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4809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四川省眉山市2018届中考模拟试题

(一)

语文卷2018.05

(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第Ⅰ卷答题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内,在试题卷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古诗词赏析(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嫉妒(jì)伫立(chù)廓然无累(kuò)恼羞成怒(nǎo)

B.洗濯(dí)逞辩(chénɡ)险象迭生(dié)繁弦急管(xián)

C.诘责(jié)拮据(jū)颔首低眉(hàn)戛然而止(jiá)

D.咫尺(zhǐ)门楣(mèi)踉踉跄跄(niànɡ)周道如砥(d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训戒取谛迫不及待根深蒂固

B.牟取诓骗一反既往连声诺诺

C.谰语劫掠冥思遐想可望不可及

D.肿涨腻烦苦心孤诣唯唯连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哼着《月光》,那轻柔的乐声一直在我的梦中漂浮着。

B.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一边吃饭,一边正襟危坐地说几句,效果恐怕不大好。

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

B.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王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D.《厉害了我的国》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2017年9月隆重推出的内容众筹纪录片。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

②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

③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④而黄河也只有到壶口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⑤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A、②④①⑤③B、③④②①⑤C、①⑤④②③D、③①⑤②④

6.对下列四首唐诗赏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是说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B.《望岳》一诗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在领略泰山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

C.《钱塘湖春行》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D.《使至塞上》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作者在萧关遇见候骑,到燕然慰问都护,流露出他完成任务的欣喜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7-9小题。

(6分,每小题2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8.下列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弼”,辅佐)

B.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过错)

C.蹴尔而与之(蹴:

用脚踢)

D.妻妾之奉(奉:

侍奉)

9.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C.《鱼我所欲也》中,作者提出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D.这两篇短文都善用对偶句和排比句,也善举取义浅近的例子,使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文言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4分,每小题2分)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应的古诗文语句。

(6分,每空1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2—14题(8分)

贸易大棒下的“缺芯”之痛

①最近,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中兴公司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禁令期长达7年。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被人卡了脖子,占据世界市场13%的销售份额、位列中国第二的千亿级电信巨头——中兴,一夜之间便危若累卵。

②其实,在此次“封杀”中兴之前,美国政府对于芯片的控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2014年4月9日,美国商务部就拒绝英特尔公司向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提供芯片的申请。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缺芯”的严峻现实:

自2013年起,每年进口芯片超过2000亿美元,2017年更是高达到2601亿美元,居进口第一位。

③小小的芯片为什么如此重要?

芯片虽然只是内含集成电路的小小硅片,但作为数据处理的心脏,无论是手机、电视、电脑、汽车,还是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等所有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持,谁掌控了“芯片”,谁就站在了产业链的最高端。

④芯片的种类很多,如果按晶体管工作方式分为两大类,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如果按工艺分两大类,双极芯片和CMOS芯片。

美国全方位处于领先地位,而我们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上,在高端的存储器、CPU、FPG及模拟芯片等领域,几乎没有。

⑤芯片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其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

首先将“砂子”提纯成硅,再切成晶元;再利用光刻机进行光刻、薄膜、刻蚀、清洗;接着把微型电器元件放上去,从几千万到8亿不等,比如酷睿i7上就有7.7亿个晶体管;最后是封装——互联、打线、密封。

目前,全球高端芯片市场几乎被美、日、欧垄断。

⑥面对受制于人的窘境,中国开始“补芯”之路。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国内芯片企业减免2——5年税收,并着力改革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荒问题。

国内企业也在发力,小米公司的澎湃S2芯片目前已经完成量产;寒武纪科技公司纪进行第二轮120亿至140亿元融资,并发布了全球新一代AI芯片;华为麒麟980手机芯片将在今秋面世,采用最先进的7纳米制程,完全可以抗衡目前最先进的苹果A系列芯片和高通处理器;阿里巴巴也宣布研发神经网络芯片——Ali-NPU,并表示未来投入超过1000亿元……中国“补芯强芯”之路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据网上资料整理)

12.阅读选文,依据示意图,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2分)

①:

中兴公司被美国制裁事件

②:

中国“缺芯”的严峻现实

结构③:

______

(1)_______

④:

芯片的种类

⑤:

______

(2)_______

⑥:

中国开始“补芯”之路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13.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⑤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16分)

父去茶凉

王海霞

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体力劳动给父亲的腰椎和膝关节都埋下了隐患。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些隐患慢慢发作,后来,父亲慢慢地丧失了行走的能力,不得不长期困坐在家中。

晚年活动不便的父亲,常爱喝一种廉价的,用烧焦的干红枣泡的所谓的“枣茶”。

儿子也很喜欢这种透着淡淡煳香的枣甜味儿,并想当然地给这种茶起了一个好听名字——香枣茶。

每次和我一起回老家,儿子总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嚷嚷着说:

“又可以喝上爷爷的香枣茶喽。

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暑假,我和十四岁的儿子一起回农村老家探望母亲。

一进家门,儿子便像往常一样,想要去拿放在堂屋桌子上的大茶壶。

可当他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那把大茶壶时,不由自主地“咦”了一声后,用无比失望的口气问奶奶道:

“盛香枣茶的那个大壶怎么没有了呢?

