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80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docx

田纳西河流域教学设计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临城中学地理丽

【教材版本】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本节课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分析,总结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

从而培养学生对区域地理案例的分析能力,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材分析】 

“必修3”第二章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节容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成功经验为例讲述如何做好流域的开发与持续发展。

首先,教材介绍了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主要是田纳河流域的地理条件和开发利用情况;其次,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过程,这两部分容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能分析出田纳河流域的开发优势条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据此确定该流域的综合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再次,教材介绍了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也就是治理开发之后的田纳西河流域,这部分容较简单易懂。

最后,总结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教材四部分容,符合流域的发展的时间顺序,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即发现问题和开发优势、综合开发并治理问题、总结经验。

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所以我们学习的主要是第一课时,主要涉及“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这两个问题。

【学情分析】

已有能力: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了流域的基础知识,加之,学生通过对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对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学习方法已有所掌握;

存在问题:

第一,如果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不完整,很难对区域进行详尽的分析。

第二,田纳西河的开发和治理,是世界河流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典。

但该案例所示河流毕竟时空距离和学生有距离,为学生认知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田纳西河背景资料,归纳出该流域的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经济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而总结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已有知识和常识的运用,找出事物间的联系,用图表示,并说明理由;通过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后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差异的分析,学会以辨证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地理问题,逐渐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田纳西河流域地理背景资料,分析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确定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基本容。

教学难点:

形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思路,并能结合不同案例背景因地制宜。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河流可以为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很久以前,人类就开始择水而居,大河流域成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可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现在我们就让时间回到今年7月份,来重新感受一下发生在我们家乡的洪灾。

(视频)今年发生在家乡的大洪灾,大家齐心合力抗洪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来使学生感知家乡发生的洪灾,引发学生思考)

(追加问题)如何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使河流成为人类文明永远的摇篮?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堪称成功的典。

(承转)为了更好地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我们先来看几个关于河流的概念。

【学习概念,推进新课】(呈现流域、水系图)让学生直观理解干流、支流、分水岭、水系、流域等概念,在了解概念之后。

(承转)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田纳西。

去考察一下该流域的基本情况,形成一份可行性报告,献给我们的政府,为我们的家乡献计献策。

我们知道考察一个区域的基本概况,要考察它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人文地理概况,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他的自然地理概况。

一、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概况

【老师引领,探究合作】

1、和学生一起了解田纳西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的河流,了解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2、(老师启发学生,描述一个地区位置,应该从什么方面描述)位置:

呈现田纳西河流域图,描述该流域的位置。

3、地形: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田纳西河的流向,并根据图例来判断其上、中、下游地形。

【思考】简述田纳西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地形,以及会对该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使学生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优势和劣势)

4、气候:

展现诺克斯维尔市(田纳西州的一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图,以及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和美国气候类型图。

(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的纬度位置,首先让学生明确其处于亚热带,让学生知道位置对气候造成了影响①引导学生判断气候类型。

②平时学习过的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

进而引导学生指出:

③田纳西河流域的季风气候也是雨热同期吗?

【活动探究】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季节降水多,夏季降水稍少原因?

5、水文:

结合当地的气候类型,降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该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因此河流水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河流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

(承转)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对田纳西河流域自然概况做了考察,下面我们继续来考察它的人文地理概况。

二、治理前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文地理概况(昔日景象)

(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材料:

历史上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较早,18世纪下半叶流域生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并有大片牧场,农业较为发达。

但是因为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自19世纪后期,流域人口激增开始对资源进行大规模掠夺式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带衰落。

到了20世纪初,在流域东部山地发现了铜矿,为了扩大耕地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滥伐森林加剧了水土流失以致几乎年年洪水成灾,生态环境恶化。

冶炼厂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含有大量SO2,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

使周围和下游沿岸的土地寸草不生,许多生物销声匿迹。

【合作探究】早期田纳西河流域出现了哪些问题?

这些现象是对哪些自然条件利用不当造成的?

诱发了哪些环境问题?

【总结】现在我们已经对田纳西河流域概况做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的考察报告。

(总结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和人文地理概况,提出其优势是“大量的资源、能源”,不足是:

“洪涝灾害和经济贫困”)

(承转)通过呈现治理前后的田纳西河流域景象对比,提问:

田纳西河流域是如何实现“凤凰涅槃”的?

引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

三、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梯级开发,综合发展

先向学生提出:

1933年5月,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然后向学生解释梯级开发的含义。

梯级开发----根据河流流经地区地势逐级降低的特点,分级建筑大坝,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

【合作探究】

 

水库会产生哪些综合效益?

修建大坝安装船闸改善航运条件

安装发电机组产生什么作用?

可以促进哪些工业部门的发展?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建设大坝的作用,了解建设大坝所获得的综合效益)

(承转)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合作探究】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给我们什么启示?

(结合家乡实际情况,得出我们家乡也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环境保护,发展旅游业

该问题,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即可

最后,跟学生一起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措施,并提出:

经过努力,田纳西河流域最终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总结:

通过这节对田纳西河流域的考察,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只有人地关系协调,自然界才能给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

可见,我认为,经过我们的通力合作,完成的考察报告,可以上交给政府部门了,同学们,你们都是优秀的。

加油。

(设计意图:

向学生渗透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思维建模】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

四、当堂检测

1、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

B气候温暖湿润,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

C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D受气候影响,水量变化小,利于航运

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由于未重视环保工作,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B.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发电。

C.田纳西河利用丰富廉价的电力吸引了耗电量大的服装、纺织工业

D.田纳西河流域制定了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的综合开发方案

五、学以致用——课后作业

材料①滏阳河发源于太行麓峰峰矿区滏山南麓,故名滏阳河。

滏阳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流经、、,在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

全长413公里,是一条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河。

同时还是市目前唯一一条常年有水的天然河流,在中国北方城市十分难得。

②滏阳河流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多风沙,平均气温摄氏13.4度。

年均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占年降雨量70%,春季降雨稀少,因而形成春旱秋涝,旱涝灾害交替发生。

③《都赋》注云:

“鼓山又名滏山,滏水源出山麓。

”故名滏阳河。

滏阳河绵延通畅数千年,滏阳河灯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北沿滏阳河一带河灯文化的源头和缩影。

河灯文化和当地特色商贸业兴衰有难以隔离的历史情缘,传承至今生生不息,涵、形式日渐丰盈。

④市区滏阳河部分河段的鱼苗集体翻白,水面上浮着很多鱼的尸体,不少市民表示十分可惜,怀疑是水质污染造成的。

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经验,你会为该流域的发展提什么建议?

以小组为单位,将讨论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出来。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并用家乡的洪水作为导入,用所学知识和家乡的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讨论思考中加深了对流域治理和开发的理解。

从学生在课堂中讨论问题和参与度来来看,教学设计是合理的,教学效果是好的。

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不足。

最后的“学以致用“部分,以流经家乡的滏阳河为例,仅靠给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让学生课下搜集更多的资料,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并且对此流域的开发和治理,也并非一节课能完成的,所以在具体操作中,会有些困难。

只能让有兴趣的同学来组织进行。

七、板书设计

田纳西河自然地理条件有利发展方向

流域概况

人文地理条件不利治理对策

 

2016年11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