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6414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古文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古文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古文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文阅读.docx

《古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阅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文阅读.docx

古文阅读

一)明名医戴原礼尝1至京,闻一医家术2甚高,治病辄3效,亲往观之。

见其迎求溢4户,酬应不暇。

偶一求药者既5去,追而告之曰:

“临6煎加锡一块。

”原礼心异7之,叩8其故9。

曰:

“此古方尔10.”殊不知古方乃10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

嗟乎!

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一:

解释文言词 注释:

1尝:

曾。

2术:

技术。

3辄:

只是4溢:

满。

5既:

已。

6临:

等到。

7异:

感到奇怪8叩:

问。

9

故:

原因10乃:

是。

二:

翻译:

明代医生戴元礼曾进京,听说一位医生医术高明,治病很快见效,亲自去看。

看到求医的拥塞门庭,应酬不过来。

这是一人求药后已离去,追上告诉说:

“在煎药时放一块锡。

”戴元礼心里奇怪,问原因。

说:

“这是古方。

”竟然不知古方上是饧字,饧就是糯米煎的糖啊。

诶!

现在的庸医妄称自己熟懂古方,大多不会分辨锡饧罢了。

这个故事不仅引人发笑,更启人深思。

它说明了读文言文时“识字”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医生分不清医书的锡、饧,就会影响医疗效果,甚至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对识字、辨字决不能掉以轻心,不然也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造成失误。

(二)卖柴翁欧宦者

尝有农夫以驴负①柴。

宦者称宫市取之,与②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③驴送柴至内④。

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不肯受,曰:

“须得尔⑤驴。

”农夫曰:

“我有父母妻子⑥,待此然后食。

今此柴与汝,不取直⑦而归,汝⑧尚⑨不肯,我有⑩死而已!

”遂殴宦者。

一:

解释文言词注释:

①负:

驮。

②与:

给。

③邀;强要④内:

宫内。

⑤尔:

同“耳”⑥妻子:

妻子和子女。

⑦直:

同“值”⑧汝:

你⑨尚:

还。

⑩有:

只有

二:

译文:

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有个官吏声称王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这些(木柴),就给了他几尺的绢,又向他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驴送这些木柴到宫内。

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还给官吏。

(官吏)不肯接受(他的绢),(并且)说:

“我一定要拿你的驴。

”农夫说:

“我有父母妻儿,靠这(贩卖木柴),然后才有饭吃。

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那报酬就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

”就殴打了官吏。

三:

赏析: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著名的《卖炭翁》,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面寻宫使的掠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选文中的卖柴翁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

三)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①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③尽之,遂④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交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⑤行云。

薛谭乃谢⑥求反⑦,终身不敢言归⑧。

一:

解释文言词

①于:

向②穷:

尽,完③谓:

以为④遂:

于是,就⑤遏:

阻止⑥谢:

道歉⑦反:

同“返”,返回⑧归:

回家

二: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三启示:

学习时要刻苦钻研,学海无涯,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薛谭身上也有其可取之处,那就是他知错能改

(四)范仲淹有至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②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③夜昏怠,辄④以⑤水沃⑥面;食不给,啖⑦粥而读。

既仕⑧,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及至被谗⑨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⑩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一:

解释文言词①孤:

失去父亲②以:

作为③或:

有时④辄:

就⑤以:

用⑥沃:

洗⑦啖:

吃⑧仕:

官⑨谗:

谗言⑩谪:

降职

二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三:

感触只有那种树立了远大目标和理想、勇于刻苦努力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学习的人,他的未来才会有辉煌的成绩。

(五)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

(1)牛陇上,窃

(2)入学舍,听诸(3)生诵书;听已(4),辄默记。

暮(5)归,忘其牛,父怒挞(6)之。

已而(7)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8)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9),依僧寺以居。

夜潜(10)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一:

解释文言词

(1)放牛2)偷偷地3)许多4)完毕5)傍晚6)用鞭子,棍子等打人7)不久“

8)通“何”,为什么。

10)去:

离开(11)潜:

暗暗地、悄悄地步。

二:

翻译

  

王冕是诸暨县人。

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事都忘记了。

有人牵着牛来责备王冕任由他的牛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不久就又像当初那样(去学堂听学生念书)。

他的母亲说:

“这孩子想读书想得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三:

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五)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1]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2]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3]。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4]。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5],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6]无硕师[7]名人与游,尝[8]趋[9]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0]执经叩问[11]。

先达德隆望尊[12],门人弟子填其室[13],未尝稍降辞色[14]。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5],俯身倾耳以请[16];或遇其叱咄[17],色愈恭,礼愈至[18],不敢出一言以复[19];俟[20]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一:

以上中括号字中解释如下:

1]嗜:

特别爱好。

[2]假借:

借。

“假”也是借的意思。

[3]弗之怠:

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4]走:

跑。

[5]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

[6]加冠: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礼,表示已经成年。

这里即指二十岁。

[7]患:

担心,忧虑。

[8]硕师:

才学渊博的老师。

硕,大。

[9]尝:

曾经。

[10]趋:

奔向。

[11]先达:

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2]叩问:

求教。

叩,问。

[13]德隆望尊:

道德高,声望重。

又作德高望重。

[14]门人弟子填其室:

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塞。

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5辞色:

言语和脸色。

[16]援疑质理: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17]俯身倾耳以请: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18]叱咄:

训斥,呵责。

[19]至:

周到。

[20]复:

这里指辩解。

二:

选文的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

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六)县令捕蝗

钱勰任如皋县令,会1)岁旱蝗发,而2)泰兴独绐3)郡将云4):

“县界无蝗。

”已而5)蝗大起。

郡将诘6)之,令辞7)穷,乃言县本无蝗,盖8)自如皋飞来,乃檄9)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

穆得檄,辄10)书其纸尾报之曰:

“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

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一:

解释文言词

1)适逢2)却3)欺骗4)说5)不久6)责问7)言辞

8)大概9)公文,此指发送公文10)就

二:

译文

钱穆甫担任如皋的县令,适逢当地爆发蝗虫引起的旱灾,而泰兴的县令却欺骗郡的长官说:

“当地没有蝗虫。

”不久,蝗虫成灾,郡长官责问,泰兴的管县无话可说,说当地的蝗虫,大概是从如皋飞来的。

于是下公文给如皋的官县要求捕捉蝗虫,不能让它侵害邻近的地区。

钱穆甫拿到公文,就在对方公文的末了写了首诗恢复他:

“蝗虫原本是天灾,而不是管县没有能力。

既然是从我的地盘上飞出去的,就请你们从你的地盘上将它们押回来。

三:

都不负责任

七)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

夜半,有虎跪拜,作1)人言,乞2)食,神以邓樵夫许3)之。

明晨,客伺4)于神祠5)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6)谓曰:

“子邓姓乎?

曰:

“然7)。

”因8)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

邓曰:

“吾有母,仰食于樵。

一日不樵9),母且饥10)。

死生命也,吾何畏哉?

”遂去不顾11),客随而觇12)之。

樵甫13)采樵,虎突出从竹间。

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14)。

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15)去,樵逐16)而杀之。

客逆劳17)之。

樵曰:

“感君高义,盍18)导我至庙中。

”既至,大诟19)死虎斥神曰:

“今竟如何?

”遂20)碎其土偶。

一:

解释文言词

①发出②求③答应④等候⑤庙⑥上去⑦是的8)就

9)打柴10)将11)回头12)偷偷地看13)刚刚14)代老虎的尾巴15)找16)追上去17)慰劳18)何不19)骂20)于是,就

二:

译文:

康熙十五年,余姚县有个外地人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

半夜,有只老虎来向山神跪拜,说着像人一样的话语,乞求山神赐给它食物。

山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

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迎上去问:

“您姓邓吗?

”樵夫回答说:

“是的。

”客人就告诉他晚上听到的事情,告诫他不要前往。

邓樵夫说:

“我有母亲,靠打柴为生,一天不打柴,母亲就会饿肚子。

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有什么可怕的!

”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客人尾随他偷偷地看。

邓樵夫刚刚打上柴,老虎突然从竹林间窜出,邓樵夫徒手与它搏斗了几个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转了很久。

老虎很愤怒,于是咆哮着高高跳起,忍痛逃跑。

邓樵夫追上去将它杀了。

客人上前慰劳他,邓樵夫说:

“感谢你深厚的情义,何不带我到庙中去?

”到了庙里,邓樵夫大骂死虎并斥责山神说:

“最终怎么样?

”于是就将泥塑的山神砸碎了.

三:

1)一丘之貉2)沆瀣一气

八)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1)公,公约之饭。

翌日(2),萧氏子盛服而3)往,意为公必盛馔(4)。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5)。

又久之,方(6)命坐,果蔬皆不具7),其8)人已心怪9)之(。

酒三行(11),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12)数四,顷10)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11),惟12)啖13)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14)

一:

解释文言词

1)  拜见2)第二天3)连词表修饰4)准备食物5)离开6)才7)具备8)代萧氏子

9)责怪10)一会儿11)筷子12)只13)吃14)回去

二: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

第二天,萧氏子穿着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

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想离去。

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

桌上水果都不没有。

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

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

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

萧氏子很骄横放纵。

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

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三:

王安石把萧氏子吃剩下的胡饼四边.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