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709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交流材料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

细致解读考试大纲说明,查漏补缺扎实灵活备考

一、细致解读2018年考试大纲的说明

(一)与2017年对比

与201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相比照,2018年考试大纲没有任何修改和变化,仍分四部分:

前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题型示例。

这四部分内容与2017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这说明在2017年有极大变化的基础上,2018年的历史高考会持续稳妥的进行。

(二)前言解读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前言是后面三部分内容的总纲,后面所有内容都是前言部分的实例。

前言将基础、学科素养和能力要求有机结合,所以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难度仍会很大。

(三)具体例题分析

1.考核目标与要求

考核目标与要求共四点十二项,这是师生备考需要熟知的前提,只有真正了解目标和要求备考才不会偏离方向。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

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

2.例题、样题分析

(1)选择题将基础知识与新材料有机结合,侧重了能力要求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前两项中的6个例题,其中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有5个。

选择题部分体现了前言中的“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例如考试大刚说明例4: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本例题的难度并不大,只要利用材料中的“西周时代”这一关键的时间信息,再结合基础知识,明白历史“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的不符就能排除错误信息,得出正确答案。

(2)非选择题侧重“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后两项中的6个例题全部采用非选择题,侧重了前言中的“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种史料形式并用。

“获取和解读信息”中的第一条就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例1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12个样题中使用了2幅图片和3个表格。

(4)中外关联,利用时代历史发展的特征分析异同。

在7个非选择题的例题中,例2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例8人权观,例12的明清之际的江南手工业和英国工业革命,共有3个题,样4、样5从中外对比的角度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分析中外历史发展的异同。

(5)侧重历史阶段性事件的相互影响和关联,体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例3清代小说的兴起、例7孝文帝庙号改革两题必须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样6不同时期的儒学发展特点。

(6)唯物史观主要通过对学科素养的认识进行考查。

例6对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的不同加载、例9陈寿、朱熹、郭沫若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和评价标准、例10中1960年的“抗日战争”目录,主要通过历史学科基本素养的形式体现考查各种唯物史观。

(7)样题中的非选择题注重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样4“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样7节日“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都是侧重总结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8)发现、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

例10、11、12、样7、8、9,都是从这一角度考查,并且出题的形式不同。

二、一轮备考复习的优势与问题

(一)优势

1.老师们对高考研究早,研究的透,对全国卷试题把握到位。

2.根据课标、高考大纲和对全国卷试题的针对性分析,每节课列出细目表,并有对历史概念、历史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史料补充,大约有30万字,是学生有了较为深厚的知识积累。

3.学生对史料阅读有了较好的方法运用,分析、归纳、概括、表达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升。

4.学生的和通史意识强,经过一轮复习,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通史意识。

5.学生发现、解决、论证问题的能力较强。

6.单科尖子生的成绩较为突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均出现90分以上的分数。

7.备课组团队协作意识非常强,在任何有利于备考的问题上事情上,都能拧成一股绳,良好的备课组教学环境和意识,是我们的骄傲。

(二)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

因一轮复习中补充大量阅读材料,但历史学习每周仅有5节,时间和材料的补充出现了冲突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不扎实。

2.历史学科学习时间少。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老师把大量时间用在了分析高考试题、总结高考命题规律和搜集材料上,对学生的作业检查跟的不够及时,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时间不够。

3.定时定量训练训练少。

因一轮复习中急于感复习进度,时间紧,所以压缩定时定量的做题时间,导致学生做题速度慢、答题不规范、书写不认真等一些列问题存在。

4.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笔记和错题本的意识弱,有很多学生习惯于简单记忆,而不自己动手整理笔记,导致教材知识和补充的史料支离破碎,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体系。

三、二轮复习思路和具体做法

1.主要目的:

把握方向、整合知识、构建网络、热点渗透、规范答卷,提升能力。

2.做到三个转变:

(1)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

(2)将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3)把分散到各节中的高考规律进一步总结,形成较强的应试技巧。

3.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1)重点性原则:

根据考纲要求确立重点和可能的考点为重点专题。

(2)基础性原则:

专题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训练题目以中低档题目为主,突出课本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夯牢砸实,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训练学生应试能力。

(3)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材料编写以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为前提,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材料、方法指导、解疑答难。

4.二轮复习具体做法

根据对《考试大纲的说明》解读、高考试题的分析和高考规律的总结,结合一轮复习的优势与问题,做好以下九个方面措施,做到查漏补缺扎实灵活。

(1)重视基础,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习题化,。

扎实的历史基础是成功解题、获取高分的关键,高考历史试题不会直接考查课本上的原话,但高考试题大多能在课本上找到它的“根”,二轮复习要做到回归课本,将模拟试题中的有价值的原题或变式题运用到学案中.

