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7060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5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docx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教材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

课题

进入公共场所遵守安全常规 

总课时

 1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公共场所的安全常规,并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2.教育学生遵守公共场所安全常规。

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教学准备

此类案例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案

导案

创设情境

提出质疑

1.出示几种常见的情况:

拥挤、喧哗、停电、偷盗、撤离、买票插队、商场出口拥挤等视频。

2.引导学生谈谈遇到此类的情况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谈谈遇到此类的情况该怎么办?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一、车辆防盗

  1.自行车、助动车和机动车,要慎重选择停放点,应停放在有专人看管的停车处。

  2.夜晚应将车停放在专门的车棚和车库内,没有车棚、车库的要落实其它防范措施.

3.养成离车上锁带走钥匙的习惯。

  4.非机动车停放后要带走车上的悬挂物品,以防失窃。

  5.保证锁具完好,有条件的可在车辆上安装防盗装置或小型报警器。

二、对扒窃的防范

  1.钱款如要随身携带,应将钱款和其他物品混杂放置在包袋内,并将其挂在身前。

  2.携带现金较多时,应分散放置,并记住现款特征,以便必要时能及时辩认。

  3.不要在公共场所翻弄钱款,不要将钱款放在外衣口袋和裤子的插袋里。

  4.随身携带钱款应放在尽量不被他人看见和摸到的位置。

  5.乘坐公交车,把暂不使用的钱款放在内衣口袋或包袋内,扣好钮扣和拉链等。

口袋以及衬衫口袋内,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6.携带数量较多现金乘车时,最好不要在公众面前暴露,以免引起扒手注意,尾随作案。

  7.乘客对故意碰撞你的人或二三个紧贴你的人尤其要加倍小心,防止失窃。

  8.乘客一旦发现钱物被窃,应一面注意身边乘客,一面通知售票员紧闭车门,并尽可能及时报警。

  9.广大乘客发现车扒活动,要敢于揭发,积极配合公司售票人员扭获罪犯。

先学习车辆防盗、对扒窃的防范等相关知识。

 

全班展示

难点点拨

遇到抢劫的怎么办?

  1.遇有陌生人敲门,应问明身份情况再决定是否开门;不要让人以任何借口叫开房门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2.老人、儿童、残疾人住户,尤其要在门上安装“猫眼”、“警链”,防止犯罪分子闯入作案。

  3.外出旅行时,不要让人知道您携有巨款或贵重物品等,以防不测。

  4.男女谈恋爱,不要在深夜或在地处偏僻路段滞留,以免遭抢劫、污辱。

  5.到银行等机构存取较大数额的钱款时,要有人陪护,以防抢劫。

谈谈如何面对抢劫?

 

检测训练

巩固提高

【案例链接】

  

(1)2014年3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举办第二届迎春灯展,观灯游人由平常的约3000人骤增至3万多人,因一游人在公园一座桥上跌倒,引起身后人群拥挤、踩踏,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

(2)2016年11月19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后,近200名学生蜂拥下楼。

一名女生在拐角处弯腰系鞋带时,被身后涌来的学生挤倒,造成人群混乱,引发踩踏事故。

事故共导致6名学生死亡,11名学生受伤。

 

进入公共场所后,应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维护正常秩序,遇到少数人起哄、煽动闹事等情况,不要盲目跟从。

在发生拥挤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静,选择安全地点停留,待人群散去后再从安全出口撤离。

盘点收获

反思教学

【预防措施】

  1、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拥挤,不互相推撞。

  2、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特别是老人、孕妇和儿童。

  3、进入公众场所时,提前观察警示标志,了解安全通道和出入口的位置。

  4、公众场所的管理者要设置明显的公共安全标志,确保安全通道畅通,安全门状态正常,消防设施完备,并制定详细、周密的安全措施,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作业布置 

 

 【应急措施】

  1、发现有骚乱迹象,要赶快离开。

如不能及时离开,不要拼命向外挤,最好原地等候人流散去。

  2、不靠近墙、障碍物和柱子等坚固物体,松开衬衣领口和领带,取出胸前口袋的硬物,放下手中的物品,腾出双手。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

课题

留神生人言行防止上当受骗

总课时

 2

学习目标

1、认知骗子骗人的手段;

2、知道堤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学生应学会有警剔性,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2、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案例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提示

什么样的人会容易上当受骗?

 

当今社会,骗子往往是利用人的天性弱点,比如说人的善心、热心、贪婪心、好奇心等等来进行行骗。

使得不少人都因此而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

创设情境

提出质疑

某位学生行走的路上,有人就捡到钱包后和他分钱。

行骗者说把捡到的钱和学生的手机、钱包等一起放进学生的背包中,然后走到一个胡同中共同分捡到的钱。

学生竟鬼使神差的同意了。

到胡同口的时候,另外一名骗子就叫住了捡到钱包的骗子说问他有没有捡到钱包,然后就把学生推进胡同说让他等一会,然后再分钱。

学生左等右等,不见来人,看看背包中哪儿还有自己的手机和钱包!

