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3305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36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docx

路桥盘锦铁路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编制依据:

①《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②《盘锦疏港铁路工程监理部监理规划》;

③《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④《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⑤《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⑥《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⑦《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⑧《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⑨《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⑩设计文件及说明。

第二章工程测量

监理控制重点:

施工准备——设计交桩的复测、加密及保护

路基工程——中线、高程的测量,特别是加强对曲线过渡段、线桥过渡段的复测。

桥涵工程——中心线位置,基础中心,支座中心平面位置及高程;截面中心,位置及平面尺寸。

第一节测量监控总则

一、测量依据: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21)。

2、设计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造价人才网技术标准。

即线路总平面图、纵断面图,GPS平面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

二、测量监理:

1、测量旁站:

所有的控制测量均应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进行,并与相邻标段闭合。

2、独立复测:

对重要的控制桩,关键工程的放线测量及对有疑议的工程测量,监理单位应独立的进行平行测量。

3、资料审查:

对施工单位控制桩导线的复测资料,施工放线资料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复查,正确无误后方能签认,允许进行施工。

4、检验测量所用测量仪器的功能、精度必须满足相关计量规定要求,并在使用前进行检验校正。

监理应进行抽查确认。

第二节线路工程测量

一、线路复测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下列内容进行复测,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完整的复测资料。

(一)中线贯通测量:

根据设计文件,在设计单位现场交桩后,应立即进行中线贯通和水准点的复测,对中线控制点进行固桩,钉设护桩。

确认超限或错误时应及时转告设计单位,协商解决,监理工程师论坛如偏差过大,不好调整,必要时可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研究修改中线方案。

控制桩复测与定测比较闭合误差规定如下:

水平角(或方位角)闭合差:

±30√n〞

水平角:

±30〞

距离:

1/2000

转点点位横向差:

直线上转点间的距离kc≤400m时,每100m不应大于5mm,当Kc>400m时不应大于20mm。

水准高程闭合差:

±10cm

复测与定测成果误差在上述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

中线复测工作监理工程师应亲临现场。

相邻区段有一定搭接:

控制桩复测应延伸至相邻标段平面控制桩不少于2个,高程控制桩不少于1个。

搭接记录一式两份及时交下一个复测区段和监理工程师。

曲线复测,首先进行五大桩角度闭合差的单独测设,然后再详细测设曲线。

中间加桩纵向闭合差为1/2000,横向闭合差为±10cm(有建筑物时为±5cm)。

曲线中桩测设可采用支距法、偏角法、任意点极坐标法或长弦偏角法等。

曲线中桩测设时,若采用任意点极坐标法测设,应增加检核条件,其检核数每百米不宜少于1个点。

(二)线路中桩高程测量

水准点的布设应沿线路,一般地段每隔2Km设一个,重点工程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水准点。

水准点可与GPS点、导线点等控制点共用,也可单独设置。

单独设置水准点一般距线路中线宜100~150m。

水准点的埋石和式样应符合本暂行规定附录A的规定。

根据本工程所在地的特点,平原地区一般采用水准测量,若特殊情况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中桩高程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闭合限差应为50√L。

中桩高程应观测2次,其不符值不应大于10cm,取位至厘米。

(三)断面测量

应视地形情况,结合施工放线和土方体积计算的需要,合理选定横断面位置和数量(填挖零点断面必须测绘)进行测量。

测绘误差(与实地比较)允许值为:

高程误差:

±(h/100+L/200+0.1)(m)

距离误差:

±(L/100+0.1)(m)

式中:

h和L分别为检查点至中线桩的高差和水平距离。

(四)站场复测应设基线,基线边长相对误差不应低于1/4000。

监理工程师根据测量记录进行抽查。

二、对施工单位放样的检查

(一)应检查施工单位根据定测成果或复测后的纠正成果测设的线路中线。

在直线部分某转点或前视的定点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应计算偏角,偏角大于5′时该点应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是:

当偏角大于25′时应加设半径为4000m的曲线,当偏角在5′至25′之间时,按表1-1值进行内移,其前后200m范围内的转点按比例相应内移。

偏角5′至25′的内移量

转折角(′)