(2)突出专题设计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思路。

(3)构建知识网络,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轮复习要在形成知识体系上下足功夫,注重知识的不断深化,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失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

养成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归纳,在反思中提炼.

(4)课堂教学实用有效。

知识上“要点化”;方法上“情境化”;操作上“程序化”;思维上“自然化”;教学上“互动化”;训练上“分层化”。

①错得较多的——批改时要找出错误的根源,讲解时要指出题目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障碍点;

②思路较多的——批改时要记录下学生的不同方法,多种解法讲解后,要进行优化提炼,归纳最佳解题方案;

③易于变式的——强调变式教学,但不是为了变而变,变得要有道理:

类型相近、逆向思维、合理迁移、拓展推广。

讲解时,一个新题出来,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思考。

④强化弱点的——主要针对一轮复习中暴露的薄弱环节。

讲解时,可展示一轮复习中错得较的题目,也可以用相近的问题来练习,切实做到查漏补缺。

(5)插综合训练为主,以各地一模考试试题训练为主,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要求学生做到会对全美。

(6)考练化思路:

把好六道关,达到练基础、练方法、练规范、练速度的目的。

①把好检测次数关,②把好试卷质量关,③把好检测规范关,④把好试卷批阅关,⑤把好成绩分析关,⑥把好试卷讲评关。

(7)做好尖子生和边缘生的辅导工作.尖子生侧重自主学习能力,边缘生辅导的主要形式是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十分钟做题训练,既限时训练又可以发现学生做题出现的问题。

(8)加强集体备课研究

研究学情(尤其是目标生),做好总结、反思,即画“龙”要点“睛”。

群策群力,教学思路上的高度统一性和各自的特长相结合,因材施教。

(9)关注十九大报告的重点信息,作为历史高考热点的主要依据。

四、二轮复习的课型突出特点

1.专题复习课:

(1)整体把握,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2)局部归类,解决“一盘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

(3)突出重点,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4)讲清规律,解决“就事论事,就题论题”的问题。

(5)矫正补偿,解决“亡羊补牢”的问题。

2.训练讲评课:

讲评课的教学要体现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惑)、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确凿)、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启发性(启发思维,注重点拨)、拓展性(举一反三,开阔视野)、时效性(快批快评,趁热打铁),讲评前要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体备课研究,争取讲评课做到:

问题诊断“准”,整改复习措施“稳”,解决问题和分数提高“狠”。

2018年3月

专题九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编写:

潍坊一中高三历史组

【考点解析】

考纲

考点

维新思想

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原因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影响

大众传媒的发展

1.近代报业的发展

2.影视的普及和影响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解析】

1.题型上:

选择题和材料题每年都涉及,属于高频考点。

2.命题方向上:

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仍是命题主要方向。

3.命题内容上:

以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科学思想为主,但新思潮的萌发、洋务派中体西用、革命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仍有考查可能。

复习建议:

纵向上重点把握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基本演变历程及呈现的特点

横向上通过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的联系分析思想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解析】

1.题型上:

一选择题为主,材料新颖,图片、表格都可能成为材料载体

2.命题方向上: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方面仍是命题主要方向。

3.命题内容上:

以社会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引发变化的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原因的理解

复习建议:

把握基础史实,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社会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线索梳理】

1.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新思潮”由此萌发。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使得更多的清政府地方大员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掀起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全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的洋务运动。

然而二者学习西方都是停留下学习器物的层面。

2.中法战后及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到只学习器物层面远不能救中国,于是奔走疾呼,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大力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力主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些主张部分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由于变法运动触动了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失败,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朝廷”,使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定了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信念,在三民主义的号召下,掀起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至此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到了政治制度的层面。