其实,就在骗子放捡到的钱包的时候,就把学生先放进去的东西掏走了。

至于演的双簧戏则是骗子逃跑的策略。

上述案例中骗子用的是什么心理?

 

某公车,到站开门后,一个男人突然堵住车门说自己手机不见了,不让人下车.人群哗然.这时旁边有人说打那个男人的手机,看在谁身上响谁就是贼.这个男人就向边上的一个人借了手机要拨自己的号码,突然靠近门口的一个人拔腿挤下车就跑,这个男人也没还人家的手机就叫嚣着追了过去,转眼都不见了.于是,这次真的有人丢了手机。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那么哪些人容易成为盯梢对象呢?

1、文静懦弱、胆小怕事者;例如:

学生

2、身处险境、孤立无援者;主要指人对陌生环境的不知所措

3、体质衰弱、无法自卫者;这多数指的是老人

4、这里多指的是的青年人贪图钱财、追求享受者;

5、意志薄弱、难抗诱惑者 

不将手机、财物借给他人或由陌生人保管。

遇有某些“乘客”声称有急事或者手机没电、信号不好等情况,要求“借用”手机时,手机就会插翼而飞。

还有些乘客将行李等财物临时托付给在旅途中认识的“朋友”,结果财物都被骗走。

 

全班展示

难点点拨

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1、不要随便与人搭讪,外出最好是结伴而行;

2、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3、通过网络、书籍、电视等媒体,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上的各种阴暗面;4、学生应学会有警剔性,,对于“初相识”者一定要小心、谨慎,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手机诈骗。

某人致电或发短信给你,比如说你中了***奖(笔记本电脑)等等,而你如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她们会叫你将钱寄到某个帐号,说是奖品的邮寄费。

而你真的相信了,寄出去的钱就如同石沉大海。

检测训练

巩固提高

在交往中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1、明确最基本的交往原则。

校园的人际交往是具有多样性的,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就成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正常的师生关系比什么都可贵,唯有正确处理好这两种基本关系才能促成我们很好的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

  2、不要用感情代替理智。

 

(1)对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态度诚恳而不失礼节。

三思而后行,不要"一是朋友,都是朋友"。

(2)对于"初相识",要谨慎,在不了解对方的时候,不要轻易露出自己的底细,"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3)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似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要避免单独行事,必要时可在集体环境中接待。

 

交往要有选择。

 

(1)择其善而从之。

真正的朋友关系首先是志同道合的,应该建立于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友情交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和厉害关系。

要记住:

了解--理解--谅解。

 

(2)注意"四戒"。

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

 

盘点收获

反思教学

1.交往要有选择 

2.意识到相对公开性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

课题

遭遇绑架敲诈学会沉着应对

总课时

 3

学习目标

1.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从面避免或减少对自己人身安全的伤害。

2.教学生学会如何沉着应对遭遇绑架敲诈。

 

重点难点

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准备

相关案例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提示

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突发性的人身攻击事件属于社会恶性犯罪。

由于我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相对处于劣势,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攻击的目标。

因此,我们每个人平日都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从面避免或减少对自己人身安全的伤害。

 

安全儿歌 

创设情境

提出质疑

2015年6月5日,傍晚放学后,日照市一名初中女生王晨(化名)独自骑车回家,忽然看见前面路边站着一名中年男子在身她挥手问路,她赶紧把车刹住停下。

那名中年男子跑了几步来到王晨身旁,问了几个地方怎么走后,突然抱着王晨就往路边拖。

此时的王晨虽然受到了惊吓,但她迅速镇静下来,死命抓住车把不放,并大声呼救。

愉在这时,后边路上驶来一辆大巴车,那名中年男子才松开手。

仓皇地逃进路边的玉米地里。

组织学生讨论当自己遇到此类情况怎么办?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若遇到“碰瓷儿”敲诈怎么办?

