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28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

作者:

青梅煮酒已被分享26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1.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的是()

A.圣西门

B.亚当.斯密

C.傅立叶

D.欧文

答案:

B

2.生产价格是()

A.生产成本和剩余价值之和

B.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

C.不变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

D.可变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

答案:

B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

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B.是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C.资产阶级的自我觉醒

D.政治斗争的需要

答案:

A

4.在法律上和生产上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是()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答案:

B

5.商品的二因素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生产和消费

D.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案:

D

6.“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C.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答案:

A

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社会基本矛盾

D.上层建筑

答案:

C

8.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黑格尔

答案:

A

9.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股东会

B.董事会

C.经理

D.监事会

答案:

A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物质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世界是可知的

D.世界是不可知的

答案:

B

1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A.都是一元论

B.都是二元论

C.都是多元论

D.都是可知论

答案:

A

1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C.买与卖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案:

D13.资本就是()

A.货币

B.一定数量的物

C.金银

D.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答案:

D

14.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A.社会基本矛盾

B.政治斗争

C.经济斗争

D.思想斗争

答案:

A

15.商品的社会价值()

A.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B.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C.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

D.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决定

答案:

A

16.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著作是()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费哥达纲领批判》

答案:

B

17.真理的具体性是指()

A.真理观念因人而异

B.真理是有条件的

C.运用真理的人是具体的

D.认识真理的人是具体的

答案:

B

18.所谓三权分立的“三权”指()

A.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B.立法权、行政权和执法权

C.立法权、财政权和司法权

D.人事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答案:

A

19.“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认识具有反复性

C.认识的辩证运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

D

20.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政治利益的对立

B.思想的对立

C.人性的对立

D.物质利益的对立

答案:

D

21.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答案:

A

2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A.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无关系

D.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一个问题

答案:

B

23.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肥沃程度

B.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

C.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ABCD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来源:

ABD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经验

C.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D.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3.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的有ABCD

A.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B二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

C.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

D.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4.下列各项属于认识客体的含义或性质的有ACD

A.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B.认识客体是指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C.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

D.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概括揭示了BCD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6.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ACD

A.概念

B.感觉C.判断

D.推理

7.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ACD

A.感觉

B.概念

C.知觉

D.表象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来源:

.ABC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觉,理性认识则正确可靠

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CD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

1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ABC

A.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D.二者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11.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ABCD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

D.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1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有BCD

A.感性认识可以自然而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1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BCD

A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B.认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14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ABCD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BD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6.真理具有绝对性。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的有AD

A.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B.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C.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17.真理具有相对性。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的有CD

A.任何真理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普遍性

C.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

D.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1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ABCD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19.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D

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2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价值的表现的有ABCD

A.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B.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C.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

D.真理具有激励的功能

21.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相统一的具体表现的有

ABCD

A.党的思想路线坚持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B.党的思想路线坚持的理论联系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的原则C.“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

D.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马克惫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

拟卷人:

思政部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试题前的表格对应位置,并把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唯一答案选项字母用2B铅笔涂黑)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A

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C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C

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C

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普遍联系规律

A

7、决定着矛盾的性质的是

A、事物的根本矛盾

B、事物的主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方面

C

8、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C

9、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全部的抛弃

B、事物中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D、纯粹的否定

C

10、.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所有的人

D、人的意识

B

11、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D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D

13、“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A

1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

15、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C

16、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

1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D

1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A

19、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A

20、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21、马克思指出: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A

2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形成新的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形成使用价值

D

23、被马克思称作“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是指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商品转换为货币

C、货币转换为资本

D、剩余价值资本化

B

2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的价值量不同

B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C

26、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A

27、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2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

A、“代理制”

B、“参与制”

C、“企业联合”

D、“个人联合”

B

2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3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A、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现共产主义

D

二、多项选择题(31-4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试题前的表格对应位置,并把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几个答案选项用2B铅笔涂黑。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BCD

3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ABC

33、联系具有下列那些基本特点

A、必然性

B、客观性

C、普遍性

D、多样性

BCD

34、价值的特性有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ABCD

35、感性认识包括的三种基本形式有

A、感觉

B、判断

C、知觉

D、表象

ACD

36、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BD

3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CD

3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专政

C、无产阶级理想

D、社会主义的民主

BD

3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D

4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ABCD

三、简答题(41-4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

42、简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

43、简述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四、论述题(44-45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44、论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45、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参考答案

(2009修订版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试题前的表格对应位置,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唯一答案选项用2B铅笔涂黑)

1、A.P16;2、C.P21;3、C.P28;4、C.P29;5、C.P32;

6、A.P42;7、C.P45;8、C.P48;9、C.P47;10、B.P63;

11、D.P63;12、D.P69;13、A.P50;14、C.P64;15、C.P75;

16、D.P119;17、D.P105;18、A.P101;19、A.P95;20、D.P144;

21、A.P145;22、D.P145;23、B.P149;24、B.P158;25、C.P170;

26、A.P174;27、D.P214;28、B.P185;29、D.P257;30、D.P264

二、多项选择题(31-4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试题前的表格对应位置,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多个答案选项字母用2B铅笔涂黑。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BCD.P3;32、ABC.P8;33、BCD.P40;34、ABCD.P79-80;35、ACD.P68;

36、BD.P134;37、CD.P145;38、BD.P223;39、AD.P102-103;40、ABCD.P255-260;

三、简答题(41-4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参考答案】P56-57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2分)。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分)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1分)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1分)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分)

42、【参考答案】P38-39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分)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2分)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分)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分)

43、【参考答案】P147-148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分)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分)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分)

四、论述题(44-45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要点:

6分,论析10分,阅卷教师酌情给分)

44、【参考答案】P57-59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5、【参考答案】P194-196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国际水平分工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的一个环节,整个世界俨然一个大工厂。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它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