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1183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docx

0206世界城市研讨议题和背景资料汇编v12

世界城市下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研讨会

重点议题

 

一、愿景。

世界城市下社会形态、政府形态是什么?

二、发展基础。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优势、差距短板有哪些?

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开放式讨论。

a)北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信息化措施建议

b)国外先进城市在攀登世界城市的进程中,电子政务发展路径、发展战略经历了哪些调整?

四、围绕世界城市建设,北京市未来5年电子政务发展思路是什么?

建议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新阶段我市电子政务面临的新挑战

在筹办举办奥运的历史背景下,我市电子政务实现了从大规模建设向全面普及应用的历史跨越,信息化对政府业务覆盖的广度从2005年的30%上升到2009年95%以上;电子政务进入深化应用、提升服务的发展阶段,成为城市管理能力提升的创新点,成为城市服务水平提升的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着力点,总体水平位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对我市电子政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我市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公共信息服务与市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还不相适应。

我市网民比例已经超过60%,市民对政府在线服务需求程度非常高,目前我市公共信息服务总体上还不能满足需求。

公共服务创新能力需要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受益范围需进一步扩大,服务便捷程度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

第二,城市管理信息化与首都现代化、国际化高速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信息化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城市发展难题方面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提升经济运行监测能力、保障首都经济调结构上水平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城乡网格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应急联动、城市运行监测等离实现城市精细化、主动式、预防式管理还有一定距离。

第三,电子政务在增强政府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三效一创”绩效等方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需要加大力度推进行政监察现代化工程,构建纪检监察全方位信息化工程体系;需要进一步深化“金审”工程应用,扩大联网审计应用范围;需要探索在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大信访”等系统应用,提高执法公信力;需要尽快建立政府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支撑“三效一创”绩效管理和提升。

第四、电子政务统筹建设和资源整合还不够深入。

电子政务建设大格局依然是以部门为中心分头建设,与当前城市管理快捷化对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需求不相适应;体制机制保障薄弱,跨部门、跨层级电子政务整合触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乏配套的体制机制;统筹指导能力薄弱,缺乏指导和规范整合的技术、业务、数据、服务的总体框架;投入统筹机制薄弱,全市电子政务项目资金还没有完全统筹;信息资源统筹建设总体仍然薄弱,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制度。

第五,电子政务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潜能还未充分释放。

新技术新业务试点推广的相关政策和工作机制需要根据推进国产软件替代工程、提高国产自主创新产品使用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外包的市场化政策、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需要根据使用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修改完善,加强推动自主创新产品深化应用;需要进一步推进3G移动技术、云计算在政府办公、执法领域的应用,带动自主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

 

世界城市对北京电子政务提出更高要求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面临更多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任务更加艰巨,政府管理要应对世界信息传播和国际人口流动的速度加快、强势资本全球扩张加速、全球文化交流和互动空前带来的新问题,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提升服务全球化经济的能力

在资金流动全球化条件下,提升对国内国际经济运行的监测能力和决策服务水平;在经济合作、产业链日益国际化条件下,提升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综合监管能力和对国内外经济组织的综合服务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绿色通道常态化,建立多层次、国际化资本市场体系,推进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全球影响力,充分满足首都经济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提升服务国际化人口的能力

针对世界500强总部和研发中心、国际组织总部、重大国际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各种国际会议等的人才服务需求,构建多语言、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体系;顺应国际人口流动不断加快的形势,建设完善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旅游、交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一体化服务系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新生活,不断增强北京城市的魅力,不断扩大首都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掌控国际要素资源的总部企业和国际机构高端人才参与世界城市建设。

(三)提升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

针对世界城市对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要求,建设完善社会建设和管理信息化体系;支撑“枢纽型”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推广,整合建设公共服务移动门户等服务渠道,完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体系;满足志愿者、社区自治等多种形式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需求,建设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四)加强支撑政府决策科学化、管理人性化

针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从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领导决策信息化支撑系统,着力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完善“网上服务大厅”、“一卡通”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建立更加快速、更加简化、更加协调、能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面向基层的行政服务模式,落实“市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人性化管理。

(五)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从建设世界城市高度,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推进国际大都市建设,加快推广和深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全方位推进城市管理应急联动,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体征动态监测能力,全面加强城市空间实体要素可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满足世界城市对管理的高质量要求。

(六)构建世界级的文化影响力

适应奥运后北京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新的角色定位,着眼挖掘首都文化的深厚内涵,加快推进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优秀网络文化的国际传播;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大力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增强文化产品面向国际的供给能力;整合互联网对外宣传资源,完善互联网对外宣传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对外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宣传效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附件: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参阅资料

