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688175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6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1页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政治制度》课件.ppt

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的特性,全书共八章,余下五次课,前四次次完成课程学习,第五次串讲复习。

考核目标中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

分数比例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导言,一、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一)研究内容政治制度,

(二)概念界定国体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

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属于横向的权力划分)。

政府制度分为广义和狭义。

国家结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组成方式(纵向的权力划分)。

政治体制指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

6.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不仅包括国体,也包括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

其中,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

(三)研究范围西方的政治制度1.地理概念;2.文化概念;3.政治概念,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分清中外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通过制度比较得出来的);2.有利于我国面向世界、学习外国先进的政治制度;3.有利于了解把握西方国家的内政外交,以便更好地制定有效的外交政策;4.有助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三、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待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与一国国情关系密切。

2.比较研究方法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法;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阶级分析、制度分析、历史分析、文化分析、系统分析,等等。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一节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一、城邦:

西方政治制度的摇篮1.城邦的社会结构第一类: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没有政治和法律地位,属于会说话的生产工具;第二类:

外邦人有人身自由,但没有政治地位,因而法律地位也不高;第三类:

公民有人身自由,有政治和法律地位,2.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第一类:

君主制政体由一人统治,如克里特岛(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年);第二类:

贵族制政体由一部分贵族统治,如斯巴达;第三类:

民主制政体全体公民享有平等政治权利,如雅典。

注:

不过,雅典的民主制政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奴隶和外邦人并不能享有平等权利。

二、雅典的城邦民主制,1.雅典民主制的形成与发展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城邦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第一,推行经济改革:

颁布了“解除债务令”,取消了所有的债务负担第二,推行社会结构改革:

打破原来的血亲关系;按财政情况将公民分为四等,第三,推行政治改革:

并按等级抽签选官;将公民大会提升为最高权力机关;增设400人议事会;创立了“陪审法庭”。

(2)克里斯梯尼改革(公元前509508年)梭伦改革后,雅典出现了三派:

反对梭伦改革的平原派(由贵族组成);坚持梭伦改革制度的海岸派(由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山区农民组成的山地派。

第一,在社会结构上,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第二,在政治改革上,建立500人议事会;建立“十将军委员会”。

第三,建立“陶片放逐法”,凡有6000人联名,该人就要被放逐10年。

3.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内容,1.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约每隔10天召开一次,每年大约40次;2.议事会最高统治机构,负责公民大会的召开,准备和起草公民大会的所有议案(相当于我国的人大常委会);3.陪审法庭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4.十将军委员会最高军事机构,3.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特征,1.实行了直接民主制2.采取了抽签选官制3.实行了轮番为治体现了机会平等原则,三、城邦民主制的意义与困境,1.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意义

(1)主权在民原则

(2)法治原则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局限和困境

(1)这种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

(2)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存在尖锐冲突(3)强调保护多数人容易导致多数暴政(4)直接民主制容易导致效率低下,第二节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一、古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王政时代

(1)统治时间:

公元前753前510年;

(2)社会结构:

氏族库里亚(10个氏族)部落(10个库里亚)。

古罗马公社由300个氏族,组成30个库里亚,组成3个部落。

(3)社会矛盾:

氏族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4)罗马第六王赛维.图里乌改革,瓦解了氏族制度,以地区划分以及财产差别划分阶级。

2.共和时代,

(1)统治时间:

公元前509年前27年;

(2)社会矛盾:

对内: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对外:

罗马对意大利的政府和扩张(3)内部斗争焦点:

第一,土地问题;第二,债务问题;第三,政治权利问题。

(4)斗争结果: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平民取代胜利。

3.帝国时代,

(1)统治时间:

公元前27年192;193476;

(2)统治者:

屋太维(3)政权性质:

军事独裁统治。

表现为:

第一,保留了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和其他官职,但形同虚设;第二,屋太维独揽大权,推行君主制。

二、古罗马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1.王政时代的政治制度军事民主制

(1)库里亚大会相当于雅典的公民大会:

解决公社最重要事务,选举高级公职人员;通过或否决一切法律;决定战争、审判重大案件等。

(2)长老会议由300个氏族长组成,是库里亚大会的预决机构,也是国王的顾问。

(3)王(勒克斯)军事首长,身兼最高祭司和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

(4)图里乌改革:

按财产将公民分为6个等级,每个等级成立若干个百人队;按财产和地域设立“森杜里亚”大会即百人队大会既是军事组织,也是行政组织。

2.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

(1)人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包括森杜里亚大会和特里布大会;

(2)元老院由王政时代的元老大会发展而来;(3)行政官员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和保民官等执政官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两人组成,由森杜里亚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相互牵制;独裁官拥有最高军事权和民政权,任期6个月;行政长官负责诉讼的最高长官,任期一年;监察官审查元老院的名单,进行公民调查等保民官对其他官员的命令、元老院的决定有否定权;,(4)共和时代官员制的共同特点:

第一,除独裁官等特殊职位外,所有官员都是经过人民选举出来的;第二,这些官员没有报酬;第三,他们的任期都有一定的任期;第四,所作决定必须一致通过,有人反对就无效;第五,除独裁官、监察官和保民官外,所有官员都要对任职期间的行为负责。

3.帝国时代的政治制度,

(1)罗马帝国的三种统治体制第一,元首体制,又叫奥古斯都体制,属于独裁制;第二,四帝共治体制由戴里克先创立(284年)。

戴里克先和马克西米两人担任“奥古斯都”,加列里阿和君士坦西阿担任“凯撒”。

第三,君士坦丁体制323年由君士坦丁废除四帝共治体制后建立,属于彻底的君主专制政体。

(2)行省制度,三、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1.“共和国”的观念与制度形式2.古罗马的混合政体启迪了后世的政治制度设计;3.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第一,市民法适用于罗马市民的法律体系,如十二铜表法;第二,万民法适用于适用于罗马市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的关系528年,查士尼丁民法大会是欧洲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律。

第三节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一、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1.进入中世纪时间:

47616世纪特点:

属于野蛮、愚昧和滞后的“黑暗时代”2.封建制度的形成时间:

1618世纪特点:

经济上,通过采邑制分封土地,形成封建土地占有制;政治上,裂土而治。

二、中世纪封建时期的西欧政治制度,1.封建君主制度包括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以及专制君主制2.中世纪自治城市的政治制度

(1)商业的兴起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2)自治城市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一,人身自由;第二,司法自治;第三,行政自治3.基督教教会统治体系,三、中世纪封建政治制度的影响,1.中世纪孕育了现代宪政主义第一,封建契约精神促进了现代契约政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封建制度的多元权力促进了现代有限政府的观念和制度;第三,封建等级会议孕育了现代议会。

2.自治城市的政治实践对西方立宪制度的影响创造了一套新的政治、行政与司法制度体系。

第四节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一、现代国家的兴起1.近代国家的兴起(兴起根源)王权与教会之间的斗争与矛盾王权与贵族、城市居民、平民之间的斗争与矛盾2.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文艺复兴: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张扬人的个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第二,宗教改革:

提倡个人直接与上帝交流,不需要教会这一中介。

第三,启蒙运动:

反封建专制、反教会,二、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1.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1)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宪政原则。

(2)英国革命与短暂的共和政体议会与国王内战,查理一世被处死。

(3)光荣革命与议会君主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后通过了权利法案,正式确立了议会君主制政体。

(4)王位继承法巩固了议会君主政体,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度的形成

(1)独立战争起草独立宣言,宣告主权独立

(2)联邦条例成立联邦政体(3)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了以下原则:

第一,分权和制衡原则第二,联邦制原则第三,权力有限政府原则第四,司法审查原则,3.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度的形成

(1)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

(2)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和波旁王朝的复辟(3)议会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内阁制,三、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1.政治民主化2.行政集权化3.多元共治4.地方自治,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主权在民原则,一、主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布丹的主权理论

(1)主权的涵义:

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2)提出时间:

1576,法国律师让.布丹在国家论六卷将主权与国家联系起来,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

(3)国家主权是最高权力表现为:

绝对性、永恒性和不可转让性。

(4)主权学说的意义:

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武器。

2.从君主主权到人民主权

(1)霍布斯的君主主权理论核心:

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以保护和平与维护秩序。

(2)洛克的议会主权核心:

强调建立有限政府,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与执行权和对外权。

(3)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核心:

国家要代表公意。

二、主权在民原则在西方各国的确立,1.主权在民原则在法国的确立通过人权宣言最早将人民主权原则写入宪法。

1793年宪法最直接地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2.主权在民原则在英国的确立通过大宪章、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明确提出了议会主权原则,是一种间接的主权在民原则。

3.主权在民原则在美国的确立并没有明确提出主权在民原则,其精神体现在宪法的制定、批准以及修改的过程中。

此外,日本、比利时、德国等都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三、主权在民原则与政治合法性,1.政治合法性的含义与意义

(1)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是指某个政权或政府的统治获得社会成员的服从和忠诚的问题。

亦即统治者的正当性问题与服从者的认同问题。

(2)政治合法性的意义第一,关系到公共权力的顺利行使第二,有助于减少统治和管理成本,2.主权在民与政治合法性的基础第一,从理论上讲,卢梭人民主权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政治生活中的服从问题,其本身就是一种论证政治合法性的理论。

第二,从实践上看,建立在人民主权原则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一种最具政治合法性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代议制原则,代议制的含义:

是指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

一、代议制的产生1.代议制产生的条件一方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实行民主制;另一方面,现代国家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2.代议制的特点和性质,

(1)特点与等级议会制相比第一,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权力的工具;第二,代议制的身份发生了性质的变化;第三,近代议会与人民主权观念联系在一起。

(2)性质仍然是财产所有者维护其财产权的工具。

二、有关代议制的理论发展,1.中世纪代议制民主思想的孕育2.近代思想家关于代议制的理论

(1)“理想上最好”与“实际可行”的政府形式“好政府”的两个标准:

第一,政府的统治必须有助于增进被统治者的好的品质,即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

第二,政府必须利用它本身存在的好的性质来实现争当的目的,即政府行为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准则。

(2)代议制政府的本质规定第一,代议制政府是主权属于公民集体而不属于个人的那种政府;第二,代议制政府是公民参与政治过程的政府;第三,代议制政府必须具有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培育公共精神这两项职能。

(3)代议制政府的两大弊端及建设方案两大弊端:

智力不充分;容易受“非社会普遍利益”的影响。

建设方案:

第一,实行精英民主;第二,比例代表制替代多数代表制第三,保障少数代表在议会的对抗职能第四,主张扩大选举权,三、代议制通行的具体原则,1.人民通过代议机关行使国家主权2.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3.代议机关必须遵循严格的议事规则4.少数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人原则5.代议制并不排斥直接民主,第三节法治原则,一、西方法治思想的产生1.法治的含义

(1)法治与自由

(2)法治与自然法2.西方法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不仅提出了法治的主张,还强调良法的统治。

(2)古罗马时期,西塞罗提出了自然法理论。

(3)中世纪时代,阿圭那将法律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

二、法治与宪政1.法治与宪法2.宪法与宪政三、法治原则的主要内容1.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和公开的2.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司法必须独立,第四节分权制衡原则,一、近代分权制衡原则的理论基础1.古代和中世纪的分权理论

(1)亚里士多德提出国家权力主要有立法、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

(2)波里比阿提出了“权力过大易于导致政治腐败”的结论。

(3)中世纪,多元权力并存,存在实实在在的分权与制衡。

2.近代以来的分权学说

(1)洛克的分权学说立法权和执行权与对外权

(2)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偏重行政权)第一,立法权力(立法权)第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行政权)第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司法权)(3)杰斐逊、麦迪逊、汉密尔顿对分权理论的发展第一,主张不仅要分权,还要三权制衡,保障人民主权,防治暴政第二,不仅横向分权,还要纵向分权,二、西方国家分权制衡的三种模式,1.美国模式

(1)国会与总统之间的分权制衡

(2)总统与法院之间的分权制衡(3)国会与法院之间的分权制衡2.英国模式

(1)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相互制衡

(2)议会主权与司法的相对独立3.法国模式

(1)第三、四共和国的失衡

(2)第五共和国的分权制衡,第五节人权原则,一、人权与人权思想的提出1.人权概念第一,人权概念存在争议第二,人权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人权观;第二,人权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不同历史文化蕴育着不同的人权观。

