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9047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docx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试卷编号:

12号

一、填空(1’x20)

1、科学研究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科学理论、方法技术。

2、确定性原则是指研究者选择和确定的()应合理适度。

3、遵循确定性原则选题,应注意具体明确、()、难以兼顾的三点要求。

4、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浏览、粗读和()三种。

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

5、文献是记录、()、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6、确定问题的原则有:

实践性、可行性、()。

7、根据访谈结构可将访谈分为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访谈。

8、为保证研究的质量,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具备:

定向性、价值性、()、新颖性。

9、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

来源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10、观察计划和方案的内容包括:

观察研究的目的、观察对象、()、观察类型、观察的取样和时间安排、观察提纲和观察记录表、观察手段和工具等。

11、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

12、研究计划一般包括:

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7部分。

13、()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

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

14、选定课题即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它包括两方面含义:

()、选择进行时间研究的教育问题。

15、文献研究具有间接性、无反应性、()、保险系数相对较大和便于做纵向分析等特点。

16.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中的抽样比率是样本容量与()的比率。

17、常用的教育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18、一份完整的问卷由指导语、()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19、行动研究的四个基本途径是问题研究、合作研究、叙事研究、()。

20、个案追踪法主要适用于三种研究情境:

一是探索发展的连续性;二是探索发展的稳定性、三是探索()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响。

二、单选(1’x25)

1、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经历的第三个时期是()

A、直觉观察时期B、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C、分析为主时期D、研究方法变革时期

2、在教育研究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的研究属于()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

C、发展研究D、预测研究

3、开发性研究是属于哪种分类方法得出来的分类结果()

A、接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分

B、按研究目的分

C、按研究方法分

D、按研究对象分

4、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文献检索B、理论构思

C、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D、形成研究计划

5、研究课题的类型依据课题研究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应用性课题、开发性课题与()

A、历史性课题B、单一性课题

C、理论性课题D、描述性课题

6、“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

7、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

A顺查法B逆查法C追踪法D综合查找法

8、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

A顺差法B逆差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

9、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文献检索B.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C.形成研究方案D.理论构思

10、.抽签属于下列哪种取样方法()。

A.简单随机取样B.分层随机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有序抽样

11、整个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确定调查课题B、选择调查对象

C、制定调查计划D、调查的实施

12、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者是否借助仪器可分为()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3、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

A洛克B裴斯泰洛齐C皮亚杰D陈鹤琴

14、下列哪项是按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教育实验进行分类的()。

A、反应型实验B、确认型实验C、对照实验D、前实验

15、时间取样观察是()

A对行为或事件的持续时间的观察

B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观察

C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D在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16、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

A.问题B.计划C.行动D.反思

17、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这种研究是()

A.教育叙事研究B.反思性研究C.教育调查研究D.教育文献研究

18、下面不属于教育叙事研究特征的是()

A.关注教育事件中的具体人物

B.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C.以故事为主线,以讲述为主导

D.教育叙事就是教师的工作日志

19、在教育研究中,教材、专利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20、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某中学的师资状况,有效克服以偏概全的弊病,宜采用哪种调查法()

A抽象调查B相关调查C个案调查D普遍调查

21、关于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的不正确的是()

A.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B.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对象以外的其他受试者

C.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情境心外的其他情境

D.外在效度高低与内在效度成反比

22、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实验进行的场所可以分为()

A.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

C.准实验与真实验D.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

23、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是按()来划分的。

A按实验场所和情景B按实验进行的目的和功能

C按施加实验因素的多寡D按实验变量的控制程度

24、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择某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描述的教育调查类型是()

A.抽样调查B.个案调查C.访谈调查D.测量调查

25、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的评鉴标准,称为()

A内在效度B内在效度C历史效度D应用效度

三、判断正误(’x10)

1、教育研究主要由“5W2H”构成,其中何地研究指的是Why。

()

2、定向性、价值性、科学性、现实性、新颖性、可行性属于研究课题的特征。

()

