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6522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 你懂的.docx

毛概考试重点整理612章绝对详细你懂的

第六章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

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1.第一步:

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五:

三步走战略的特点。

1.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2.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3.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4.提出了战略具有长期性。

六:

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七: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

2.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七章

一: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当今的世界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要求,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三:

三个有利于思想内容。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第八章教学重点难点

1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怎样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经历十多年的过程)2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及其内容理解3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先富”和“共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4关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

【参考答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参考答案】: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3.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含义。

【参考答案】: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4.简述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参考答案】: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一般特征: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都是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都是政府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宏观调控;从经济运行看,都是护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3)基本特征: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能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2.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上出现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

请运用所学理论,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参考答案】:

第一,客观必然性:

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结果,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的结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带来的结果。

这种收入差距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广大群众整体收入提高基础上的差距,有利于刺激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第二,造成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存在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

如法制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第三,收入差距过大的负面影响:

影响社会稳定,制约有效需求的增长,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和唯利是图思想的蔓延。

第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

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必须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大“蛋糕”;积极促进就业,使更多人有机会分到“蛋糕”。

3.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答案】:

(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2)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九章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3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2.简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参考答案】: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依法治国是完善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和法制保证。

4.简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色。

【参考答案】: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它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第二,从政权组织形式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

5.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它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第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四、论述题

1.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第四,依法治国是国一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实行依法治国的直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参考答案】:

第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加强执法、司法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第三,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3.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答案】: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第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第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第十一章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和谐”的科学内涵?

2.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3.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4.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是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要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理论意义。

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执政理论的升华。

(2)实践意义。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

【参考答案】:

(1)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主要举措: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参考答案】:

(1)重要性: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有利条件:

第一,政治保证,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物质保证,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思想文化保证,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参考答案】: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1)指导思想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这六条原则,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丰富的内涵,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补充资料:

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现象进行分析。

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5.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P207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有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有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7.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P28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神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丰富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发展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地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四、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依据: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的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五、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原因:

(P188)

1、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2、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数额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实践表明: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理解)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施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a、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b、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还不能做到不计酬地为社会提供劳动,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分配的条件。

3、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以及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实现多种分配方式。

八、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理解):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施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有话资源配置,租金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九、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根本方针: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持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十一、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

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

都承担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