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9279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淡水资源短缺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

漫画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淡水资源短缺。

原因: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③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严重。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

1.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2.

二、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

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3)我国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3.危害:

缺水已成为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其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分类

具体原因

自然原因

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

总量有限:

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

可直接利用的有限:

人类使用的有效淡水资源量约为每年9000立方千米,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受气候等地理条件的影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淡水资源丰富。

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每年总水量和人均水量都低

人为原因

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

人口增加,导致用水量增加

工农业生产发展,导致需水量增加

其他社会用水量增加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管理

浪费现象普遍

加剧了淡水资源的短缺

水体污染严重

二、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1.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

地区

水资源的多少

存在问题

水资源分布总体特征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水资源丰富 

在部分人口稠密地区,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导致水质不符合要求,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长江以北外流河区

水资源相对较少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内流河区

水资源最少

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少,经济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为该区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2.不但空间上分布不均,在季节分配上也存在不均现象,原因如下表所示:

分类

具体原因

自然

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受夏季风进退和强弱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年际缺水现象

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调

耕地资源北多南少,而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

人为

原因

人均占有量少

人口数量庞大

水资源利用不当

浪费严重

污染严重

———————应用体验不可少———————

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

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1~2题。

1.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时空分布不均     B.需求结构不合理

C.人均拥有量少D.生产利用效率低

2.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

A.水质下降B.地面沉降

C.降水增多D.土壤酸化

解析:

1.A 2.B 第1题,浙江位于东部季风区,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第2题,图中显示的是开发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

3.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80m3(2002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和西部部分地区已出现重度缺水。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针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已利用京杭运河(图乙)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

根据对东线调水路线的调查发现,该线路调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污染问题,其中A、B、C三个河段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哪一段?

为什么?

解析:

(1)题,结合图甲,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2)题,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生活和生产污水排放的多,加上陆地面积狭小,污染相对较重。

答案:

(1)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低。

(2)A河段。

原因:

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船舶多;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的无节制排放;陆地面积狭小;虽然降水十分丰富,但地表水缺乏。

 

P34思考提示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体来说是南多北少,特别是华北地区地多、人多、水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耕地日渐减少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

漫画中反映出的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①建筑用地占用大量耕地;②耕地遭受破坏、灾害损失造成耕地减少;③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

压力

表现

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山地面积大,人口众多

耕地的地理分布不均匀

东南多,西北少

耕地不断减少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多、土地退化、土壤污染、水土流失严重

中低产田比重大

高中低产田各占1/3左右

———————重点难点掌握好———————

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原因

产生过程

影响

水土流失

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

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

土地沙漠化

气候变暖、气候干旱、风沙侵蚀等,乱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

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等

土壤次生

盐碱化 

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耕地退化、农业减产

酸化

酸雨、大量使用化肥

土壤酸度增大、板结硬化

污染

大气、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放,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类健康

非农业建

设用地 

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

占用了大量耕地,使人均耕地面积日渐减少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所占比重是(  )

A.19%        B.20%

C.21%D.22%

2.该区域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是(  )

A.改良土壤,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退耕还牧,发展乳畜业

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

D.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解析:

1.A 2.C 第1题,由土地利用结构图中未利用地的比例减去土地资源构成图中的不适宜地的比例得出答案。

第2题,结合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自然特点知,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全国卷Ⅰ)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

右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加大土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填埋等方面分析。

答案:

危害:

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

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P35思考提示 1.分析图中的三条曲线可以看出: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减少,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到2000年左右时,世界耕地供需平衡,此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继续减少,所需耕地面积继续增加,可耕地不能满足所需耕地的需求,耕地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

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世界耕地面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若按现有的生产水平,世界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可延缓到2010年左右。

若按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分别可延缓到2040年和2070年左右。

以后又出现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且越来越尖锐。

3.如果使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又能延缓一段时期。

翻一番可延缓到2025年,翻两番可延缓到2050年,此后又出现了耕地不足。

4.不可行。

因为开垦土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能把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延缓一段时间。

更何况可供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

所以耕地的供需矛盾实质上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P36上思考提示 我国人口变化、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趋势与发展前景:

1历史趋势:

自唐朝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2发展前景:

我国人口仍在增长,后备的耕地资源有限,城市、工业、交通等还要占用耕地,所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然有减少的趋势。

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情景导入先思考———————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我们身边的很多物品:

手机、自行车、汽车、空调以及诸多尖端科技领域,都离不开稀土的应用。

目前,全球约90%的稀土产品仍然来自中国。

据统计,我国稀土储量仅剩2700万吨,在世界总储量中占比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

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未来极可能需要进口。

思考探究:

我们如何才能合理开采和使用稀土,防止稀土资源的枯竭?

