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77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8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docx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大纲寒假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2节科学并不神秘、走进科学实验室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的发明使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科学家发现了,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但同时,的大量使用对土地产生了污染;汽车的大量使用使污染严重……

1.蒸汽机电磁学计算机技术DNA塑料薄膜空气

查阅材料·搜索重点

2.下列是我们实验室的常用仪器,你使用过这些仪器吗?

知道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吗?

(1)天平和砝码:

(2)显微镜:

(3)电流表:

;(4)电压表:

(5)停表:

;(6)酒精灯:

3.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比如,不能用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

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并清洗双手。

4.酒精灯的使用:

(1)点燃酒精灯应用引燃,不能用另一只酒精灯点燃;熄灭酒精灯应用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2)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分为、和三层,各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温度最低的是;温度居中的是。

所以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物体应处在处温度升高最快。

2.

(1)称量物体的质量

(2)观察微小的物体(3)测量电流

(4)测量电压(5)测量时间(6)加热

3.湿手电源水槽干净

4.

(1)火柴灯帽

(2)外焰内焰焰心外焰焰心内焰外焰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5.猜谜(各猜一种仪器的名称):

(1)既直且斯文,满身带分寸,从来不律己,专门度别人。

(2)一个老汉,身上挑担,为人公正,偏心不干。

(3)墙上一条河,刮风不扬波,夏天河水涨,冬天河水落。

(4)无线能穿针,有字不成文,无脚天天走,有时当当声。

(5)又直又壮一医生,白色大褂还透明,条条药规背上刻,不量个头不看病。

6.在生活中下列工具的使用不恰当的是()。

A用放大镜来看报纸杂志

B.用实验室的天平来测量一只鸡和质量

C.用刻度尺来量体裁衣

D.用实验室的停表来测量烧熟一只鸡所用的时间

7.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中:

你认为这些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5.

(1)刻度尺

(2)天平(3)温度计(4)时钟(5)体温计

6.B7.ADE

提醒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并正确学会滴管、酒精灯、放大镜的使用很重要,因为它们是今后学习中要经常使用的仪器。

第3节科学观察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如皮肤烫伤时,可用冲洗受伤处。

被化学试剂灼伤时,可用冲洗1分钟以上。

1.大量冷水缓缓流水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2.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许多科学知识需要经过仔细、准确的和,并通过认真、严密的后,才能总结出来。

3.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和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拓展人类的观察能力。

比如,用观察到植物的叶绿体,用观测遥远的星系,用拍摄运动时的物体等。

4.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仔细观察各种,正确记录_和,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5.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

因此,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与。

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和等方法。

2.观察观察实验论证

3.感官仪器工具电子显微镜天文望远镜频闪照相机

4.仪器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所测数据

5.记录现象数据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6.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首先要明确的是()。

A.实验目的B.该实验需要的仪器

C.实验操作D.实验观察和记录

7.利用家里的镜子观察,我们看到自己的像与自身相比是(填“等大”“放大”或“缩小”,下同)的;利用摩托车或汽车上的后视镜观察,我们看到的像与实际相比是的。

6.A7.等大缩小

提醒

对鸡蛋放在溶液里沉浮的实验,今后还会涉及科学原理,包含浮力、密度、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内容,所以要先行建立一个良好的实验基础。

第4节科学测量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学校实验室中有放仪器的和供学生做实验的。

2.科学实验的结果常常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是()。

A.放大镜B.天平

C.刻度尺D.量筒

1.仪器室大间实验室

2.A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3.测量:

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

长度的常用单位是。

测量较大的距离一般用,测量较小的距离一般用或。

研究微观世界时,还会用到和等单位。

4.体积是物体占有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m3)。

较小的体积单位是(cm3)。

液体的体积单位还用(L)和(mL)。

测量规则的物体的工具;不规则的物体(液体)的工具是。

5.物体的称为温度。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温度计,制作原理是液体的。

3.标准量长度单位米千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4.空间立方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刻度尺量筒(杯)

5.冷热程度水银或酒精热胀冷缩

6.某同学想了解教室的长度,测量时较为合适的工具是()。

A.米尺

B.三角板

C.普通直尺

D.皮卷尺

7.一支有刻度的温度计,当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为4cm;当将它插入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为24cm,则温度每升高1℃,水银柱的长度增加cm;当温度计的水银柱长为16cm时它所测量的实际温度是℃。

6.D7.0.260

提醒对刻度尺、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最好建立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第5节科学探究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火焰层

平均温度/℃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1)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用手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过1~2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酒精灯外焰部分明显,而内焰和焰心部分基本没有。

由此现象得出结论:

酒精灯火焰的处温度最高。

(2)小组中乙和丙两同学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各自酒精灯各层火焰的平均温度如上表,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酒精灯火焰的处温度最高。

(3)乙和丙两人所测各层火焰的温度也不一致(如外焰相差147℃),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一点)。