听完孩子的话,母亲一怔,刚见到我们时的喜悦眼神随即黯淡下来。

而往日回家时父亲坐在桌子旁喝茶的画面,刹那间也浮现在我眼前。

我的心一沉,眼泪差点儿要流出来。

为了不勾起母亲伤怀,我刚想岔开话题,母亲却颤巍巍回身从里屋里将那把大茶壶抱了出来。

母亲没有喝茶的习惯,但那把大茶壶却被母亲擦拭得锃亮。

看到那把熟悉的茶壶,儿子立刻兴奋起来。

可当他得知壶里并没有他所期待的“香枣茶”时,禁不住再一次像泄了气的皮球。

为了不让孩子失望,母亲又开始手忙脚乱地寻找父亲在世时烘焙好的红枣。

母亲苍老了很多,记忆力似乎也明显不如从前,她找了半天也没有能找到一颗枣子,最后呆呆琢磨了半天,才想起什么似的苦笑了一声后摊开双手说:

“唉,脑子真是糊涂啰,泡枣茶的枣子发了霉,前天才刚刚被我扔掉了……”

看到孩子垂头丧气的表情,母亲连忙又找来干枣准备烘焙。

烘焙红枣还得生炉子,我不愿让母亲再麻烦,便连忙制止她,劝她不必再折腾那一套。

但母亲却不顾我的劝说兀自忙活起来,我只好默默地在背后看着老人。

父亲活着时,母亲侍候父亲吃喝,每天忙得有滋有味,拾掇起这些家务来也显得干净利落。

但自从父亲走后,母亲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做家务时也常常丢三落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我的记忆里,晚年的父亲常常搂着一个大茶壶的样子,我觉得父亲似乎只是个“喝茶的人”。

父亲刚去世时,母亲常常一个人默默发呆,偷偷落泪。

父亲年轻时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我理解母亲对父亲的心痛和亏欠心情,所以后来家务几乎都由母亲一个人来打理。

我以为,父亲的离去,从体力上来讲,对母亲也算是一种解脱,或许母亲不会悲伤很久。

可通过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变化和今天这个冷冷清清的家,我才意识到,一切显然都不是我想象的样子。

发现壶里重新沏上了“香枣茶”,儿子兴奋起来。

但看着孩子喜悦的样子,母亲触景生情,又开始无声地垂下了泪。

我连忙用“父亲活着又无法自理,反而拖累家人这么多年”来宽慰母亲。

想不到,母亲听完我的话伤心得更厉害了,她呜咽着对我说:

“你爹在家里虽然只能喝茶,但毕竟还能给我做个伴儿的,可现在呢……”

过了会儿,母亲停止了啜泣接着又说:

“你爹刚走后好长时间,我每天都会沏好枣茶,可结果还不是每天都白白凉了又倒掉……”

母亲的话让我的心一紧——父亲走了,茶也凉了。

而母亲如果再走了呢?

我忽然意识到,我早就应该陪在母亲身边了……

(选自《眉山日报》)

15.选文表达了文中的母亲和“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选文的内容分别概括并分析其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从文章的线索来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4分)

(1)简要分析选文题目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听完孩子的话,“母亲一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探究的角度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4分)

(1)文中的“对母亲也算是一种解脱”和下文的“伤心得更厉害了”是否前后矛盾?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表达“我”和母亲对父亲的情感,那么文中还用不少篇幅写儿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9—21题(8分)

材料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通知,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材料二 今年9月新学年开学,备受关注的“部编本”教材在全国所有地区的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启用。

然而开学还不足一个月,就有人发现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失误:

在一节《名联欣赏》小栏目中,选用了甘肃籍学者、一代楹联大家黄文中为杭州西湖撰写的对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不过,教材中把“水水山山”误写成了“山山水水”。

这副对联,就挂在杭州孤山中山公园“西湖天下景”亭的柱子上,落款是“陇右黄文中”。

(右图)

(摘自《新蓝网-中国蓝新闻》)

19.教材为什么要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教材的修改说明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一般都说“山山水水”,但材料二中黄先生显然是特意将这四个字颠倒的,请大胆推测黄先生的理由,这说明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根据以上材料,从不同角度大胆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22、冰心在《谈生命》中说“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想不到的问题,我们要像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的开头所说“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

请以“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择前一题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B卷(共20分)

六、课外古诗词赏析(4分)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①。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②,诗人例作水曹郎③。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①事业转荒唐:

指“乌台诗案”一事。

②员外置:

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

③水曹郎:

水部员外郎。

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

23.诗的首联“自笑平生为口忙”中“为口忙”具体指什么(2分)

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后问题。

苏轼少年立志

苏辙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

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公侍侧曰:

“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

”太夫人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

”公亦奋厉,有当时志,太夫人喜曰:

“吾有子矣!

”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2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慨然太息()

(2)夫人亦许之否乎()

(2)顾不能为滂母耶()(4)公亦奋厉

26.翻译句子(4分)

(1)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简要分析苏轼后来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的原因。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著片段阅读(6分)

保尔坚决地选择好了一条道路,他决定通过这条路回到那些正在创造新生活的人的队伍中去。

冬天过去了,春天已经把窗户推开。

失血过多的保尔挺过了最后一次手术,他觉得他不能再继续住在医院里了。

许多月来,身边的活人的受难和注定要死的人们的呻吟和哀号,比他自己的苦痛还要使他难受。

当医生提议让他再做一次手术时,他谢绝了:

“已经够了。

我已经把我的一部分血献给了科学。

剩下的留给我自己让我做点别的事吧!

当天保尔就给中央委员会写信,请求帮助他在莫斯科找个住处,因为他的妻子正在这里工作,而且他本人也不想再继续流浪。

他向党请求帮助,这是第一次。

莫斯科苏维埃拨给他一间房子。

他抱着一个决不再回来的希望离开了医院。

那间房子在克鲁泡特金街附近一条偏僻幽静的胡同里,在他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