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90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一年级音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docx

《一年级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音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音乐.docx

一年级音乐

第一课有趣的声音世界

教学目标: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色。

3.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

4.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5.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和《大鼓和小鼓》。

教学内容:

1.歌曲《大雨和小雨》

2.歌曲《大鼓和小鼓》

3.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一)

4.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二)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重点:

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

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

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

教师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教具准备:

1.五个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课堂打击乐器。

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设计目的:

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设计目的:

丰富学生的知识。

3、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设计目的:

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能够熟练朗读歌词。

3、会唱《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象,提问:

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

(大鼓和小鼓)(设计目的:

加深学生对两种乐器的印象。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听一遍录音范唱。

(设计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5.按节奏准确朗读歌词。

6.听唱法学唱歌曲。

7.分组演唱歌曲。

8.边走步边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设计目的: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一)。

教学目标:

了解〈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

教学过程:

1.教师看着书上的插图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设计目的:

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声音,他们兴趣倍增。

第一幅图:

兔妈妈幸福的一家。

第二幅图:

暴风雨来了,大风刮倒了房子。

第三幅图:

小喜鹊在树上报信。

第四幅图:

小松鼠、小猴、小狗、小熊从四面八方赶来。

第五幅图:

小熊、小狗锯木头。

第六幅图:

小松鼠、小猴钉钉子。

第七幅图:

小白兔刷墙。

第八幅图:

新房子盖好了,大家一起来唱歌跳舞。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用标准语言准确复述故事内容。

(设计目的: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课声音的记忆。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

4.安排学生下课寻找能表现《小白兔盖新房》内容的声音材料。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二)

教学目标:

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

教学过程:

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与标准性。

2.将学生分成2-4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

(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的自由创编能力)

3.分组到前面表演。

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4.师生共同来评价。

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课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一组歌颂祖国、国旗与多民族题材的歌曲,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敬国旗。

2.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4.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有所感受。

教学内容:

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认识乐器碰铃和响板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歌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欣赏吹芦笙

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教学难点:

教学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自己为歌曲创编动作等一系列活动

2.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演唱中学会这首歌曲

3.能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

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

生:

见过。

师:

那谁能为老师描述一下国旗的样子呢?

生1:

国旗是红色的;

生2:

国旗是长方形的;

生3:

国旗上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

2.学生思考什么场合升国旗、奏国歌

师:

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同学们想一想!

(可引导学生思考)

生:

每周一学校都会有升旗仪式,就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国旗美丽吗?

生回答后,师揭题。

二、学习新歌曲

师:

全体同学请坐,今天这节课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唱国旗的好听歌曲,名字就叫《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这首歌曲当中是怎样歌唱我们美丽的国旗的?

歌词写到了什么?

我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讲,学生仔细聆听和现看

师:

我们同学们都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呀?

生1:

我看到有白鸽。

师:

象征和平与友谊的白鸽。

生2:

校园、还有少先队员。

师:

有可爱美丽的校园和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们。

师:

那歌词中是怎样歌唱国旗的呢?

生答:

唱到了国旗很美丽,金色的五角星,还有我愿变朵小红云。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

那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来朗读歌词(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歌曲歌词)。

       国旗国旗真美丽,       

       金星金星照大地,

       我愿变朵小红云,

       飞上蓝天亲亲您。

找一名同学起来范读歌词。

师:

那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

举手告诉老师。

生:

好像听起来比较舒服,速度还比较慢。

师:

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3.学唱歌曲

(1)老师分句教唱歌曲,连续两遍。

(2)最后一句歌词节奏有所变化,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模唱。

(3)集体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地演唱一遍。

(4)请一位同学到台前来表演唱(其余同学用拍手的方式拍出节奏)。

4.学生讲述五角星的含义。

师:

我们今天学习了《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国旗的颜色是……

生齐答:

红色的。

师:

国旗的左上角有五颗金灿灿的五角星,一颗……(生:

大的),四颗……(生:

小的)。

老师想问问这五颗五角星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呢?

生答:

大的代表党。

师:

大五角星代表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生答:

四颗小的代表人民。

师:

四颗小的五角星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这里就包括我们每一位可爱的同学。

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国旗是一个国家、民族尊严的象征,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国旗,今天老师就想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来制作一面国旗,你们说好不好?

(好)

8.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国旗

红色的旗面、五颗未粘好的五角星,老师和学生共同制作。

9.集体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一名学生代表手拿国旗,全体同学跟随音乐节奏左右晃动身体,高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熟练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乐器碰铃和响板

教学过程: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

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dangdangdangdang

dadadadadadadada

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

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4、用碰铃和响板为以前学习过的歌曲伴奏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1、欣赏课件中与彝族相关的录像资料及图片,通过观察、感受、模仿等活动初步了解彝族生活的地域、风俗等特点。

欣赏彝族服饰的艳丽色彩,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鉴别和动手能力。

2、学唱彝族儿童歌曲,表现欢快的情绪。

(重点)

3、运用用拍手、跺脚等即兴动作来表现节奏,并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难点)

4、通过小组合作涂色及欢度火把节中,加强小伙伴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艺术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愿意以起来吗?

