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4740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docx

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学会购物

各种各样的商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各种商店的特点;知道商店的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要求。

方法与能力:

能辨别各种商店;说出自己经常光顾的购物场所以及它们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商店的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对商店的不同特点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经常光顾的购物场所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

比较典型商店的照片,一些物品的图片。

学生:

已有的购物经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了解为满足多种需要有着各种各样的商店

(通过商店列举、归类以及去买些什么三个过程让学生和老师共享生活经验,互相补充了解更多)

1、出示典型商店的照片

2、师:

你们还见过或是去过哪些商店?

对已经说过商店分一分类(综合性百货商厦、超市、卖场,专营商店、便利店,农贸市场)

3、师:

你去这些商店买什么

1、看照片说说这是什么商店

2、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知道的商店

3、交流去这些商店买过什么东西

知道各种商店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选一个商店做几方面调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分享各自经验,通过教师小结时学生知道了解商店特点重要性)

1、师:

你经常去什么商店,它有什么特点(规模,购物环境,购物方式,提供服务等)

2、请学生交流

3、师小结:

每一种商店都各有特点,我们要了解它们的特点,这样在购物选择商店时不会具有盲目性。

1、分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光顾过的商店从以下方面说说特点

(规模,购物环境,购物方式,提供服务等)

2、交流

感受商店多样化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所学用于生活实践中,通过让学生贴图、交流以及课外实践表格填写,将课内延伸至课外)

1、给学生一些物品的图片和一张商店名称的表格

2、请学生交流

3、布置实践作业:

了解自己家一周购物量,以及去购物的商店。

想想师:

它们有什么特点?

(完成一张表格)

4、师小结:

我们需要的东西真多,商店的多样化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但是我们买东西也要有一定方式,下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购物方式。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店贴图片

2、集体交流

3、课后实践作业

了解自己家一周购物量,以及去购物的商店。

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完成一张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知道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购物商店;了解一些新型的购物方式。

方法与能力:

能和同学合作,将购物调查情况用简单的图标归纳;能初步根据自己的需要、商店离自己家的距离等条件选择比较合适的购物场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技的不断进步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方便,对新型的购物方式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自己需要、商店离自己家距离等条件选择比较合适的购物场所

教学准备:

教师:

对学生课外实践的统计指导,一些购物方式的照片

学生:

课外实践后填写的表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统计班级学生一周购物量情况,了解最常去的商店

(通过小组、班级统计购物量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统计小结的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统计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提高学生观察、总结能力。

1、请一些学生交流自己课外实践情况

2、发一张表格进行小组统计

3、交流并作全班统计

4、出示统计结果

师:

你有什么发现

分出商店种类

5、师小结:

我们知道买不同的东西我们去不同的商店。

这些商店有些什么不同之处呢?

1、学生交流

通过自己买什么商品,去购物次数和购物场所进行交流

2、请小组统计一下自己组员填写的内容

统计小组成员买什么商品,去购物次数和购物场所进行交流

3、集体交流

进行数字化统计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能分一分种类

了解不同商店的不同特点,我们购物时注意商店的选择

(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升自己总结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填写互相补充。

学生根据自己购物经验说出购物注意什么,教师鞭听边打出来形成文本,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积极性。

1、教师出示超市,根据自己经验说说并填写超市特点。

学生分组填写。

2、请学生交流

3、师:

是不是这些商店都适合我们去选购呢?

我们在选择商店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时教师自己打出来,形成一张购物须知)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中熟悉的商店说说并填写特点。

2、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购物选择商店注意些什么

了解一些新型的购物方式

(这一环节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因为接触不多。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经验说说,教师可以补充,同时强调高科技带来新方法,但是也不能盲目,引出下一课主题)

1、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购物方式和场所也发生了变化。

你知道还有哪些特别的购物方法吗?

