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8892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docx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困惑和思考

课程改革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

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技术因素”,教师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人的因素”,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课程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呼唤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已成为势所必然,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改革促进者,需要在许多理念上加以改变。

面对语文新课标,面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转换,有些现象仍然使人困惑,在此仅做一点理性的思考。

1、   语文老师不喜欢语文

作为语文老师,可能常常感受到来自数理化老师的羡慕,当这些数理化老师埋头于题海和抽象的公式时,他们羡慕想象中的语文课,在他们的想象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有鲜活的生活、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然而,语文老师并不以为然,因为语文老师不喜欢语文的并不少见。

语文学科的性质有别于数理化这些自然学科。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朱绍禹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朱先生认为: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辨证统一的学科……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教育双重性的学科。

”新课标也同样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我们无庸置疑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但是,更不能忽视它的人文性。

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就决定了它最能在教育过程中渗透人的丰富情感,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因而从事这一门学科教育的老师,首先应该对这门学科有着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语文有热烈的兴趣。

布鲁纳说:

“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

”然而,语文老师不喜欢教语文的有之,不喜欢阅读的有之,从不写作的更加有之。

一本教材,几本参考书,数套语文练习,外加一系列的标准答案,就足以应对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是什么?

是一个语文课本的传授者。

一个不喜欢语文、不喜欢广泛阅读和写作的语文教师,一个不懂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语文教师,怎么可能使他的学生感到语文学科的“刺激力”呢?

自然也无法使他的学生热爱语文学科。

语文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然而,上语文课,如工人做工一般机械。

做语文教师,已成了一种谋生手段,其职责就是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肢解一篇篇的文章,应付一次次乏味的考试。

语文虽然是一门人文性学科,但是课堂上难以见到“文”,至于“神韵”、“领悟”也难以谈起。

“名篇”不“名”已是不争的事实,多少名篇为一个个语段所代替,而语文课堂上对语段常常不过是采用肢解的方法,限于字词语段句序的分析,师生沉浸在课文中创设的文情并茂的佳境少了,多少作家用心血凝结成的篇章,被教师讲得平平淡淡,毫无滋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索然,语文失却魅力。

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似乎已经荡然无存。

这不是语文之故,而是我们做语文教师之误。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他的影响力。

语文教师最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力。

上世纪70年代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语文教师,那时,我们的语文充满魅力。

而90年代上海一次近万人的问卷调查中,却有77%的学生对语文课说不喜欢语文教师。

语文老师应该用自己富有语文精神的灵魂去影响学生。

语文精神的实质是“爱”。

教育家说,爱是教育成功的真谛,是教育的本质,只有热爱才能生成热爱。

对教师对学生而言,能对语文产生热爱是最高的境界。

因为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才能引领我们踏入语文学习的大门,只有热爱才能引领我们走进语文深奥的殿堂。

语文老师只有爱语文才能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这大概就是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吧。

因此,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应该正视语文老师对于这个学科消极片面的认识,调动新课标实施的参与者转变观念,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语文教改的实践中去。

2、   语文教师自叹“语文教不出来”

常常会遇到学生问语文老师一个很困惑又很难回答的问题,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作为语文老师往往会给学生一个很玄妙的答案,要学好语文工夫在课外,语文是教不出来的。

语文学习是一个阅读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不是仅能依靠书本上的几十篇课文的学习就能达到的。

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很形象地说明了阅读积累的重要。

只有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中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这几种语文能力缺一不可,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仅仅依靠课堂依靠老师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阅读积累需要在课外下大工夫,有多少学生能够在课外用工夫?

学生在课外又有多少阅读的工夫?

大量的数理化英语练习使他们应接不暇,哪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博览品味思索领悟?

更何况,课外的工夫常常与考试没有关联,还不如解几道数理化习题行之有效。

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决定了语文这门学科难见成效,从而影响了语文老师教学的热情,更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热情的淡漠,试想,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提不起精神,又如何能使老师对语文教学满怀热情呢?

所以语文老师慨叹语文是教不出来的就不难理解了。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新课标指出:

“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

语文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加强课内的工夫,提高课内的效率,尽可能地弥补课外的不足,在师生互动中教学相长,取得双赢。

 

3、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真正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新的课程目标对于高中语文课评价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 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依据。

然而现实是,对于每一门学科的老师来讲,衡量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就是以考试的成绩为重要标准,语文当然不会例外。

 教育的最终结果已经异化为卷面成绩,而这卷面成绩往往就成了衡量一个语文老师真正水平的标准。

这些成绩又会成为家长选择老师、学校评判老师、社会奖励老师以及职称评定时的重要砝码,语文老师怎能不把自己修炼造化成考试加工技术的能手呢?

