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4249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docx

回风大巷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程设计概述

开口坐标

X=3810645,Y=38423896,Z=+160

支护形式

矿用工字钢

方位角

24°

工程量

265m

标高

+160m

净断面

5.5m2

掘进断面

6.6m2

坡度

+0°

 

第二章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巷道)地面标高(m)

+225.3~+296.0

煤层倾角

6.8~8.5°

平均7.5°

煤层厚度

3.2~6.3m

平均4.75m

f

<0.5

构造顶板

断层泥及断层角砾岩

厚度

3.1~22.6m

平均13.4m

f

<0.2~0.7

直接底

砂质泥岩

厚度

3.06~10.56m

平均7.8m

f

8.2~9.0

老底

L8灰岩

厚度

0.7~4.3m

平均2.8m

f

11.1~14.0

最大涌水量

10m3/h

正常涌水量

5m3/h

瓦斯绝对涌出量

1.2m3/min

煤层自燃发火期

最短62天

煤层情况

该工作面煤层为二1煤,呈黑色,粉末状,半光亮型,煤层原生构造受滑动构造的影响而遭受破坏,层理不清,滑面及摩擦镜面发育,强度较低,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1)根据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形态分析,地质条件简单,掘进范围内煤层底板整体呈一单斜构造。

(2)根据相临巷道及工作面掘进地质资料分析,预计该工作面煤层底板起伏变化不大,次生断层和褶曲不发育。

(3)工作面大部分保留原生顶板,岩性为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根据相临工作面掘进地质情况分析,预计该面煤层顶板起伏变化不大,断层不发育。

一、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1、底板水:

经过井田下部告成矿及本矿原13采区巷道对L7-8灰岩水的长期疏放,L7-8灰岩水不会对运输大巷掘进产生影响。

预计其正常涌水量为2m3/h,最大涌水量为4m3/h。

2、顶板水:

在矿井原13采区下山掘进时,普遍未见顶板涌水现象,仅局部出现少量顶板淋水现象,最大涌水量为2m3/h,并且根据主井掘进地质水文资料分析,该工作面顶板水赋存较弱,仅会在局部地段掘进时出现顶板淋水、涌水现象,但涌水量不大,预计正常涌水量为3m3/h,最大涌水量为6m3/h。

3、钻孔水:

该范围没有钻孔。

二、防治水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特制定以下防治水措施:

1、掘进时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禁冒顶事故发生,以免诱发顶板涌水。

2、做好顶板涌水处的导水工作,及时将涌水排出。

3、掘进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砌好排水沟,做好排水、导水工作,及时将迎头涌水排出。

1、由于受滑动构造影响,二1煤层呈粉末状,易起尘,掘进时要加强通风、防尘工作。

2、由于受滑动构造影响,二1煤层顶板比较破碎,掘进时应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发生。

3、掘进过程中局部会出现顶板淋涌水现象,因此掘进时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

4、地测人员要及时下井观测收集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时预测前方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确保安全施工。

5、施工队在掘进过程中,应加强地质及水情的观测,若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与生产部和有关部门联系。

第三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局部通风及瓦斯监测系统

一、局部通风机的设计与风量要求

(一)风量计算

①按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Q=4KN(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30人。

K—风量损失系数,取1.5。

4—每人每分钟需供给的风量4m3/min。

Q=4×1.5×30=180m3/min

②按工作面一次起爆最大装药量计算风量

Q=(7.8/t)×(AS2L2/P2)1/3

式中:

A——一次爆破最大装药量2.1Kg;

t——通风时间,取20分钟;

P——局扇与风筒末端负量之比,取1.5;

S——巷道断面,取净断面5.5m2;

L——通风距离,取300米。

Q=(7.8/20)×(2.1×5.52×3002/1.52)1/3

=128.7m3/min

③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GK

式中:

G——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1.2m3/min。

K——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不均衡系数。

取1.5

Q=100×1.2×1.5=180m3/min

④风速验算

由安全规程知:

煤巷掘进头风流风速标准:

Vmax=4m/s

Vmin=0.25m/s

由此算得该工作面允许通风量

Qmax:

=4×60×S=4×60×5.5=1320m3/min

Qmin:

=0.25×60×S=0.15×60×5.5=82.5m3/min

通过验算可知:

取最大值180m3/min为该工作面所需风量符合规程要求。

(二)风机、风筒选型及安装

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工作面的配风量应为180m3/min。

结合我矿使用的风机型号,选用一组YBT52-2-20A型28KW局扇(一备一用,其供风量为250m3/min),按15%的风量损失,迎头风量为212.5m3/min,既能满足正常通风需要,又能满足《安全规程》规定的风速要求。

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安装在副井底车场内,距回风巷口的距离大于10米;

采用直径为一趟Φ600mm的抗静电、阻燃胶皮风筒,采用压入式通风,风筒吊挂在巷帮上,要求吊挂平、直、稳,以减少通风阻力。

在掘进过程中风筒口距窝头的距离:

煤巷、半煤岩巷≤5米,全岩≤10米。

(三)通风路线:

1、新鲜风流:

副井→副井井底车场→联巷→回风大巷掘进头。

2、乏风流:

回风大巷掘进头→总回风巷→立风井→地面。

二、通风监测仪器、仪表的安装

该工作面布置甲烷传感器2个,迎头一个,回风流中一个。

迎头甲烷传感器距掘进头不超过5m。

回风流中的甲烷传感器距回风口不超过15m处。

甲烷传感器的吊挂位置位于风筒出风口的对侧,距巷帮不小于200mm,距巷顶不大于300mm。

甲烷传感器报警点、断电点为CH4≥1.0%复电点为CH4<1.0%。

断电范围为该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第二节综合防尘系统

工作面采用放炮前后喷雾降尘、装煤(岩)洒水、冲刷巷帮、煤体超前注水,个人配戴口罩、风镜等进行防尘。

由施工队负责在该工作面安装隔爆水袋,高度不得低于1.8m,水量按200L/m2,隔爆水袋排距1.5~3m,距窝头60-200m。

施工队负责将防尘管路接到开口处,且巷道内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各转载点安装喷嘴。

施工队负责安装两道净化水幕,一道安装于距迎头30~50m范围内,另一道安装在距回风口30—50m处。

施工队负责掘进头洒水管路的延伸。

第三节供电系统

由副井底变电所为该工作面供电,电缆采用70mm2电缆线。

该工作面配备有煤电钻一部、调度绞车一部、30T溜子两部、局部通风机两台、探水钻一部及小水泵一台等。

供电路线如下:

副井底变电所→运输大巷掘进头各机电设备。

第四节运输系统

一、运煤

采用人工装煤、30T溜子运煤。

运煤路线:

回风大巷掘进头→运输联巷→运输大巷→副井底车场→副井底→副井提升。

二、运料:

采用人工运料。

运料路线:

材料由平地料场装入1吨矿车→副井→副井底车场→运输大巷→运输联巷→回风大巷掘进头。

第五节排水系统

掘进过程中,施工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砌好排水沟,做好排水、导水工作。

当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出现涌水时,及时将迎头涌水排出。

排水路线:

出水地点→回风大巷→运输联巷→运输大巷→副井底水仓→中央泵房→副井→地面。

第六节通讯与照明系统

1、通讯:

利用工作面电话通过调度总机与各部门联系。

2、照明:

用职工自身携带的矿灯照明。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掘进方式、施工工艺及流程图

一、掘进方式及爆破说明书:

采用“三八”制作业,采用爆破的方式进行掘进。

在煤层中采用127V,1.2KW煤电钻打眼。

采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串联连线,电容式放炮器起爆。

采用MR—3号乳化煤矿安全炸药,正向装药,其爆破有关参数参照爆破说明书。

在掘进过程中参考爆破图表,根据实际揭露围岩情况,合理调整爆破参数,以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采用粘土炮泥封眼,当炮眼深度大于1米时,封泥长度大于500mm。