(4)你认为(填“甲”或“乙和丙”)的结论比较可靠。

(1)变黑(碳化)外焰

(2)外焰(3)酒精浓度、灯芯高度、酒精灯型号等合理即可

(4)乙和丙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1.科学探究是获得的一种基本方式。

它是一个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运用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达成共识的过程。

2.科学探究时,首先要。

然后,针对需要探究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有关该问题的信息,通过思考,建立。

接着,对研究的问题制订,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尽可能多的,对猜测或假设进行。

如果事实或证据与猜测或假设不符,就必须提出猜测或假设,重新查找证据……然后,用口头或书面报告等形式表达,并与他人探究的过程与结果。

1.科学知识发现问题寻求证据创造性评价与交流

2.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探究的计划事实或证据检验新的讨论和交流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3.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

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想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填序号,下同)。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

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4.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方法分别是()。

A.提出问题观察和实验

B.观察实验

C.建立假设分析和归纳

D.建立假设观察与思考

5.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

A观察B.假设

C.实验D.推论

3.④③②⑥⑤①③⑥

4.A5.C

提醒在充分掌握科学探究一般步骤的基础上,加强对科学探究的实践,是巩固科学探究的最好办法。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在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常借助于。

2.如果所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你的和,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1.放大镜2.头部放大镜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3.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能、能、能、对外界刺激有。

人、狗、银杏树、水稻、蚯蚓、细菌等都具有这些生物特征,它们都是。

4.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蜗牛身体由、、、、_等部分组成。

3.生长繁殖后代呼吸反应生物

4.壳足触角眼口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仙人球B.气球C.牡丹D.鸵鸟

6.下列关于动物和植物区别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动物会运动,植物不会运动

B.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动物一般是直接或间接从植物取得养料

D.动物和植物获得养料的方式不同

7.含羞草的叶子被碰触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B.应激性

C.繁殖D.呼吸

8.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反映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

A变异性B.适应性C.应激性D.遗传性

9.研究蜗牛需要采集蜗牛,以下关于寻找蜗牛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到温暖潮湿的地方去找

B.沿着蜗牛爬过留下的白色痕迹去找

C.夏天雨后到草丛中去找

D.酷暑干旱季节到水泥地上去找

5.B6.A7.B8.D9.D

提醒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应用本质上的特征,不能看表面现象。

第2节细胞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光合作甩B.呼吸作用

C.蒸腾作D.自养

2.王强发现窗外小树的叶子没有任何两片是完全相同的。

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A变异性B.遗传性

C.适应性D.能影响环境

1.B2.A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但他所绘制出来的图实际上是,当时被他称之为。

4.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和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同相同的基本单位所构成的,这就是。

20年后,另一位德国科学家魏尔啸进一步提出:

一切细胞来自。

这样,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就形成了:

所有的;细胞是;细胞是由产生的。

5.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其中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结构是,内含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是。

3.细胞细胞壁细胞

4.施莱登施旺细胞细胞学说细胞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分裂

5.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6.甲乙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请根据他们所做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一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_细胞临时装片。

(2)分别观察两位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后,他们发现: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_和_,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这些结构。

6.

(1)口腔上皮

(2)液泡细胞壁

提醒细胞的结构、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制作临时装片等内容都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热门的中考题材,必须全面掌握。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黄瓜果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⑦线粒体

A.①⑤⑥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15×,物镜40×

1.B

2.A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3.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如果一个细胞经历6次分裂,会产生个细胞。

而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则是细胞、、的结果。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细胞核中出现了,并且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4.由功能相近的多个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称为。

试举3例:

3.母子64分裂生长分化染色体平均

4.器官生理功能系统运功、消化、呼吸系统等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5.细胞分裂能够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

对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与母细胞相同

B.所有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再进行分裂

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

D.所有细胞都能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分裂、分化

5.C

提醒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不同的概念;组织、器官、系统是有层次性的。

第4节常见的动物

回顾总结

1.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2)A细胞通过形成B。

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形成C。

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1.

(1)受精卵

(2)细胞分裂遗传物质(3)细胞分化(4)F系统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2.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种,根据体内有无,把动物分为和两大类。

3.像鱼、蛙、鸟等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它是由许多块组成的,称为。

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分成类、_类、类、类和类。

2.150万脊柱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3.脊柱脊椎骨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鸟哺乳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4.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

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椎骨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B.②或③

C.③或④D.①或④

5.下列哪种动物为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

A.孔雀B.蝙蝠

C.D.鲨鱼

4.A5.B

提醒要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而不是按照名称分类。

第5节常见的植物

1.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呼吸,用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

青蛙一生发生了从受精卵→→幼蛙→的变化。

1.种

2.鳃鳍蝌蚪成蛙鳞片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3.一些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植物。

像苹果、豌豆那样,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植物。

像红松那样,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植物。

裸子植物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子植株,根系,抗寒能力强。

4.在树林、田野、河流或湖泊边的阴湿环境中,经常生长着一些低矮的不开花的植物,如蕨、胎生狗脊等。

它们没有,但有、、。

到了夏天,叶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很多具有繁殖作用的。

这种植物称为蕨类植物。

3.种子被子裸子高大发达

4.种子根茎叶孢子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5.千年铁树开了“花”,这说明()。

A.铁树是可以开花的

B.铁树开花不容易

C.铁树是绿色开花植物

D.铁树能结出种子

6.李强的家里养了一盆观赏性蕨类植物——肾蕨。

为了使它长得好,你认为下列哪个建议合适?