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语文水平和能力不能以解题能力和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相反,解题能力和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检验出一个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这正如作家未必能准确顺利的解答高考试题,语文老师未必是学生考试的对手一样,不足为奇。

然而,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驱使下衍生出的这些怪现象不能不使我们深思,高考考试制度需要改革,人才评价标准的观念需要更新。

4、语文老师容易当?

现今仍有人认为语文老师最好当,也许他们觉得只要能够识文断字就具备了当语文老师最基本的条件,不像数理化要具有很强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所以,领导听课必听语文,外行听课也首选语文,而且人人可以指指点点评论语文, 

语文老师真的容易当吗?

语文老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要有扎实的语文能力。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能要求一定是一个“作家”,但至少能写一点象样的文章,不能要求一定是一个“学者”,但至少也应该能够对教学做些研究。

不能要求像一个主持人,但至少要有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

因此语文老师还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

 《庄子》说: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说明了知识之于语文老师的重要性。

但说到底,语文老师要成为一个考试指导“专家”容易,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困难,而要成为一个能够实施语文教育的“杂家”更难。

自小学至高中,翻来复去的是在字、词、句等上面做文章,或者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去反复做一些所谓“标准化”试题。

语文教师不仅使自己成了考试指导“专家”,也使学生成了只会做题的解题“行家”。

高考中考的考纲就是训练的标的,高考中考的题型就是语文课训练的典范,语文老师备课备什么?

备基础知识,备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目的畸形了,语文也畸形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还能好吗?

与其说学生不喜欢语文,还不如说不喜欢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教师的简单机械枯燥乏味的解题指导。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课标新形势下的语文老师们,应认清新的角色要求,在反思中走出困惑,走向成功。

 

老师们:

   你们好!

在座的老师有一部分早已接触了新教材,我在上学期才开始教新教材。

今天我想把我一学期教新教材后的体会向大家做一个汇报,期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在讨论中去悟透新课程理念,从而更好地去实施新教材。

   新课程主要变动的有:

删减繁、难、偏、旧的知识;淡化笔算、加强口算、重视估算;重视统计、概率的教学;改变应用题的教学。

当我学习新课程标准后,心想:

啊!

这样的话数学不是好教多了。

殊不知,当我真正去实践它的时候,却让我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

   【现象】

   困惑一:

教材中知识的呈现笼统化。

   一个知识新教材的呈现方式看起来是呈"块状"的.好象是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但实际是让教师们在"云雾"中去琢磨,特别对于新教师,没有老教材的体系做基础,教新教材就更是难以深入了.比如我现在教的《分解质因数》这个内容,新教材的呈现是在课后练习的“你知道吗?

”教材中只有一句话: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教材中没有解释什么叫分解质因数,用什么方法分解质因数,并且在单元考试中这个知识就占了17分。

若是新教师没有老教材体系做基础,这怎么能让教师解读得明白呢?

还有四年级的《亿以内数的读写》这个知识。

教材只用一个例题就呈现了“整万数的读写”、“末尾有0的、中间有0的”和“一般两级数的读写”四种情况。

这也让教师解读得不清楚,如果解读不清设计教学就可能囫囵吞枣,学生的学习也就可能囫囵吞枣。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本想让知识呈现简单一点,结果在呈现上让教师遭遇了困惑,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效率降低。

   困惑二:

知识过分关注形象性而忽视抽象性。

   新教材在很多知识点上只给出一些形象的文本资源,提供给教师参考、使用。

用专家的话说:

我们这样编排是为了让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灵活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

而不是要教师去教教材。

再者为了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教材不给出法则、规律性的结语,只要学生弄懂就行了。

初听起来,觉得很有新意。

确实也打破了多年以来我们教师唯教材、唯书本、唯教参的条条主义,解放了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思想,放开了我们的手脚。

也解放了学生,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五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材中只出现一句话:

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

教材中都没有计算法则。

以四年级的《亿以内的读法》为例。

学生在学完几种情况的读法后,教材只有三个思考题:

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

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虽然这三句话全面概括了亿以内的读法,但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1、老教师不敢违背新教材理念,这导致容易忽视思维的抽象性的养成,使学生的知识只停留在读的表面上。

2、新教师则更会因为只是三个问题,而让学生回答而已。

根本没想到去归纳、梳理,使数学思维由形象转化为抽象。

这样就错失了一个培养抽象思维,构建数学知识的大好机会,也容易使学生的知识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度和广度。

更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使我们的教师遭遇到很多的困惑。

如果我们的教师简单的处理教材知识,就容易使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培养出现缺失,知识难以形成系统,我想这也是造成新课程后学困生增多、两极分化提前的原因之一吧!