当炮眼深度小于1米时,封泥长度不小于爆破孔长度的一半。

二、支护工艺过程

1、在所架设的支架梁和腿上用粉笔分别标上梁中及腰线。

2、拉中、腰线,将巷道上部扩刷到设计尺寸。

3、前移前探梁,开始上梁。

上梁时,要统一指挥,施工人员站在煤(矸)石堆上或脚手架上齐心协力将梁放在前探梁上。

4、铺上塑料网,打上椽子,并进行联网,联网间距不超过200mm,椽子间距为250mm。

5、顶背好后,在顶梁的掩护下进行刷帮、挖柱窝,柱窝挖好后开始站腿、上撑杆、打帮。

6、拉中、腰线对棚子位置进行校核,不合格之处要进行修正,修正好后,打上木楔将棚子背好。

三、施工艺流程

敲帮问顶→打眼→加固棚子→放炮→敲帮问顶→扩刷顶部→前移前探梁→上梁背顶→扩帮、掏柱窝→站腿→背帮。

四、放炮工艺

制炮头→检查瓦斯→装药→联线→检查联线情况→引母线→警戒撤人→检查瓦斯→放炮→检查瓦斯→检查爆破情况→处理拒爆、残爆。

五、测量放线

地测部门要及时、准确地标定巷道的中线,正常情况,每50米一组,中线每组不少于3个,两组中线点间距最远不超过70米。

六、永久支护与工作面的最大距离

当巷道断面上部为煤及破碎顶板时,永久支护与工作面的最大距离为0.7m,当巷顶为岩石时,永久支护与工作面的最大距离不准超过1.2m。

第二节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要求

一、临时支护的结构尺寸、支护形式。

采用两个专用超前支护挂钩挂在永久支护段工字钢梁上做为临时支护的承载体,采用3.0m长的π型钢经过加工做为前探梁,由挂钩和前探梁组成临时支护。

迎头上部挖出后,前移前探梁,将工字钢梁放到前探梁上,并用塑料网、椽子打顶作临时支护,在临时支护的掩护下,将下部挖出。

二、工字钢支架的要求

加工车间要严格按照设计部门提供的设计图纸加工工字钢

棚,工字钢梁和腿要规格一致,撑杆必须长短一致。

三、背帮背顶的材料要求

背顶、帮所用塑料网要求1.0m×0.7m(长×宽)。

椽子直径不小于30mm,长度为800mm。

四、主要支护材料消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炸药

公斤/米

2.1

2

雷管

发/米

9

3

工字钢

架/米

4

4

塑料网

米/米

20

5

椽子

根/米

59

6

撑杆

根/m

14

第三节工程质量要求

1、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合格品,具体标准如下:

(1)支架净宽:

上净宽2.4m,下净宽3.1m,其中上净宽允许误差为中线左右均不大于0~+50mm,下净宽为中线投影左右均不大于0~+50mm。

(2)支架净高:

成巷后巷高为2.0m,其允许误差不大于0~+50mm。

(3)支架构件:

齐全、无缺损现象。

(4)支架迎山:

平巷要垂直底板,迎山允许偏差不超过1°。

(5)棚梁位置:

支架中线允许误差≤+50mm,支架水平允许误差≤50mm,支架梁扭矩允许误差≤100mm。

(6)柱窝深度:

煤巷不少于150mm,岩巷不少于100mm。

(7)棚距为500mm,其允许误差0~±100mm。

(8)帮顶:

要背紧背牢,严禁空帮空顶,否则,巷帮必须用坑木、木鞋等背实背牢,顶部采用钢钎或钎椽超前护顶。

(9)棚梁接口:

要达到“三严”,即口严、肩严、后身严,消灭歪戴帽子现象,离合错位允许误差小于5mm。

棚梁接口处坚持使用肩口垫,肩口垫采用100mm×90mm×1mm规格木板制成。

2、巷道卫生要求:

巷道必须经常保持干净,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淤泥、积水长度不超过5m,深度不超过0.1m),浮煤不超过溜子上面,浮尘不大于0.05mm。

3、材料场的管理

所有材料必须分别堆放在指定的位置,同种材料要码放在一起。

工字钢、风水管、椽子、撑木、木鞋等成形材料要合理布置,整齐堆放,不能影响通风及行人。

跟料员和材料员要根据生产需要合理供应材料,并不定期地到材料场现场察看材料利用情况。

4、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电缆的吊挂

机电设备实行挂牌管理,设备必须注明功率、名称、编号、负责人。

电缆的吊挂要整齐,松紧一致,不脱钩,不落地;供电电缆、信号线一定要平行分开吊挂,间隔距离≥100mm。

风、水、瓦斯抽放管路的吊挂要高度一致,坡度与巷道一致。

电缆吊挂标准:

自上而下为监测线、信号线、电话线、动力线,其中监测线位于顶梁爬头以下0.3m处,风、水管按设计位置敷设。

第四节劳动组织

一、劳动组织形式

采用“三八”制作业。

由值班队长安排工作,班长负责领导实施具体工作,执行各种措施和规定,跟班队长负责对工程质量及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查找工作面的隐患并及时安排人员处理。

二、正规循环作图表

正规循环作图表见附表。

三、劳动组织表

工种

8:

00

4:

00

0:

00

人员配备

打眼工

2

2

2

放炮工

1

1

1

支架工

2

2

2

班长

1

1

1

运料工

2

2

2

攉煤工

2

2

2

推车工

2

2

2

机电工

1

1

1

跟班负责人

1

1

1

小班计

14

14

14

合计

42

第五章安全制度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现场管理制度

一、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1、施工人员必须在现场执行交接班制度。

不安全因素尽量在本班处理完,如确实处理不完的,必须交接不安全因素。

2、交接机电设备的运行和固定情况。

3、交接安全设施及施工工具。

4、交接班要履行登记,内容填写清楚、明白。

5、上、下两班跟班队长(班组长)为质量交接验收人,对交接内容负责。

认真做到“四不交接”、“一不走”,即任务完不成不交接,工具设备不全不交接,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交接,事故隐患不处理不交接,人员不齐不走,做好施工现场记录。

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1、施工队必须按《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和《作业规程》中的有关要求进行验收。

每班都必须由跟班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施工队值班队长每天到工作面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生产部对工程质量进行旬检查、不定期检查、月验收。

检查时不能流于形式,严格按《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和集团公司下发的《生产矿井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上尺拉线、选点和全面考核相结合,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处理。

三、巷道维修制度

施工后的巷道发生变形后,及时查找原因,制订针对性地维修措施,使变形巷道及时得以修复。

当工字钢棚变形严重时,要及时打点柱加固支架或更换支架。

第二节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管理措施

1、工作面必须配齐敲帮问顶工具(如长钎、短钎、镢头),及时敲帮问顶,除掉顶帮的活矸危岩。

敲帮问顶工作由两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一人观“天”,一人操作,并由外向里,由两帮向中间进行。

无论是在打眼前、装药前、放炮后,还是喷浆过程中,都必须时刻注意顶、帮变化情况,发现活矸危岩,立即处理,否则,严禁继续施工。

2、严格按爆破图表要求的眼距、眼位打眼,结合煤(岩)层情况及炮眼深度适量装药,确保爆破效果,减小对围岩的破坏。

3、严格控制空顶距,及时进行永久支护,当巷道断面上部为煤及破碎顶板时,永久支护到迎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0.7米,当巷道断面上部为岩时,永久支护到迎头的距离不超过1.2米。