(愿意)

那就先与我们的小导游见个面吧!

课件(阿尼玛出现)

二、节奏练习

1、师:

大家知道我们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吗?

那先于与我们的小导游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节奏   xx xx  xx x

2、启发学生自编问候词语,如:

早上好啊阿尼玛  我们喜欢阿尼玛等 

 三、欣赏

1、师:

阿尼玛要带我们踏上彝族之旅了,第一站要带我们去哪儿呢?

课件介绍石林风光

提问:

同学们,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你们有什么感觉?

学生讨论交流

2、师:

这里还有几幅石林的图片,这些天然的奇石形状各异,你们看看它们像什么?

课件连续出示几幅图片 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心中的感受,并试着为它们起个名字

四、了解火把节

1、师:

同学们设计的衣裙真是色彩斑斓,美丽而独特,你们知道吗,彝家娃娃穿着我们设计的衣裙要去参加一个盛大的节日,你们想去吗?

瞧,阿尼玛向我们发出邀请了。

2、课件出示彝族火把节的盛况

师:

火把节好热闹啊,你们了解彝族的火把节吗?

3、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师:

既然要参加火把节,我们的准备个节目啊,听,阿尼玛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彝族歌曲。

五、歌曲学唱

1、课件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

你们听出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吗?

(节奏欢快,多次出现“阿里里”的称词)

2、师生做拍手游戏读歌词,教师读歌词,学生读“阿里里”处拍手

3、听一听,四次出现的“阿里里”旋律一样吗?

教师唱,学生听

4、你们试着唱一唱好吗?

教师弹奏上半句,学生唱下半句。

5、连起来唱一唱。

教师弹琴

6、跟着伴奏唱一唱,“阿里里”处拍手。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

六、设计衣裙

1、师:

彝族不仅山美水美而且人更美,这体现在他们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上,你们看看,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彝族的服装

学生观察总结:

1、颜色丰富、鲜艳

             2、裙摆大,花纹线条有宽有窄,有疏有密。

2、师:

想象一下,这么美丽的裙子旋转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3、课件演示:

阿尼玛的裙子怎么了?

我们试着为她的裙子设计漂亮的颜色吧!

 师生合作运用电脑涂色,一件美丽的衣裙渐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师:

你们想试试吗?

那请用手中的水彩笔为我们的彝族小朋友设计衣

裙吧!

4、学生涂色 

 (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5、服装展示,学生评价

七、打击乐器伴奏

1、师:

彝家娃娃为了感谢同学们为她们设计的衣裙,给大家带来了礼物。

教师出示串铃、双响筒、碰钟等打击乐器

2、做游戏:

找朋友(运用课件)

3、师:

请找到乐器的同学和我们一起合作为歌曲伴奏吧!

师生共同表现歌曲

八、表演歌曲

1、师:

听到这富有节奏的歌曲,老师真想马上跳起来,你们看!

彝族人民已经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了。

出示课件,学生感受

2、师:

同学们,你们能模仿彝族的舞蹈动作吗?

学生模仿表演

3、师:

瞧,火把燃起来了(课件),我们快去参加火把节吧,让我们尽情歌唱,尽情舞蹈,把欢乐和友谊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放音乐伴奏,学生围圆圈跳舞

九、课堂小结:

1、师:

今天的彝族之旅,大家玩的开心吗?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谈收获

2、教师总结:

老师看到你们有那么多的收获,也非常开心,但别忘了今天的小导游阿尼玛,她来跟我们道别了(课件)。

让我们与彝家娃娃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并祝愿他们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甜美,让我们也一起说再见吧!

3、放音乐,唱着歌儿出教室。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3.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教学过程:

  

(一)听赏《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

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

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

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

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

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

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

 6、表演

7、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三课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教具准备:

磁带、钢琴、幻灯仪、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学唱歌曲《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好朋友》,能够在小过门处为歌曲伴奏。

2、认识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初步掌握三角铁的使用。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团结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在这个新的大家庭里,我们是不是又认识了新的朋友啊?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好朋友》。

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认真听。

二、学唱歌曲《好朋友》新课标第一网

1、读歌词

师:

请同学们看前面的大屏幕显示的歌词。

看见“小手”的位置在哪了吗?

学生回答。

(在歌词的后面,没有在对应歌词的下面)

师:

对。

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念一下歌词,我念一句,你们来念一句。

“一起游戏笑哈哈,………嘿!

嘿!

师:

下面我们一起完整的把歌词念一下。

2、学歌曲

师:

歌词我们都会念,现在再跟老师学唱这首歌曲,好不好?

学生回答。

师:

同样的,我来唱一句,你们来唱一句。

“一起游戏笑哈哈,………嘿!

