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7747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docx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

2014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词语辨析2

高考语文

2014-01-3020142014

 04、违反、违犯、违拗: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

“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X

  01、心里、心理:

“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

“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心里”读xīnli,“心理”读xīnl?

  02、象、像: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03、消失、消逝、消释:

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04、薪水、工资:

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

  05、吓唬、恐吓(恫吓):

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06、显著、卓著:

前者指非常明显;后者指突出地好。

  07、需要、须要:

前者指欲望、要求,或相当于“应当”,强调“不可少”。

后者不用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

比如“他需要(须要)休息”,但“他有需要”就只能用前者。

  08、修养、休养:

前者指提高学识、思想水平。

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2014、心事、心思、心绪:

“心事”心里盘算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

“心思”想做某种事的心情;念头。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2014、辛酸、心酸:

词义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生活经历中的痛苦和酸楚,后者侧重于内心的悲伤与难过。

  11、细心、悉心:

前者指用心细密。

后者指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12、希望、期望、渴望:

词义程度一个比一个重。

(希冀:

希望得到)

  13、喧闹、喧嚷、喧扰、喧腾、喧嚣、喧哗:

“喧闹”指喧哗热闹。

“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喧扰”指喧嚷扰乱。

“喧腾”指喧闹沸腾。

“喧嚣”指

(1)声音杂乱,不清静;

(2)叫嚣,喧嚷。

“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

  14、挟持、胁持:

前者指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重在用力量;后者指威胁强迫对方,重在威胁。

  15、稀疏、稀少(希少):

前者指(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后者指事物出现得少。

  16、效率、效力:

前者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后者指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17、限制、限止:

前者指规定范围,使不超出;后者指限制、止境,重在制止。

  18、效仿、模仿:

前者指仿效、效法;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摹仿:

与“模仿”相同,但重在描摹书画等)

  19、想象、相象:

“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

“相象”彼此有相同或共同点。

  20、显著、卓著、卓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显著”指非常明显:

“卓著”指突出的好:

“卓越”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1、显赫、显贵、显达:

“显赫”权势等盛大:

“显贵”做大官有身份的人:

“显达”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

  22、贤德、贤明、贤能:

“贤德”善良的德行;贤惠。

“贤明”有才能有见识。

“贤能”有道德有才能(“贤良”是书面语)。

  23、显要、显耀:

“显要”指官职高而权柄大:

“显耀”指声誉、势力等著称。

  24、贤惠、贤淑:

“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贤淑”是书面语。

  25、心神、心声:

“心神”指

(1)心思精力

(2)精神状态:

“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26、向往、憧憬:

前者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后者指想象向往美好的事物,多指对未来的。

Y

  01、云集、聚集:

前者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用的是比喻义;后者指集合,凑在一起,一般用法。

  02、以至、以致:

都是连词,前者表示

(1)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前句意思的延伸),相当于“直到”;

(2)前句意思的自然结果。

后者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03、勇气、勇敢:

词性和功能不同,前者是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后者是形容词、作谓语或定语。

  04、原形、原型:

前者指形状、面目;后者指类型、模型。

  05、运用、应用:

前者指根据事物特性加以利用;后者指使用,直接用生活或生产。

  06、允许、容许:

前者指许可;后者指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07、应付、周旋:

“应付”指

(1)对人对事采取措施

(2)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指

(1)交际应酬

(2)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08、严格、严厉:

前者指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后者指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方面)。

  2014、赢利(盈利)、营利:

前者指所得的利润(名词);后者指谋求利润(动词)。

  2014、谣言、流言:

前者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后者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的话)。

  11、臆测、臆度:

前者指主观地推断;后者指臆测猜度。

  12、约束、规范:

前者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后者指使遵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13、依存、依附:

前者指互相依附而存在;后者指附着、依赖、从属。

  14、隐(yǐn)蔽、荫(yīn)蔽:

前者指借助别的事物来遮掩;后者指(枝叶)遮蔽。

  15、引见、引荐:

前者指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后者指推荐别人。

  16、一律、一概:

副词,适用于全体,前者强调无一例外;后者强调没有例外。

  17、衣服、衬衫:

“衣服”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18、义气、意气:

前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

“重义气、义气千秋”等;后者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意气风发”等。

Z

  01、赞叹、赞扬:

前者只有“称赞”之意;后者既有“称赞”之意,又有“表扬”之意。

  02、准确、正确:

前者指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与“误差、偏差”相反。

后者指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标准,与“错误”相反。

  03、贞洁、贞节:

前者指妇女在节操上没有污点;后者指

(1)坚贞的节操

(2)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一种伦理道德。

  04、侦察、侦查:

前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后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而进行的活动。

  05、追忆、追溯、追索:

“追忆”指回忆。

“追溯、追索”指探索事物的由来。

前者确指,后跟无选择性。

后者不确指,后跟有选择性。

  06、终止、中止:

前者指结束、停止,表示事情全部结束。

后者指中途停止,侧重于事情末做完。

  07、专程、专诚:

前者指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后者指特地(心意诚恳)。

  08、指责、指摘:

前者指责问(可褒可贬)。

后者指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2014、专长、特长:

前者指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

后者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2014、震动、振动:

前者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里不平静;后者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

  11、震荡、振荡:

前者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后者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不要把它和“振作、振奋”联系起来,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都不可写成“振荡”。

  12、震慑、震撼:

前者指震动得使人害怕;后者指震动、摇撼。

  13、战争、战斗、战事:

“战争”范围大,指民族、国家、阶级、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

“战斗”范围小,一般指具体的武装冲突;‘战事“指有关战争的各种活动。

  14、战果、成果、结果、后果、恶果:

“战果”战斗中获得的成果:

“成果”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褒义词:

“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中性词:

“后果”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恶果”坏结果或坏的下场。

  15、障碍、阻碍:

前者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不能顺利通过,名词;后者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动词。

  16、做客、作客:

前者指造访亲朋好友。

后者指寄居在异地。

  17、拯救、赈济:

“拯救”救助:

“赈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

  18、知觉、直觉:

前者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比感觉复杂、完整;后者指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并非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

  19、直接、直截:

前者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后者指(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直截了当,也作直捷。

  20、整顿、整饬、整治、整理: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或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整饬”

(1)使有条理,整顿

(2)整齐,有条理:

“整治”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之吃苦头:

“整理”上有条理,有秩序。

  21、蒸汽、蒸气:

前者指水蒸气;后者指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

  22、追击、狙击:

前者指追赶着攻击;后者指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23、阻击、阻截:

前者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后者指阻挡,阻拦。

  24、蛰居、谪居:

前者指象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后者指被贬谪后住在某个地方。

  25、资力、资历:

前者指财力;后者指资格和经历。

  26、肢解、支解:

古代割去四肢的酷刑。

前者多用本义,后者多用比喻义。

  27、着眼、着意:

前者指从某个方面观察、考虑;后者侧重于用心。

二、应试策略

1.词义法

   词义法,就是根据词义来辨析选用同义词的方法。

词语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是我们辨析同义词的基本前提。

词义的适用对象、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都是我们辨析同义词的切入点。

 

(1)词义适用对象

如:

终生/终身:

“终生”是就事业来说,如:

为了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终身”是就人生大事来说,如:

婚姻是终身大事。

(2)词义轻重不同

如:

蔑视/轻视:

“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3)范围有大有小

如:

年纪/年龄:

“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较大。

2.词色法

(1)感情色彩不同

如:

牟取/谋取:

前者含贬义,后者为中性词。

(2)语体色彩不同

如:

商量/商榷/协商:

“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一般问题,可重叠成商量商量。

“商榷”文言词,含有尊敬、客气色彩,常用于书面语体、多指学术问题;也指其他需慎重研究的重大问题。

“协商”着重指共同正式商讨,多指重大的,特别是具有社会性或国际性的问题,一般有庄重色彩。

3.词性用法

如:

豢养/饲养/喂养:

“豢养”指喂养动物,一般不用以指人,当指人时,则表示收买和利用,含贬义。

“饲养”指喂养牲畜,可与“员、场”等组成名词。

“喂养”多用于牲畜;用于人时,只限于婴儿。

 

4.特定的修辞效果

[例]窗口/窗户——透过“甲A”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

[例]聚集/云集——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云集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特别提醒:

 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作用,限制了词语的临时意义,这也就为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提供了依据和线索,因而正确理解词义的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语境,也就等于找到了正确选用同义词的钥匙。

5.突点法

  突点法,即寻找突破点来解题的方法。

因为同义词的辨析往往有多个子选项,只要我们从自己最熟悉或最敢肯定的子选项入手,就可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

当然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最熟悉的词语,切入点也就不同。

   6.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去同较异的方法。

它适合于答案选项表述格式基本相同的题目。

我们往往可以先排除选项中相同的成分,通过比较相异的成分,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

   例: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什么都不得不__。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爱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解析:

“装载”“承载”的不同词素“装”“承”,正是辨析的侧重点。

“装载”的意思是“用运输工具装(人或物)”,它是主体自己发出动作;“承载”的意思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它不是主体自己发出的动作,据句中“使”“让”的出现,可判断第一处空线应为“承载”。