2.西方人权思想的产生,二、人权原则在主要西方国家的确立1.英国人权原则的确立大宪章(1215年)权利请愿书(1628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8年)2.美国人权原则的确立弗吉尼亚宣言(1776年)独立宣言(1776年)权利法案(1791年)3.法国人权原则的确立人权宣言(1789年,法国第一部宪法)1958年宪法,一、选举制度的产生1.古代选举制度的产生古雅典和古罗马2.中世纪选举制度的发展受地域、财产、身份限制3.近代西方选举制度的发展二、普选制的确立1.1969年英国通过人民代表法才实现普选制;2.1970年美国修改了投票权法才实现普选制;3.1974年法国才实现普选制。

第三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第一节西方选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三、西方选举制度的意义,1.选举是实现人民主权和代议制民主的主要途径;2.选举是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来源;3.选举是民众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一、普遍原则二、平等原则第一,一人一票第二,每票等值三、自由投票原则四、选举公开原则五、秘密投票原则,第三节选民、候选人和选区划分,一、选民资格:

分为实质要件(包括积极要件与消极要件)和形式要件1.积极要件

(1)国籍条件

(2)年龄限制(3)居住期限2.消极条件

(1)不能患有精神病和其他无法正确表达意识的疾病

(2)不能被剥夺政治权利3.形式要件选民登记,二、候选人资格,1.国籍资格2.年龄资格3.居住资格4.职业限制5.文化教育资格6.选举保证金,三、划分选区,1.划分选区的基本原则

(1)“一人一票”的原则

(2)根据人口的变更不断改划选取的原则(3)按照行政区划划分选区2.选区划分的类型

(1)小选区每个选区只能选出一个议员或代表

(2)大选区每个选区可选出两名以上议员或代表(3)小选区与大选区的优缺点3.选举地理学,第四节选举的过程与程序,一、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1.直接选举的含义:

指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按选取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2.间接选举的含义:

指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选民选出的一个选举团选举产生。

二、候选人提名.提名权第一,政党或一定数量的选民可以提出公职候选人第二,选民个人可以直接提名候选人.提名竞选预选第一,集权型提名公职候选人的提名是由政党的中央机构或领袖决定第二,分权型提名公职候选人的提名基本上由选区的党组织决定,.美国的总统预选第一,总统预选是指两党选举产生出席本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

第二,选举代表的两种方式:

其一,基层党团会议预选其二,直接选举,三、竞选,.竞选机构第一,由竞选咨询专家组成的竞选班子第二,由候选人的亲信、学者和实业家组成的政策顾问班子第三,由志愿人员组成的秘书班子第四,由党的各级骨干分子和志愿人员组成的竞选组织网,.竞选资金竞选资金是指竞选者个人或通过向支持者的政党和利益集团筹集的用于竞选开支的经费。

第一,个人捐款第二,社会团体的捐助第三,政党募集第四,候选人本人及其家族资产第五,政府资助,.竞选方式第一,竞选旅行与演说第二,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第三,网络竞选第四,民意测验,四、选票计算,.多数代表制第一,相对多数代表制。

第二,绝对多数代表制。

50%为了保障绝对多数,需要采取多轮投票,主要方法有:

淘汰制;集中制;转让选择投票2.比例代表制第一,黑尔基数法;第二,顿特公式3.混合代表制,第五节选举的保障,一、选举监督1.选举监督的主体第一,选举组织机构第二,专门的选举监督机构第三,选民和社会组织第四,大众传媒,2.选举监督的内容第一,对竞选资金监督第二,对竞选行为监督第三,对选民行为和选举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二、竞选资金的控制,1.规范竞选资金来源和确定捐款限额2.公布竞选费用3.规定竞选资金的最高额度4.实行政府资助制度,三、选举诉讼,1.选举诉讼的含义选举诉讼是指解决因选举而发生的各种纠纷的法律方式的总称。