(1)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碰瓷儿”者往往会利用我们遇事怕麻烦的心理,借机敲诈。

所以,遇有涉嫌“碰瓷儿”的交通事故,大家一定要报警。

让交警协助解决。

当敲诈者看到我们报警后,往往会心虚胆怯。

停止违法行为。

(2)危险路段加倍小心。

在交通混乱路段,我们一定要精力集中,不要有交通违章行为。

以防授人以柄。

一旦是上有人找碴儿“碰瓷”,我们首先要确认交通事故与自己有没有关系,注意保留好现场证据,想方设法留住目击证人。

如果夜间发生交通事故,不要急于下车,弄情情况并确认安全后再下车,还要及时报警。

(3)谢绝“好心人”的调解。

遇到“碰瓷儿”者,可提出先去医院检查,同时尽快报警并通知家长或老师,随后应保管好相关票据和证明材料,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自己的损失。

 

我们不一定期要记住,即使查不出匿名人究竟是谁,也要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千万不要心烦意乱,要坚信邪不压正。

否则,就会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那样的话,就正中了匿名人的下怀。

 

全班展示

难点点拨

知识链接

 1.碰瓷儿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如故意与机动车辆相撞骗取赔偿。

也有人把“碰瓷儿”称为“撞炮”。

2. 如果遇到陌生人向我们强行“借”钱怎么办?

陌生人向我们强索钱财的时候,有时不是向你要,而是跟你“借”。

我们要知道,这就是向你威胁勒索,可不是真的借!

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要周围有人,那就一定要紧紧护往自己的物品,同时高声呼喊,以求得周围人的帮助。

如果周围没人,可以采取虚张声势的办法,高喊“爸爸,快来呀”或者“张老师,快来呀”等等,以迷惑坏人,乘机逃脱。

 

坏人作案惯用的手法

●假装遇到困难,向我们求助,如问路、帮助找人、帮忙找东西等。

●谎称我们的家人受伤、生病住院,声称自己是家长的同事或朋友,来接我们。

●假装学校教师、警察或者其他执法管理人员,声称我们违反校规、犯法等,强行带走,进行绑架或抢劫钱财等。

检测训练

巩固提高

小学生应对敲诈勒索和抢劫的四种方法

一、反抗法。

当对方力量与你相当或不及你时,你以要寻找对防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如你发现地上有反击物(石块、木棒)时,可佯装蹲下系鞋带捡起震慑对方。

二、感召法。

通过讲道理,晓以利害,开启对方;或义正词严地怒目斥责对方,使其自我崩溃,放弃违法犯罪行为。

三、周旋法。

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

四、耍赖法。

突然倒地打滚或喊叫嚎哭,引来围观者,趁机报警。

 

●谎称是推销员、送货员、水电工、修理人员等,要求我们开门。

●故意施以小恩小惠来诱骗我们。

●故意称顺路,请我们顺便搭车,趁机拐走我们。

  

盘点收获

反思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遇到过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若遇到,你认为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人身 安全不受到伤害?

 

 

作业布置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

课题

学生校外活动熟悉安全预案

总课时

4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安全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2.教育学生明白校外活动为什么要熟悉《安全预案》。

3.了解校外活动小常识。

重点难点

了解校外活动小常识。

 

教学准备

相关案例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提示

 

 

创设情境

提出质疑

如果遇到马蜂蜇人,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自学探究:

1.校外活动有什么特点?

2.事先要做哪些安全准备工作?

3.学校《安全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加人数多、活动范围广、安全难度大 

全班展示

难点点拨

学校《安全预案》包括的内容:

1.活动的目标任务,包括活动的意义和要达到的目标;

2.组织领导机构,即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各自的工作职责,这是预案的核心;

3.应急措施,即发生了突发事件应向谁报告,怎样应急;

4.相关要求指对参与活动安全工作人员提出何时到岗,应遵守哪些安全纪律等;

5.还要有失职渎职,出了责任事故如何处理等。

 

 

检测训练

巩固提高

出示《安全预案》范文,学习了解:

一、活动过程安全

二、返校安全

三、紧急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一)、学生受伤

(二)、学生生病

(三)、丢失财物

(四)、学生走失

(五)、突遇大雨

(六)、学生斗殴

 

 

安全是带班的首要问题,安全高于一切,事故也就否定一切,所以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务必把安全放在首位,带班过程中,时刻提高警惕,防范于未然。

盘点收获

反思教学

一、活动过程安全

1、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注意纪律;

2、严禁对学生听之任之,不管学生;

3、注意学生活动整体性,严禁学生单独活动;

4、每个项目活动前,讲清楚注意事项;

5、学生休息时,严禁学生打闹、爬树、到斜坡、水塘边玩;

6、不同活动场地,带班老师要注意观察场地和器材,积极思考发现安全隐患,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某些项目老师要先示范。

7、学生行进靠右边,不要走中间;

 

二、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护意识;

1、带队老师熟悉各场地安全隐患,加强特殊地段的预防;

2、遵守活动章程,不违规操作;

3、抓好组织教学,讲究活动秩序,防止学生脱离集体,私自行动;

4、活动前宣讲安全注意事项,活动中加强防护,活动后有安全小结。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尽量避免生病、体残或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的学生;

2)、劳逸结合,尤其要照顾好体质较差的学生,不得让其长时间剧烈运动;

