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0099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docx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讲一人口与环境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七讲

(一)人口与环境

人口的变化与合理容量

考点聚焦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形成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

运用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人口发展模式的特点、原因和人口迁移的特点。

基础导读

1.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增长具有地区不平衡: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_,一些国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数量还会减少。

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二战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人口增长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①原始型:

出生率______,死亡率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②传统型:

出生率______,死亡率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③现代型:

出生率______,死亡率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4.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点:

二战前以__________、_______的移民为主,如15-16世纪_____洲殖民主义扩张,大量人口迁移到_____洲和________洲等地。

二战后,主要人口迁移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迁移大致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实行____________体制和严格的____________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______________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流量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6.作用:

人口迁移在调节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和缩小_____________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7.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

一是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的变化。

诸因素中,________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是指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影响较大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水平,其中,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0.人口合理容量:

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11.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_________________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____战略,即保持好_________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答案:

1.出生率死亡率2.缓慢俄罗斯德国日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很快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3.①高高低②高低高③低低低3.发达传统型现代型4.①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②集团性大批欧美大洋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的流动人口增多5.计划经济户籍管理有计划有组织改革开放6.人口空间分布人才余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地区差异7.自然社会经济经济8.环境承载力9.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资源10.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最适宜11.人地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生态平衡

考点整合

一、人口自然增长

(一)人口数量――数量大、增长快

世界人口总量1999年达60亿。

美国科普杂志《生活科学》网站援引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预测说,全球人口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2月25日晚7时16分(北京时间26日上午8时16分)达到65亿。

还预计,2012年美国东部时间10月18日下午4时36分,全球人口将达到70亿。

(二)人口自然增长

1.人口增长特点

从历史看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数量少、增长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数量增加、速度加快;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又明显加快。

进入二十世纪来,人口增长特快的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人口增长趋缓,主要是因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行了计划生育等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也就是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

发达国家(北美、欧洲)人口增长缓慢、数量稳定,有些国家还出现负增长(俄、德、日);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区(印、中、巴、尼、孟、印尼)原因是这些国家二战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三)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以人口的死亡率下降为主要标志

 

2.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缓慢

传统型

迅速

现代型

缓慢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发达,人口增长已经进入现代型;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文化教育程度低,人口出生率高,仍处于传统型。

4.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国家政策、社会福利等。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

(1)概念: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工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类型:

人口迁移形式有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形式。

2.国际人口迁移:

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前移为主

旧大陆(欧、亚、非)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等)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开发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及人口的空间分布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美、亚、非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的空间分布

3.国内人口迁移

(1)概念:

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我国人口迁移

阶段

历史上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

20世纪80年代之后

特点

人口频繁的迁移

规模小、频率低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方式

被迫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性

迁移方向

秦汉时期:

由黄河中下游前往长江中下游;“安史之乱”之后:

人口分布中心移往长江流域

从东部城市迁往西部和边疆;东部农村迁往东北、西北地区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工矿地区

原因

移民戍边、战争、自然灾害等

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较大

各地巨大的收入差距(最根本);农村生产力发展,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

我国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一是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的变化,大多为被迫性迁移。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改善物质条件、就业、增加收入等),大多为自发性迁移。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370N以南)迁移。

淡水

其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早期的逐水草而居。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的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资源

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通信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文化教育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政治因素

政策

政策对有关人口迁移的重要影响,如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如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替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一战”“二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李(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

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与“拉力”两方面。

他认为,前者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下图是以城乡迁移为例的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示意图。

 

 

三、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人口年龄构成表示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形似金字塔而得名。

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段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一般表示形式如下图:

 

塔的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反映出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反映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低增长特征。

常见几种形式见下图:

 

四、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2.环境人口容量指标

环境人口容量可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即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的数量。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其影响最大。

因素

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法越大。

4.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即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合理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5.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

合理人口容量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是否符合生态要求,其标准是相对的。

(1)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则该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也将发生相应波动,如自然环境突变、火山爆发破坏了原有生存环境等,都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

(2)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减少人们对现有环境的依赖,提高合理人口容量;另一方面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消费需求也会不断提高,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超

