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8153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主要考点汇总.doc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真题计算题主要考点(公式):

一、定员、定额(2007.11、2009.11、2011.11、2012.11、2014.11)P47-51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尤其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

∑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1、定员人数=——————————————————÷(1-计划期废品率)

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公式来源:

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

某类岗位用人人数=-----------------------------------------------------

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

定员人数=----------------------------------------

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

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

生产任务和员工劳动效率用工时或产量表示:

工作时间生产任务量(件)×工时定额

班产量定额=------------定员人数=------------------------------------------------

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定员人数=—————————————————————

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二)按设备定员(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

需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

*2、定员人数=——————————————————

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

(三)按岗位定员(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

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

*3、班定员人数=-----------------------------------------------------

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备注:

生产工作时间:

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和准备与结束时间之和。

(四)测定必要的医务人员数(企业定员)

该医务所每天诊病总工作时间

企业必要的医务人员数=----------------------------------------

每一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时间

核算最终定员人数时应考虑:

辅助人员、勤杂工、夜班员工医疗保健需要等。

二、人工成本及目标销售(2008.5、2008.11、2012.5、2009.5、2013.11)P337、P343-344

(一)、我国工业企业人工成本的构成范围及列支渠道:

(1)、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制造费用---直接工资)

(2)、产品生产人员的福利费(制造费用----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

(3)、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制造费用)----------------------------------

(4)、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福利费(制造费用)----------------------------

(5)、劳动保护费(制造费用)--------------------------------------------------

(6)、工厂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公司经费)------------------------

(7)、工厂管理人员的福利费(管理费用---公司经费)-------------------

管理费用

(8)、员工教育经费(管理费用)----------------------------------------------

(9)、劳动保险费(管理费用)--------------------------------------------------

(10)、失业保险费(管理费用)------------------------------------------------

(11)、工会经费(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12)、销售部门人员工资(销售费用)---------------------------------------

(13)、销售部门人员的福利费(销售费用)----------------------------------

营业外支出

(14)、子弟学校经费(营业外支出)------------------------------------------

(15)、技工学校经费(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

(16)、员工集体福利设施费(利润分配---公益金)------------------------

(二)、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含不在岗员工生活费)、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七个组成部分。

(三)、人工成本核算:

1、核算人工成本基本指标:

(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企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作时数、企业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企业增加值(纯收入)、企业利润总额、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企业人工成本总额等)

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

企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作时数=-------------------------------------------------------------

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企业增加值(纯收入):

生产法: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

劳动保护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2、核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与人工费用比率、劳动分配率等)

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与人工费用比率:

人工费用人工费用/员工总数薪酬水平

人工费用比率=----------------------------=--------------------------------------=----------------------------------------

销售收入(营业收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员工总数单位员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

备注:

劳动分配率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附加值的比率。

附加价值是企业本身所创造的价值,是企业可用来分配的收入,成为资本与劳动之间分配的基础。

(扣除法)附加价值=销货(生产)净额-外购部分=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费+间接材料)

(相加法)附加价值=利润+人工成本+其他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利润+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四)、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

1、劳动分配率基准法:

(以劳动分配率为基准,根据一定的目标人工成本推算所必需达到的目标销货额,或者根据一定的目标销货额推算出可能支出的人工成本及人工成本总额增长幅度)

人工费用净产值人工费用

合理的人工费用率=-------------=------------×---------------=目标附加价值率×目标劳动价值率

销货额销货额净产值

目标人工费用目标人工费用

目标销售额=----------------------=-------------------------------------------------

人工费用率目标净产值率×目标劳动分配率

目标人工费用

目标劳动分配率=----------------------

目标净产值

2、销售净额基准法:

(根据前几年实际人工费用率、上年度平均人数、平均薪酬和本年度目标薪酬增长率,求出本年度目标销售额,并以此作为本年度应实现的最低销售净额)

(1)目标人工成本=本年度计划平均人数×上年度平均薪酬×(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

(2)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人工费用率

(3)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销售人员人工费用/销售人员人工费用率

(4)销售人员人工费用率=销售人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额

(5)目标销售毛利=某销售人员工资/销售人员人工费用率

三、人员招募及聘用(2006.11/2010.5/2011.5)P95、P97

(一)、员工录用方案个人总分=∑单项得分×权重(备注:

突出人员要求选定对应权重参数)

(二)、员工招聘

1、成本效益评估

总成本效益=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益=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效益=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录用成本效益=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某招募渠道收益成本比=(某招募渠道吸引的人数/为其付出的总费用)×100%

2、人员录用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人员录用质量评估

录用合格比=(已录用胜任岗位人数/实际录用总人数)×100%

录用基础比=(原有人员胜任岗位人数/原有人员总数)×100%

四、员工及任务配置(2007.5、2013.5、2014.5)P115

匈牙利法(矩阵)

五、岗位评价及设计(2011.11)P326-327

Pi---各要素指标测评分数Xi---各要素指标百分比系数

Pij---各要素评价指标的初次评分Xij---各要素评价指标的百分比系数

PiXi---各要素得分PijXij=Pij×Xij

Pi=∑PijXij

n

总得分E=∑PiXi

i=1

六、公积金(2013.11)P341-342

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条件:

1.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提取本人及其配偶住房公积金: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3)租房自住的;(4)本人或配偶、父母、子女发生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5)遭遇突发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6)被纳入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

2.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

(1)离休、退休的;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3)出国定居或到港、澳、台定居的;(4)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两年仍未就业,且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5)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未再就业,男性已满50周岁、女性已满45周岁,且家庭生活困难的;(6)非成都户籍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离开本市、成都户籍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且户籍迁出本市的;3.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由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申请提取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存储余额。

公积金缴存数额计算参考教材P341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