3)、遇到较刺激或高难度活动项目时,要注意不能强制每个学生都参与;

4)、不得让学生冒雨或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

5)、仔细观察,及早医治,防患于未然。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

课题

采取预防措施严控疾病传染

总课时

 5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2.教育学生了解常见的流行病及预防办法。

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了解常见的流行病及预防办法。

 

教学准备

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提示

 

 

创设情境

提出质疑

一年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流行病也不尽一样,我们应该怎样防范?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一)春季

春季以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为主。

学校应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定期清扫和保洁制度。

实行湿式清扫,防止灰尘飞扬。

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要教育学生做到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应戴口罩;不到病家串门;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拧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手帕掩住口鼻;家庭或住校学生应做到勤晒被褥,勤洗澡换衣。

(二)夏季

夏季以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为主。

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内的用水、饮食卫生管理工作,同时做好粪便、垃圾的卫生管理,要保证学生能喝上开水或沙滤水。

设有食堂的学校,一定要遵守《食品卫生法》。

食堂必须持证开办,在许可范围内生产经营。

在操作加工的过程中要遵守基本规范和要求。

工作人员须经体检合作方可上岗,要自觉地认真做好饮食卫生,保证让学生吃得干净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教育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吃零食。

进货渠道要符合卫生要求。

(三)秋季

秋季以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为主。

(四)冬季

冬季以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为主。

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它的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以及带菌者。

该病以类——口为主要传播途径,污染食具、用具、食物或水,因苍蝇的机械传播而造成发病。

凡有腹病、腹泻、大便呈粘液或脓血状,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等症状,多半可拟诊为本病。

全班展示

难点点拨

常见的流行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人是主要的传染原,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但亦可借手、手帕、食具以及其他用品接触传播。

流感病人临床表现为明显的高热、头痛、全身酸病等流感中毒症状以及相对轻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2、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全身中毒症状,皮肤分批出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水痘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

水痘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借被病毒污染衣服、玩具、用具等间接传播。

病人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症状。

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腹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进而呈充满透明液的疱疹。

麻疹。

麻诊是由麻诊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

主要病状表现为高烧、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涕、皮疹等,可伴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喉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造成痛苦、残疾,甚至死亡。

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春季节流行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病。

 

检测训练

巩固提高

说说你的收获 

 

 

盘点收获

反思教学

学习预防病小常识

作业布置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

课题

辨识三无食品确保饮食安全

总课时

 6

学习目标

1.教育学生了解什么是“三无食品”及三无食品的危害。

2.教育学生如何辨识三无食品。

3.教育学生养成不购买三无食品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了解什么是“三无食品”及三无食品的危害。

教育学生如何辨识三无食品。

教学准备

三无食品若干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提示

 

 

创设情境

提出质疑

我们应该怎样确保食品安全?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什什么是三无食品?

∙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

另一种说法是,三无产品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

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指名回答:

什么是三无食品?

 

全班展示

难点点拨

如何辨识三无食品?

一般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

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如果相关产品是厂家在生产并进入流通,或商家在出售中,均可向质量监督局、工商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举报。

如果消费者已经购买了这样的产品,则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一赔一。

 

 出示准备的三无食品,指导辨认。

检测训练

巩固提高

市面上有很多花样繁多,味道奇特,价格便宜的小食品,它们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保质说明,我们把这类食品统称为“三无食品”。

“三无食品”没有卫生质量保证,直接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容易引起呕吐、腹泻,甚至是食物中毒,所以大家不要购买“三无食品”。

 

自己谈谈是否有购买的三无食品的经历。

 

盘点收获

反思教学

一、三无食品的危害:

1、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

“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

2、卡片、玩具与食品混合包装,造成了食品的二次污染。

3、不合格的膨化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数、大肠菌群、过氧化值指标超标,还能产生亚硝胺、铅等致癌物质,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4、果冻、糖精、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罐头和泡泡糖等儿童不宜多吃,在这类小食品中大多加入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5、不合格果脯、蜜饯中甜蜜素超标,不合格烤鱼片、牛肉干等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二、谈体会及收获

三、作业布置

 

 

小组讨论三无食品的危害。

 

自我表决:

以后不购买、不食用三无食品。

 

柴庄小学高年级安全导学案

课题

掌握生活常识预防食物中毒

总课时

 7

学习目标

1.什么是食物中毒。

2.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重点难点

什么是食物中毒。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教学准备

相关实物:

发芽的土豆、霉变的食物等。

 食物中毒视频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提示

 

 

创设情境

提出质疑

出示食物中毒的视频,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食物因处理不当会引起食物中毒?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

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全班展示

难点点拨

食物中毒的种类:

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

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检测训练

巩固提高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

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