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合理人口容量就会降低。

(3)合理人口容量的相对性还在于一个地区短期内的人口容量会高于保证其长期发展的人口容量,但短期内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未来人口容量的降低。

(4)不同分配方式将导致人口容量的差别,一个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人口容量无疑大于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

因此,对合理人口容量的研究应置于现实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背景下,即根据区域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在明确地域范围和时间界线的基础上,找出地域内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制约人口容量的各因素,并确定主导的制约因素,还要了解一定时间内这些主导制约因素的改变程度;同时研究一定时间内区际联系的性质和规模;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消费层次人群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量;在分析各单一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综合,作出定量的估算。

6.现实的人类社会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任务艰巨

从全球看: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引发了资源、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

索取资源过大、转嫁有害生产。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快、消费水平低。

7.当今世界如何实现人口的合理容量

从全球看,一是要:

控制人口的数量,二是要:

建立公平秩序,多数人拥有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从各国家各地区看,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好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护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五、人口问题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主要突出问题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其实这只是人口问题的一个方面。

人口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有多层次含义。

(1)人口迅速增长问题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就业问题严重;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妨碍人力资源形成;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2)世界人口城市化问题

①就业困难,失业队伍扩大;②房屋紧缺,居住困难;③交通拥挤,车祸频繁;④社会治安问题严重,犯罪率高;⑤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3)人口老龄化问题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4)我国人口问题:

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

考点例释

(2005年上海地理卷)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单项选择)

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年龄

国家

15岁以下

15岁到64岁

65岁及以上

A国

50

45

5

B国

17

65

18

 

 

(4)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等。

(5)下图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组关键是阅读统计图表和计算的能力以及对人口问题的分析认识能力。

做题时需要提取的主要信息有:

(1)读“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柱状图”,读出相应数据并进行简单计算;

(2)读两国人口年龄构成表,提取A国15岁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据并在图中分析其影响。

[答案]

(1)30AC

(2)A(3)如下图

 

(4)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两点即可)(5)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任答两点即可)加大教育压力、住房压力、交通压力,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任答两点即可)

过关训练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B.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C.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D.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1.C2.C(人口的增长主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人口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下降趋势。

3.依下图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3.C(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4-5题。

 

4.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

5.在Ⅰ期()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4.C5.D(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Ⅰ期、Ⅳ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Ⅱ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增加快,而Ⅲ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主要是由出生率迅速降低实现的,此时期死亡率较低,所以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

Ⅰ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平均寿命较低)

6.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6.C(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学成不归国,对我国而言就会造成人才流失)

人们日常的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的空间规模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下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7-8题。

 

7.第一阶段的活动空间有何特点

A.移动性高,居住空间比例小

B.活动空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C.工作量较少,多余时间都到外地旅游

D.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都是统一的

8.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休闲空间可能有如下的变化

①逐渐与住宅空间分离②数量由少到多③规模逐渐变大

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⑤种类日趋单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7.B8.A(这两题考查对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理解分析,据图可作出正确判断)

下面是反映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按照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以此为: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

9.B10.A(Ⅰ图人口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最理想,Ⅲ图环境容量降低最差)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

1.D(④以前人口不断增加,以后人口不断减少)2.C(德国经济发达,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

右下图为4条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完成3-6题。

 

3.曲线②代表的性别比出出现的地区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长三角工业区D.珠三角工业区

4.造成图中曲线②代表工业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C.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D.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

5.曲线④代表的性别比出现的国家有

①日本②中国③俄罗斯④美国⑤德国⑥朝鲜

A.①②B.②③C.③⑥D.④⑤

6.曲线①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①人口老龄化②男女比例失调③婚姻困难④劳动力缺乏

A.①②B.②③C.③①D.①④

3.D4.B(珠江三角洲工业区轻工业发达,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引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5.C(战争使得大量男性劳动力死亡)6.B(由图可知,该地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比重过高,会引发婚姻困难等社会问题)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A.现代型和过渡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过渡型

8.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7.B8.B(a区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符合传统型;b区域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很高,符合过渡型;c区域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很低,符合现代型。

现代型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全、水平高,再加上教育水平高,受教育时间长,养育子女成本较高,因此生育意愿较低。

年龄段(岁)

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