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1175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八年级生物

(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2.按照进化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C

爬行类、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D.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

3.蚯蚓平常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层中,但下雨后,我们经常能在地面上看到蠕动的蚯蚓,这是因为土壤中缺乏()

A.温度B.湿度C.水分D.空气

4.下列生物中,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A.青霉B.曲霉C.酵母菌D.肺炎双球菌

5.下列动物中能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是(  )

A.蝙蝠B.大雁C.大山雀D.蝴蝶

6.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A.岩石层B.火山周围C.原始大气D.原始

7.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这种适应性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B.长期生存斗争的结果

C.其祖先努力适应的结果D.万能的上帝创造的结果

8.原始的哺乳动物是由()

A.原始的鱼类进化来的B.原始的两栖类进化来的

C.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来的D.原始的鸟类进化来的

9.下列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10.很多古诗词极其形象的描述了动物的行为,如“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迁徙行为、繁殖行为D.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11.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12.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瑞士D.澳大利亚

13.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

A.生态旅游B.就地保护C.迁地保护D.法制管理

1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A.绿色植物B.真菌C.动物D.人

15.从前的黄土高原上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地壳变迁造成的D人类乱砍滥伐造成了生态平衡的失调所致

16.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传递叫做(  )

A.能量输出B.能量交换C.能量输入D.能量流动

17.下列对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由陆生到空中B.由简单到复杂

C.由水生到陆生D.由低等到高等

18.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植物→真菌→田鼠→蛇B.阳光→草→野兔→狐狸

C.植物→田鼠→蛇→猫头鹰D.黄鼠狼→蛇→田鼠→植物

19.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C.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D.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20.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海豚顶球B.蜘蛛织网C.老马识途D.小狗识数

21.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亲鸟喂食B.青蛙抱对C.蜜蜂采蜜D.公鸡绕道取食

22.下列骨上附着骨骼肌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3.鲤鱼和猫头鹰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A.奔跑、蠕动B.飞行、攀援C.游泳、飞行D.跳跃、爬行

24.下列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25.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非生物部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6.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是_______的简称。

27.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过渡的类型。

28.在生存竞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_。

29.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_____.

30.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

3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_______和岩石圈的______(主要是土壤层)。

32.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状态称为。

33.动物的行为受到_____系统和_____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三、搭配题(每题1分,共9分)

34.请在左侧括号内填上该珍稀动物所属类群前的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请在左侧括号内填上该科学家的研究项目前的字母。

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29分)

36.图为我国珍稀动植物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的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体内有___________组织,但生殖离不开水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它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生殖。

(2)上图所示的植物中,较为高等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它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

(3)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因此它属于____________动物。

(4)上图所示的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____________;根据体内有无____________,可将上述四种动物分为两类,其中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有____________。

(填字母)

(5)中华虎斑蝶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37.据图回答问题

AB

(1)图A表示_________动作,图B表示______________动作.

(2)1和2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_________2是___________.

(3)人在屈肘时,图A中的两种肌肉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1的状态_______________2的状态_______________.

38.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_________条食物链构成。

(2)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__________。

(3)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绿色植物进行的________作用。

(4)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____________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39.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_______。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_______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的。

(5)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植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按照进化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进化的历程。

3.【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

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积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蚯蚓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4.【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所以此题答案为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点评:

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真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抗生素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内容。

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蝴蝶属于昆虫,而蝙蝠为哺乳动物,大雁和大山雀为鸟类,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为脊椎动物,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昆虫纲的主要特征,解题需熟记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6.【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的起源,解答时可以从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方面来切入。

【详解】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因此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

后来在高温、雷电、紫外线的作用下,在原始大气中产生了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随着雨水一起汇入海洋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有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形成了具有生命现象的复杂的有机物。

即原始生命。

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起源的条件。

理解掌握生命起源的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枯叶蝶似枯叶的形成原因。

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的过程方面来切入。

【详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枯叶蝶的体色存在着变异。

有的与环境相似,有的与环境差别较大。

敌害来临时,体色与环境差别较大的枯叶蝶容易被发现而吃掉,这叫不适者被淘汰;体色与环境相似的枯叶蝶,不容易被发现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活下来的枯叶蝶繁殖的后代,有的体色与环境一致似枯叶,有的与环境还有差别。

敌害再来时,又把体色与环境还有差别的枯叶蝶吃掉,而体色似枯叶的枯叶蝶活下来。

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

最终活下来的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

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枯叶蝶似枯叶成因。

8.【答案】C

【解析】

【分析】化石是生物体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被埋藏在地下经过若干年后形成的,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化石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原始的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的鱼类→原始的两栖动物→原始的爬行动物→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动物。

【详解】化石是生物体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被埋藏在地下经过若干年后形成的,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化石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原始的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的鱼类→原始的两栖动物→原始的爬行动物→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动物.故原始的哺乳动物是由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来的。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

9.【答案】C

【解析】

【分析】社群行为是指同种动物间或异种动物间的集体合作行为,其中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如阶级和优势序位现象)。

【详解】ABD、母鸡带领小鸡觅食、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A、B、D不正确。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体现了蜜蜂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因此蜜蜂具有社会行为,C正确。

10.【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穿花蛱蝶深深见,是指蝴蝶在花丛中采蜜,是取食的,属于取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指蜻蜓在水中产卵,属于繁殖行为。

考点: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11.【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BC.生物多样性的内含包括: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多样化的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则共同构成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BC正确。

D.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D错误。

【点睛】考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正确识记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中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所以说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中国。

13.【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点睛】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14.【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真菌、动物和人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A正确。

考点: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15.【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特别是外界条件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平衡就被破坏了,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过于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掠夺式开发,乱砍滥伐,植被大量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对环境的破坏其根本的原因是人,这是必须树立的观点。

16.【答案】D

【解析】

【分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传递叫做能量流动。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输入),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过程:

太阳光能→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结束)。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

17.【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

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A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真菌是分解者,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分解者,A错误。

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C.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田鼠、蛇、鹰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C正确。

D.食物链的起点是黄鼠狼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此箭头标反了,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是基础性的试题。

19.【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即可。

【详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上图中,由于①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的,即:

①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所以①是生产者。

③以①为食,因此③是消费者,②能把①③进行分解,在返回无机环境中,是分解者。

因此,①代表的是生产者,②代表的是分解者,③代表的是消费者。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0.【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CD、海豚顶球、老马识途、小狗识数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行为,ACD错误。

B、蜘蛛织网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2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亲鸟喂食、青蛙抱对、蜜蜂采蜜的取食行为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公鸡绕道取食则是一种学习行为.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22.【答案】B

【解析】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A.①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不是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故A错误。

B.②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B正确。

C.③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故C错误。

D.④骨骼肌虽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之间的位置关系。

23.【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详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奔跑等。

猫头鹰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运动方式是飞行;鲤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

故选C。

【点睛】理解动物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24.【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B不符合题意。

C.一片麦地,既包括了小麦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C符合题意。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只包括了环境部分的阳光、土壤和空气,也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25.【答案】B

【解析】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因此,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二、填空题

26.【答案】

(1).种

(2).物种

【解析】

【分析】为了弄清物间亲关系,我们把生物分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纲、目、科、属、种,据此答题。

【详解】物学家根生物间的相似度,把它们分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分类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