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502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x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5年5考

题目

考点考向

分值

高考说明

2017

第9、10、23、24题

水坝建设、可持续发展

10分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和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016

第23、24、27(4)题

生态农业、流域开发

8分

2015

第25、26、27(5)题

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建设

10分

2014

第25、26题

区域生态建设

6分

2013

第19、20题

可持续发展

6分

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

[理·主干知识]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1)内涵: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如玛雅人未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文明的消失),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

(2)原则

原则

具体含义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应共享地球资源;不能以损害他人(其他地区)的利益来获得自己(本地区)的发展;侧重的是权利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侧重的是发展

共同性原则

各国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作为共同的任务;侧重的是义务,强调全球是一个整体

阶段性原则

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达国家处于高级阶段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含义

(2)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①工业上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②农业上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

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战略措施

原因

内 容

战略措施

人口压力

人口数量过多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战略

人口素质较低

科教兴国

人口结构不合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计划生育,消除性别歧视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

贫困人口多

制定扶贫开发纲要、坚持开发式扶贫

资源短缺

资源需求量大

保护和合理利用

资源战略

人均占有量少

建立节约型经济体系

资源利用率低

依靠科技挖掘潜力

环境危机

环境污染由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

建立合适的环保体系;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环境战略

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 (2016·江苏高考)图1、图2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双选)(  )

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解析 第

(1)题,山上河谷养种鱼,不需要捕捞,可以顺着河流到水稻地放养;村寨秧田育鱼苗,靠近居民,便于管理;山腰梯田种水稻,面积小,上下梯田坡度大,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鱼主要供应农户,次要供应市场,说明商品率低,受市场影响小;该农业生产系统专业化程度低;该图说明生态农业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答案 

(1)BD 

(2)CD

反思归纳

地理关联图的解法

顺藤摸瓜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1.顺藤摸瓜法

(1)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2)在头脑中回忆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3)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4)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5)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

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得越少就越容易填,填时最好采用试填法。

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 可持续发现的内涵与原则

1.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

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

(1)~

(2)题。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

(2)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

解析 第

(1)题,该产业链体现了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重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其资源的重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故选B项。

(2)题,可持续发展中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但不是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故选D项。

答案 

(1)B 

(2)D

题组二 生态农业的发展

2.下图是我国某地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图。

读图完成

(1)~(3)题。

(1)M生产系统是(  )

A.渔业B.养殖业

C.林业D.花卉业

(2)该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

①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为微生物有机肥料 ②利用优良菌种,提高了无机肥和有机肥的肥效 ③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食品、食品原料或其他主副产品 ④废水处理干净达到标准排放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3)该生态农业系统可能位于(  )

A.内蒙古B.浙江

C.山东D.广东

解析 第

(1)题,根据M生产系统输入微生物饲料,输出固体有机菌种,可推断是养殖业。

(2)题,从流程看,小麦加工系统产生的废水及副产品经过微生物工程系统转化为菌剂、微生物饲料及秸秆腐熟剂,即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微生物有机肥料,从而提高有机肥的肥效,并未反映提高无机肥肥效;增加有机肥,减少无机肥,生产安全绿色食品及原料;无废水排放,将废水做到了资源化处理。

第(3)题,由于该地主要生产小麦,可推断为我国北方的山东省;内蒙古是牧区,浙江和广东是水稻的主产区。

答案 

(1)B 

(2)B (3)C

考点二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理·主干知识]

1.水土流失问题

(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

 

2.荒漠化问题

(1)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

①土地荒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②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

③次生盐渍化——华北半湿润区、西北干旱灌溉区。

(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②人为原因

a.根本原因:

一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b.直接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3)防治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在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在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在绿洲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开发新能源

改变西北农村能源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村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3.湿地

(1)湿地的成因分析

湿地形成原因:

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现举例如下所示:

①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②青藏高原湿地成因: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化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

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湿地的生态效益

(3)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能力。

具体如下所示:

4.不同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

地区

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较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交通道路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热带雨林

“地球之肺”,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 (2014·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双选)(  )

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双选)(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解析 第

(1)题,图示地区为我国某绿洲,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根据图中县城、乡镇的分布以及纵横交错的灌溉水系网,可知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城镇用水,蓄水灌溉农田。

故选AC。

(2)题,开发山地,易造成山体滑坡,土地荒漠化,A错误;西北地区水源不足,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合理,B错误;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营造防护林网符合生态农业的原理,C、D正确。

答案 

(1)AC 

(2)CD

【典例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沙对该路段铁路的危害有        ,对运行列车的危害是        。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冬春季起沙的原因可从地表祼露及风力强劲角度分析。

(2)题,注意从铁路和列车两个角度分析危害。

第(3)题,可从“阻沙”和“固沙”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教师独具】 (2013·江苏高考)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回答

(1)~

(2)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月牙泉为图中古河道的一部分,因此选择B项。

(2)题,月牙泉是敦煌盆地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泉水属于地下水。

“泉水日趋干涸”是由于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造成的。

A、C两项与泉水补给无关。

该地地处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少,故排除B。

答案 

(1)B 

(2)D

反思归纳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进行分析时,从思路上来讲要依据以下程序:

