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115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docx

第二单元教案王娜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王娜

执教者

王娜

执教时间

2018年9月日星期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一册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过生日----比较物体的大小和液体的多少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直观判断物体的大小。

2.能推理出液体的多少。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能比较物体的大小和液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比较不同形状、大小的容器内液体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课前三分钟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是淘气妈妈的生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交流讨论,比较大小

1.说一说从主题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请你从三块蛋糕中为淘气的妈妈选一块。

①小组讨论

②全班交流,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小,谁最大,谁最小。

③爸爸又将西瓜分成三块,说说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三、实际操作,比较多少

1.想一想(出示三杯水的图片)

①学生独立思考,同坐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变式训练:

如果杯子粗细相同,水应该同样多了吧?

为什么?

2.做一做

①如果杯子形状、大小不相同,里面的液体高度也不同,还能比较液体的多少吗?

②学生实际操作,探索比较方法。

③小组汇报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完成课后练一练的内容。

五、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较物体的大小

比较液体的多少

 

内容:

仿宋小四行距:

固定值20磅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王娜

执教者

王娜

执教时间

2018年9月日星期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一册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下课啦----比高矮、比长短

课时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

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

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德育目标

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

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比较高矮、长短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比较的方法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课前三分钟

 

第一课时

一、感知长短

教师谈话:

小朋友们请从你的铅笔盒里挑出你最喜欢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

与你同桌的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

长、短

二、比较长短

1.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请小朋友说可以如何比较铅笔的长短。

(小组讨论)

学生:

(1)一端对齐

(2)看出来的

教师加以引导、演示。

2.揭示一般比较的方法:

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3.练一练

我们接下来做一个比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较什么物体的长短就比什么?

(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进行比较。

如:

毛线、手指、手臂等等)

三、比高矮

1.方法:

(请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

一说:

他和谁一起比什么物体的长短。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位小朋友谁高谁矮?

(两位小朋友站的远一点,使其余小朋

友不能一眼看出,思考:

如何比较)

方法

(1)直接比:

面对面站,背对背站。

(2)借助他物来比:

在墙上做记号。

(由学生自己选择,教师应多予以鼓励)

2.游戏:

小朋友们,我们下面做一个游戏,看哪组小朋友最先从矮到高排好队。

(学生排队。

前后小朋友比比说:

我比你高,你比我矮)

四、巩固

1.比谁摸得高、谁摆得高。

2.借助其他物品来比较长短、高矮。

3.师说生做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比较方法:

目测法、一端对齐等

 

内容:

仿宋小四行距:

固定值20磅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王娜

执教者

王娜

执教时间

2018年9月日星期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一册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跷跷板----比轻重

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

2.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

德育目标

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等量代换推出两个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

课件、天平、秤等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课前三分钟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

它们在干什么?

(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

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熊重、小猴轻)

(2)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3)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4)师小结:

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轻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用观察法比较轻重。

(1)师出示一颗葡萄和一串葡萄,你能关于“轻重”提一些问题吗?

并试着解决吗?

(多的重,少的轻)

(2)师再出示两颗葡萄和一个苹果,让学生提问和解决。

(大的东西重,小的东西轻)

(3)方法回顾。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比较?

(观察法)

2.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轻重。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

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

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4)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

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

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6)教师小结:

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7)小实践:

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3.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轻重。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

谁轻谁重?

掂一掂:

谁轻谁重?

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

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

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

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6)教师小结:

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①说一说:

谁轻谁重?

为什么?

②再掂一掂、称一称。

③明确:

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

谁最重?

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四、课堂小结,重点回顾比较轻重的方法。

板书设计

 

跷跷板

说一说、想一想、掂一掂、判断

 

内容:

仿宋小四行距:

固定值20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