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8185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备课组长

田淑云

备课组成员

李春梅田淑云李晓芬

备课时间

8.26

主备人

田淑云

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执教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2.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修正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

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

反思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备课组长

田淑云

备课组成员

李春梅田淑云李晓芬

备课时间

8.27

主备人

田淑云

课题

花的学校

执教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

掌握“假”这个多音字。

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

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

2.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

教学难点

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泰戈尔的儿童诗。

教学过程

修正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 笛 罚 假 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

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

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

潮湿润泽。

荒野:

荒凉的原野。

狂欢:

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

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

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

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

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

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段。

A.教师指名读。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

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

(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

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

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

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段。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

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是指哪儿?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板书

设计

花的学校

花孩子: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真可爱

教学

反思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备课组长

田淑云

备课组成员

李春梅田淑云李晓芬

备课时间

8.28

主备人

田淑云

课题

不懂就要问

执教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正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揭题:

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课文讲谁不懂?

哪儿不懂?

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

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

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

你读懂了什么?

(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指导朗读:

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

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

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

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

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

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帮助学生区分清楚:

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

(明确:

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习作一《猜猜他是谁》教学设计

备课组长

田淑云

备课组成员

李春梅田淑云李晓芬

备课时间

8.29

主备人

田淑云

课题

习作一

执教人

教学内容

习作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

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

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教学重点

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

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

三条丝巾。

教学过程

修正栏

一、游戏导入。

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

游戏规则:

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

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

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

二、游戏环节。

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让蒙眼的同学去猜。

三、游戏结束,点评。

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

四、第二次游戏。

游戏规则:

请同学们用笔描述班内同学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

然后请刚刚没猜中的同学继续猜描述的是谁。

五、游戏点评。

1.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

2.猜中的原因在哪里?

六、小结

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

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习作指导

猜猜他是谁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

结合本次习作给出的主题,写一写自己的同学。

2.选定内容:

(1)人物的外貌特点。

(2)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人物的特点、品质。

3.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

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最后首尾呼应,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

下水文:

我的好朋友

她,长着蘑菇似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是一个高挺的鼻子。

再往下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她非常爱看作文书。

如果你去看一看她的抽屉,你一定可以从她的抽屉里看到好几本作文书。

记得上一次,学校就要进入读书时间了,而班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忘记带书来学校看,所以此时,那些同学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她就会从她的抽屉里拿出她的作文书,说:

“我这里还有好几本作文书,你们都拿去看吧。

”那些没带书的同学像是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地接过书,连声道谢。

她也是一个很爱帮助别人的人。

她的书包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的东西。

例如:

美术课要用的剪刀;语文课要用到的订书机;数学课要用的固体胶……应有尽有。

每当上课需要用到“小百宝箱”里的工具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给别人先用,自己最后才用。

她还是一个很尽职的人。

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组长,但是她做组长也做得非常尽职。

每一次收作业,她都是第一个收齐;每一次发作业,她都发得最多。

她就是我的朋友——夏优璇,她就是我那个爱看作文书、爱帮助人、做事非常尽职的好朋友。

开头简介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整体印象。

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夏优璇爱看作文书的特点。

通过爱帮助人的具体事例的描写,我们能够体会到夏优璇的善良、热情。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能照样子写一写我同学的外貌。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教学设计

备课组长

田淑云

备课组成员

李春梅田淑云李晓芬

备课时间

8.31

主备人

田淑云

课题

我的暑假生活

执教人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气

教学目标

1.能够大胆跟同学分享暑假里的事,能够从具体的事例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2.在同伴面前发言,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

做文明观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

3.能够选取别人感兴趣的事件有重点地讲述,说通顺,有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能够大胆跟同学分享暑假里的事,能够从具体的事例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2.能够选取别人感兴趣的事件有重点地讲述,说通顺,有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1.敢于在同伴面前发言,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

2.做文明观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修正栏

一、欣赏照片,导入新课

1.音乐欣赏:

《快乐暑假》。

2.你的暑假都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呢?

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都学习了什么技能?

参加了什么活动?

去哪里做了旅行?

有没有跟大人学会劳动?

导入新课:

让我来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吧。

二、互动交流

导学:

同学们,你的暑假都做了什么啊?

和同学一起聊一聊吧!

1.学习方面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有没有学习什么乐器?

可曾学过绘画?

是否练过舞蹈?

溜冰技能提高了吗?

乒乓球球技可有长进?

交际指导:

要说清出学了什么,怎么学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学得如何等。

2.有没有参加什么旅行?

预设:

有没有去过游乐场?

是否爬过山,可曾看过海?

交际指导:

要说清楚去哪里旅行,有什么美景,发生了什么故事,自己有什么收获。

3.你的暑假有没有参加什么活动?

预设:

夏令营活动、爱心助残活动、手拉手活动等。

交际指导:

要说清参加了什么活动,为什么参加,活动的过程,活动的心得等。

4.假期里有没有参加劳动,获得了什么劳动技能?

预设:

是不是会洗衣服了,学会了什么家务劳动等。

交际指导:

要说清楚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何感想等。

三、说话指导

1.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1)分小组进行。

(2)每个小组在进行中要开展“听”和“说”的练习。

2.提出说话要求:

(1)把自己要说的事按照一定的顺序概括出来。

(2)讲的时候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学会聆听,对感兴趣的多问一问,但要有礼貌。

3.学生自由表述。

4.大家讨论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四、小组交流

1.齐分享。

出示合作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讲,先想好内容再讲,看谁的表达最清楚。

(2)不懂可以问,须待人讲完。

讲话要清楚,还要有礼貌。

2.小组进行交流分享,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展示。

五、班级交流

1.选择一个别人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来说。

说话要求高标准:

(1)声音洪亮,富有趣味。

(2)吐字清楚,讲普通话。

(3)回答提问细致有礼貌。

(4)讲话有重点,不要乱说一气。

2.做文明听众。

(1)不懂可以提问,但必须等同学说完。

(2)如自己也知道,可以进行补充,但必须要等同学说完。

(3)提问题时要把话讲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3.做好发言准备:

(1)准备一件假期里做的有意义的事。

(2)按一定顺序概括重点内容。

(3)学会尊重,学会倾听,适当发言。

4.展示交流。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自己的快乐暑假并总结,和同学交流。

5.我的总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

预设:

(1)快乐的假期并不是一味地玩耍!

(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

(3)在进行练习时注意说话有条理,不啰嗦。

六、结束语

老师的话:

暑假给了我们放松身心的机会,但是放松身心绝不是一味地吃喝玩乐。

很高兴看到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了许多活动,做了许多事情,获得了许多经历,祝贺同学们。

本次口语交际让老师对大家刮目相看了,给大家点赞!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备课组长

田淑云

备课组成员

李春梅田淑云李晓芬

备课时间

9.3

主备人

田淑云

课题

语文园地一

执教人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积累《所见》一诗。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

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3.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

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重点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积累《所见》一诗。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

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正栏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让同学把课本看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

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4.师总结:

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

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还可以尝试仿写。

二、词句段运用

1.把课本上13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两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

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4.师点拨。

5.课下让学生积累词语。

6.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

体会句子意思。

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8.同学间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组织兴趣小组。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

2.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

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

4.学生间相互交流活动内容。

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

活动内容要围绕小组名字来。

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

二、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同学间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然后竞赛背诵。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