5

10

15

20

25

内移量

1

4

10

17

26

(二)对路堤和路堑中桩,挡土墙和护坡等边线,桥涵中线(含墩台位置)及其它建筑基线等放样工作应进行检查。

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合格后方可开工。

(三)对路基的分层填筑和碾压应进行标高的抽查(误差允许±5cm),抽查长度应不少于施工路基长度的1/3。

 

第三节桥涵工程测量

一、按下列要求检查一般特大桥、大中小桥和涵洞的测量工作:

(一)桥梁施工前,应建立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并符合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施工放样时,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抽测或旁站。

(二)施工测量所用的水准点测设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桥头两岸应各设置不少于两个水准点。

(三)并行线桥梁施工放样应以左线为准,先放出左线墩台位置后,再依据设计图上左右线墩台关系放出右线墩台位置。

左右线间距较大的双线桥,设计图上两桥分开设计曲线布置的,应按两桥分开放样。

(四)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距离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

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墩向两端测设。

(五)桥跨短、跨数多的曲线桥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确定墩位。

首先测出各墩位的线路中心,然后从线路中心向曲线外测量出偏心距E值定墩位中心。

桥跨长、跨数少的曲线桥,采用导线法确定墩位,偏角总闭合差的允许误差为:

β=±10√n

式中:

N一桥梁总跨数。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可采用长弦偏角法。

用交会法测设桥梁墩台中心时,至少选择三个以上方向交会。

交会角及示误三角形限差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规定。

(六)墩台施工前应设置墩台中心护桩。

(七)架梁前应精密测定墩台中心,实测或求算的跨距与设计跨距的差值超过±2cm时,应逐墩调整跨距。

(八)架梁前应检查垫石面的高程,混凝土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允许偏差+0~-15mm。

二、按下列要求检查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的控制测量。

(一)控制三角网的等级和精度应按表3-1规定执行。

(二)测得的斜距应加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投影于轨底(或墩台)高程的改正。

(三)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按表3—2规定执行。

水平角观测及计算结果不得超过表3—3规定限差。

三角形闭合差的限差应符合表3-4的规定。

(四)用极限误差椭圆原理计算的投影于桥中线上的位移限差按±(2~3)cm计。

(五)水准测量等级的适用范围按表3—5规定执行。

(六)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前后视距累积差及高度限差应符合表3-6的规定。

控制三角网等级和精度表3一l

等级

测角中误差(〞)

桥轴线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基线相对中误差

±0.7

1/175000

1/150000

1/400000

士1.0

1/125000

1/100000

1/300000

士1.8

1/75000

1/60000

1/200000

±2.5

1/50000

1/40000

1/100000

±4.0

1/30000

1/25000

1/75000

水平角观测回数表3-2

三角网等级

仪器型号

DJ1

15

9

6

4

2

DJ2

12

9

6

4

水平角观测限值(")表3-3

仪器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

半测回归零差

各测回同方向两倍视轴差(2C)互差

各测回同方向值互差

DJ1

1

6

9

6

DJ2

3

8

13

10

三角形闭合差限差(")表3-4

三角网等级

限差

±2.5

士3.5

士7.0

±9.0

±14.0

水准测量等级适用范围表3-5

项目

桥长1000m以上

桥长500m以上

桥长300m以上

桥长300m以下

跨河水准测量

二等

三等

四等

四等

网中水准点间联测

三等

四等

网中起算高程引测

二等

二等

三等

三等

注:

表中桥长除跨河水准测量一项系指正桥桥长外,其余均包括引桥桥长。

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和高度限差(m)表3-6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积累差(m)

视线高度

仪器等级

视距(m)

视线长度>20m

视线长度

≤20m

So.5

≤35

≤0.5

≤1.5

≥0.8

≥0.5

SO.5

≤60

≤1.0

≤3.0

≥0.5

≥0.3

S1

≤50

S0.5  S1

≤100

≤2.0

≤5.0

三丝能读数

S3

≤75

S0.5 S1

≤150

≤3.0

≤10.0

三丝能读数

S3

≤100

注:

前后视距累积差系指由测段开始至每一测站的前后视距差的累积。

第三章土石方与路基工程

监理控制重点

基底处理——试验工艺、参数确定、检测试验

填料质量——土场选择、岩土试验、级配控制

碾压工艺——分层碾压、分层检测、阶段测量

沉降观测——测点布置、数据采集、工后沉降观测

第一节工程特点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规模地址位置线路走向:

新建盘锦港疏港铁路工程起于沟海线渤海站,止于新建金帛湾站,全线长48.298公里,线路自渤海站接轨后,上跨既有沟海线、在建盘营客运专线、兴于公路至胡家店后跨越盘海营高速公路,经大洼县、唐家,上跨G305、营盘公路后至盘锦港港前站(金帛湾站),沈山线与沟海线联络线1.611公里。

2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点:

2.1地形地貌:

本工程地处辽河冲积平原,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m左右,最高18.2m,最低0.3m,地面平坦,多水无山。

测区内地形平坦开阔,村庄、厂房较集中,植被稀少。

2.2气象特征:

本地区属暖湿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9.4℃,年平均降水量632.8mm,年平均风速3.0m/s,大积雪厚度20cm,土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03cm。

2.3水文地质特征:

测区内地下水发育,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水量丰富,地下水、地表水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变化及人为活动明显。

沿线水质中SO42-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分别为H1、H2及CL-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分别为H1、L1。

2.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线路范围的不良地质为液化土。

测区特殊岩土属海相沉积,软土、松软土极发育。

3重难点工程:

跨盘营客专特大桥、跨霍田路特大桥、跨盘海营高速公路特大桥、跨305国道特大桥、跨营盘公路特大桥。

第二节施工准备

开工前监理应进行的工作:

一、监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验收标准,熟悉设计文件和有关设计规范、设计、施工指南。

二、全面熟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承包合同及有关管理文件、制度,严格督促施工单位全面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确保按期施工。

三、监理单位在工程开工前,要按照投标承诺,配齐监理人员和设备,要建好监理试验室,试验人员资格、人员配备、试验设备、仪器标定等情况,要通过中心试验室的验收认可。

监理站中心试验室要审查施工单位试验室仪器设备和试验人员资格。

四、开工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试验室应按照规定和要求对取土场路堤填料进行有关土工试验,审核填料的类别与设计要求是否吻合,审查土石方调配方案。

五、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审核设计图纸,一旦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地质地形不合,要及时反映给设计、建设单位。

六、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写路基施工调查报告,对地质情况进行核查。

在施工调查和地质核查的基础上,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审批。

开工前必须办理开工报告。

七、施工单位对地基和取土场应首先进行地质资料详细核对,要求每段地基不大于50m间距有一横断面地质状况描述,当与设计不相符时应进行补探。

八、施工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便道贯通。

纵向贯通便道按照有利于线下工程施工和线上无碴轨道施工形成环道的原则进行修建。

纵向贯通便道尽量利用红线内征地。

第三节地基处理

一、原地面处理

1、换填法的检查内容包括:

(1)、施工前应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

(2)、换填所用的填料应符合设计和验标的要求。

(3)、换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换填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应挖除干净,坑底应按设计要求整平。

(4)、分层压实质量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材料还应符合本细则后述的有关要求。

(5)、换填基坑坡脚线位置、顶面高程、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换填基坑坡脚线位置

-50mm

沿线路纵向及横向各抽检4处

经纬仪测量

2

顶面高程

±5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水准仪测

3

横   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坡度尺量

2、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搅拌钻进至设计深度→喷浆、搅拌、提升→重复喷浆、搅拌、提升→钻机移位。

1、施工前监理应对施工单位所做的成桩工艺性试验所确定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验收确认,确保施工工艺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开始后应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设计参数。

3、浆体喷射搅拌桩所用的固化料和外加剂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

4、浆液应严格按设计配方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制备好的浆液应均匀,不得离析。

浆体喷射搅拌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

 浆体喷射搅拌桩单桩喷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浆体喷射搅拌桩成桩深度及复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浆体喷射搅拌桩完整性、均匀性、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浆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5、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与粉喷桩相同

施工控制

1)、水泥搅拌桩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桩径采用0.5m,桩间距宜为1.1—1.2m,桩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12m,要求打入卧层不小于0.5m。

2)、水泥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拟定的掺灰量不小于被加固湿土质量的15—20%,水泥浆水灰比宜为0.45—0.55。

