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4714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部分: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单元课时安排:

面积7课时

比较面积大小(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比较面积大小P61-62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导入新授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小结

活动二:

探索发现 

1.独立尝试,得出面积的意义。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呢?

  

2.组内交流,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3.教师点拨,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

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

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4 .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

 

 5.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

阅读课本概念。

 

6.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活动三:

巩固发散 

1.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四第1、2、3、4题。

【检测反馈】

一、导入新授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

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

(尺子的面)  

 2、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板书:

物体表面)

二、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一:

探索发现 

1.独立尝试,得出面积的意义。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呢?

  

2.组内交流,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

观察比较 

3.教师点拨,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

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

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

面积) 

4 .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

 (指名学生摸) 

(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5.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

阅读课本概念。

 

6.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活动二:

 巩固发散 

1.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四第1、2、3、4题。

三、检测反馈

四、作业

教学反思: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3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

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

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导入新授(认识面积单位)

 1.基本训练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

谁的面积大?

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

为什么?

(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2.导入新课 

你们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

探索发现(认识面积单位) 

1.独立尝试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2.组内交流 

3.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活动三:

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大约是2 (      ) 

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2000(      ) 

一块橡皮擦面大约是9(      ) 

电视机屏幕的面积是25(      ) 

教室门宽约是(       ) 

2.拓展练习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

(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检测反馈】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一、导入新授(认识面积单位)

 1.基本训练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 

谁的面积大?

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

为什么?

(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2.导入新课 

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

 

(板书       面积单位) 

二、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一:

探索发现(认识面积单位) 

1.独立尝试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2.组内交流 

3.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活动二:

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大约是2 (      ) 

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2000(      ) 

一块橡皮擦面大约是9(      ) 

电视机屏幕的面积是25(      ) 

教室门宽约是(       ) 

2.拓展练习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

(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三、检测反馈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66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导入新授 

1.基本训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

为什么?

 

(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导入新课 

(1)什么是面积?

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活动二:

探索发现 

1.独立尝试 

请仔细观察刚才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

长是多少?

沿宽边摆了几个?

宽是多少?

 

2.组内交流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汇报交流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

同桌讨论 

4.教师点拨 

活动三:

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提问:

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①黑板的周长是多少?

        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2. 拓展训练 

(1)用一张长6厘米、宽四厘米的长方形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18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教室里的一块玻璃被一位同学打破了,要重新装一块,已知一块玻璃原来有24平方分米,你能计算出它的长是多少吗 

【检测反馈】

一、导入新授 

1.基本训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

为什么?

 

(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导入新课 

(1)什么是面积?

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

二、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一:

探索发现 

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

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1.独立尝试 

请仔细观察刚才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

长是多少?

沿宽边摆了几个?

宽是多少?

 

2.组内交流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汇报交流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

同桌讨论 

4.教师点拨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小正方形个数=每排个数×排数     

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形的长 

排数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活动二:

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提问:

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①黑板的周长是多少?

          

 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2. 拓展训练 

(1)用一张长6厘米、宽四厘米的长方形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18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教室里的一块玻璃被一位同学打破了,要重新装一块,已知一块玻璃原来有24平方分米,你能计算出它的长是多少吗 

三、检测反馈

四、作业

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导入新授 

1.基本训练 

3米=( )分米( )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2.导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活动二:

我能行

1.独立尝试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

面积是多少?

 

2.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阅读课本第70页,书空。

交流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小组汇报 

1平方米=多少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

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4.教师点拨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活动三:

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2.拓展练习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160平方厘米 B、 1600平方厘米 C、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           ) 

A、48平方米      B、80米    C、80平方分米

【检测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导入新授 

1.基本训练 

3米=(       )分米  (       )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导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二、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一:

我能行

1.独立尝试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

面积是多少?

 

2.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阅读课本第70页,书空。

交流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小组汇报 

1平方米=多少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

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4.教师点拨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活动二、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强调:

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那个大。

 

2.拓展练习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160平方厘米 B、 1600平方厘米 C、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           ) 

A、48平方米      B、80米    C、80平方分米

三、检测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培养推想能力。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导入新授

1.基本训练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我们刚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各是多大?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活动二:

探索发现 

1.独立尝试(把例题进行改编,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 

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小组交流 

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3.小组汇报 

讨论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推理过程。

4.教师点拨 

(1)较大单位换算较小单位的数 ()

(2)较小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单位的数 ()

活动三:

我可以

1.基本训练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平方米=( )平方分米     

8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平方千米=(    )公顷     

4公顷=(    )平方米 

2.拓展训练

(1)妈妈买来一块花布,长30分米,宽6分米,这块花布的面积是多少?

 

(2)教室长11米,宽9米,用1000块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够不够?

 

【检测反馈】

一、导入新授

1.基本训练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我们刚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1m2、1dm2、1cm2 各是多大?

(生比划)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一:

探索发现 

1.独立尝试(把例题进行改编,让学生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 

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小组交流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3、小组汇报 

学生讨论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推理过程。

(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数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 4、教师点拨 

(1)较大单位换算较小单位的数 

乘他们之间的进率 

(2)较小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单位的数 

除以他们之间的进率 

活动二:

我可以 

1.基本训练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7平方米=(   )平方分米     

8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平方千米=(     )公顷     

4公顷=(    )平方米 

2.拓展训练

(1)妈妈买来一块花布,长30分米,宽6分米,这块花布的面积是多少?

 

(2)教室长11米,宽9米,用1000块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够不够?

 

三、检测反馈

四、作业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带来的乐趣。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导入新授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米=(   )分米 

  1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0分米=(   )米 

活动二:

探索发现 

李阿姨家的客厅地砖的边长3分米,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一共要用多少地砖?

 

1.独立尝试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方法一:

 

6×3=()(平方米)

18平方米=()平方分米

()×()=9(平方米)

()÷9=()(块)

方法二:

 

6米=()分米 

()米=30分米  

()÷3=20(块)

 30÷()=10(块)

()×()=200(块)

 4.教师点拨 

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要了解题目中的()和所求问题,然后根据()和()的计算公式求解。

活动三:

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一面长方形镜子,长12分米,宽4分米,每平方分米的售价是2元,买这面镜子需要多少元?

 

2.拓展训练 

在一个边长为4米的草坪四周铺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检测反馈】

一、导入新授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米=(   )分米 

  1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0分米=(   )米 

二、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一:

探索发现 

李阿姨家的客厅地砖的边长3分米,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一共要用多少地砖?

 

1.独立尝试

2.小组交流 

本题题意,一直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 3、小组汇报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以及地砖为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

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转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地砖的数量 方法一:

 

6×3=18(平方米)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米),1800÷9=200(块)

方法二: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20×10=200(块) 4、教师点拨 

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要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根据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求解。

活动二:

巩固发散 

1.基本训练 

一面长方形镜子,长12分米,宽4分米,每平方分米的售价是2元,买这面镜子需要多少元?

 

2.拓展训练 

在一个边长为4米的草坪四周铺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检测反馈

四、作业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