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8097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必备教案

  课文记叙了达丽玛上课走神,老师怕她落下功课就放学后为她补课。

她看到老师认真的为自己讲课,嘴唇干了,嗓子哑了,就暗下决心好好听讲,连窗外下起雨都不知道。

老师用衣服为达丽玛遮雨送她回家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春天的雨点》教案一

  设计理念:

  透过达丽玛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是本课设计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走进达丽玛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达丽玛的情感变化。

  2、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层涵义。

  3、感受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的首尾照应,引发对达丽玛情感变化的探究。

  教学难点:

  深入文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能联系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地想象,在阅读与想象中进行探究。

  2、抓住重点句子,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如春雨滋润,感受草原的将来充满希望。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散文式的记叙文,其较长的篇幅和散文式的句子给学生增加了朗读的难度。

因此,课堂上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

有些句子含义较深(例如:

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大草原上)以读和积累为本,不一定给学生挖深挖透。

课文最后一段与课题呼应,是理解的难点,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到位,但是只要有所感悟就行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抓住女孩和老师的言行进行朗读、讨论、感悟。

本课有许多比喻句和好句子,让学生记下来。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以及春天草原景色图片、背景、文中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而春天的雨丝,洒向大地,润泽万物,有时也洒在人的心田!

使人感到温暖、幸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回顾、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想课文讲述了哪几件事?

发生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方?

谁是主要人物?

教师相机板书。

同学们,有句话叫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节课,咱们要透过达丽玛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里,达丽玛的眼睛看到了什么?

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这些句子把它划出来。

  课件出示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

  2、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

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三、探究

  这五句话中只有一句话写了达丽玛的内心世界,哪一句?

另外四句都没有写达丽玛的内心世界。

  课件出示: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心想:

……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心想:

……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心想:

……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心想:

……

  老师在这四句话后面都加上“心想”二字,达丽玛的每一次“心想”都想了些什么呢?

要揭开达丽玛的内心世界,咱们就必须认真地深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心想”,将达丽玛的心里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直接写在课本上,作为你的读书笔记。

  四、交流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心想:

……

  参考:

  春天多美啊,要是能骑上骏马驰骋在大草原上,那该有多好啊!

  2、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

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么叫“发誓”?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请你用表示决心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达丽玛为何要发誓?

(知道自己错了;老师没有严厉地批评她,而是耐心地给她补课)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心想:

……

  参考:

  呀!

怎么下雨了?

  可看出达丽玛的专心致志。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心想:

……

  参考:

  老师,是我不好,让您费心了,对不起!

  老师,您辛苦了,以后上课我一定会专心听讲的。

  老师,谢谢您,喝口水再讲吧!

  可看出乌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

  指导朗读对话

  “老师,下雨了!

  “你没看见闪电吗?

没听见雷声吗?

  达丽玛摇摇头。

  “你什么都没听见?

  “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心想:

……

  参考:

  老师,谢谢您的关心!

您真是一位好老师!

  老师,进屋坐坐吧,喝口水再走。

  老师,请走好。

  老师,相信我,我以后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6、教师总结:

乌罕娜是个多么好的老师啊,她不顾疲劳,在别人都回家的时候认真为学生补课,讲啊讲啊,达丽玛听出来了——生:

老师的嗓子沙哑了。

师:

达丽玛看到了——生:

老师的嘴唇发干了。

达丽玛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

生齐读:

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都印在了心里……达丽玛被老师感动了,当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搂在身边。

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达丽玛望着老师的身影消融在绿蒙蒙的的原野里,再一次感动了。

  7、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达丽玛,你能用一句话来赞扬你心目中的乌罕娜老师吗?

  参考:

乌罕娜老师您真是一个热爱学生、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五、解题

  1、同学们,课文以“春天的雨点”为题,仅仅是因为这一天下着细细的春雨吗?

(不是)达丽玛看到“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心里还想到了什么?

(口头交流)

  参考:

  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就像这春天的雨点滋润着“我”(学生、孩子们)的心田。

  孩子们就像这草原上的草在老师的关爱中茁壮成长。

  草原的将来充满希望,草原的将来一定会繁荣昌盛,草原人民的生活必将美满幸福。

  2、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

 指导朗读最后两句话。

  3、教师总结后,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全文。

  六、课外拓展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用诗用词用文用画在赞美着老师,他们把老师比作春蚕、红烛、园丁……今天,课文又将老师比作春天的雨点。

  课后请同学们去搜集赞颂老师的话。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乌罕娜发现补课护送激动

  师生情

  达丽玛溜号专心感激送伞

  语文《春天的雨点》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真挚的师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师和达丽玛的心上”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1、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

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标出自然段,思考每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按照不同的内容,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

  1、上课的时候,达丽玛没有听见老师提出的问题。

  2、放学以后,老师为达丽玛补课,并且冒雨将她送回家。

  3、第二天早晨,达丽玛冒雨接老师一同到学校去。

  4、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师生情如同滋润大地的绵绵细雨。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

  学生可能回答:

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汉娜老师发现。

  3、乌汉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

  

(1)理解“走了神”:

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

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

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

“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给达丽玛补课时,乌汉娜老师是怎样做呢?

  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

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学生可能回答:

乌汉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

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

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可能理解:

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引导:

“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

  4、指名读,再齐读。

  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

“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

”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

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

(激动)

  引导:

为什么这么激动?

  7、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

  六、学习第三段

  1、补课后,天下起雨,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思考: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师对达丽玛的爱,以及达丽玛汇报老师的爱。

  七、学习第四段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

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质疑:

雨点怎么会落在人的心里?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

  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

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春雨的特点是润物无声,老师对达丽玛的帮助,没有大声呵斥,是一种理解与尊重,这是润物无声;达丽玛对老师的感谢不是豪言壮语,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爱,也是润物无声。

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

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进来。

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发茁壮成长。

  八、总结,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

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语文《春天的雨点》教案三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3、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

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

  (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汉娜老师发现。

  3、乌汉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

)(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

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

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

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

“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给达丽玛补课时,乌汉娜老师是怎样做呢?

  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

  (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

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乌汉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

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

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

  (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

  4、指名读,再齐读。

  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

  (“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

”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

)(小黑板出示)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

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

(激动)

  7、为什么这么激动?

  8、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

  (六)巩固练习

  至于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事,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

现在,老师要看看大家,是否把这堂的知识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复,尽量用本课学过的词语)。

  ()的眼睛()的眼睛()的眼睛

  ()的春雨()的春雨()的春雨

  ()的面容()的面容()的面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游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但是她的心却跟着春风一起,游荡到大草原上去了。

”达丽玛瞪大眼睛望着老师是故意装给老师看的,为是的不让老师发现她思想开小差。

()

  

(2)、“‘达丽玛,这个问题你来回答。

’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

”乌老师能从那么多同学中发现达丽玛“走了神”,是因为她上课时特别注意达丽玛。

()

  (3)、“达丽玛坐下来,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

”这句话是写达丽玛为自己做错了事,给老师添麻烦悔恨极了的心情。

()

  (4)、“‘老师,下雨了!

’她惊奇地说。

”达丽玛之所以感到惊奇是因为草原上春天下雨极为罕见。

()

  板书设计:

  11、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  乌汉娜老师

  上课时  走神  发现

  补课时  发誓  补课

  专心   放心

  护送时  感激  护送

  知错就改  关心爱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