具有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是

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综述大题部分突破-高难卷

参考答案

说明:

答案经过校对,力求准确,但由于工作量巨大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若对答案有疑问,可查阅相关资料.

1.

①都江堰②承认土地私有③文景之治④江南地区的开发⑤《齐民要术》⑥大运河⑦唐玄宗(或李隆基)⑧水稻⑨徐光启⑩生产技术的改进;统治者的重视;农业政策的调整;优良品种的引进改良;生产经验的总结;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安定的社会环境;农业著作;农业改革等等(只要围绕有利于农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

(1)禅让制,(1分)尧舜禹(2分)

(2)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1分)

(3)西周、分封制、(2分)目的是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分)

(4)公元前221年(1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

3.

(1)秦朝;郡县制。

(2)元朝。

(3)A、东厂(或锦衣卫);B、军机处

4.

(1)材料一:

文景之治(1分)材料二:

开元盛世(1分)

(2)西汉:

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殿、园林没有什么增加;文帝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文帝穿的衣服质地比较粗糙;文帝宠夫人不能穿拖地长裙,帷帐上不许绣花;文帝因惜十家之产,而放弃修建露台;等等。

(评分说明:

答出其中1条即可得1分。

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要“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欲望;唐太宗为了不浪费民力,而放弃建暖阁养病;唐玄宗(李隆基)命人烧毁宫中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等等。

(评分说明:

答出其中1条即可得1分。

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革除弊政;任用贤臣,虚心纳谏;重视吏治;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等等。

(评分说明:

答出其中1条即可得1分。

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5.

(1)隋炀帝(杨广)(1分);考试成绩(学识才能,真才实学)(1分)

(2)维护封建统治(1分);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分)

(3)公平竞争;有利于人才选拔(2分)

6.

(1)第一问:

①唐②辽③南宋④明(每空1分)

第二问:

1259年(1分)

(2)材料一:

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元朝,行省制(2分)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提高了效率;有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行省制度:

有效地加强了对广大疆域的统治,特别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材料二第一问:

明朝:

在地方,废除行省制,设立三司(1分);在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1分)。

清朝:

设立军机(房)处(1分)认识:

军机处的设立增强了保密性,提高了办事效率(1分);加强了皇权,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1分)第二问: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

(2分)

(3)社会经济方面: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长江流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一亿,劳动力大量增加;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改进,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瓷器畅销全球;商业繁荣,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对外贸易兴盛,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任答1点即得1分)

社会生活方面:

在手工业作坊里做工的工匠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工钱,工匠身份相对自由;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城市里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舍……(任答1点即得1分)

科技方面: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代人们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宋代改进火药,制成大量的火药和火药武器,广泛用于军事;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任答1点即得1分)

文化方面:

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词意境幽远,著名词人有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

……(任答1点即得1分)

(4)第一问:

①隋大运河②明清皇宫(或紫禁城或故宫)③明长城(各1分)

第二问:

隋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各1分)

(5)或赞叹成就、或自豪辉煌、或感慨危机等皆可。

(2分)

7.

(1)西周;(1分)分封制。

(1分)

(2)撤销丞相。

(1分)

(3)军机处;(1分)君主专制(君权集权)的不断加强。

(2分)

8.

(1)丝绸之路张骞

(2)玄奘,唐太宗时西游天竺,求取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

鉴真,唐玄宗时东渡日本,辛勤传播唐朝文化,设计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4)明成祖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6)清朝闭关锁国

感悟:

(略)

9.(6分)

(1)中英鸦片战争。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开辟广阔的国外市场。

(2)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3)西方先进科技、欧美教育等

(4)略。

(言之有理即可)

1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