2.选举诉讼的分类第一,选举人资格诉讼第二,选举效力诉讼第三,当选诉讼,3.选举诉讼的管辖机关第一,代议机关第二,普通法院第三,宪法委员会或宪法法院第四,选举委员会或选举法院等专设机关4.选举诉讼的管辖模式代议机关、普通法院、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选举法院或委员会管辖,第四章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利益集团第一节西方现代政党的产生,一、政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1.政党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现代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的的活跃分子,基于共同的意志,为了共同的利益,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国家机器的运作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特点第一,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政党拥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第三,政党都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第四,政党有相应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第五,政党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二、现代政党的起源,1.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最早起源于英国2.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两种形式第一,议会内起源的政党由议会中的不同派别发展而成的政党,如英国的托利党与辉格党。

第二,议会外起源的政党为了争夺议会席位而建立起来的政党。

3.现代政党产生的动因第一,经济因素:

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的产物;第二,政治因素:

是代议民主制发展的结果;第三,思想因素:

是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现实体现。

三、现代政党的形成与发展,1.西方政党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公开排斥时期第二阶段:

默认时期第三,法律承认时期2.西方主要国家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1)议会内起源的政党如英国、美国和法国

(2)议会外起源的政党如德国、日本,四、现代西方国家政党的分类,1.以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为标准,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2.以政党在国家体制中的地位为标准,分为体制内政党和体制外政党3.以政治主张和政治倾向为标准,分为左翼、右翼和中间政党4.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分为资本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5.以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为标准,分为执政党、反对党(在野党)6.以政党的活动范围为标准,分为地方党、民族党和国家党7.以政党的组织体制为标准,分为组织严密型政党和组织松散型政党,第二节西方政党的功能,1.利益的表达2.利益的聚合3.组织选举第一,制定和提出竞选纲领;第二,挑选和提出候选人;第三,利用大众传媒,开动宣传机器;第四,筹集竞选经费;第五,操纵制定选举规则4.政治录用5.政治社会化,第三节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及其运行,一、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含义与特点

(一)政党政治的含义政党政治指西方国家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活动。

分为广义和狭义。

狭义特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指政党为了取得、运用和维护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活动。

(二)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特点1.表达和聚合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表现为不同政党在争夺国家权力控制的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3.以夺取和执掌政权为目标4.政党政治反映了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斗争、联合和博弈,二、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运行,1.政党政治的内容首先,组建政党组织、宣传政党纲领和主张其次,拉拢选民,角逐精选再次,政党竞争,轮流执政最后,通过政党分肥,掌握国家机关重要职位2.政党政治运行的意义首先,促进了政治与社会的双向交流其次,保证了西方国家政府机构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后,有利于加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三、西方国家政党的组织机构,1.党的领袖2.党的中央机构。

各国称谓不一:

英国工党称领袖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保守党称总部;美国称全国委员会。

3.党的地方分支和基层组织4.党的辅助机构和外围组织5.党组织之间的关系6.党内派别,四、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1.两党制

(1)含义:

指资产阶级国家中两个政党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

(2)特征:

第一,有两个或以上的政党,第二,两党对国家基本制度的意见基本一样第三,两大政党势均力敌,长期轮流执政第四,两党通过选举获胜第五,其他政党虽有一定影响,但基本上没有执政可能(3)代表国家英国和美国,2.多党制,

(1)含义:

指在资产阶级国家中存在三个或者更多的政党争夺执政地位的政党制度。

(2)特点:

第一,存在三个或更多的政党第二,至少有三个政党实力相当,都拥有参与执政的机会(3)代表国家法国和日本,3.一党制,

(1)含义: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一个政党存在并执掌政权、并且禁止其他政党存在的政党制度。

(2)特征:

第一,只有一个政党存在第二,一个政党执掌政权(3)性质法西斯独裁的政党制度,第四节利益集团,一、利益集团的含义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的社会成员、基于共同利益要求而组织的社会团体,其目的是维护自身的利益。

二、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分类1.利益集团的产生原因第一,经济方面,社会化大生产促成了社会巨大变革第二,政治方面,各国政府的权力和职能不断扩大,2.利益集团的类型,

(1)根据目标指向与受益对象,分为特殊利益集团与公共利益集团

(2)根据特制特征,分为“体制化”利益集团和“结社性”利益集团(3)根据追求目标,分为经济型利益集团和政治型利益集团(4)根据是否施压,分为压力集团和非压力集团,3.利益集团对政党政治的冲击,第一,利益集团以鲜明而具体的利益主张,直接地赢得本团体的认同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