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

针对每个思维环节具体分析如下:

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

(1)湿润地区+地表植被稀疏,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2)湿润地区+山区+地表植被破坏,容易产生泥石流和滑坡。

(3)干旱的农业区+不合理的灌溉,容易产生土地盐渍化。

(4)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容易产生土地荒漠化。

(5)干旱农耕区+引水灌溉,容易使河湖水量减少,产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1)自然原因: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地质特点等。

(2)人为原因:

主要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不和谐方面分析。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的重点生态工程。

(2)在河流中、上游流域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

(3)建立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4)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5)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参与。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 荒漠化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京新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临白段始于内蒙古临河市,止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处的白疙瘩。

临白段穿越数百千米的戈壁无人区和上百千米的移动沙丘,是在无水、无电、荒无人烟的“三无”环境下,建成的我国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

它是阿拉善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的重要保障。

防风固沙是京新高速公路建设最先进的环保工程。

施工人员专门设计了独特的防风沙袋,沙袋为有鳍状沙袋,编织袋边沿都会留出来三厘米的穗子。

将装满沙子的沙袋依次摆放到公路两侧,呈田字形交叉叠放,形成了一个个一平方米的小方格,连成一片(如图所示)。

沙袋采用耐寒耐晒的材质,至少可以保持20年。

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局部示意图。

(1)建设京新高速临白段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

(2)说明鳍状防沙袋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的作用。

解析 第

(1)题,从气候、植被、动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题,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具体分析防沙袋所发挥的作用。

答案 

(1)干旱缺水;大风、扬沙、沙尘暴、流沙;干旱区植被的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过道建设;野生动物饮水点的保护

(2)沙袋对沿线的沙土起压覆作用;鳍状防沙袋能减缓风速;交叉叠放的田字形网格可以把吹起的沙留在框格内,起到固沙作用;网格可以截留水分,利于沙漠地区的植物成活和生长;将流沙阻隔在公路外,减少流沙对公路的影响;使用时间长,可以在20年内发挥防沙作用。

题组二 水土流失

2.我国红壤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现有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下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坡度范围内土地合理利用方式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Ⅱ坡度范围单位时间土壤冲刷量大,若利用不合理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作为林牧业用地。

答案 

(1)水土流失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作为林牧业用地 Ⅱ区域坡度比较陡,开垦为耕地容易带来水土流失问题

考点三 河流流域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

[理·主干知识]

1.流域开发与整治的分析模式

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

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

(1)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2)在此基础上,对流域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进行评价,找出影响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3)根据优势条件确定流域(或某一河段)发展的方向及其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制约因素因地制宜探寻治理的对策。

2.河流综合开发常用措施及目的

开发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下游径流,加强供水,改善上游航运条件,利于库区养殖和旅游开发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提高防洪能力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改善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减轻河道淤积,改善防洪和旅游条件,改善水质

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生产活动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修筑运河

改善航运条件,改善供水条件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 (2016·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

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

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        、        。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        、        。

(4分)

(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     、     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        。

(4分)

解析 第

(1)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每年都经历干旱的原因可以联系其所处地区气候的成因回答。

图示地区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加之气温高,蒸发旺盛,容易发生干旱。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工农业生产、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2)题,从流域资源开发、旅游、航运和环境保护方面分析国家之间的合作。

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答案 

(1)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

(2)旅游 航运 资源开发利用 安全 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 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

【典例2】 (2017·江苏精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

W国曾是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

下表为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表。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开发前的比例

61%

24%

15%

开发后的比例

38%

32%

30%

(1)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

(2)甲河径流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新疆相比,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有         。

(4)简析甲河干流建设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解析 第

(1)题,地势特点可以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

(2)题,读图可知,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

N市以上河段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河流水量较大。

N市以下河段支流少,流域面积较小,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

第(3)题,与新疆相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小;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便利,利于农产品运输。

而新疆位于内陆地区,对外联系不便;降水少,水资源缺乏;多风沙灾害;农业基础较差,以畜牧业为主。

第(4)题,建设梯级水电站,能为农业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不足的状况。

同时,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

梯级开发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有利于农产品运输,有利于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答案 

(1)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3)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小;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便利,利于农产品运输

(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不足的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有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反思归纳

分析某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

【基本思路】 主要从开发的自然条件、综合开发的措施分析。

【答题要点】

(一)开发的自然条件

1.地形:

流速,影响水力和航行;2.气候:

影响水量、水力资源;3.水系:

水量、水力、流速分析;4.其他自然资源。

(二)开发内容

1.总体思路

(1)山地(分水岭):

保护植被生态、水量水质;

(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最集中):

重点保护生态环境;(3)河流:

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4)矿产资源:

决定发展工业类型。

2.开发措施

a.核心:

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修大坝,梯级开发。

b.具体措施:

防洪、发电、航运、旅游、提高水质、土地利用

(三)水库修建利弊分析

1.利同上,略。

2.弊:

(1)淹没农田、聚落、文物古迹、风景名胜;

(2)影响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