由此排除A、C项。

B、D项利用排除法,可去掉选项中相同的成分而只区分“徘徊”“徜徉”或“舍弃”“割爱”两组同义词中的一组即可。

利用突点法,辨析“舍弃”“割爱”。

“舍弃”的意思是“放弃、不要”;“割爱”是“让出或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与文中“什么”相应的是“舍弃”,包括了爱与不爱之物,有些虽爱,但不是“必不可少之物”。

【巩固训练】

一、高考真题

1.(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答案:

A(质疑:

动词,提出疑问:

质疑问难。

置疑:

动词,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不容置疑,无可置疑。

兴味:

一时性的兴趣,一时产生的兴趣。

趣味:

持续时间长的兴趣,爱好。

反之:

是与之前所述,完全相反,中性词。

否则:

是与之前所述内容不同,一般指结果,贬义词居多。

2.(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                  ”,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时,千万别       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啬     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啬     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惜     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惜     轻车熟路

答案: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给远行的朋友以鼓励和信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送行者的旷达之情。

相比较而言,还是前者更温馨些,能够劝慰友人伤别之心。

“吝啬”含有贬义,而“吝惜”比较中性,更符合语境。

“轻车熟路”指“架着轻便的车在熟路上走,比喻对情况熟悉,做起来容易”;“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语境并没有说是在做熟悉的事情,用“轻车熟路”不合适。

3.(浙江卷)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     ,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   ,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     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   协议   不日       B.质对   协约     翌日

c.质询    协约   翌日      D.质询    协议    不日

答案:

D(“质对”意思是“对证,对质”,显然不合语境;“质询”的意思是“质疑询问”。

“协约”指“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条约”或“协商订立的条约”,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协议”指“共同计议;协商”或“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这里是指一种文件。

“翌日”是指“第二天”,“世界各地的校友启程”的时间不可能都是“第二天”;“不日”指“要不了几天”。

4.(重庆卷)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         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

“这将    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答案:

D([坦承坦然承认。

坦陈坦然陈诉。

]题意为作为该市负责人说明和胶带本市存在的问题,又承认事实的意思;场所、场合[“场所"的词义较单纯具体,指活动的地点;而“场合”的词义范围要大一些,它是地点、时间、环境、情况的总合]语境不强调实践环境等,只是说明地点;必须、必需[必须一定要。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题意强调的不是不可少而是一定要;必定、必然[必定:

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侧重主观。

例:

我们必定胜利。

必然:

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侧重客观事实例:

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少创造力。

]题意说明“比赛”时人为主观控制的。

5.(北京卷)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后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

“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答案:

B(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

“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

“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

“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

B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6.(广东卷)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答案:

A(“考察”和“考查”两词有相同的地方:

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

但它们也各有侧重和不同:

“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如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的对象等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

根据语境可以排除B、D。

7.(山东卷)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__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 私自 充斥   B.监控 擅自 充斥

C.监测 擅自 充溢   D.监控 私自 充溢

答案:

C(“监测”侧重测算、测量,针对某种事物或问题;“监控”侧重控制,针对某种现象或行为,语境说明的是测算数据得出结果。

“私自”侧重“私”只顾个人;“擅自”侧重“擅”随意、不按规定或要求做,语境有提示“不认真履行职责。

”“充斥”多用贬义;“充溢”多用褒义,语境用的是褒义。

8.(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      是一个“行者”。

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

A.也   躬身   体现        B.更   躬行   发挥

C.更   躬身   体现        D.也   躬行   发挥

答案:

B(“也”表并列,“更”表递进。

“躬身”意思是亲自,副词;“躬行”意思是亲身体验、做,动词。

“发挥”侧重人的主观行为,“体现”侧重客观表现。

9.(全国卷2)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的词的一句是     

A.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平均购房面积的下降,一方面是政策作用的显现,一方面也说明了购房人更加趋于理性。

B.对于有1.28亿人口的日本来说,这个销售量,相当于每2014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种高热量的食品。

C.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D.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评估的55个经济体中,中国内地的竞争力在前一年度的基础上提高了3位,升至第15位。

答案:

C(C项“日前”“进行了”,表示已经发生,“将”表示未发生,如果不删去就会前后矛盾。

二、模拟试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可以用来说明要看清前进的方向,不被假象所蒙蔽,还可以用来抒发自己有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胸襟。

②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条,      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汇。

③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      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包括     良莠不齐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囊括     参差不齐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包括     参差不齐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囊括     良莠不齐

答案: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含拥有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意思。

 囊括:

全部包括,与“绝大多数”矛盾。

 “良莠不齐”指人的品德好坏。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云南省_______报告HIV感染率居全国之首,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