师板书贴图

2、师:

这些方法有什么特点

3、师总结:

老师相信这些新型的购物方式会越来越被人们认可。

我们小朋友对此还很陌生,随着时间推移你们会接受认识这些新型购物方式的。

现在我们也不能盲目相信有些商店和商品的广告,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我们购物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1、学生交流从各种资料知道的新型购物方式

2、组内交流这些新型购物方式的特点从购物地点、付款方式,用时多少以及缺点等方面交流

 

购物有窍门

广告有虚实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有关广告的知识;广告的作用,看广告时,要注意广告对产品的介绍,看清内容,判断真假。

方法与能力:

能从众多的广告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初步判断广告中的不实写法,巧用广告来选购适合自己的商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广告不盲从的意识,购物时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初步意识,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及时投诉。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广告的作用,判断真假。

巧用广告选购自己所需商品。

教学准备:

教师:

电视广告、报纸广告、街头广告以及一些宣传单

学生:

收集广告用语或广告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了解广告和广告作用

(从一则广告中了解信息,学生能接受直观引导)

1、师:

你们买东西前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一件商品?

揭题:

广告

2、出示一则电视广告

提出问题:

从这则广告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小结:

我们从广告中能够了解商品的外观、用途、性能、生产商等。

3、师:

你听过、见过哪些广告?

4、师:

形形色色的广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就如这张白纸一样,有了广告,就充满了色彩。

看看这些广告我们想想广告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1、交流自己了解商品的渠道。

2、交流从广告中了解的信息。

产生探究广告的兴趣。

3、交流自己收集的广告,并贴于每一小组的白纸上。

集体交流书写的广告类型

4、交流广告作用。

判断广告中真假,巧用广告选择商品

(利用社会上的一些假广告,夸大作用的广告使学生了解广告有虚实,要巧用广告选择商品。

这一环节设计,学生能够经验和认识对广告产生质疑,并通过交流想出面对虚假广告的办法。

1、师:

你见过这样一些广告吗?

出示一些街头广告和电视广告片断。

你有什么想法?

师小结:

是呀,有些广告不能真实地反映商品的情况,过分夸大了这件商品性能。

而有些广告则很真实的反映了这件商品的情况。

我们接触的广告有虚实

揭题:

有虚实

2、师:

面对有些不真实的广告我们怎么办?

3、师:

哪些广告提供有用信息?

哪些是不太让人相信的广告?

说说理由。

4、集体交流

1、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广告后的想法。

对广告真实性产生质疑。

2、小组交流面对不真实广告的做法。

3、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课本35页)了解面对不真实广告应保持清醒头脑。

4、交流填写的内容。

互相补充,提高警惕。

指导学生对广告不盲从,培养他们购物时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

(这一环节设计,引导学生面对广告加强警惕性,维护自己权益)

1、师:

在选购商品前我们会通过广告了解商品信息。

面对广告我们购物时注意什么?

2、师小结:

不轻信广告,不盲从购物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你们家里有过轻信广告盲从购物的情况吗?

3、师:

万一我们轻信广告买了或是用了一些伪劣商品或是没有广告说得那么好的商品怎么办?

4、师小结:

为了保护我们权益不受侵犯,我们可以投诉至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或是工商所。

他们会对商家进行处理的。

注意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

5、师:

广告为了宣传商品,我们不能盲从,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广告有虚实。

1、学生讨论购物前,面对广告注意些什么?

知道应该一分为二,真实的相信,不真实的不能相信。

2、学生交流自己应缺乏经验造成的损失,反思当时自己或家人的想法。

3、学生想想办法解决问题。

价格秘密多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有关价格的知识,商品的价格因季节、商店的不同而不同。

方法与能力:

能在合适的季节和商店里购买自己需要的价廉物美的商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节俭的观念和科学的理财观。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有关价格的知识和秘密,能够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

教学准备:

教师:

照片

学生:

课前完成的调查表格《一本本子的价格》(从大卖场、超市、文具店了解本子的价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了解价格知识,知道价格是有变化的。

(教师在这一环节通过商品的价格由来消除了学生对价格的疑问,然后又根据同样商品存在不同价格引出下一环节)

1、价格的演变

(出示远古商品交换图片和现代商品标示的价格)

师:

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想知道的?

