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53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68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docx

第一节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第一节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一、法和法律

1.法的本质(P2)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2.法的形式(P4)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①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其他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5)自治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6)特别行政区法律

(7)行政规章

①部门规章:

国务院所属部委

②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8)国际条约

【解释】注意不同形式的“制定机关”。

【例题1】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2005年)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答疑编号20010101: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解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例题2】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答疑编号20010102: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二、法律规范(P9)

1.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法律规范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1)义务性规范是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即“必须怎样”、“应当怎样”。

(2)禁止性规范是“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即“不能怎样”、“不得怎样”。

(3)授权性规范是授予人们“可以”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即“可以怎样”。

【解释】考生应熟悉不同的法律规范所对应的关键词,注意在单选题中的应用。

2.按照法律规范强制性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定。

强制性规范一般表现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而任意性规范是指允许当事人在法定的范围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例题】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会计法》关于“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的规定属于()。

(2001年)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答疑编号20010103: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三、法律事实(P14)

1.法律行为

2.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2005年)

A.订立合伙协议

B.签订合同

C.签订和解协议

D.签发汇票

[答疑编号20010104: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

【例题2】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A.发行股票

B.签订合同

C.发生地震

D.承兑汇票

[答疑编号20010105: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选项ABD属于法律行为。

四、经济法律关系

1.主体(P16)

(1)国家机关(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如医院、工会、文化团体、学术团体)

(3)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

(4)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公民)

2.客体(P17)

(1)物:

可以为人们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以及货币和有价证券。

(2)非物质财富:

包括知识产品和道德产品。

(3)行为:

包括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例题1】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2000年)

A.商品

B.商标

C.公民

D.组织

[答疑编号20010106: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

【解析】选项CD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例题2】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2006年)

A.土地使用权

B.发明

C.劳务

D.产品

[答疑编号20010107: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

【解析】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中,土地使用权(合同标的)就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例题3】下列各顶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A.经济管理行为

B.自然灾害

C.智力成果

D.战争

[答疑编号20010108: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C

【解析】选项BD属于法律事件的范畴。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

1.仲裁的适用范围(P19)

(1)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

(2)“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

②行政争议

③劳动争议

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解释】考生熟练掌握哪些争议“不属于”《仲裁法》的调整范围,注意单选题。

【例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申请仲裁的是()。

A.甲某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D.甲、乙两对夫妇间的收养合同纠纷

[答疑编号20010109: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2.仲裁的基本原则(P20)

(1)协议仲裁

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不能达成仲裁协议的,不能适用仲裁方式。

(2)一裁终局制度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3.仲裁协议的效力(P21)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例题】甲公司与乙公司解除合同关系,则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也随之失效。

()(2004年)

[答疑编号20010110: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4.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注意判断题)。

5.仲裁裁决(P22)

(1)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

(2)仲裁庭可以由3名或1名仲裁员组成。

(3)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不公开进行。

(4)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5)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相关链接】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6)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例题】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2000年)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案】AC

二、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范围(P23)

(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2)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

①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时,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②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例题】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2006年)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D.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的

[答疑编号20010111: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2.行政复议申请(P25)

(1)当事人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注意单选题)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行政复议申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注意判断题)。

(3)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3.行政复议机关(P25)

(1)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既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4)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例题】李某对甲市A区国家税务局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决定申请行政复议。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受理李某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

(2005年)

A.A区人民政府

B.甲市国家税务局

C.A区国家税务局

D.甲市人民政府

[答疑编号20010112: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4.行政复议决定(P26)

(1)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3)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4)当事人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①对于“维持原判”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②对于“变更原判”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例题1】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2006年)

[答疑编号20010113: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例题2】下列有关行政复议的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B.申请行政复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C.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D.行政复议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答疑编号20010114: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D

【解析】

(1)选项B:

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2)选项D:

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三、诉讼

1.诉讼的适用范围(P27)

(1)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5类案件

(2)适用于《行政诉讼法》的8类案件

(3)人民法院不受理当事人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P28)

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例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当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2005年)

A.XX直辖市部分市民认为市政府新颁布的《道路交通管理办法》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B.某税务局工作人员吴某认为税务局对其作出的记过处分违法

C.李某认为某公安局对其罚款的处罚决定违法

D.某商场认为某教育局应当偿还所欠的购货款

[答疑编号20010115: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D

【解析】

(1)选项C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选项D属于民事诉讼。

2.地域管辖(P29)

(1)一般地域管辖:

原告就被告原则(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行政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作为的,也可以由行政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原则(P29)

①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②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③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④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专属管辖

①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②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解释】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例题1】某企业因与银行发生票据支付纠纷而提起诉讼,该企业在起诉银行时可以选择的人民法院有()。

(2001年)