地下水具有侵蚀性工点,采用水泥+粉煤灰,粉煤灰掺入量拟为水泥重量的20%。

3)、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止,回复供浆时应在断浆面上或下重复搭接0.5m喷浆施工,因故停机超过3小时,拆卸管道清洗,并在原桩位旁边补桩。

水泥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间距(纵、横向)

±50mm

抽查1%,且不少于5处

钢尺丈量

2

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1%,且不少于2根

挖深50—100㎝钢尺丈量

3

垂直度

1.5%

抽查2%,且不少于2根

经纬仪测量钻杆垂直度

4

桩长

不小于设计值

查施工记录

3、砂、碎石垫层

砂垫层应采用一定级配的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用作排水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碎石垫层必须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碎石或砾石,粒径应满足设计要求,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砂、碎石垫层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顶面高程

+50mm,-20mm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4

横坡

±5%

5

平整度

50mm

6

垫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二、路堤施工

1、施工控制:

1)、施工前应对设计取土场的填料进行取样试验并确认填料组别。

2)、施工中应核对进场填料,当实际使用填料不符合规定和要求时,应及时纠正。

3)、采用改良土时,应按设计文件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并通过试验段填筑确定施工配合比。

4)、基床表层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的材质、级配必须经室内及现场填筑试验,压实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大面积填筑。

2、土工格栅加固路堤

使用于细粒土等C类填料填筑且路堤边坡高度H≥6m的边坡加固

技术要求:

1)、当边坡高度8m>H≥6m时,铺设幅宽2.5m的双向土工格栅;H≥8m时,铺设幅宽4m的双向土工格栅。

2)、土工格栅主要技术指标:

纵、横对应伸长率不大于8%,纵、横向抗拉强度不大于25Kn/m.

3)、斜坡地面,以便于铺设土工格栅,须在边坡坡脚处地面挖设2.5—4.5m宽的平台。

4)、铺设土工格栅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压实、并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

5)、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拉紧展平插钉固定,并应与路基面密贴,不得有皱褶、扭曲。

6)、铺设土工格栅时,其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宜小于0.5m。

7)、土工格栅不得直接铺设在碎石等坚硬的层面上,应在土工格栅与碎石之间铺设5㎝厚的中、粗砂保护层。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铺设范围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距检查3点

尺量

2

搭接宽度

0,+50mm

每100m等距检查3点

尺量

3

层间距

±30mm

每100m等距检查3点

尺量

4

上下层搭接缝错开距离

±50mm

每100m等距检查3点

尺量

5

回折长度

±50mm

每100m等距检查3点

尺量

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2)、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宜为30—50㎝,竣工时应刷坡整平。

3)、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质量,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

采用块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60㎝;采用碎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采用砂类土和改良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

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

4)、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5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尺   量

3

宽  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尺   量

4

横  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

坡度尺量

5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2.5m长直尺量测

6

厚 度

±3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

4、基床底层填筑

1)、采用碎石和砂砾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

2)、采用砂类土和改良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

3)、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尺   量

3

宽  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尺   量

4

横  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

坡度尺量

5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2.5m长直尺量测

5、基床表层填筑

1)、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应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5㎝。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尺   量

3

宽  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尺   量

4

横  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

坡度尺量

5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2.5m长直尺量测

6

厚 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

 

6、过渡段

一、过渡段基底处理。

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H<3.0m的路堤,基床底层范围内的土质和压实标准应满足上节第六条的规定。

H>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MPa/m。

检验数量:

H>3.0m时,施工单位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2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间1点。

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1点,见证检验全部地基系数K30。

当H<3.0时,按基床底层的有关要求抽检。

二、当涵顶距路肩高度小于1.5m时的涵路过渡段及桥路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均掺加5%的水泥。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基台后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中应按设计掺适量水泥。

过渡段与相邻路基、桥台锥坡应同步分层填筑。

涵路过渡段两侧应同步对称进行施工,以防偏压。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

三、桥台后基坑及横向结构物基坑应严格按照设计选用回填材料及时回填并分层压实,避免积水。

当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

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mm。

四、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监理应对施工单位所做的工艺试验参数进行验收确认,确保施工工艺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2、过渡段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3、横向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