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143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ppt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世称“三大批判”),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有一天,哲学家康德去菜场买菜,发现菜价上涨,并且达到了一个他觉得不合理的水平:

2马克一千克,他还是狠心买了一千克。

到了第二天,他又来菜场买菜,商贩们又统一再把菜价抬高到了3马克一千克,这回康德终于忍无可忍了,他觉得菜贩们明显是在哄抬物价,于是直接回了家。

可饿了一天肚子的康德很无奈,第三天还是去了菜场,结果菜价已经高到了4马克一千克。

康德虽然对这种现象非常气愤和不满,但哲学家毕竟也要进食,因此他狠下心买了一千克,并给了菜贩10马克,结果菜贩却找给了康德96马克而不是6马克,并且未察觉到自己找错了钱。

大家觉得我们的大哲学家在拿到找多了的钱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换做是你,你是选择拿钱走人,还是把钱还给菜贩?

康德买菜,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一、如何理解职业道德行为的定义,1)人们在职场上的任何行为都是职业道德的体现。

职业行为的展现,能很好的体现一个道德素养,优良行为是如此,不良行为,同样如此。

曾经有一批大学生在参观了青岛海尔集团之后,和海尔CEO张瑞敏进行座谈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请问您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要德才兼备。

”“德才两者,哪个优先?

”“德!

有德的人至少可以找到适合他的工作岗位;缺德的人我们企业坚决不要。

”“您所指的德是什么?

”“首先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为什么?

”“个别毕业生,根本不遵守签订的合同,干了几个月,囊括了公司借给他的公用财物,不辞而别。

这种人没有起码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是不可信,也不可用的。

”,阅读上文,请同学们思考:

我们如何理解海尔对其员工定下的“德才兼备”的要求(保证什么?

),其判断员工是否“德才兼备”的思路是什么?

张瑞敏与大学生的对话,2)获取足够好评,可助力成功,淘宝网的“评价制度”告诉我们,想要在职场上获取成就,就必须在职场生活中不间断的积累他人或集体对你的“好评”,由此才能“量变产生质变”,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职场机遇,进而取得成功。

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保持一定良知,学会见贤思齐,坚持内省克己,谨记慎独,

(1)敬畏感:

对道德规范的高度认同,“敬”,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职业道德规范和理想道德人格的认同,甚至景仰。

“畏”,则是对违背职业道德规范和不健康道德行为所带来的人格贬损后果的畏惧。

1)保持一定良知,人在做,天在看,“无所畏惧,随心所欲”的结果,便是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最终酿成苦果,无法回头。

是一个人由于自己的言行过失而产生的不光彩,不体面的心理,或受到谴责而产生的自责心理;是一种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内心愤怒。

(2)羞耻心:

抵御不良行为的底线,王阳明,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的门人夜间捉住一贼,先生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

“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上身的衣服,贼人照做了。

王阳明又说:

“还是太热,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

”贼犹豫了说:

“这,好像不大好吧。

”他向贼大喝:

“这就是你的良知!

”,(3)感恩心:

践行道德规范的动力,是一个人对来自于他人、社会、自然的给予帮助,从而萌生出现的一种“承蒙关照”的感激之情。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只要你对人、事、物保有感恩之心,你就一定能成功。

陈正雄,一饭千金汉初名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家境贫穷。

那时候,他时常往淮阴城下钓鱼,卖鱼维生,但还是时常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

韩信感激漂母的恩惠,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

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亲自回淮阴感谢她,并送了她黄金一千两以做答谢。

2)学会见贤思齐,贤:

一是指品德高尚的人,二是指好的品行。

齐:

就是学习,看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职场学习须注意:

不要因为讨厌某些人而不去学习他(她)的优点,也不要因为喜欢某些人而去学习他(她)的缺点。

职业生涯中,“扬长避短”的最佳途径,便是见贤思齐。

3)坚持内省与克己,内省,成功了吗?

有失误吗?

失误的后果?

需要改进?

自我,评价,克己,怎么纠正?

纠正了吗?

自我,纠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学而,4)谨记慎独,慎,谨慎、警觉。

独,没有人看见,自己独处。

慎独就是指在没人看见,无人监督的情形下,不仅不放松自己,反而更加警觉,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在日本东京的饭店普遍都有这样一个规定,店里每只碗盘必须认真洗过七次,才能用来盛菜。

有一位留学日本的学生到一个饭店勤工俭学,做洗碗工,他发现其工资结算不是按小时结算,而是按照洗碗的数量结算,留学生便偷机耍滑,只洗了五次,没有洗七次,这样他的工资便普遍比别人高。

七天后,他的行为在饭店的例行抽样检查中,被检查员通过Hp试纸检验所发现,然后便被饭店开除了。

日本洗碗工的故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同仁堂古训,本课结束谢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