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26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课题

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时间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则渗透了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

本单元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方法识字,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识和字词句运用字的兴趣,养成积累好句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本单元59个字。

会写27字。

用多种方法识字,自主识字。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单元教学难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单元授课安排

教学安排

课题

课时安排

第一课

15、《文具的家》

3课时

第二课

16、《一分钟》

3课时

第三课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3课时

第四课

18、《小猴子下山》

3课时

第五节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七》

3课时

第六节

练习检测

2课时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15、《文具的家》

备课组成员

中心校

主备人

邵秀玲

授课人

总第97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2.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

3.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

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

2.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

3.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文具认领会”和“整理书包比赛”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

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

教法

启发引导

学法

合作交流

教学媒体、教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

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

(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认识“文具”: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

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

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

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4)教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学习内容

1.教师导问: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

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

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总结全文。

四、认读生字

出示认读字多种形式识记。

5、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识记生字。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总第98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

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师:

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

三、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2.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

四、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仔细观察“包”“让”“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

2.小组交流,指生汇报。

3.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总第99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

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出示识字课件,学习本课会写字

1.课件出示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强调书写要点。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三、总结全文、完成课后,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课后:

读一读,比一比。

四、扩展练习

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五、布置作业

1.认会生字

2.熟读课文。

3、抄写生字。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16、《一分钟》

备课组成员

中心校

主备人

邵秀玲

授课人

总第100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

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2.使学生经历“疑惑——解惑”的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

3.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突出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再现,把表达能力和情感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抓住具体的内容,真切地感受时间的流逝,使学生经历“疑惑——解惑”的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难点

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突出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再现,把表达能力和情感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

教法

直观教学

学法

交流合作

教学媒体、教具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游戏导人出示大大的钟表,你知道一分钟是多少?

(秒针走一圈60秒就是一分钟。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2.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

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3.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

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

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

(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

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1)熟字加偏旁识字:

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

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

“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哈、叹、钟、迟、悔

三、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提问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总第10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

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

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

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

为什么?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

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老师小结: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多睡1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结果耽搁了半节课。

因策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6、学习时间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一分钟的小故事

8、谈谈“你一分钟能做什么”,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总第10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课堂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朗读课文。

3.巩固识字。

(1)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

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可以组成:

闹、哈、吹、钟、迟、进等字。

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

也应给予肯定。

二、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九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

如,“包”字里边是“巳”,不是“r;“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比如,“悔”的第六笔“撇折”、第七笔“横折钩”,要仔细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缩得太小,要留有空间,为上下两点着想;“叹”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闹”字的吖刁”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2、学生自主练写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备课组成员

中心校

主备人

邵秀玲

授课人

总第103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虎”等13个生字,会写“要、连”等6个字,认识牛字旁“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读懂长课文。

2.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是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要素说清楚。

3.能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孩子严谨、全面的思维。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2.会写通知。

教法

启发引导

学法

合作交流

教学媒体、教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提示课题,引导质疑

1.同学们,动物王国要开大会啦!

瞧,老虎找来了狗熊,让狗熊去通知全森林的动物来开大会。

2.板书:

动物王国开大会,请齐读课题。

“物”是整体认读音节,认识“牛”字旁。

3.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谁下达的开会通知呢?

谁去通知大家开会的呢?

都有哪些动物会来参加会议?

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4.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翻到88页,自读课文,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或请教别人,读通句子。

2.看,生字宝宝等着和我们交朋友呢,请自己读一读。

(1)学生自己拼读。

(2)指名读。

(3)你觉得,在读音上哪些字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翘舌音:

注、舌、准

后鼻音:

熊、通

边音:

(4)在字形上,你记住了哪些字?

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加笔画:

白——百  古——舌

加偏旁:

车+辶=连  不+辶=还  占+灬=点

(5)给生字组个词。

(6)看谁最先和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记住了这些字,一见面就能认出来。

出示词语,自由读,抢读,联系生活实际或做动作理解“通知、注意、鬼脸、准时”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读完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那几个动物?