4、当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应采取减少装药量,顶眼不装药,短掘短支等措施进行施工。

当巷道在半煤岩中掘进时,仅在岩层中布置炮眼,距煤层最近的炮眼距煤层的距离大于0.4米;在围岩不稳定,矿压大的地段,采用密集棚支护。

5、放炮后,对已松动的围岩,一定要处理干净,不要勉强控制巷道尺寸,留下已松动、离层的围岩,留下隐患。

6、施工后的巷道发生变形后,及时查找原因,制订针对性的维修措施,使变形巷道及时得以修复。

维修工作应从外向里进行,

维修不彻底,严禁继续掘进,在巷道压力大的地段,架好棚之后,立即打上点柱。

7、施工时要迅速、快捷、减短空顶时间;当煤(岩)层松软、破碎易冒顶时,采用撞楔法超前护顶,先挺钢钎或钎椽超前护顶,再进行爆破作业。

钢钎长1.8米,钎椽长1.5米,钎间距不超过200mm,坡度比巷道坡度大15°。

8、巷道内空帮(顶)处必须背严背实,必要时,注浆或喷浆封闭。

9、在半煤岩中掘进时,炮眼距煤层≥400mm,距煤层最近的一排眼采用空眼(用炮泥屯实)或间隔装药,装药量为1卷/眼,下部眼为2卷/眼。

10、为防止放炮崩倒支架工字钢支架构件必须齐全,撑杆要及时打牢。

迎头以外5m内使用防崩倒装置,5~10m采取加固措施。

11、放炮后,及时检查支架的变化情况,及时修复变形棚子。

12、工作面应备足处理冒顶的材料(钢钎不少于50根,坑木不少于1方,厚木板不少于0.5方,竹笆不少于20块)。

13、为防止冒顶,当煤层松软、破碎时,必须在巷顶向上打5个注水孔,孔间距为500mm,孔深5米。

注水时,当相邻钻孔出水时,停止注水,注下一个钻孔。

14、小冒顶的处理:

当工作面发生轻微冒顶时,施工队跟班负责人和班长要立即组织人员挺钎椽、钢钎护顶,采用撞楔法跨过冒顶区。

当冒顶较严重,出现空顶时,首先要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再

根据情况,打点柱进行临时支护,确认安全后,搁架接顶。

架必须搁实,搁牢,背实。

如煤层松软、破碎不易搁架时,要先对冒顶区进行喷浆,将围岩控制住后,再进行搁架。

处理冒顶的人员必须有经验丰富行动敏捷的工人担任。

处理冒顶过程中,班长必须派专人观察顶帮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施工,待制定出且实可行的措施后,方可继续处理。

15、大冒顶处理:

①大冒顶无伤亡时,要立即护住顶板,加固迎头支护,不使冒顶范围扩大,并马上汇报调度室,制定专项措施,组织人员突击处理。

②当发生冒顶堵人事故时,当班人员就地救护,并由班长指定一人立即就近用电话向调度室汇报,现场人员采取紧急措施组织抢救埋、堵人员。

③调度室接到汇报后,要迅速通知救护队、医院及有关领导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到现场对事故进行处理,减小事故的危害。

二、装药、放炮管理措施

1、装药时,首先必须清除炮眼内的煤(岩)粉,再用木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炮眼内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

2、炸药、雷管必须妥善保管,建立领退制度。

爆破工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爆破材料箱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运送爆破材料的人员必须在爆破工的陪同下运送。

爆破材料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避开机械、电气设备的地点。

爆破时必须把爆破材料箱放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3、装配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

严禁坐在爆破材料箱上装配起爆药卷。

装配起爆药卷数量,以当时当班需要的数量为限,装配好的起爆药卷要和炸药分开放置。

4、电雷管必须从药卷的顶部插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

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

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5、要科学装药,炮泥一定要封实、捣固,当炮眼深度大于1米时,封泥长度大于500mm,当炮眼深度小于1米时,封泥长度不小于炮眼深度的一半。