师小结:

每一样商品都有它的价值,而价格就是价值的体现方式之一。

2、师:

价格里面包含了些什么呢?

(教师出示成本和利润)。

什么是成本?

什么是利润?

(教师作解释)

3、师:

那么同样的商品的价格是不变的吗?

1、学生交流看过图片后的感想,通过问答了解价格由来。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成本和利润

3、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价格情况

明白价格变化的原因

(这一环节通过对比价格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价格不一样,从而去思考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师:

课前老师让大家去商店了解一本本子的价格。

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

为什么不同地方价格不一样呢?

3、师:

除了不同地方同一件商品价格有变化外,还有变化吗?

为什么会变?

师小结:

同样的商品不同季节、不同地方价格会不一样。

1、交流课前调查本子的价格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变化的情况。

教师适时补充

3、读一读书上36页上面三幅图,组内说说价格还有变化的原因。

学生交流

学会在适合的季节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这一环节将所学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能够分析一些案例)

1、师:

有个叫明明的同学,他想买一双球鞋。

他看了几家商店,价格是这样的。

(出示价格比较)。

如果你是明明,你会在哪一家买?

为什么?

2、师: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们会怎么做?

为什么?

3、师:

想想你买东西碰到价格不一样情况会怎么做?

4、师小结:

我们看价格买东西时既要注意节约又要注意商品质量,要真正做到能够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

1、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做?

为什么?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2、交流,辩论

3、说说学过这课后自己会怎么做。

 

包装袋里有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有关包装说明的知识;知道从包装袋上可以了解该商品的质量、数量、产地和用途等信息。

方法与能力:

能根据包装袋上的主要信息,辨别商品的是否合格或真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购物时看包装袋的习惯;有初步的运用包装袋上的说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并乐于提醒或帮助有困难的人阅读、辨别包装袋上的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包装袋上的信息,学会用信息判断真假。

教学准备:

教师:

一些包装袋的照片,表格。

学生:

准备一两个产品包装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会从包装袋上了解信息

(让学生自己探究包装袋信息,然后通过自己探究学习相关知识)

1、出示一组琳琅满目的商品

师:

产品除了做广告吸引顾客,包装也是一个吸引顾客的途径。

面对这些漂亮的包装袋,你想从它这里知道什么?

2、拿出一个包装袋,根据包装袋教师填有关信息为学生做示范。

3、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包装袋填写有关信息。

4、师:

同一种类的商品包装袋上出示的信息差不多一样的。

1、学生讨论自己从包装袋上想了解的一些信息。

2、两人一组填写表格

3、集体交流

4、按类别重新组合填写这一类商品包装袋上的相同信息。

学会根据包装袋主要信息判别商品

(通过讨论了解商品的重要信息,知道重要信息能帮助我们判断商品优劣。

1、师:

想想哪些信息每一类商品包装袋都有的?

说明了这些信息怎么样?

2、师:

的确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买商品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别商品真假,好坏呢?

我们一起找找那些帮助我们判断的信息吧。

3、师小结: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件商品的品质,是不是适合你,值不值得你买。

那么对于那些不能看清包装袋上信息,或是疏忽包装袋上信息的人,我们见到该怎么办?

1、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2、请学生小组内找一找从哪些信息中我们可以判断出什么?

3、学生讨论,从中知道我们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让大家都能重视商品包装袋上的信息。

学会运用包装袋上的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老师的点拨和所学的知识能够维护自己权益)

1、师:

有些不法商贩想混水摸鱼,但是今天我们学了这方面知识相信大家是不会上当受骗的。

除了自己上当外,我们该怎么做杜绝这些伪劣商品、过期商品蔓延呢?