3.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袁世凯为了称帝,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不断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为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所不能容忍,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掀起新文化运动,极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的解放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说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深入到了思想精神层面。

4.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的变迁有重大影响。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重点、热点问题突破]

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

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

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

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

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

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

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据材料回答:

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思路突破:

历程: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原因:

政治:

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经济:

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近代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

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中国思想意识的进步

2.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近代以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

他们认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全盘否定。

只有彻底解脱了传统文化的羁绊,我们才能走向新生。

另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

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衰败,乃是由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

只要复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中华民族就可以强盛起来。

第三种态度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相对稳定的群体经验的总结,虽然其中存在着过时的、保守的东西,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则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内在动力。

(1)如何认识上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2)我们应该采取哪种态度?

 

思路突破:

洋务派:

中体西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

维新派:

把中国传统文化(儒学)和西方文化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宣传西方文化

革命派:

三民主义中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同、天下为公)

北洋军阀:

尊孔复古,利用儒家文化维护专制统治

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彻底批判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

3.深度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变迁原因:

内因:

经济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政治: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思想:

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

外因:

“欧风美雨”

(2)变迁规律:

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

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3)变迁影响:

政治:

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经济: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思想: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

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4)运用史观整合:

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与中国衣食住

行、通讯、习俗等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热点链接]

新文化运动的缺失

王元化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激进主义、庸俗进化观、功利主义和意图伦理等四大缺失。

他认为激进主义是指态度偏激、思想狂热、趋于极端、喜爱暴力的倾向,是后来极左思潮长期盛行的思想根源。

他还认为庸俗进化观的基本特征就是僵硬地断言凡是新的必定战胜旧的,这种观点不是直接来自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是源于严复将赫胥黎与斯宾塞两种学说杂交起来而撰成的《天演论》。

在他看来,“五四”时期激进主义盛行跟庸俗进化观密切相关。

谢友祥也提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缺失包括:

提倡的个性解放没有被当作目的,而是沦为具有明显功利性的手段;强化了道统为政统服务的传统,加剧了学术沦为政治附庸的趋势。

另外,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及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等问题,也仍是几年来研究的热点。

[训练提高]

1.“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

……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

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

2.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

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

“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嵩焘辞职。

这说明

A.道德绑架开始成为有效的攻击手段B.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

C.与敌国打交道的官员通常受到诟病D.部分官员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3.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

“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

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

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

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

”这反映了

A.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

4.1919 年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曾说:

“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这表明孙中山

A.

否定了倾覆满清的作用

B.

首次提出五族共和观念

C.

主张民族团结共同反帝

D.

大力弘扬民族友爱精神

5.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6.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

这反映了

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

7.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

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

我想:

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

该学者旨在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8.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

“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

”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B.提倡国货是当时的社会主义思潮之一

C.国民政府将发展民族工业放在首要地位

D.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结构变化

9.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要点,但在宣统二年(1910)颁布的《现行刑律》婚姻类中删除了“禁止良贱通婚”这一条。

这种变化说明了

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

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

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朝统治阶层

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

10.材料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明清城市奢靡之风。

这股风气先由城市传到市镇,再影响到周围的农村。

而且奢靡消费风气波及到社会下层,使过去官方所订立的身份等级制度崩解。

人民对城市的观念亦有改变,不再把城市当成权威所在地而视为畏途。

城市文化也在这时有了进步,尤其是印刷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出版事业及新闻传播工具的多元化。

小说的普及流传是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家,而且在城市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戏班。

——摘编自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

材料二清朝末年(新政时期)至解放期间,中国城市改造体现在诸多方面:

城墙被拆掉,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城墙提供的安全感和威严性;街道被拓宽拉直,并铺设成柏油路,设置成照明街灯,植树也成为建设“花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广场和体育场等新的公共空间的开辟,最明显的是,天安门被改造成一个公共广场;图书馆、礼堂、电影院和百货公司等新式建筑物的出现,促进了新形式的人际交往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

——摘编自周锡瑞《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和晚清民国时期城市发展的异同,并指出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变化。

(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