提示:

依法开采、提高开采技术;节约、合理高效利用;完善市场机制。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些矿产濒临枯竭的原因

1.世界:

消费量增长,消费不平衡。

2.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②富矿少,贫矿多;③地区分布不平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供需矛盾

———————方法技巧很重要———————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思路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地区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短缺问题,解决措施需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

所谓“开源”,即增加资源供应来源,可以是同种资源,通过加大勘探开发而增加产量;也可以是其他资源,如煤炭供应紧张,可以增加石油供应,火电供应不足,可以发展风电、核电等。

所谓“节流”,即节约,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节流一方面是从生产中进行,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方式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进行,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浪费一滴水,随手关灯等。

———————应用体验不可少———————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部,都被搞得支离破碎。

材料二 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

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从这以后,泥石流危害严重。

地面被冲刷成的沟谷多达上百条,使30%以上乡镇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材料三 我国有许多种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往往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

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

1.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单一

B.目前矿业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

C.矿产资源分布较均匀

D.由于矿产资源总量丰富,故后备探明储量充足

2.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

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

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

3.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  )

A.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

B.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

C.大力开采海洋矿产资源,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

D.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解析:

1.B 2.B 3.D 第1题,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规律可循。

资源种类多,就说明地质条件多元化,而多样的地质条件导致了各类资源的分布不均。

第2题,考查的是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A、C、D也是矿产资源问题,但既不是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也不是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3题,要紧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选择题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

读表完成1~3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045

514

387

288

1344

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

解析:

1.B 2.B 3.C 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为美国的10倍。

第2题,我国工农业技术水平低,节水意识淡薄是造成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

第3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措施。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完成4~5题。

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东部沿海地带D.东部季风区

5.近年来③地耕地不断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非农占耕B.水蚀毁耕

C.生态退耕D.沙暴吞耕

解析:

4.D 5.A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这些地区都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第5题,③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工业化、城市化等非农占用耕地面积较大。

6.下图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图中反映出,造成西辽河流域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建设B.过度放牧

C.过度垦殖D.退草还林

解析:

选C 从图中可知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耕地增多,这说明过度开垦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发展农作物种植。

7.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

C.开采中采富弃贫,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D.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一般来说,东多西少

解析:

选B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采矿时采富弃贫,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

分布上,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而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二、综合题

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布瓦凯市以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但有近100万人缺水。

请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

(2)科特迪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请指出科特迪瓦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解析:

(1)题,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布瓦凯地势较高,附近河流的水不能自流到布瓦凯;布瓦凯属热带草原气候,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短缺。

解决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

(2)题,科特迪瓦为热带草原气候区,过度开发造成土地荒漠化严重。

荒漠化造成土地退化、贫困加剧。

答案:

(1)自然原因:

地势较高,附近河流不能自流到城市内;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大。

解决措施:

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2)荒漠化。

土地退化,贫困加剧。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富煤少油,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口原油逐年攀升,“煤制油”被提上议事日程。

内蒙古高原神华“煤制油”项目,年消化原煤1.5×107t,产成品油5.0×106t,并计划在今后15年内,投资2000亿元,达到年产3.0×107t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20倍。

此外,安徽、黑龙江、河南、新疆等地区,大小不等的“煤制油”项目即将启动。

(1)在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试分析山西省酸雨问题较轻的自然原因。

(2)有人认为:

“煤制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煤制油项目。

也有人认为:

“煤制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3)为缓解东南沿海能源紧张状况,可采取哪些对策?

解析:

酸雨污染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地形、土壤酸碱性等方面分析。

煤制油工程的建设需要从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分布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应采取开源节流的措施。

答案:

(1)降水量少;地势较高,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土壤多呈碱性,空气中碱性尘埃对酸性气体有中和作用。

(2)应该建设。

理由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制油”的原料充足;我国石油紧张,进口量大;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高。

不应该建设。

理由是:

“煤制油”转化率不高会导致能源浪费;投资大、成本高;煤制油消耗大量水资源;导致煤炭开采量加大,加速煤炭资源枯竭。

(3)开源方面:

开发新能源。

节流方面:

加强技术革新,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区际协调:

将耗能大户转移至能源丰富的地区,拓展新的能源输入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