严禁用岩粉、水泥或其它块状材料做炮泥封眼,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裸露爆破。

6、放炮作业时,放炮员、班组长、瓦检工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放炮制”及“三人联锁放炮制”。

放炮员由具有2年以上采掘工龄的人经过专门训练、持特殊工种操作证上岗。

7、放炮前,班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道上担任警戒工作,并撤出警戒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拉线、设标进行把口。

撤人距离大于75米。

撤人时,爆破工最后撤离工作面,放炮前要发出连续的放炮信号。

8、联线时,由放炮员亲自进行。

9、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要取下钥匙,将母线从电源上取下并扭结成短路。

至少等15分钟后,方可沿线查明原因。

若出现拒爆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当班未处理完,爆破工必须向下一班爆破工现场交待清楚。

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否则,应由原打眼工在距拒爆眼至少300mm处,另打一同拒爆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严禁沿原炮眼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向外掏药。

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破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爆落的矸石,收集未炸的电雷管。

10、装药不准和打眼平行作业。

11、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后,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顶板、拒爆、残爆等情况。

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只有确认一切正常时,其它施工人员方可到迎头施工。

12、所有人员不得私自带走或藏匿爆破材料,捡到爆破材料后,要及时交给爆破工,由爆破工退还到爆破材料库。

13、当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孔爆破时,必须控制装药量,每眼装药量不超过0.075千克,炮眼必须用炮泥封满。

爆破前,将爆破地点20米附近的易燃材料清理干净。

14、连接线、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与脚线之间接头必须相互扭结并悬挂,不得与刮板输送机、工字钢等导体接触,爆破母线应随用随挂,不得使用固定爆破母线,爆破母线与电缆线、信号线分别挂在巷道两侧。

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15、爆破工接到爆破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秒,方可起爆。

装药的炮眼应当班爆破完毕,特殊情况下,当班留有未爆破的装药炮眼时,当班爆破工必须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三、“一通三防”管理措施

1、通风管理措施

(1)风机和启动装置安装在副井底车场内,距运输大巷口的距离大于10m。

(2)局部通风机必须有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实行挂牌管理,保持其正常运转。

不得出现无计划停风,确需停风的必须有专项通风安全措施。

(3)局部通风机和工作面中的电器设备实行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装设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设施。

瓦斯监测仪器、仪表安装于迎头不超过5m的行人帮,距帮不小于200mm,距顶不大于300mm。

(4)风筒采用双反压边方式连接,风筒吊挂要求平、直、紧、不打死弯,逢环必挂,缺环必补,不落地,风筒无脱节、破口现象。

当巷道在煤层中掘进时,风筒口距迎头距离不超过5m,当巷道在岩层中掘进时,风筒口距迎头的距离不超过10米。

巷道内必须有备用风筒,以便发现破损时,及时更换和向迎头延伸。

通风队每班派人巡回检查,发现风筒掉环、破口、落地、距迎头的距离超过规定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通风队按规定定期检测工作面的供风量,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6)无论工作或交接班时,都不得停风。

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前,班长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瓦检工必须检查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只有在瓦斯浓度不超过0.5%,停风巷道内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0%时,方可人工启动风机。

当巷内瓦斯浓度在1.0%—3.0%时,启动风机时要点动启动,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当巷内瓦斯浓度超过3.0%时,必须由通风部制定排放瓦斯措施,并组织安质部、通风队、救护队进行排放瓦斯。

如遇临时停掘,停掘地点不得停风。

否则,必须切断电源,打上栅栏,设置警标,禁止人员进入。

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区域内进行作业。

2、防瓦斯措施

(1)通风队必须派专职瓦检工跟班检查瓦斯,当瓦斯浓度超过1.0%时,及时通知施工队班长停止作业。

(2)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班长和流动电钳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