 

委员建议: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升为国家战略7

北京建世界城市不会照搬西方8

物联网可助北京建世界城市9

北京着眼建设世界城市12

北京距离世界城市有多远15

世界城市包含五要素18

北京如何迈向世界城市22

北京:

大国崛起中的世界城市战略25

建设“全球城市”离不开精神文化34

委员建议: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升为国家战略

(20100125北京日报)

建设世界城市这一宏伟目标吸引了政协委员的热议并纷纷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专门提出了《关于加快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规划编制的提案》,呼吁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

连玉明委员说,世界城市应该是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影响力、辐射力的城市,是全球城市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

世界城市是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的产物。

目前,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和东京,三个城市都经历了上百年市场经济的发展。

如何建设、发展世界城市,连玉明委员认为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

他表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赖于中国加速崛起的大背景;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汲取全国资源,服务全国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我们不仅要把北京建成世界城市,还要以北京为核心,构建世界城市区域体系。

”连玉明指着一摞厚厚的研究报告说,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该站在全国加速发展的高度上,将之升级为国家战略,通过世界城市的建设,拉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带动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最终形成跨区域的大战略。

在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方面,有政协委员建议,北京必须控制金融等战略性资源,扶持一批战略性产业,掌控战略性通道。

加快世界城市建设,北京需要加快建设国际政治中心,吸引、集聚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于京津冀、环渤海、东北亚三个经济圈;加快建设国际文化中心,发挥古都文化和奥运文化的独特作用,加强中外文化融合和交流;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开放型、立体化、国际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带动京津整体发展。

连玉明委员表示,世界城市功能定位与以往不同,必须放在地区、国家和区域大发展的背景下审视,通过国家战略的实施,才能真正形成世界城市的影响。

北京建世界城市不会照搬西方

(20100126北京晨报)

昨天下午,市委书记刘淇分别参加东城和房山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针对代表普遍热议的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的概念,刘淇在参加东城团审议时强调,北京要建设的世界城市,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对纽约、东京和伦敦等西方世界城市,应该学习,而不能照抄。

“世界城市”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代表们对这一概念的热议。

在东城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市人大代表曹兴和、毛羽、胡仲元等7位代表,围绕如何建设世界城市以及城市的交通拥堵、人才进京、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健康北京人”活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在听取代表发言后,刘淇表示,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指具有世界影响力、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和人才的城市,北京国际化、现代化的高端形态,就是世界城市。

对世界城市的概念,现在大家还比较陌生,北京社科院等单位正在组织专家研究,也希望代表们提出意见。

刘淇表示,世界城市的内涵、建设世界城市的具体措施还处在一个研究过程,但方向是明确的:

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首都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展首都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

刘淇说,2009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打了一场硬仗,克服了金融危机给北京市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到去年年底北京市经济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办成一件大事,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的任务。

刘淇说,这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心、克服困难是分不开的。

刘淇指出,我们要顺应国际格局的新变化,结合国务院对于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从首都实际出发谋划新一轮的建设和发展。

要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是汲取奥运筹办成功经验形成的先进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首都实际和国际发展趋势,也得到了全市社会各界的认同。

我们要把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绿色北京行动计划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物联网可助北京建世界城市

(20100125京华时报)

北京打造世界城市该做些什么,如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昨天,在市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各界委员针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这一目标,纷纷建言献策,各抒己见。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提出,北京要成为世界城市,必须要有引领世界的“拳头产品”,而中关村正蓄势研发的“物联网”技术,有望担起这一重任。

邓中翰委员

物联网将使北京充满智能化

昨天,市政协委员邓中翰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北京如果能够尽快依托中关村技术优势,发展“物联网”,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从而把北京打造成一个充满智能化的城市,实现物物相连,最终造就一个整体达到上万亿元规模,其产业比互联网大30倍的高科技市场。

他解释,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邓中翰介绍,目前依托物联网技术,他正参与公安部研究制定的“安全防范视频国家监控标准”。

这意味着物联网离实际应用越来越近了。

他表示,以北京为例,全市约有32万个监控摄像头。

由于这些摄像头隶属于公安、交通、安全、城管、应急办、小区等部门,无法全盘实时统一调度。

通过物联网技术制定的新标准推行后,将可从各个角度追踪违规车辆,及时制止各种治安案件等,使原有投资使用得更有效率。

而北京也会因此缩短与世界城市的距离。

邓中翰认为,北京要成为世界城市,必须要有能够引领世界的“拳头产品”。

只有依托中国硅谷——中关村,发展出能引领世界或与领先国家接近的震撼性技术,北京才将具有成为世界城市的基础资质。

纪海英委员

通过物联网解决出租车空驶

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纪海英认为,国外一些世界城市,大多对交通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治理、规划。

