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658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docx

完整版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

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

一、考试内容要点提示

1.不吸烟、酬酒。

(1)吸烟的害处。

吸烟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杀手"。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还会危害周围的人的健康,是一种十足的"害己又害人"的行为。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中学生健康的伤害比对成年人要大得多。

(2)酬酒危及生命。

饮酒过量对人体有害。

酬酒、醉酒会削弱人体免疫功能,损害肝脏等器官,导致各种疾病,经常酬酒还导致酒精成瘾和酒精中毒,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酒精中毒急救法。

2.交通安全。

(1)安全行走。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或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行人禁止进入高速公路、汽车专用道路。

横过铁路路口时要看清标志,不要在铁路路基上行走、乘凉或坐卧铁轨。

(2)安全骑车。

未满12岁的中学生,不能骑自行车。

骑车要做到"八不"

(3)安全坐车。

做到等车停稳后再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要

把身体伸出窗外。

不要贪图便宜去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也不要乘坐超

载的客车。

(4)安全乘机。

飞机起飞前系好安全带。

在飞机上禁止使用于机、手提电脑、收音机和游戏机,以免干扰飞机与地面的无线信号联系。

万一飞机遇险,千万不能惊慌失措,要服从指挥。

(5)安全乘船。

上下船要排队,天气恶劣时,应尽量避免乘船;不要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不要挤在船的一侧;不乱动船上的设备,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

3.游泳安全。

(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

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游泳。

(2)学会游泳必须由会游泳的成年人陪伴。

(3)下水前要做准备工作。

(4)饱食或空腹时、剧烈运动和繁重体力劳动后,不要游泳。

(5)游泳后,上岸时要用干净水冲洗身体。

保持皮肤清洁。

4.户外活动安全。

(1)踏青的安全。

要有家长或老师带领,要乘坐安全的交通工具;最好不要去太远的地方和陌生的地方;要选择天气好的日子;要带足食品、饮用水等必备物品。

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果、野菜。

不要轻易饮用池塘溪涧的生水。

(2)防动物咬伤。

进入山区、树林、草丛地带时。

应穿好鞋袜,扎紧裤腿,最好是手中拿一根棍子,一来可以拨草寻路,二可打草惊蛇。

遇到蛇时。

要保持镇定不动,让蛇自己走掉。

还要防蜂的侵袭。

不要逗狗,如遇到狗有敌意时,不要乱跑。

最好是蹲下身体,捡起或假装捡一块石头,待狗离去后再走。

(3)防踩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或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

些空间有限、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5.防传染病。

(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

(2)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按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及传播方式等特性,分甲、乙、丙三大类。

(3),预防方法。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抗病能力。

6.拒绝毒品。

(1)认识毒品。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本丙胶(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

(2)吸毒祸害无穷。

毒品的祸害无穷,是万恶之源。

吸毒者不仅是在毁灭自己,还在祸及家庭、危害整个社会。

(3)拒毒有方。

第一,克服盲目的好奇心;第二,正确对待困难

7.防范侵扰。

(1)防诈骗。

首先要克服自己的贪念,不要抱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也不要昕信旁人的起哄或劝说,在与陌生人聊天时,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

信息;要防范主动接近你的陌生人,在发现有诈骗行为或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警。

(2)防拐骗。

一旦发现自己被人拐骗,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盲目行事;要记住行走的路线和坏人的特征,并想办法引起路人的注意以获得旁人的帮助。

被骗到异地后,要沉着机智,装出温顺的样子麻痹对方,使其放松对自己的看管和警惕。

同时,要秘密观察和了解自己所处具体地址、地理特点及骗子的有关情况,寻找时机拨打"110"报警,或者让邻居带出信息,向家人及公安机关求救。

(3)防暴力。

1积极劝阻,有效制止家庭暴力。

2理智面对校园暴力。

不能向恶势力低头,理智地采取回避态度。

尽可能不与对方发生直接冲突;受到暴力侵犯后不能忍气吞声。

③沉着应对社会暴力。

重要的是要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的特征及其逃跑的方向,并及时向保卫部门或"110"报警。

8.应对自然灾害。

(1)地震。

1留心观察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一一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主