   困惑三:

解决问题的弱化导致学生分析能力下降。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甚至很少相对集中地编排纯应用题内容,而是渗透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学习领域的学习中。

并且现在的新教材比较注重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让学生提出问题。

而在分析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或近似解,并在实际中检验上往往一带而过,显得十分单薄,甚至认为学生了解了生活情境就自然而然地会列式解题,不需要去解析其中的数量关系。

这样一来,让我们很多教师误认为“现在的教材不重视应用题的教学了,重视计算的教学”、“现在的应用题教学只重视提出问题,不重视问题的分析了”。

故而在教学中以学生会“提出问题”、“会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为目标,从而直接导致“文字表述的应用题,有的学生看不懂”、“两步应用题学生找不着思路”、“综合列式学生困难大”、“两极分化严重”……。

困惑四:

重视算法多样轻算法优化。

   在新教材中无论什么计算内容,都鼓励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本意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学生的计算发展能力,实际却是失去了计算的本质。

教材在计算教学中很多时候会在旁边加一句话:

“还有什么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发散思维,想出多样化的方法计算,同时在多样化的计算中,体会哪一种方法好。

这样设计的初衷是好的。

但这样容易导致小学生对科学的方法的误解。

如五年级上学期的《解简易方程》中有一个例题:

“解方程100+X=250”时,可能有“X=250-100,X=150”(加法各部分的关系),“100+150=250,所以X=150”(加法口算)、“100+X=100+150”(数的分解)、“假如两边都减去100,X=150”(等式的性质)等方法。

可以肯定学生对前三种容易接受,特别是目前的简易方程用这些方法解(特别是各部分关系)很容易。

而教材本意要学生优化出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如果从学生的喜欢出发,上面的三种情况都很难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最后就强制了。

你说困不困惑。

   困惑五:

基本知识训练少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

   《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也许是受这两段话的影响,避免“依赖模仿与记忆”,我们新教材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后安排的基本知识训练就比较少。

好象学生掌握了知识就会解决问题了,知识就学会了。

所以书中设计的基本习题少,一个练习就三个题,甚至3、4个课时就一个练习。

有的知识甚至基本知识没有就出现变式练习了。

如我现在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完3、4课时后只出现一个练习。

我们并非是要学生多做练习题来提高数学成绩,但我想数学知识只是理解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这是给我带来的第5个困惑。

   困惑六:

大量的干扰信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新课标教材中丰富的图片有趣的情境一改往日数学课本的单调枯燥,可我不赞成数学书中出现太多的图片,因为数学题中插图的作用不仅仅有趣,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解决问题,越多的插图就代表越多的信息。

一道题中除了主题图外,这边豆角老师提个问题,那边小西红柿又补充说明。

教材的本意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却忽略了过多的信息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于学生来说,呈现在他眼前的他一定会去看,不管这些信息有用没用,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每一部分新知都不可能用无限的时间去学习,还有一些学生从收集信息时就比别人慢了一步,他还没弄懂题意时做题时间已经结束了,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他跟不上教学的步骤。

更有甚者,看着插图漂亮上课干脆就描起插图了。

这一点在低年级尤为突出。

   当然,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我认为正是这些困惑的现象导致了教学新教材教师累,学生也累。

   【成因】

   针对以上困惑的现象,我们来做一个分析,把这些现象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新教材客观存在的问题。

如:

新课标教材中大量的干扰信息导致课堂效率下降、基本知识训练少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就是这种类型。

这些问题我想可能是教材的编者和我们一线教师对教材的要求不同一造成的。

象教材中丰富的图片,编者认为这些图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用很多情景图可以实现数学生活化的目标。

象基本训练少,编者认为数学知识重在理解,为了避免我们教师出现重复的模仿、记忆的题海训练,减轻学生的负担,就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稍加练习就可以了。

而我们教师就不这样想了。

我们除了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外还要面对教学质量的检测,如果练习量过少学生的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巩固,不仅检测过不了关,而且为以后的学习造成了障碍。

并且有些情景图为了实现数学生活化,让我们教师用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图意。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教学加减混合运算,其实真正的知识点学生早就懂了,类似“6+3-4”这样的计算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太简单了,但是教材安排了很多情景图,学生不在教师的反复讲解下,能看懂并列出正确算式的是微乎其微。

所以,上课时,教师总是这样讲:

“你们看,这些鸟翅膀向这边是飞来的,这些鸟头朝那边是飞走的。

”每天训练类似题目,师生不胜其烦,但又无可奈何。

因为考试是一定有根据情景图列式计算的,出试卷的老师也是紧跟教材来的,而且老师们都知道,每次考试失分的不是学生做题,而是没有看懂所谓的情景图。

   二是我们教师主观对教材的解读。

   如:

教材中知识的呈现笼统化、知识过分关注形象性而忽视抽象性、解决问题的弱化导致学生分析能力下降、重视算法多样轻算法优化、可以归于这一类型。

这一种类型的问题是考验我们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材的理解、对小学数学知识架构的把握。

象老教材教师根据例题就知道教什么、怎么教。

而新教材给我们老师的自由空间很大,可以教浅显一点,也可以挖深一点。

没有一个同一的尺度,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你喜欢哪一种?

”但现实真的是能由你喜欢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要质量,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去全面把握教材,避免这些问题导致我们教学质量的下降,导致学生能力的下降,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加剧。

   【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不论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面对的是我们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对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

   我想我们教师在刚开始接触新课程是一定听得最多的是“新课程理念要求

我们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虽然是一字之差,我想老师们是可以体会出来的。

“教教材”说简单一点是教材呈现给我们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没有的知识点我们不能超越去教,否则就是不尊重教材了。

而“用教材”则可以充分体现我们教师的主体性,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开发、运用。

作为一线教师要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帮助,联系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体设计课堂教学。

   

(一)把握编者意图,读懂教材。

   有限的教学素材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心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体现着科学的哲理,给我们教师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与余地,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宽松、开发的研究舞台。

因此,把握编写者的意图,读懂教材——品出其中的内涵,悟出其中的精髓,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二)挖掘例题深意,拓展目标。

   例题的设计是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的专家编写出来的,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思考与检验的,肯定要比我们临时改编出来的强,我们处理教材不能只简单的认为只要把握其中的目标、重点、难点就行了,我们必须还有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教材观”。

知识目标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知识目标只是基础目标,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问题、思考、见解等是教学的生长点,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是我们的追求。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解决这个问题了、会计算这种题了等具体的知识上,还要帮学生去梳理、归纳知识点,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使学生的知识由单个的具体知识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三)把握教材体系,瞻前顾后。

   数学知识间逻辑关系密切,前后知识点交替螺旋上升,因此在处理教材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瞻前”“顾后”的处理教材。

所谓“瞻前”,是指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除了要着眼于该部分教材,放眼于后面的教材外,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教材,理解已教过的内容,达到解释前疑、深化知识的目的。

所谓“顾后”,就是在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乃至初中教材的内容,以便为现学的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二、对课程理念要有效性地把握。

   对课程理念有效性把握我想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新课程下的应用题教学。

   我们应该看到,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确有其独特的作用。

我们不应该认为不单独设立“应用题”的章节,就去弱化应用题的教学,更不应该新教材坚决避免分类型、套模型,就是不重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新课程对原来的应用题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实际上完成了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

第二个转化是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的方法求解,并在实际中检验。

以往老教材中的应用题只要学生完成第二个转化(当然这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需的重要技能),至于第一个转化就由教科书“代劳”了(出现现成的文字应用题)。

而现在的新教材呢?

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选择,整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这是长处;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往往一带而过,显得十分单薄,好象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会解题就够了,不需要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

这样一来,在三年级开始的两步应用题中学生就表现出束手无策了。

   因此,提出几点建议:

   1、一年级多学图画情境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从而理解题意。

   2、二年级就应该逐步出现半文半图的、或直接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把两步应用题的解答作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转折点。

我觉得我们广大教师总结的经验——“一步是基础,两步是关键”,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连续两问改一问”、“改变条件或问题”等方法,在帮助学生为寻找“中间问题”中起到了“脚手架”的良好作用,这些好的做法都值得借鉴和继承。

   4、要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

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

只有抓住题中的数量关系,该题便会迎刃而解。

我们在教材中坚决避免分类型、套模型、以例解题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不要数量关系的分析,而是要摈弃以类型来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

   5、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解题方法。

应用题变化多样,有些题目的结构特殊,并非所有题目一开始就能抓住其数量关系的。

引导学生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分析综合法,假设法,逆推法、转化法等,这些解题方法能帮助学生使隐蔽数量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算法多样化与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字眼,也就是这一理念左右着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改革,这四五年课程改革一路走来,我们一线教师从开始对“算法多样化”的迷茫,到渐渐明白“算法多样化”不仅要提倡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而且应该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优化”。

这一点我们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

我这里想说的是:

   1、算法多样化不是算法全面化。

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能闪现出思维的“火花”,但我们也不应该把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