3、教育文献按文献内容的加工方式可以分为零级文献、一级文献、二级文献和三级文献。

()

4、文献综述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目录性综述、文献性综述和分析性综述。

()

5、问卷率的回收率一般不可低于90%。

()。

6、历史上最早进行专门教育调查的学者是赖斯()。

7、教育实验的结果不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

8、实验研究假设的表述可以用疑问句形式来完成。

()

9、在教育理论研究中理论假设可以是随意的。

()

10、在统计表中,一般标题在表的左上方,序号在表上居中位置。

()

四、简答题(3’x5)

1、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的特点。

2、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要求。

3、教育调查研究有哪些特点

4、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5、个案追踪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五、设计题(8’x2)

1、以“城市高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为题目,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

具体要求:

(1)问卷中不少于5个题目;

(2)至少有两种问题形式。

(开放式和封闭式)

2、结合实际设计一张有关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

(要求包含一般调查问卷的基本成分,但问题设计部分可简略一些)。

六、论述题(9’)

1、结合实践分析,教育行动研究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客观事实

2、研究课题

3、冷热相济

4、精读

5、积累

6、科学性

7、半结构式

8、现实性

9、日期取样

10、观察的内容

11、配对法

12、时间表

13、加权算术平均数

14、确定教育研究的方向

15、研究费用低

16、总体容量

17、访谈调查

18、问题

19、反思研究

20、早期教育

二、单选

1、B解析: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第一时期为直觉观察期;第二时期为分析为主时期;第三时期为形成独立学科时期;第四时期研究方法变革时期。

2、A解析:

“为什么”的问题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

3、B解析:

研究的类型按研究目的来划分,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

4、C解析: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

5、C解析:

研究课题的类型依据课题研究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基础性课题又称为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开发性课题。

6、B解析:

二级文献又称检索性文件,一般包括题目、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7、A解析:

顺查法是按时间顺序,以所研究课题的发展时间为检索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进行查找。

8、C解析:

追踪法又叫引文查找法,其资料往往无年代顺序,比较杂乱,又缺少最近年代的研究成果。

9、B

10、A解析:

简单随机取样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使用随机数字,二是抽签或抓阄。

11、D

12、A

13、B

14、C

15、D解析:

时间取样法是需要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里观察和记录确定行为的发生。

16、D解析:

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到的思考。

17、A解析:

叙事研究是一种研究人类体验的方法,它的前提在于,“人类是善于讲故事的生物,他们个别地和集体地过着故事化的生活。

18、D解析:

教育叙事研究适合广大一线教师,是由于教师的知识是由事件构成,并不是教师的工作日志。

19、A解析:

在教育实验中,自变量常常是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

20、D解析:

从题目中的“全面、准确的了解”可以看出用普遍调查法。

21、D解析:

实验必设法保持两种效度平衡,通过足够的控制是结果具有可解释性。

22、A

23、D

24、B解析:

从题目中的“有意识的选择某个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看出来,选择个案调查。

25、A

三、判断正误

1、×解析:

何地研究指的是Where;为什么研究指的是Why。

2、×解析:

科学性不属于研究课题的特征,研究课题的特征是定向性、价值性、现实性、新颖性、可行性。

3、√

4、×解析:

文摘性综述

5、×解析:

不低于70%

6、√

7、√解析:

实验研究的结果,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条件,有很强的“个性”,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8、×解析:

实验研究假设要清楚地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在假设上的表述一定要采用陈述句。

9、×解析:

假设的形成既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又是理论研究的成果,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认真研究的结果。

10、×解析:

在统计表中,一般标题在表上居中位置,序号在表的左上方。

 

四、简答题

1、特点:

①一般特性:

主要表现在问题性、继承性、有效性、可靠性;②独特特性:

主要表现在伦理性、异质性、实践性、难控性、迟效性。

2、基本方法:

