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1253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docx

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

文学作品叙事、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要点

1.人称,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述为多,也有的用第二人称。

叙述中人称也可转换。

2.叙述的次序:

顺叙(如《合欢树》),倒叙(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插叙(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雪山的长夜》),补叙(用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如《鸿门宴》中的“亚父者,范增也。

”)。

3.语言(对话、独白)描写:

(1)语言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经历,反映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语言有动作性,从说话可以看出说话人此刻的举止行为;(3)语言能交代事情经过,推动情节发展。

4.动作描写,能显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优秀作品描写动作准确而具体,抓准特征。

5.肖像描写(人物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特征描写),能反映出人物身世遭遇,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6.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

方法有:

直接的心理活动描述,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绘等,即所谓的“意识流”,也有时运用动作暗示、景物衬托表示人物内心活动,如《荷花淀》中写水生嫂被竹篾划破手指,就是以动作写她内心舍不得又高兴水生参军的情感。

7.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有时也推动情节的发展。

又称环境描写。

8.场面描写,也是环境描写,但侧重于某一环境中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如《告别权力的瞬间》)。

9.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举止行为或细微事件的描写。

典型、出色的细节描写对表达主题、塑造形象有特有的艺术效果。

10.白描,原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描绘人物、花卉用墨线勾勒,不着颜色,借指文学创作上,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生动的形象。

鲁迅小说多用“白描”,又如《老王》。

11.侧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如:

写景烘托人物性格(《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以他人的反应来表现人物(《琵琶行》中写听众反应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以其他人物和主要人物进行对比,以某一景物衬托所描写的主要景物,等等。

12.象征手法,已具有相近或相似特点的具体形象,令人引起联想,表现主旨、概念或感情。

高尔基《海燕》、茅盾《白杨礼赞》、鲁迅《药》结尾的花环,舒婷的《双桅船》中的“岸”、“灯”等,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运用了象征手法。

13.夸张手法,不仅是修辞手法,有时整段、整篇在写作中运用夸张。

14.渲染、衬托:

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事件,或以某些人物形象衬托主要人物,这些都是正面衬托。

如《长亭送别》、《雨霖铃》等。

还有一种反衬。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是正衬;而“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则是反衬。

如《祝福》中写鲁镇欢乐的过年气氛反衬祥林嫂悲惨地死去。

古诗中“以动衬静”,也是反衬。

如《采薇》。

15.含蓄,意在言外,作者的主旨、深意隐含于具体形象之中,令人有想象、回味余地。

鲁迅的《药》的结尾就含蓄表现作者对革命者的敬仰和对未来的信心,还有《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结尾。

附:

解读《考试说明》分析与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在这里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或图表等。

文中表述的事实、意向、观点等内容。

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整合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感受文章情感。

(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筛选、提取信息

(2)筛选、鉴别信息

把文本中的内容,与有关说法加以比较鉴别,看有关的说法是否符合文意。

往往用于解答选择题,看选项内容与文本相关内容是否相符。

(3)筛选、概括信息

(4)筛选、整合信息

(三)怎样筛选并整合信息?

1.基本要求是准确、迅速、妥帖

2.基本方法:

(1)要把握文体特点;

(2)要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也包括一些关联词语、复指成分、过渡语、独立成分等)的基础上筛选信息。

(3)要善于“找”和“比”。

所谓“找”就是找对应点,抓到重要的有效的信息,不要遗漏。

所谓“比”是说分析比较必须彻底,能够透过现象,从本质上逐一分析比较出信息的主次轻重。

(4)要妥帖地提取、转换、整合信息。

主要是指提取、转换、整合文章或语段中的如下信息:

①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

②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的阐述;

③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语句等;

④文中的隐含信息。

如:

同一种说法的多种内涵。

附:

一、材料作文及其写作

1.什么是材料作文?

