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5253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A卷  全国卷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

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

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首先要整体把握诗词,读懂诗句大意,弄懂作者思想情感。

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描写江水所使用的方法和语言,尤其要注意抓住表现力强的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注意组织答案要分点作答。

分析用意要考虑创作背景和诗歌的主旨。

(2)分析诗歌中的用典首先要明白典故本身的含义,这是注释④显示的信息。

然后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追求作答。

答案 

(1)①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蓄积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②作者自比仁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

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

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

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

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

第一问是鉴赏玉花骢的形象,内容集中在结尾两句,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反衬的手法来塑造马的形象,抓住描写中运用的这两种修辞手法即可分析出玉花骢马的特点。

第二问是鉴赏曹霸的形象,内容集中在第六七两句,“惨淡经营”指画前构思,“斯须出”写其作画之快速利落,一气呵成。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答时要从“画工”和“玉花骢”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二句从一般画工的角度反衬,第四句从玉花骢的神韵角度来正衬。

既然是对曹霸高超画技的铺垫,自应在前四句中寻求答案,尤其要抓住其中的描写语言。

答案 

(1)第一问:

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

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①画工如山貌不同:

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

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

(2)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

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

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此题是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也就是分析诗歌炼字之妙。

鉴赏诗歌炼字技巧,应从形式(修辞等手法)到内容(表面意思),再到表达的情感作出赏析。

若选“弱”“昏”好,先分析“臂弱”“眼昏”写出了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若选“健”“明”好,先分析“臂健”“眼明”写出了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题干问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

答案 

(1)观点一:

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

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唐]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较分析两诗题目,可见写作角度的差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在征戍地送友,写眼前之景;本诗是“将赴”而“留别”,通过想象写边塞风光,内容相同而手法不同。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理解诗人的情感。

尾联“勤王敢道远”的意思是为王事敢于到遥远的地方去,表现了诗人愿意为君为国去戍边的雄心豪气;“私向梦中归”的意思是在戍边之地私下里在梦中回到故乡,表现思乡的隐隐私情。

但从全诗的内容看,雄心豪气为主,私情为辅。

答案 

(1)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第一问:

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

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5.(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残春旅舍

[唐]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

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

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个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

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

(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情感。

颈联“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情景。

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

然而,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甚,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

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只能使人得到一时的陶醉,醒来之后,将是更大的悲伤。

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

他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

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答案 

(1)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2)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

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11分)

阮郎归

[宋]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1)词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这是一道考查诗歌内容及作用的题目,诗歌的上阕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此外还应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2)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

探究诗歌情感应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答题时要注意词的“末尾两句”的限制。

答案 

(1)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压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

(2)题。

(11分)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②郭震:

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干答题信息有“韦庄在诗中”,由此推论,只分析韦诗,“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由此推论,考查的应是表达技巧。

回答本题时注意答出表达技巧,还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是怎样表现感情的。

表达感情的技巧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等,这些术语必须牢记在心。

(2)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所给答题信息:

“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所以韦诗中“一觉江南梦”“惆怅”是关键词。

郭诗中“笑说”“明月随船送”是关键词。

答案 

(1)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

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2)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B卷  地方卷

8.(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

(2)题。

(7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

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宣和:

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的能力。

要找准、找全手法,结合相关诗句作具体分析,最后是情感。

(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暗示信息——叙事上的特色。

同时关注修辞手法,别忘了情感。

答案 

(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

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寂。

9.(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8分)

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意思说诗人顿时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

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诗人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

这一句中的“豪”字,不止属于“诗”,也是对“风雪”的形容。

一来它表现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说明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

(2)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要求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曲,仔细分析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然后组织答案。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

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

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

“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

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

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

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

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

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活脱脱是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

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

答案 

(1)①拟人。

把风雪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物的特征。

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

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

写风与雪斗争,又写诗人与风雪斗争,充满了一种动感,这正是作者自身胸怀之昭示。

②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使得整个画面饱含着生命的律动。

一来它表现出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说明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充满豪迈之情,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

(2)小令开篇两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

入夜洞庭湖畔,灯火青荧,衬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冷寂孤独。

“朔风吹老梅花片”,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听到朔风的劲烈,于是“推开篷”细看究竟,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惊喜顿生,诗兴大发。

“一笑琅然”,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心情无比畅快豪爽。

10.(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分)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诗句意思归纳概括。

本词上阕聊聊数语,约略叙述了李广的事迹。

据《史记》载,李广罢官闲居时,“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

还至灞陵亭。

灞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

‘故李将军。

’尉曰: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止广宿亭下。

”这里特别突出“故将军”一语,表现了作者对势利的灞陵尉势的愤慨。

同时,词中直接把司马迁对李广的赞辞“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作李广的代称,表示了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

《史记》又载: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

”“射虎”二句即写此事。

单人独骑横山射虎,可见胆气之豪;弓弦惊响而矢发裂石,可见筋力之健。

李广如此健者而被废弃,又可见当时朝政之昏暗。

《史记》又载:

“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词中“落魄”二句即指此事。

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罢黜,进一步说明朝政之黑暗,作者只用数十字便勾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平主要事迹,且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

(2)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然后予以归纳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