2、师小结:

对于此类商品我们坚决不能贪便宜,而且还要组织流通。

我们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杜绝这些商品流通。

3、师: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

1、学生提供方案,增强社会大局观和维权意识。

2、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发票作用大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有关发票的知识、发票的作用;购物时索要发票不仅可以来维护消费者的个人利益,而且还是协助国家向商家征收税收的公民行为。

方法与能力:

能区分“发票”和“收据”;能认清发票上是否注明相关商品的重要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能正确、及时索取发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初步的运用发票维护消费者权益以及维护国家税收利益的意识,提高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发票的作用,认清发票上重要信息。

能做到正确、及时索要发票。

教学准备:

一些购物、餐饮、乘坐公交线路的发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了解有关发票的知识

(通过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认识发票,分一分类)

1、出示三张发票(商品购物发票、餐饮发票、公交车发票)

师:

这是什么?

你见过它们吗?

在哪里见过?

什么时候见过?

2、揭题:

发票。

师:

找一找发票上有哪些信息?

3、师:

原来小小一张发票有那么多信息。

1、学生讨论见过发票的地方和时间。

2、组内选一种发票

集体交流

知道发票的重要作用,能区分发票和收据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辩论和生活经验中提取有关发票的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中知道发票的重要)

1、师:

既然发票中有那么多信息,你们觉得它重要吗?

2、师:

想想买东西或是消费后一定要发票吗?

从辩论中提取一些信息了解发票作用。

3、师:

有些商家提供了收据,大家看看它和发票一样吗?

作用一样吗?

4、师小结:

发票作为消费凭证有法律作用,而收据只是商家单方面提供的凭证。

我们要认清这一点。

税务部门根据商家发票存根进行收税。

对收据存根是不作任何收税工作的。

所以索要发票是正确的,认清发票上的信息也是必要的。

1、学生讨论

2、分两组,一组认为要,一组认为不要。

然后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进一步了解消费后索要发票的重要性。

3、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讨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收据和发票的不同作用。

进一步了解发票的作用大。

运用所学完成购物提示

(让学生从学到的知识中对这一课的主题归类,形成购物指南,教师现场输入给与学生维权信心。

1、师:

购物的窍门真不少,我们通过几课的学习学到不少本领。

对于那些不太清楚这方面知识的人我们给他们写一张购物提示吧。

2、学生交流教师输入电脑中。

3、师小结:

琳琅满目的商品在我们面前如何去购买,我们如何才能保护自己权益,相信大家现在都很清楚了。

一旦碰到解决不了的可以找相关部门。

出示相关部门电话、网址等有用信息。

1、以小组为单位写几条购物提示。

2、学生交流。

教师现场输入,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互相补充

 

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他们不容易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商家为赢得更多顾客而不断改进服务、提供更便利的措施,了解商业工作者的艰辛。

方法与能力:

观察与调查,购物场所为人们提供的便利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购物场所的经营者和劳动者的不易,对商业工作者的劳动和智慧产生敬意。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购物场所为人们提供的便利服务.

了解商业工作者的艰辛。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店长、理货员和收银员的短片。

学生:

观察与调查商店各部门人员的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调查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提供了许多便利服务

(从身边的购物经验谈起,体会商家为我们提供的各种便利服务)

1、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商店去,你最喜欢到哪个商店去购物?

为什么?

2、看来商店的特色服务还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提供了哪些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除了课本中的你还调查到商家还有哪些服务?

3、师小结:

不管是大商店还是小商店,商家每天都要为争取更多的顾客,出售更多的商品而努力。

1、根据已有经验介绍身边的商店,并通过回答“为什么”这个环节初步体会商店的特色服务。

2、看书(P42—43)每小组选择一幅图,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

交流

(交通方便、购物装备、购物休闲、购物时间、购物方式等)

了解商业工作者的艰辛

(通过短片的形式展现商业工作者的艰辛。

用“自我介绍”的形式,换位思考,体会每个岗位、每个部门的职责。

1、周到的服务总是离不开商店里的工作人员的努力,但他们在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麻烦,有时要克服各种困难,还要忍受一些顾客的挑剔和误会。

让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烦恼吧。

(将店长、理货员和收银员的话制作成短片播放)

2、商店里的工作人员还会有哪些烦恼?