所谓材料作文,是以提供文字材料为依据,要求作者必须据此进行规定写作的一种形式。

这种文字材料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语言凝练、哲理性强、可读性好。

它的形式一般有典故、寓言、名人名言、名著片段、诗词民歌、生活琐事、社会现象、名人逸事、影视戏剧片段与细节等。

它的内容一般有以下五种情况:

⑴论点类型。

这种材料多含有鲜明的观点看法。

作者即以此立论撰文。

⑵论据类型。

这种材料多提供论据。

作者须从原作中提炼出论点,再以此撰文。

⑶论点、论据兼有类型。

⑷针对性类型。

这种材料不阐述观点,只摆事实。

作者须从中提炼出有针对性的事实、现象、情况,以此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或说明而撰文。

(5)想象、联想类型。

这种材料只提供一个片段、一个语题或一个事物,要求作者借此生发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寄寓一个积极的题旨而撰文。

如199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遥望星空……》就属于这种联想和想象类型。

2.材料作文的一般要求

⑴要认真细致阅读材料;

⑵要把握命题文体要求;

⑶要吃透材料,创出新意;

⑷要严格遵照材料所规定的命题范围及其他要求,确立文章构思、材料取舍与组织、行文线索与结构,再进入写作过程;

⑸材料作文完成后,要达到文章既体现原材料的特点,又写出了新意的目的。

3.材料作文的写作框架

引→“议(或:

析)”→提→联→议→结

怀念那叹息

文/葛云娇

轻柔的微笑里或许拖赘着太多的沉重,沉重的叹息里或许流淌着真正的轻松。

读这样的诗歌,我不由得惊叹了,惊叹于这奇巧的诗心,惊叹于这深沉的反省。

是的,轻柔的微笑里或许酝酿着至沉至重的甜蜜,诱惑着人去沉醉,醉生梦死里,我怀念那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叹息。

叹息,叹息因它的沉重而轻松;微笑,微笑因它的轻柔而沉重。

我怀念那个黑衣墨裙的女子,她总在狭小的棚屋里对着实验记录叹息,叹息它的尚未完备,她苍白的指尖覆满厚茧和灼伤,但也正是在这样的一双手上,镭元素首次闪烁出幽蓝的微光。

我怀念她的叹息,她不会如玛格丽特一般轻柔地微笑,她亦没有那些亮晶晶的幻想,然而诞生于她沉重叹息的镭却有着远胜于此的光芒。

我怀念她的叹息,她的叹息里有着韶华逝去后终有所成的轻松。

我怀念那个披发行吟于湖畔的身影,他总是那么落魄,高堂上,断桥边,驿站旁,他的叹息如同他所吟咏的芳草一般生长在他的君王的土地之上,在飒飒的楚风里萧瑟,萧瑟又哀伤。

他的肉身总在彷徨,因他的无处可去,他的灵魂却一贯坚守,坚守他执着的忠诚,我怀念他的叹息,他学不会求田问舍的闲情,那闲情或许可以让人微笑,轻柔愉悦,然而那终不会是他。

我怀念他的叹息,他的叹息里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慷慨与担当。

我怀念那双漆黑而犀利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总有着以笔为戟的决绝,以及爱极恨极的叹息,他因爱而生恨,恨里依稀还是铭心刻骨的记挂与惦念。

在那个昏昧的年代里,他以他狂人的热切去呐喊,他盼着他的呐喊能成为救世的药,因为那是他对国人最深切的祝福。

我怀念他的叹息,他不屑于求安自保,有些人逃避了,换得片刻轻松的微笑,而他不,他去过海外,到过日本,隐过居,然而他不逃,他的每一次离开都是为了更好地留下。

我怀念他的叹息,他的叹息里有着一个民族的风骨与坚强。

总有那么一些微笑,轻柔而多娇,却背负了停滞,因而笑得沉重而艰难。

总有那么一些叹息,沉重而寂寞,却支撑着希望,因而叹得轻松而高贵。

总要穿越千年去寻觅,去触摸,触摸那些卓越的灵魂,然后连带着我的指尖都亮起熠熠的光辉,他们沉重的叹息有着仿若救赎的力量,轻松坦荡。

我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