()。

A.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

B.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C.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

D.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

5.D

6.B

提醒植物的分类主要集中在植物六大器官的差异上。

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

1.动物、植物都是由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数量很多,细胞构成了、组织构成,器官构成系统。

2.动物中被称为我国国宝的是,这是一种动物,特征是胎生、哺乳。

3.苏铁、杉树属于植物,它们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已经很长。

1.细胞组织器官

2.大熊猫哺乳

3.裸子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4.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的植物,它与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共同点是都有、、、,但它还有、以及等结构。

5.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生活在中。

它的体内有一对成形的,即大核和小核。

草履虫用摄取食物,用消化食物,用排出食物残渣,用排出废物,用进行运动。

6.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特有的珍稀植物有、、等。

7.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意义:

(1)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

(2)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

,滥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排放污染物等。

(3)保护措施:

设立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和具有代表性的的最有效手段。

(4)我国已参加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有广东省的、吉林省的、四川省的、贵州省的等10多个自然保护区。

4.藻类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鞭毛眼点伸缩泡

5.动物水细胞核口沟食物泡胞肛伸缩泡纤毛

6.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银杏水杉珙桐

7.

(2)丧失栖息地(3)自然保护区珍稀生物资源自然环境

(4)鼎湖山长白山卧龙山梵净山

8.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是()。

A.草履虫B.衣藻

C.面包霉D.细菌

8.B

提醒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影响生物物种多样性最大的因素是栖息地的丧失。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第2章《观察生物》中我们曾学过结构与层次,我们已经知道动物、植物都有结构层次,其实,天体也有结构层次。

植物:

→→

动物:

→→→

天体:

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1.细胞组织器官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2.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equator)的。

它的赤道半径是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千米,仅差0.33%。

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3.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千米。

地幔在地壳以下,下到2900千米深处。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

地核位于2900千米以下,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2.稍扁略鼓球体63786357

3.地壳地慢地核17岩石圈液态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4.以下不属于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是()。

A.大地是方的

B.大地是一个圆盾

C.球体

D.大地是个空心山

5.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比较,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内部结构的()。

A.地壳B.地幔

C.软流层D.地核

4.C5.B

提醒对P83的活动,要用篮球和铅笔认真地模拟一下,看是否能达到课本中所讲的效果,并对“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有个感性的认识。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

A.看海中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

B.月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

C.登上航天飞船从太空中观察

D.在地上插一根杆,观察太阳下杆影长度的变化

1.B2.D

查阅教材·搜索重点

3.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

地球仪可以直观、清楚地告诉我们地球的情况。

4.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后表现在平面图上的图形。

比较常见的地图有、和等。

5.看懂地图先要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语言”,即地图三要素,它们是、和。

3.模型表面

4.图式符号缩小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

5.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6.关于地图上的经度、经线、纬度、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表示东西方向,纬线表示南北方向

B.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处北纬30°~40°之间,是中纬度地区

C.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D.东经20°和西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6.B

提醒对关键点、注意点、易错点进行说明提醒。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回顾总结·温故知新

1.在地球仪确定地理位置:

(1)一个经纬度只能确定地球表面的点的位置,地球表面的一个点也只有个经纬度。

(2)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度,以东到180°属于经,通常用“”表示;以西到180°属于经,通常用“”表示。

2.家住杭州的小露暑假期间去黄山旅游。

下列地图对这次旅游没有明显帮助的是()。

A.中国地形图

B.杭州市政区图

C.黄山交通图

D.黄山景区分布图

1.

(1)1个1

(2)180东E西W

2.A

查阅材料·搜索重点

3.常见的岩石有、、三种类型。

4.地球内部的有时会在士也下深处慢慢冷却,有时又会从喷发出来后冷却,这种由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叫。

5.沉积岩里常有的化石有、、等。

6.大自然中,岩石是由组成的。

7.岩石的应用:

建筑材料(如、),工艺品材料(、)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4.岩浆地表岩浆岩浆岩

5.琥珀树叶化石贝壳化石

6.矿物

7.大理石花岗岩和田玉青田石铁矿铜矿

引深教材·回答问题

8.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请运用多种方法去认识岩石的特征。

实验名称:

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的特征。

实验材料:

2~3种岩石、放大镜、水槽、水、滴管、稀盐酸、锤子、抹布

实验过程:

(1)分别将岩石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洗干净,用抹布擦干,用放大镜观察,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

(2)用铁锤分别敲击岩石,我们会发现有的岩石比较硬,用锤子也砸不碎,有的岩石较软,敲击后会变成颗粒。

(3)用滴管往岩石上滴2~3滴稀盐酸,我们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