要有三类:

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声异常。

(2)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第一,地震发生时.一定要保持镇静。

第二,运用防震知识,选择自己躲藏地点,设法采取自救措施。

室内:

平房里二躲到床、桌旁,用被褥、枕头、脸盆等护住头部。

楼房中一一躲到两个承。

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

教室上课中一一前排迅速离开教室,其它迅速躲到课桌旁,用书包护头,靠墙的迅速紧靠墙根,双手护头。

室外:

寻找空旷之地躲避,远离各类建筑物。

第兰,海底地震可能会引发海啸,如果感觉到强烈地震或发现海水有异常现象,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达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2)滑坡和泥石流。

1遭遇山体滑坡,最佳的逃离方向是滑坡山体的两侧方向。

②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3)雷电。

1认识雷电。

雷电产生强大电流。

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

烧。

熔化;触及人畜时会导致伤亡。

要掌握防雷击和对遭雷击的人的抢救方法。

2防雷击。

第一关好门窗,防止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第二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拔掉电源插头;第三不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电视机,不打固定电话,不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或下河游泳,不要在室外树下躲避雷击c

(4)龙卷风。

怎样防龙卷风的袭击。

①野外遭遇龙卷风逃离的正确方向一向与龙卷风前进践线垂直的方向逃离(来不及逃离,找低洼地趴下)。

2室内一远离窗、门和房屋外墙,用软厚东西包住身体,选择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小房间抱头蹲下。

3车内一一离车躲避。

③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5)浓雾。

浓雾天气应注意:

步行穿越马路时要当心,看清来往车辆;骑车要减速慢行;乘车、船时不争先恐后:

停止户外剧烈运动,在户外时要戴上防护用具。

(6)洪水。

洪水自救有方:

①学会看暴雨预警信号,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2洪水来时:

第一句向山坡、高地转移;在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木板、木门等,做水上转移。

第二,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向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处c第三,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

第四,洪水过后,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3被洪水冲走时:

要尽量抱住在水中漂流的大树、木板等物,在洪水中拼搏,求生的欲望、坚强的意志和必要的水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7)高温。

①高温、酷暑、中暑。

空气温度达到35°C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C以上时称为酷暑。

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因体温调节障碍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症中

②科学地战胜高温酷暑。

3中暑救护要讲究科学。

一,判断,不能病急乱投医。

二,对症施救(根据中暑程度采用相应的方法救护);三,救护中暑的关键:

使患者体温尽快降至38°C以下。

9.预防艾滋病。

(1)认识艾滋瘸。

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

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抵抗能力。

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疾病。

(:

2)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危害个人的生命;艾滋病使一个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家破人亡:

艾滋病不仅损害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严重流行时,必然会危害人们的经济生活,影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3)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4)预防。

树立正确的性爱观,恪守规范的性行为;安全用血,防范血液接触感染;不以任何方式吸毒,对毒品说"不";阻断母婴传播的途径。

二、达标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暑假快到了,很多同学会选择外出旅游饱览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愉悦身心。

以下哪种行为可能会危害我们的生命与健康()

A.在家长或老师带领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活动

B.关毛天气预报,选择天气好的日子

c.采食山中鲜艳的野果,饮用池塘溪涧的清水D.带足食品和饮用水。

最好携带一些必备的物品,如云南白药、绳子、打火机等

2.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A.提高抗病能力B.切断传播途径c.预防接种

3、统汁资料表明,青少年吸毒者中许多人起初是出于无知和好奇,认为吸食毒品是一种"时髦"成"享受"。

结果越陷越深不能自拔c对此,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A.吸毒两三次不要紧,但不可多吸B.吸毒害人害己,祸国殃民c.毒品不是儿戏D.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4.小明是这样一个学生z别人看不健康的小说他也跟着看,别人抽烟,他也抽烟,别人干什么他干什么。

小明这样做()

①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②是个人的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他的活动

3是盲目跟着别人参加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活动,应制止④这样做会损害他的身心健康⑤表明我们周围存在种种不良诱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5.在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三个基本环节形成的传播链条中,

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便可以阻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

