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9874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6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8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8页
亲,该文档总共1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docx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

第一讲

一、授课内容:

1、什么是单片机

2、单片机的发展

二、授课类型:

讲授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目标:

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掌握单片机的特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单片机的特点

六、教学设想:

借助产品、作品演示,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

七、教学过程:

(板书)

一、什么是单片机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并且由于芯片的集成度的提高而使计算机微型化,出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Computer),简称单片机,也可称为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Unit)。

单片机,即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随机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

二、单片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

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十分迅猛。

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处理器(4004)以来,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1971年11月Intel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并配有RAM、ROM和移位寄存器,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Intel8008,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继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以1976年Intel公司推

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采用将8位CPU、8位并行I/O接口、8位定时/计数器、RAM和ROM等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单片结构,虽然其寻址范围有限(不大于4KB),也没有串行I/O,RAM、ROM容量小,中断系统也较简单,但功能可满足一般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的需要。

第3阶段(1980~1983):

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这一阶段推出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多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片内RAM、ROM的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个别片内还带有A/D转换接口。

第4阶段(1983~80年代末):

16位单片机阶段。

1983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由于其采用了最新的制造工艺,使芯片集成度高达12万只晶体管/片。

第5阶段(90年代):

单片机在集成度、功能、速度、可靠性、应用领域等全方位向更高水平发展。

单片机的应用特性:

(1)集成度高

MCS-51系列单片机代表产品为8051,8051内部包含4KB的ROM、128B的RAM、四个8位并行口、一个全双工串行口、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一个处理功能强大的中央处理器。

(2)系统结构简单

MCS-51系列单片机芯片内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增加或更换一个模块就能获得指令系统和引脚兼容的新产品。

另一方面,MCS-51系列单片机具有64KB的外部程序存储器寻址能力和64KB的外部RAM和I/O口寻址能力。

Intel公司标准的I/O接口电路和存储器电路都可以直接连到MCS-51系列单片机上以扩展系统功能,应用非常灵活。

(3)可靠性高

单片机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出厂指标有军用品、工业品和商用品之分。

其中军用品要求绝对可靠,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可靠工作,主要用于武器系统、航空器等方面。

单片机属于工业品,能在常温下工作,不需要在温度恒定的机房内工作。

由于单片机总线大多在芯片内部不易受干扰,而且单片机应用系统

体积小,易于屏蔽,所以单片机的可靠性较高。

(4)处理功能强,速度快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中具有加、减、乘、除指令,各种逻辑运算和转移指令,还具有位操作功能。

CPU时钟频率高达12MHz,单字节乘法和除法仅需要4μs,而且具有特殊的多机通信功能,可作为多机系统中的子系统。

单片机的制造工艺:

制造单片机的工艺只有两种:

HMOS工艺和CHMOS工艺。

早期的MCS-51系列芯片都采用HMOS工艺,即高密度、短沟道MOS工艺。

8051、8751、8031、8951等产品均属于HMOS工艺制造的产品。

CHMOS工艺是CMOS和HMOS的结合,除保持了HMOS工艺的高密度、高速度之外,还具有CMOS工艺低功耗的特点。

例如HMOS工艺制造的8051芯片的功耗为630mW,而用CHMOS工艺制造的80C51芯片的功耗为120mW,这么低的功耗用一粒钮扣电池就可以工作。

单片机型号中包含有“C”的产品就是指它的制造工艺是CHMOS工艺。

例如80C51,就是指用CHMOS工艺制造的8051。

三、单片机的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功能强、性价比高。

(2)数据大都在单片机内部传送,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3)结构灵活,易于组成各种微机应用系统。

(4)应用广泛,既可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等场合,又可用于测量仪器、医疗仪器

及家用电器等领域。

(5)内含有Flash存储器

由于片内含有Flash存储器,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以十分容易地进行程序的修改。

同时,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地保存数据信息,即使外界电源损坏也不影响信息的保存。

(6)和AT80C51插座兼容

AT89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和MCS-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是一样的。

只要用相同引脚的AT89系列单片机就可以取代MCS-51系列单片机。

(7)静态时钟方式

AT89系列单片机采用静态时钟方式,节省电能,这对于降低便携式产品的功耗十分有用。

第二讲

一、授课内容:

1、MCS-51和80C51系列简介

2、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二、授课类型:

讲授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目标:

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掌握单片机的特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单片机的特点

六、教学设想:

借助产品、作品演示,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

七、教学过程:

(板书)

一、单片机系列简介

目前世界上单片机生产厂商很多,如:

Intel、Motorola、Philips、Siemens、NEC、ADM、Zilog等公司,其主流产品有几十个系列,几百个品种。

尽管其各具特色,名称各异,但作为集CPU、RAM、ROM(或EPROM)、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为一体的单片机,其原理大同小异。

现以Intel公司的系列产品为例,说明各系列之间的区别。

Intel公司从其生产单片机开始,发展到现在,大体上可分为3大系列:

MCS—48系列、MCS—51系列、MCS—96系列。

MCS—51单片机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虽已有10多种产品,但可分为两大系列:

MCS—51子系列与MCS—52子系列。

MCS—51子系列中主要有8031、8051、8751三种类型。

而MCS—52子系列也有3种类型8032、8052、8752。

在某些性能上略有差异。

由此可见,在本子系列内各类芯片的主要区别在于片内有无ROM或EPROM;MCS—51与MCS—52子系列间所不同的是片内程序存储器ROM从4KB增至8KB;片内数据存储器由128个字节增至256个字节;定时器/计数器增加了一个;中断源增加了1~2个。

另外,对于制造工艺为CHMOS

的单片机,由于采用CMOS技术制造,因此具有低功耗的特点,如8051功耗约为630mW,而80C51的功耗只有120mW。

MCS-51是一个单片机系列产品,具有多种芯片型号。

具体说,按其内部资源配置的不同,MCS-51可分为两个子系列和四种类型.

MCS-51子系列包含4个产品,这4个产品具有不同的应用特性。

8051:

单片机8051内部包含了4KB的ROM、128B的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4个8位并行口、一个全双工串行口、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一个处理功能很强的中央处理器,是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8751:

是以4KB的EPROM代替4KBROM的8051。

8951:

是以4KB的E2PROM(或FlashROM)代替4KBROM的8051。

8031:

是内部无ROM的8051。

单片机8031不构成完整计算机,必须外接EPROM作为程序存储器。

52子系列也包含4个产品,分别是51子系列的增强型。

由于资源数量的增加,芯片的功能有所增强。

片内ROM容量从4KB增加到8KB;RAM容量从128B增加到256B;定时器数目从2个增加到3个;中断源从5个增加到6个等。

80C51单片机系列是在MCS-51系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早推出80C51系列芯片的是Intel公司,并且作为MCS-51系列的一部分,按原MCS-51系列芯片的规则命名,例如80C51、80C31、87C51等(至于89C51,我们把它归入89系列单片机,将在下一节介绍)。

后来越来越多的公司生产80C51芯片,而且型号的命名已面目全非,功能上也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如增加了A/D转换、高速I/O口等。

有些还在总线结构上做了重大改进,出现了廉价的非总线型单片机芯片。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CHMOS工艺芯片80C51/80C31/87C51/89C51的基本特征是低功耗、允许的电源电压波动范围较大(为5V±20%),并有三种功耗控制方式(增加了待机和掉电保护两种方式)。

习惯上,我们仍然把80C51系列作为MCS-51的子系列。

二、单片机的应用

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功耗低,控制功能强及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在国民经济建设、军事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家用电器领域

目前国内各种家用电器已普遍采用单片机控制取代传统的控制电路,而做成单片机控制系统。

例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微波炉、电饭煲、电视机、录像机及其它视频音像设备的控制器。

(2)办公自动化领域

现代办公室中所使用的大量通信、信息产品多数都采用了单片机,如通用计算机系统中的键盘译码、磁盘驱动、打印机、绘图仪、复印机、电话、传真机、考勤机等。

(3)智能仪表。

用单片机改造原有的测量、控制仪表,促进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综合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4)机电一体化产品。

单片机与传统的机械产品相结合,使传统机械产品结构简化,控制智能化。

(5)商业营销领域

由于在商业营销系统已广泛使用的电子称、收款机、条形码阅读器、仓储安全监测系统、商场保安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冷冻保鲜系统等中,目前已纷纷采用单片机构成专用系统,主要由于这种系统有明显的抗病菌侵害、抗电磁干扰等高可靠性能的保证。

(6)汽车电子与航空航天电子系统

通常在这些电子系统中的集中显示系统、动力监测控制系统、自动驾驭系统、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监视器(黑匣子)等都要构成冗余的网络系统。

习题

1.什么叫单片机?

除了“单片机”之外,单片机还可以称为什么?