1.顺查法2.逆查法3.追踪法4.综合查找法

基本要求:

⑴全面、准确的检索教育文献:

①检索要全面;②检索要准确;③要勤于积累;④要善于思索。

⑵确认文献的真实性:

①外审法;②内审法

3、特点:

①调查对象的广泛性;②调查手段的多样性;③调查结果的延时性;④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①历史(偶然事件);②成熟;③测验;④测量手段;⑤统计回归效应;⑥被试的选择差异;⑦被试的流失;⑧取样与成熟程度交互作用。

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

①测验的交互作用;②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③实验安排的负效应;④多重处理干扰。

5、个案追踪的基本步骤:

⑴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⑵实施追踪研究;⑶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⑷提出改进个案。

五、设计题

1、

城市高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

年龄:

学校:

注意:

本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请根据个人情况,如实做出回答。

1、你今年高中几年级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

2、你有过吸烟的经历吗

A有B没有

3、最近一次吸烟是在什么时候

A一年前B三月前C一月前D近一个星期

5、你觉得自己是个瘾君子吗

A是B不算是C不是

6、你的烟瘾大吗

A不大B还好C根本控制不住

7、你支持身边的人吸烟吗

A支持B不支持

8、你觉得吸烟有哪些危害你觉得自己有毅力戒掉烟瘾吗

2、

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年级:

性别:

年龄:

指导语:

 

本问卷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制定上是否存在行为困扰,共由20个题目构成。

测验时,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并实事求是地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

若觉得相符,就在题目后的括弧里打个“∨”号,不相符合则打个“×”号。

请注意:

1)本心理测试由你一个人独立完成。

2)每一个题都要做,每题只选择一种答案。

3)请凭你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感受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选项。

4)所有的题目都没有“正确答案”,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凭你的第一感觉去答。

5)虽然没有时间的限制,但应尽量的争取快一些完成。

题目:

1.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地学习。

( )  

2.当你读书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提起精神。

( )  

3.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烦,直想睡觉。

( )  

4.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看书。

( )  

5.如有不懂的,你根本不想设法弄懂它。

( )  

6.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 )  

7.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 )  

8.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

( )  

9.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 )  

10.为了把功课学好,你放弃了许多你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

 ( )  

11.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

( )  

12.你常认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的,只有看高深的理论、读大部头作品才带劲。

( )13.只在你喜欢的科目上狠下功夫,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

( )

14.你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得多。

( )  

15.你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

( )  

16.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

( ) 

17.你几乎毫不费力就实现你的学习目标。

( )  

18.你总是同时为实现几个学习目标而忙得焦头烂额。

( )  

19.为了对付每天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 )  

20.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不再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 )

六、论述题

1、答:

(1)实践性原则

行动研究的第一要义是教育教学实践。

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以改进实践、改进对实践的认识和改进实践发生、发展、变换了的的情境、环境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倡依纲靠本、课题不离课堂开展研究。

课题要经过课堂的检验,经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经过学生学习实践的检验。

(2)应用性原则

实施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关键看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归根到底要接受社会的或教育的实践检验。

主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改进了教育教学现状,是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再学习、再实践、再创造。

(前提是科学性)

(3)合作原则。

第一,所有参与研究者必须完成角色转换。

第二,大力提倡有情出演、淡泊名利。

第三,争鸣不争锋,辩论不辩解,批评不批判。

第四,所有参与者要静得下心来、沉得下气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

教育科研不允许失败,但也不允许感情代替理智、主管代替客观、臆断代替事实。

(4)动态原则

加强操作程序各个环节间的信息的及时反馈。

所谓信息的及时反馈就是要尽量缩短信息反馈时程。

因为,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行动研究属于负反馈类型。

只有缩短信息反馈时程,系统才能及时依靠反馈信息,修正或调整由于干扰所引起的偏差。

(5)科学性原则

所有教育科研方法的前提。

但是教育科学的本质是经验科学。

要研究经验与科学的对立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