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B.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票据出票地人民法院

[答疑编号20010116: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

【例题2】甲、乙在X地签订合同,将甲在Y地的一栋房产出租给乙。

后因乙未按期支付租金,双方发生争议。

甲到乙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后,又到Y地人民法院起诉。

Y地人民法院于3月5日予以立案,乙住所地人民法院于3月8日予以立案。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该案件的管辖法院应当是()。

(2006年)

A.甲住所地人民法院

B.乙住所地人民法院

C.X地人民法院

D.Y地人民法院

[答疑编号20010117: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

【解析】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乙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Y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Y地)管辖。

3.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期间(2007年新增)(P31)

诉讼时效期间是指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包括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和特别诉讼时效期间(1年)。

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注意多选题):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例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于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情形有()。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拒付租金的

C.拒不履行买卖合同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答疑编号20010118: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D

(2)诉讼时效的中止(2007年新增)(P32)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致使当事人不能行使诉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停,不可抗力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手写板图示0101-01

【案例】A公司对B公司的权利侵害(拒付租金)发生在2006年1月1日,B公司于当日知道,则其诉讼时效期间为2006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适用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考生注意两种情况:

(1)如果2006年9月1日发生地震(不可抗力),10月1日地震停止。

由于不可抗力发生在最后6个月内,从9月1日暂停计时,10月1日恢复计时。

由于暂停了1个月,因此,诉讼时效期间顺延至2007年2月1日。

(2)如果2006年3月1日发生地震(不可抗力),4月1日地震停止。

尽管发生了不可抗力,但由于4月1日不可抗力已经结束,当事人至少有6个月的时间提起诉讼,并没有对当事人造成影响,因此,谈不上中止,还是原来的诉讼时效期间。

(3)诉讼时效的中断(2007年新增)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①权利人提起诉讼;

②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③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例题1】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

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限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甲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

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

[答疑编号20010119: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例题2】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答疑编号20010120: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

(1)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选项A错误;

(2)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因此选项B错误;(3)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因此选项D错误。

5.判决(P33)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注意单选题)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区别事项

仲裁

诉讼

是否采取级别管辖

是否采取地域管辖

是否公开进行

是否采取两审终审制度

一裁终局

两审终审制度

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P34)

1.没有先后顺序

手写板图示0101-02

举例:

县工商局对甲企业罚款100万元,甲企业对此不服时,可以向县人民政府和市工商局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县工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甲企业向市工商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工商局作出了改变罚款为50万元行政复议决定,如甲对此还是不服,则向县工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或市工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市工商局作出了维持原判的行政复议决定。

但甲企业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由县工商局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市工商局作出改变罚款数量的行政复议决定,但甲企业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由市工商局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首先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2)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手写板图示0101-03

举例:

省级政府对甲企业罚款100万元,甲企业对此罚款的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在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如果甲对省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提起行政诉讼或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对国务院的最终裁决不服时,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特殊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但国务院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不能再提起诉讼)。

手写板图示0101-04

举例:

某县土地局收回甲公司的土地使用权,甲企业不服时,只能向县人民政或市土地局先申请复议,对行政复议的决定不服时,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2.有先后顺序

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应当“首先”申请行政复议;只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特殊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级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不能再提起诉讼)。

【相关链接】考生应注意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的关系(见第7章)。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种类(P36)

1.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依照民事法律的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国家授权的有关单位对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采取的行政制裁。

行政责任可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1)行政处罚包括: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2)行政处分包括: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3.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已触犯国家刑事法律,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给予行为人以相应的刑事制裁。

刑事责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1)主刑包括: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包括: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解释】罚款属于行政责任,罚金属于刑事责任。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2003年)

A.停止侵害

B.管制

C.排除妨碍

D.罚款

[答疑编号20010121: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C

【解析】选项B属于刑事责任,选项D属于行政责任。

【例题2】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有()。

(2006年)

A.返还财产

B.支付违约金

C.责令停产停业

D.罚金

[答疑编号20010122: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

【解析】选项C属于行政责任,选项D属于刑事责任。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一、税收法律关系(P96)

1.主体:

包括征税主体、纳税主体

2.内容:

权利义务

3.客体:

权利义务的对象

【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征税人

B.课税对象

C.纳税人

D.纳税义务

[答疑编号20030101: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二、税种的分类(P99)

1.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

(1)流转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财产税:

房产税、契税

(3)行为税:

印花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

【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流转税的有()。

(2004年)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答疑编号20030102: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2.按管理和使用权限的不同,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地方共享税

(2)地方税

(3)中央税

三、税法要素(P100)

1.最基本的要素包括三个: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重点)。

【例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构成税法三个最基本要素的是()。

A.纳税义务人

B.征税人

C.征税对象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