2.单片机主要使用汇编语言,而编写汇编语言程序要求设计人员除了熟练掌握指令系统外,还必须精通什么?

3.8051、8751、8031单片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与8051比较,80C51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AT89系列单片机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6.单片机发展方向是什么?

第三讲

一、授课内容:

进位计数制及相互转换

二、授课类型:

讲授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目标:

掌握各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掌握各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六、教学设想:

借助产品、作品演示,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

七、教学过程:

(板书)

一、进位计数制

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的方法称之为进位计数制,简称进位制。

人们日常生

活中习惯上使用十进制,而二进制使于实现、存储、传输,所以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

但二进制不易书写和阅读,因此又引入了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1.十进制(后缀或下标D表示)

十进制计数原则:

逢十进一

十进制的基数为:

10

十进制的数码为:

0123456789

十进制数第K位的权为:

10k

(第K位的权为基数的K次方,第K位的数码与第K位权的乘积表示第K位数的值)。

例如:

8846.78=8×103+8×102+4×101+6×106+7×10—1+8×10—2

该数中共出现三次数码8,但各自的权不一样,故其代表的值也不一样。

2.二进制(后缀或下标B表示)

二进制计数原则:

逢二进一

二进制的基数为:

2

二进制的数码为:

01

二进制数第K位的权为:

2K

例如:

11010101.01B=1×27+1×26+0×25+1×24+0×23+1×22+0×21+1×20+0×2—1+1×2—2=213.25

N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N个数。

例如3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8个数,如附表1所示:

附表1

3.八进制(后缀或下标O表示)

八进制计计数原则:

逢八进一

八进制的基数为:

8

八进制的数码为:

01234567

八进制数第K位的权为:

8K

例如:

127O=1×82+2×81+7×80=87D

4.十六进制(后缀或下标H表示)

十六进制计数原则:

逢十六进一

十六进制的基数为:

16

十六进制的数码为:

0123456789ABCDEF

十六进制第K位的权为:

16k

例如:

64.4H=6×161+4×160+4×16—1=100.25D

十六进制数、二进制和十进制数的对应关系如附表2所示:

附表2

二、不同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制数。

转换原则:

按权展开求和。

例如:

10001101.11B=1×27+0×26+0×25+0×24+1×23+1×22+0×21+1×20+1×2—1+1×2—2=141.75D

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数也同样遵循该原则,不再单独介绍了。

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原则:

①整数部分:

除基取余,逆序排列

②小数部分:

乘基取整,顺序排列

例将十进数186和0.8125转换成二进制数。

因此:

186D=10111010B

0.8125D=0.11011B

注意:

当十进制小数不能用有限位二进制小数精确表示时,根据精度要求,采用“0舍1入”法,取有限位二进制小数近似表示。

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同样遵循该原则。

3.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由于十六进制的基数是2的幂,所以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是十分方便的,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的原则:

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四位一组不足补零,直接用十六进制数来表示;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四位一组不足补零,直接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例附—2将二进制数10011110.001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10011110.00111000

9

E

38

所以10011110.00111B=9E.38H。

4.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原则:

十六进制数中的每一位用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例如:

将十六进制数A87.B8转换为二进制数。

A87.B810101000011110111000

高位低位低位

高位

所以A87.B8H=101010000111.10111000B。

八进制的基数同样是2的幂,因此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也遵循以上的原则,只是将原则中的四位改成三位。

例如:

将二进制数11010110.110101B转换成八进制数。

将八进制数746.42O转换成二进制数。

011010110.110101746.42

3266511110011010001所以,11010110.110101B=326.65O,746.42O=111100110.100010B

三、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运算

1.二进制数的运算

加法法则乘法法则

0+0=00X0=0

0+1=10X1=0

1+0=11X0=0

1+1=0(进位1)1X1=1

注意:

二进制数加法运算中1+1=0(进位1)和逻辑运算中1∨1=1的不同含义。

2.十六进制数的运算

十六进制数的运算遵循“逢十六进一”的原则。

①十六进制加法:

十六进制数相加,当某一位上的数码之和S小于16时与十进制数同样处理,如果数码之各S≧16时,则应该用S减16及进位1来取代S。

例如:

08A3H

+4B89H

542CH

②十六进制减法

十六进制减法也与十进制数类似,够减时直接相减,不够减时服从向高位借1为16的原则。

例如:

05C3H

-3D25H

C89EH

十六进制数的乘除运算同样根据逢十六进一的原则处理,这里不再繁述。

第四讲

一、授课内容: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二、授课类型:

讲授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目标:

熟悉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六、教学设想:

借助产品、作品演示,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

七、教学过程:

(板书)

一、计算机中有符号数的表示。

计算机中的数是用二进制来表示的,有符号数中的符号也是用二进制数值来表示,0表示“+”号,1表示“-”号,这种符号数值化之后表示的数称之为机器数,它表示的数值称之为机器数的真值。

为将减法变为加法,以方便运算简化CPU的硬件结构,机器数有三种表示方法:

即原码、反码和补码。

1.原码

最高位为符号位,符号位后表示该数的绝对值。

例如:

[+112]原=01110000B

[—112]原=11110000B

其中最高位为符号位,后面的7位是数值(字长为8位,若字长为16位,则后面15位为数值)。

原码表示时+112和-112的数值位相同,符号位不同。

说明:

①0的原码有两种表示法:

[+0]原=00000000B

[-0]原=10000000B

②N位原码的表示范围为:

1-2N—1~2N—1-1。

例如8位原码表示的范围为:

-127~+127

2.反码

最高位为符号位,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为其正数原码按位求反。

[+112]反=01110000B

[–112]反=10001111B

说明:

①0的反码有两种表示法:

[+0]反=00000000B

[-0]反=11111111B

②N位反码表示的范围为:

1-2n—1-2n—1-1;

例如8位反码表示的范围为–127-+127。

③符号位为1时,其后不是该数的绝对值。

例如反码11100101B的真值为–27,而不是–101。

3.补码

最高位为符号位,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其正数原码按位求反再加1。

例如:

[+112]补=01110000B

[—112]补=10010000B

说明:

①0的补码只有一种表示法:

[+0]=[—0]=00000000B;

②n位补码所能表示的范围为—2n—1-2n—1—1;

例如8位补码表示的范围为-128-+127。

③八位机器数中:

[—128]补=10000000B,[-128]原,[-128]反不存在。

④符号位为1时,其后不是该数的绝对值。

例如:

补码11110010B的真值为–14,而不是–114。

有符号数采用补码表示时,就可以将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

因此计算机中有符号数均以补码表示。

例如:

X=84-16=(+84)+(–16)→[X]补=[+84]补+[–16]补

(+84)补=01010100B

(–16)补=11110000B

01010100B

+11110000B

01000100B

1

所以[X]补=01000100B,即X=68。

在字长为8位的机器中,第7位的进位自动丢失,但这不会影响运算结果。

机器中这一位并不是真正丢失,而是保存在程序状态字PSW中的进位标志Cy中。

又如:

X=48-88=(+48)+(-88)→[X]补=[+48]补+[—88]补

[+48]补=00110000B

[-88]补=10101000B

00110000B

+10101000B

11011000B

所以[X]补=11011000B,即X=-40。

为进一步说明补码如何将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我们举一日常的例子:

对于钟表,它所能表示的最大数为12点,我们把它称之为模,即一个系统的量程或所能表示的最大的数。

若当前标准时间为6点,现有一只表为9点,可以有两种调时方法:

①9-3=6(倒拨)

②9+9=6(顺拨)

即有9+9=9+3+6=12+6=9-3

因此对某一确定的模,某数减去小于模的一数,总可以用加上该数的负数与其模之各(即补码)来代替。

故引入补码后,减法就可以转换为加法。

补码表示的数还具有以下特性:

[X+Y]补=[X]补+[Y]补

[X-Y]补=[X]补+[-Y]补

附表3为n=8和n=16时n位补码表示的数的范围。

附表3n位二进制补码数的表示范围

二、无符号整数

在某些情况下,处理的全是正数时,就不必须再保留符号位。

我们把最高有效位也作为数值处理,这样的数称之为无符号整数。

8位无符号数表示的范围为:

0-255。

计算机中最常用的无符号整数是表示存储单元地址的数。

三、字符表示

字母、数字、符号等各种字符(例如键盘输出的信息或打印输出的信都是按字符方式输出输出)按特定的规则,用二进制编码在计算中表示。

字符的编码方式很多,最普遍采用的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SCⅡ码。

ASCⅡ码是7位二进制编码。

计算机中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ASCⅡ码字符,最高位默认为0,可用作校验位。

第五讲

一、授课内容:

MCS―51系列单片机

二、授课类型:

讲授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目标:

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引脚功能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80C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七、教学设想:

借助产品、作品演示,一方面可以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