北京在打造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必须把这一涉及所有人的问题加以妥善解决。

她认为,目前北京拥堵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污染高、利用率低的大排量车在市区集中出没,以及出租车近40%的空驶率有关。

对于出租车空驶导致拥堵加剧问题,她认为可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

过去本市使用的出租车调度系统是靠电话调度,具有时间差问题。

经常是车子来了,乘客等不及已经走了,或者乘客来了车子却不能按点到达。

如果通过物联网改变大家在路边打车的习惯,改为网络实时预约,以及网络实时调控投入车辆的数量,将能使北京出租调度系统和交通状况,逐步接近世界城市的水准。

江亿委员

世界城市防灾能力要很突出

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认为,世界城市必须是环保城市,而且防灾能力要很突出。

那些轻易能被灾害击垮的城市,显然不具备世界城市的基本资格。

从城市动力来源的电能来看,如果实现物联网控制,有关部门将可随时预测下一步用电量多寡,及时增开或关闭电厂、发电机组,实现低碳减排下的清洁发电。

从防灾角度看,以往国内发生过雪灾压垮电线等问题。

如果物联网技术介入,就能及时启动电网上的加热装置,达到防灾目的。

李里特委员

打造世界城市需要经济调控

城区工作,郊区生活,是当今世界城市的典型特征。

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里特认为,北京需要通过经济手段调控及对市民引导,来打造一个崭新的世界城市。

他认为,像东京、纽约等世界城市,都采取了提高核心城区停车费,建造发达公交系统,征收物业税等手段,实现了城区工作、郊区生活,既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又改善了城市环境。

他表示,城市发展不能像摊大饼似的重复建设、延伸。

世界城市绝不是人均GDP过1万美元这么简单,还要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改变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诸多基本素质问题。

连玉明委员

北京2030年有望成世界城市

昨天,在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对“世界城市”概念进行解读。

连玉明称,世界城市指的是对全球经济、政治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城市,它必须占有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以及战略性通道(如航空、传媒等)。

连玉明预计,经过20年的努力,2030年北京有望成为世界城市。

目前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概念基于重大的历史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象下,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全球重心东移。

从国内来讲,奥运提升了北京的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并且留下一批独特的奥运财富。

特别是2009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北京已经发展到了战略转型期,北京在国际城市的轨道中运行,因此向其高级形态——世界城市迈进成为必然。

世界城市建设带动京津冀发展

连玉明称,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在20年内实现4个中心的建设。

一是建设国际政治中心。

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发展,第三方力量已经成为主导全球的重要力量。

因此北京应该加速聚集、吸引一批国际组织,发展总部经济,发出北京的声音。

二是加速建设国际文化中心。

这方面应该注意古都文化保护,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及奥运文化遗产的再利用等。

三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在这方面北京应该着重将CBD作为北京国际金融主要承载区。

四是建设航运中心。

在这方面北京将与天津共同建设,利用天津的机场、港口、快铁等资源。

连玉明认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可以称为世界城市的只有三个:

纽约、伦敦及东京。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加速器。

通过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将可以带动京津冀、环渤海乃至东北亚的发展。

今天的会议上,连玉明还提交了《关于加快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规划编制》的提案。

北京着眼建设世界城市

(20100125北京晚报)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五年前,北京市政府郑重宣布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提出的五大主要目标里,共涉及了十余组具体的数字指标。

五年后的今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一标注下这些指标,我们不仅勾勒出“十一五”收官之年的美好前景,也是在回顾首都发展近五年来的不凡历程。

七项指标提前实现

在过去的四年中,“十一五”规划中已有7项指标成功得以实现。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00年北京的人均GDP为2914美元;而在去年,北京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忽略通货膨胀因素,这一指标在10年间已经增长了2.4倍。

同样提前实现的还有万元GDP能耗和水耗这两项指标。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比“十五”期末分别降低15%和20%。

近五年来,北京万元GDP能耗和水耗节节下降,如果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两项指标目前均已实现。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2%左右,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

回顾近五年的发展数字,这两个指标一直在稳步攀升。

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75.8%;而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6.2%,按计划今年还将再提升0.4个百分点。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还提到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