A.老年人B.儿童c.妇女D.易感人群

6.一个不吸烟的人在有烟雾的屋里待上1小时,吸入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相当于吸了1一2支香烟,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机率比其他人高出6倍。

这说明()

A.吸烟对吸烟者本身没有任何危害旦被动吸烟容易产生烟瘾c.主动

吸烟比被动吸烟要好D.吸烟危害周围人的健康

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了行人在的绝对优先权。

()A.公路上B.人行横道上c.亮红灯时D.横过公路时

8.未满岁的中学生。

不能骑自行车。

()

A.12B.13C.11D.15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毒办的调查分析,在已查获的吸毒人员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8.5%,有的甚至是在校学生,年龄最小的仅13岁。

就整个吸毒人群来说,青少年占80%。

据此回答910题。

9.青少年易成毒品侵袭的人群的主要原因是()①好奇心强②判断是非能力差③心理防线脆弱④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为了远离毒品,青少年必须做到()

①尝试一口后,就要做到坚决不吸了②克服盲目好奇心③养成良好的习惯④谨慎交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如果大地开始颤抖,这就意味着地震来了。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12秒左右的时间。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第二层楼房中,逃生的最好办法是()

A.躲到厕所、厨房等狭小的房间里B.拼命下楼,然后往外冲C.打开窗户,迅速往下跳D.原地不动,听天由命

12.一旦洪灾发生,为了保证我们的士命安全,必须做到:

()①在被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用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②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处③利用倒塌在水中的电线进行转移④洪水猛涨时,用绳子将身体与树木等固定物相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在户外遇到雷电天气时,科学的应对方法有()①立即寻找避雷场所②与他人拉开距离,不要挤在一起③拨打手机告诉父母或老师④避免骑自行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高温天防中暑,首先就要掌握空气温度情况,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当气温达到或超过时,我们就要有应对高温的准备。

()

A.30°CB.37°CC.34°CD.35°C

15.中暑后实施自救和救护中暑病人一定要讲究科学。

首先,要根据症

状判断自己或他人是否确实中暑。

如果某人在高温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时。

说明这人己:

A.感冒了B.有了中暑的先兆

c.轻度中暑D.重度中暑

16.与艾滋病人所进行的下列行为中,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的是()

A.共同进餐B.礼节性拥抱

c.血液接触D.礼节性亲吻

17.如果地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无法脱险时,应选择的最佳方案是()

①尽量保存体力②尽量寻找水和食物③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求援

4奋力呼叫救人,用于和脚撑开埋压物

A.①②D.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2009·益阳]新修订的消防法规定: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逃离火场时,下

列方式中,错误的是()

A.穿过烟雾较大区域时.用湿毛巾捂口鼻

B.可以用湿棉被等将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c.撤离时,要尽量往楼层上面跑

D.可以通过阳台、窗户逃往室外

19.下列行为中,容易导致被人拐骗、勒索的是:

A.与同学结伴上学与回家B.不搭陌生人的便车c.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礼物D.带陌生人回家玩

20.据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显示,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

下列不属于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的途径是()人蚊子叮咬传播B.血液传播c:

性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二、非选择题

21.请你举出二种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指出其传播途径。

22.你认为乘车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3.小刚受表哥影响。

上初中就开始吸烟,他认为这样很"酷",有风度。

有一次他看见表哥把一些白色粉末放进香烟里,得意洋洋地吸了一口,满足地闭着眼睛。

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也吸了一口。

吸毒一口,

误入虎口。

小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吸低了成绩,吸坏了身体,吸光了钱财,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刚的惨痛教训给我们哪些启示?

(2)中学生应该怎样抵制不良诱惑?

24.今天.艾滋病正无情地侵蚀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只有了解它的传播途径,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才能使自己免受艾滋病的伤害。

请问:

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怎样才能预防艾滋病?

25.在现实生活中。

灾难有时会突然降临.如地震,洪水、雪灾、火灾、雷电、流行疾病⋯⋯当灾难来临,我们要学会自救自护。

应对灾难,想必你有许多智慧。

请你就其中的一种灾难,参照以下范例,拟写自救自护小常识。

地震自救自护小常识

*讲正在上课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在室外应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自救自护小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