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305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docx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练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1.有四位同学都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们测量、记录的结果,其中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0.32dm   B.3.2cm   C.32.0mm  D.32mm

2.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

A.橡皮的厚度 B.圆珠笔的长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课桌的高度

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4.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

A.8.4s    B.38.4s    C.3min38.4s D.3min8.4s

5.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精确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值不正确的是(  ) 

A.2.19cm   B.2.2cm   C.22.0mm  D.21.9mm

6.某同学三次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55.4cm、55.1cm、55.3cm,则该课桌的长度为(  )

A.55.2cm  B.55.3cm  C.55.27crn  D.55.267cm

7.

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8.下列测乒乓球直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根据图片估计该旗杆高度为(  )

A.4m     B.7m     C.l0m    D.12m

1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入肺颗粒,2.5μm合______m。

12.某学生测得木块长度的四次记录分别为17.58cm、17.61cm、17.59cm、17.56cm,那么,这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这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

13.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A长度为______厘米。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A长度为______厘米。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

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_____mm。

1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0”线,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每一小格,也就是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量程.并注意:

(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______;

(2)使刻度尺的______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观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______值,前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______位数值。

16.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铅笔的长度应为______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6.04cm、26.00cm、26.02cm、26.42cm。

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如图停表的读数是______分______秒。

18.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

(2)           ;

(3)           。

 

答案与解析

1.C 

解:

A、0.32dm=3.2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A不符合题意;

B、3.2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B不符合题意;

C、32.0mm测量结果准确到mm,C符合题意;

D、32mm,测量结果准确到cm,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长度测量需要有一位估读值,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2.B

解:

A、中学生食指的宽度在1cm左右,橡皮的厚度小于1cm.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圆珠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5cm左右.符合题意;

C、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文具盒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2cm左右.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

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分子的直径在0.1nm左右,地球的半径在6400km左右.等等。

3.C

解:

A、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错误;

B、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不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故B错误;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只能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

刻度尺的原因、由于人在估读时造成的误差等;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密仪器测量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4.C

解:

由图知:

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8.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8.4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38.4s。

故选C。

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在日常生活、物理实验和体育活动中经常使用秒表、停表等,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5.B

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最小刻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19cm~4.20cm,减去起端2.00cm,所以木块长度为2.19cm~2.20cm之间的数值。

(2)2.19cm,22.0mm=2.20cm和21.9mm=2.19cm,读数正确;2.2cm缺少估读值,读数错误.

故选B。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B

解:

课桌长度的平均值

=55.3 cm。

故选B。

数据的测量中,常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本题中给出了测量木块的三次长度,求出平均值即可。

长度的测量比较准确的数值应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方法.

7.D

解:

A、由图示可知,读出的分度值是1mm,不是1cm,故A错误;

B、对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线垂直,故B错误;

C、由图示刻度尺可知,线圈总长度是15.00cm-10.00cm=5.00cm,故C错误;

D、实验中需要测出铜丝的总长度及铜丝的圈数,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刻度尺读数方法、使用累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的注意事项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读数的注意事项、刻度尺的读数,使用了“累积法”测铜丝直径,“累积法”可适用于长度、质量等多个物理量的测量,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种实用的方法。

8.C

解:

A、此方法不能确定乒乓球的直径,最下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此方法错误;

B、此方法不能确定乒乓球的直径,刻度线没有靠近乒乓球,最下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此方法错误;

C、此方法能够确定乒乓球的直径,同时最下端与0刻度线对齐.此方法正确;

D、此方法不能确定乒乓球的直径.此方法错误。

故选C。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使有刻度的一侧靠近被测物体,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

此题为我们提供了长度测量的一种特殊方法--曲中求直,属于等量转换思想。

9.C

解:

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A不正确。

B、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选项B不正确。

D、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D不正确。

所以选项A、B、D的做法都不正确。

故选C。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

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做题时应认真逐项排查。

10.B    

解:

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左右,由图可以看出,旗杆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4倍,所以其高度大约为4×1.65m=6.6m,接近7m。

故选B。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

如:

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11.2.5×106

解:

因为1m=1000mm,1mm=1000μm,所以2.5μm=2.5×10-3mm=2.5×10-3×10-3m=2.5×10-6m。

故答案为:

2.5×10-6。

根据1m=1000mm,1mm=1000μm可知2.5μm等于多少m。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及长度单位的换算,是一道基础题。

12.1mm;17.58cm

解:

(1)由物体长度记录数据17.58cm,可知测量结果准确到m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某学生测得木块长度的四次记录分别为17.58cm、17.61cm、17.59cm、17.56cm,因为测量结果准确到mm,所以这四个值中的17.61cm与其它三个值偏差较大,这不是读数误差造成的,而是读数错误,即该数据错误,应去掉。

(2)学生身高为h=

≈17.58cm;

故答案为:

1mm;17.58cm。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是准确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记录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

(2)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物体的测量结果应等于各测量值的平均值。

本题考查了根据记录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求测量值的平均值问题,掌握刻度尺的读数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1cm;2.4;1mm;2.40

解:

(1)图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因此估读到厘米的下一位,为2.4cm;

(2)图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因此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可读为2.40cm。

故答案为:

(1)1cm;2.4;

(2)1mm;2.40。

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数据记录是有规定的,要有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组成.估读值要估读到刻度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长度的测量数据要分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估读值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14.5.00;1.6

解:

如图所示:

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测得这些线圈的总长度是5.00cm,

细钢丝的直径L=

≈0.16cm=1.6mm。

故答案为:

5.00;1.6。

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这种测量方法叫做“测多算少法”。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微小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

15.紧靠;放正;零刻度;垂直;单位;估计;一

解: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注意:

(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放正;

(2)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观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单位.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前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一位数值。

故答案为:

(1)紧靠;放正;

(2)零刻度;垂直;(3)单位;估读;一。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零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起始端,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6.甲;1mm;3.40;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6.42cm;26.02cm;偏大

解:

(1)读图可知,乙图中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甲是正确的;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其示数为3.40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四次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

=26.02cm;

(3)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故答案为:

(1)甲;1mm;3.40; 

(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6.42cm;26.02cm;(3)偏大.

(1)在对刻度尺进行读数时,应看清分度值,视线应与尺的末端刻度垂直,最终的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为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先去除差距较大的错误数据,再求取平均值;

(3)根据金属的热胀冷缩,判断出尺子本身的变化,再结合刻度值不变来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与读数、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计算、以及对误差进行分析的方法,尤其在最后一问中,应注意细心分析,防止颠倒。

17.3;37.5

解:

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比较靠近4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停表读数为3min37.5s。

故答案为:

3;37.5。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此题属于易错题,指针在37和8中间,具体是7.5s还是37.5s,要根据分针所在位置确定。

18.

(1)物体的边缘未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对齐;

(2)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对象; 

(3)视线未与刻面垂直。

试题分析:

考查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三看:

①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

②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

③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①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

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度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②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结合图认真分析错误之处有:

(1)物体的边缘未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对齐;

(2)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对象;

(3)视线未与刻面垂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