去年,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已成功达标;更为可喜的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大大突破预期,早在2008年便已实现,去年更是达到了90%的水平。

八项指标今年冲刺

还有一些重要的指标将在今年进行最后的冲刺。

按照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

盘点过去4年的数据便会发现,北京的GDP曾经有3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而今年GDP增长指标,也已瞄准9%。

另外,北京的财政收入也曾有3年达到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的指标指日可待。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3%。

而今年的林木绿化率已经锁定在53%的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是“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另两项重要指标。

从4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项指标每年的实际增长率都超过了6%的水平。

今年的计划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也瞄准了6%以上的目标。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实际上,从2006年至去年,北京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2%以下的水平;而今年的计划数字也控制在2.3%。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要达到95%。

去年,这两个数字均达到94.6%,已十分接近规划预期。

按照今年的计划,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有望达到95.6%,双双突破既定目标。

布局“十二五”

报告摘要

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服务,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使首都的发展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

世界城市是最佳目标

未来的“十二五”规划将如何延续“十一五”的辉煌成绩?

“此时提出‘世界城市’这个目标,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在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梅松眼中,“世界城市”应该是“十二五”规划中的最大亮点。

“高不可攀的目标没有现实意义,唾手可得的目标又会缺少动力。

”在他看来,为北京未来的努力发展寻找新的动力,建设世界城市是最佳目标。

问:

与此前常谈的国际城市等概念相比,“世界城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答:

表面看来,国际城市与世界城市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汇,但实际上其内涵完全不同。

可以这样表述,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

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4个,分别为纽约、巴黎、伦敦和东京。

问:

“世界城市”有什么样的共性特征?

答:

第一,世界城市是国际交往中心,具有很大的外交影响力和国际政治话语权,比如可以是重大国际会议的召开地;第二,世界城市是国际经济中心,对世界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第三,世界城市应当是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是众多企业研发中心的总部所在地;第四,世界城市都是国际交通中心;第五,世界城市还应当是全球性的文化中心。

问:

北京是否具备成为“世界城市”的基础条件?

答:

目前四大城市全部都曾是奥运城市,北京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已经在国际上树立起了自身的形象。

中国已经登上了世界舞台的前沿位置,作为首都的北京可以承担起更多外交任务的职能。

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北京虽然没有证券交易市场,但是可以大力打造新兴的碳汇交易市场。

北京已经是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并且已经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空港枢纽之一。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北京具有兼容并蓄的文化底蕴。

问:

对于北京今后能否建成为世界城市,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可以衡量?

答:

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世界城市”的定义各不相同,不同机构对于评价世界城市的标准也是千差万别,可以说目前还没有统一、公认的世界城市标准,各种说法都是一家之言。

北京社科院也正在着手制订世界城市的评价标准,相关的问题都在讨论之中。

问:

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北京正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答:

一些外国学者、研究机构认为,北京正处在迈向世界城市的第二个层级上面;国内学者更为谦虚和稳妥的看法,认为北京尚处在第三层级的水平,距离第一层级世界城市还有一定差距。

需要肯定的是,北京具备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和条件,当前正处在重要的战略关头,为实现这一目标,也许需要我们付出5至10年的不懈努力。

北京距离世界城市有多远

(20100125新京报)

似乎难以量化性地断言,要成为世界城市,北京还需要多少年。

10年?

不大可能。

30年?

不免又感觉太久。

于是,莫如来一次现实盘点,看看我们这个赖以生活的大都市,究竟和世界城市还有多大差距,通往美好愿景的路径,有哪些可供借鉴。

目前已知的是,世界城市应该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因此,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可被称为“世界城市”的危机。

金融危机暴露了顶级世界城市的先天性结构性问题。

最近,美国人也在反省美国的世界城市,如纽约、洛杉矶等因缺乏坚实的第二产业基盘,而对外界的依赖过高,使得他们抵御危机的能力大大削弱。

这其实也在警示北京,世界城市,并不止于荣耀。

北京现实

增长速度进入全球前10

吕斌是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他认为,世界金融危机之后,面临重构世界经济地理,这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个机遇,但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去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表明,在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中国城市总体处在全球的中下水平,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巨大,但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第一。

吕斌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个城市有8个属于中国。

在世界城市网络连接度方面,香港、北京、上海和台北四个城市已跻身世界城市前列。

其中,香港和北京跻身全球624个城市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名,成为亚太地区的中心城市。

“由此可见,中国多数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度与欧美城市差距巨大,但上升潜力空前,特别是北京、上海、香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