从文中找出来并圈一圈。

交流板书: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2.课文主要做了一件什么事?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总第104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课文主要做了一件什么事?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要狗熊通知大家,狗熊在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帮助下,终于成功的通知了大家,教育我们做事情要认真,在通知他人时,要说清楚事情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

                

二、观察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我会写的6个生字:

“要、连、百、还、舌、点”,指名认读、领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格。

3.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要”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上头提醒学生不要写成西。

“连”、“还”半包围结构,先里后外,提醒学生“走之旁”三笔写成。

“百”、“舌”注意间架结构,“百”第一笔、“舌”第二笔为长横。

“点”注意“四点底”第一个为左点,后三个为右点。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

狗熊一共向大家下达了几次通知?

在文中找一找,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指名读。

2.狗熊为什么要播四次通知呢?

每一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

3.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了什么?

(通知一定要交代清楚地点和具体时间,做一个思维严谨、全面的孩子。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总第105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围绕“通知”,训练语言

1.小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分析通知

1.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则通知,说说你们从通知里得到了哪些信息。

(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第2题。

出示:

本周五早上八点,请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各班同学在教学楼前集合。

(2)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地点:

参加人:

事情:

通知人:

通知时间:

2.通知的要素

(1)通知的格式包括什么?

写通知包括哪些要素?

通知的格式:

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称呼:

写被通知者的名字或单位,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是可以略去称呼,直接写正文) 

正文:

包括:

1、时间、2、地点3、参加人4、事情

落款:

包括两部分(通知人和通知时间),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角。

(2)简单记,写通知包括7大要素

1.通知标题2、时间、3、地点4、参加人,5、事情6、通知人7、通知时间

五、作业

1.同学们回家和爸爸妈妈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写通知。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18、《小猴子下山》

备课组成员

中心校

主备人

邵秀玲

授课人

总第106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二类字。

会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

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教学重点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

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教法

启发引导

学法

合作交流

教学媒体、教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引题

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

喊喊它的名字吧。

(猴子、小猴子)以前你听过哪些有关猴子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

 玉米地、桃树下、瓜地、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

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

怎么办?

读课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

(2)师生交流订正。

7.练说量词。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

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

(1)“结”“掰”“扛”“捧”“抱”

“扔”“追”“蹦”

(2)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动作,都是提手旁。

2.指导会写的字。

(1)教师引学:

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

说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总第107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1.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

工、奉、乃。

拼字游戏:

给提手旁找朋友。

2.学生活动:

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一无所有

二、围绕“所见”,积累词语

1.自由读课文,找出 “又~又~”式词语。

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2.教师贴:

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练读词语。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

3.

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续编故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

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你会画一只什么样的猴子?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4.指导朗读。

(三)想象创造,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

①猴妈妈会怎么问?

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

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猴妈妈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

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

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2.同桌复述;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总第108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提升主题   

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

(找吃的)结果呢?

(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

(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

(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见义思迁)

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

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

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

你怎么跟他说?

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二、复习,指名读下面词语。

  

非常 高兴 又大又圆 可爱 一片  

西瓜 真好 小兔儿 

三、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1.字卡巩固生字。

2.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教师要点拨重点。

  

非:

左右结构,要注意笔顺。

  

常:

上中下结构,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党”字下面的“儿”换成“巾”。

也可以分上面小字头,中间秃宝盖,下面“吊”来记。

  

非常:

表示不一般,十分的意思,比如:

非常美丽,意思是不是一般的美丽,是十分美丽了。

正如非常高兴,非常爱吃等。

常常,经常,常来常往。

  

瓜:

笔顺瓜,第一笔横撇。

瓜地,西瓜,冬瓜,南瓜,瓜果。

  

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

备课组成员

中心校

主备人

邵秀玲

授课人

总第109课时

知识与技能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教学重点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教法

启发引导

学法

小组合作

教学媒体、教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

老鹰捉小鸡。

师:

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

好玩极了!

师:

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板书课题)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

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师: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

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生:

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

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

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师:

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

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

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

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

小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