商店里,除了有我们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外,店面背后还有不少工作人员默默地为我们提供服务。

介绍各部门工作。

(师随机制作超市小调查)

3、师小结:

为了使顾客满意,又为商店赚更多的钱,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齐心协力,任劳任怨。

1、通过观看短片,在轻松的氛围内体会商业工作者的烦恼。

 

2、以“自我介绍”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工作,通过交流介绍体会每个岗位、每个部门都有自己不同的职责,缺一不可。

体会商业工作者的辛苦

(通过谈感受,让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商家及劳动者的辛劳。

1、了解了这么多商店的服务内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

2、师总结:

商家为赢得更多顾客而不断改进服务、提供许多更便利的措施。

经营者和劳动者为了给顾客创造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不辞辛劳,我们作为顾客在购物是该注意什么,怎样成为文明的顾客,下节课再学习。

1、生交流

 

购物讲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

知道良好的购物环境需要商业工作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创造;懂得在商店购物时,消费者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商家的合理规定、遵守购物秩序。

方法与能力:

能分辨文明与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学习处理与商家的关系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做文明消费者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购物场所的秩序,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学会文明购物,尊重商业工作者。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辨文明与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学习处理与商家的关系的技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良好的购物环境需要商业工作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创造。

(通过播放短片将学生带入具体的不和谐的购物环境中,通过第三者的眼光,体会和谐的购物环境需要商业工作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创造。

1、播放短片

(小明来到商店里购物,看见工作者与消费者争吵不休的片段,以及对周围人的影响)

2、假如你是小明,你有什么感受?

3、师小结:

是啊,我们都希望在和谐的环境中轻松愉快的购物,而这种良好的购物环境是需要商业工作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创造的。

1、观看短片,体会人们需要和谐的购物环境,而这种良好的环境是需要商业工作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的。

2、交流

在商店购物时,消费者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商家的合理规定、遵守购物秩序。

(利用购物中经常遇到的推销场景使学生

懂得要保护自身利益。

再通过辩论的形式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从而使学生自然的体会到必须尊重购物秩序,尊重劳动者。

1、小明遇到了两件尴尬的事情:

当他走到糖果摊前,美丽的店员阿姨立刻热情地拉住他,殷勤地介绍各种诱人的糖果,小明心里会怎么想?

该怎么做?

怎么说呢?

他来到玩具摊前却一不小心弄坏了一个崭新的飞机模型,这时他又该怎样做?

怎样说呢?

2、你在商店里还遇到过哪些尴尬的事情么?

你是怎么处理的?

3、回到家,小明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小红,小红问他:

商家把顾客当作“上帝”,你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是“上帝”?

4、师小结:

在商店里,正因为有了店员的服务,我们才能够顺利的买到所需的物品。

店员和顾客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1、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幅图,演一演。

 

2、交流。

 

3、辩论会。

(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感悟:

店员和顾客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分辨文明与不文明的购物行为,购物讲文明。

(在购物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通过展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使学生知道这是可耻的,我们不能这样做,遇到这样的行为还要积极制止,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对不文明行为产生质疑,并通过交流自然而然懂得如何文明购物。

1、可是我们在商店里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出示P47四种情况),他们这样做会产生哪些后果?

2、你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3、你还看到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你是怎么做的?

4、制订《文明购物倡议书》

5、师小结:

通购物倡议书》,做个文明的消费者。

1、交流

 

2、以“劝一劝”的方式交流。

3、交流

4、小组制订《文明购物倡议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