嘿!

师:

恩,同学们学的真认真,下面我们完整来唱一遍(强调一下,小过门的拍手)www.xkb1.com

学生演唱。

师:

现在我们跟着录音演唱一下歌曲。

学生演唱。

(唱的时候,教师站在前面,有激情的领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

师:

这首歌曲我们唱的非常好,请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这首歌曲更加丰富一点呢?

学生回答。

(舞蹈,打击乐器)

师:

恩,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那好吧,今天我们就用几样打击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好吗?

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打击乐器?

学生回答:

双响筒

师:

非常好,那它怎么用呢?

(复习)请学生来敲击。

师:

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

双响筒今天也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啊?

学生回答。

教师先出示三角铁图片

,让学生随便敲击感受。

师:

我们来猜猜,他叫什么名字,提示,他的名字跟他的形状有关。

学生回答:

三角?

师:

最后一个字,跟他本身的材质有关。

学生回答:

三角铁

师:

真棒,真聪明。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敲出的音有长友短,下面请你认真听一下,那种声音好听。

(教师敲出一个长音,几个短音,顺便讲一下使用要领)

学生回答(长音好听)新课标第一网

师:

我们再请出另外一个好朋友。

这件乐器,老师来告诉你们,它叫铃鼓。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生。

四、表演歌曲

师:

现在我们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注意用敲打击乐器来替换拍手。

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师:

谁能发扬团结友爱精神,谦让一下?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二、学会用碰铃、铃鼓、响板及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三、通过学习新疆,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为歌曲作表演,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互相合作的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珍视兄弟民族友谊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打击乐器和民族舞蹈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在《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歌曲声中,教师在学生队伍的前面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起手儿蹦蹦跳跳进教室。

 2、(在歌曲声中)师生谈话,交流感情新-课-标-第-一-网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你的好朋友吗?

”(教师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看民族舞蹈,听配音介绍。

 ⑴ 师:

现在,老师想把我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希望你们也能成为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从远方来,你们听,他们托老师带来了最诚挚的问候                        

  ⑶ 教师小结

  二、教唱歌曲

 1、(出示大歌片)教师跟着录音伴奏声情并茂的范唱歌曲。

2、范唱完毕,师生讨论:

小朋友们在一起干什么心情怎样?

 生:

在一起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3、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节奏声情并茂边读词边做动作,朗读两遍歌词后用LU唱旋律。

 4、教师采用听唱教学法分句教唱歌曲,再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默唱,后随钢琴伴奏齐唱歌词。

  三、歌曲处理

教师鼓励学生用手重的“乐器”表现音乐。

教师出示碰铃、响板等打击乐器,简介名称及其演奏方法,向部分学生分发打击乐器,其余的学生用课前准备的自制或自找的“打击乐器”,不定节奏,只要学生能跟上音乐节拍就行,也可拍手拍凳子等,边唱边伴奏,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Xkb1.com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集体舞活动《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学会《快乐小舞曲》的基本动作。

2.学会合作创编动作。

3.能够积极的参与集体舞活动。

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创编集体舞。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新年问候,新年祝福。

2唱师生问好歌。

二、集体活动

1、初听乐曲,体会音乐的节奏。

用手打拍子。

2、再次感受乐曲的情感。

3、用音乐自由手舞足蹈。

4、用语言来表达舞的兴致。

5、随音乐唱歌曲。

6、再唱一遍让学生在听到歌曲中那些让人高兴的地方,用动作表现出来。

7、看图片或播放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高兴、兴奋的心情。

三、创编教学

1、讲解创编的要求。

2、分组创编,教师指导。

3、师生同跳集体舞。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2、与同学一起跳所学舞蹈。

板书设计

第四课音乐中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本单元通过游戏、模仿、歌唱、表演、绘画等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3.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教学内容:

1欣赏:

《阴中鸟》《鸭子拌嘴》

2.活动:

《声音的长短》

3.欣赏:

《两只小象》

4.唱歌:

《在动物园里》

5.欣赏狮子、大象

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进一步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音乐活动从模仿动物的叫声入手,认识声音的长短,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声音的长短

2.《在动物园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边模仿叫声,边拍节奏,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新-课-标-第-一-网

1.将小猫、狮子、老牛、小狗、鸭子、小鸡、老鼠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狮子的叫声录音,请学生猜一猜它是谁?

3.学生模仿,总结狮子叫声的特点:

音长、低沉。

4.一半学生拍节拍,一半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互换练习;全体学生手拍节奏,口中模仿动物的叫声。

5.一名学生模仿任意一种动物的叫声

6.教师在这种动物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7.依次将黑板上的动物按叫声分类

8.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听两遍录音)

9.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歌词。

按节奏朗读歌词

10.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1.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12.有表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13.两名学生为一组,选两种叫声不同的动物共同演唱。

下节课上回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动物园里》

2.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听赏乐曲《狮子》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感受声音的长短

2.练习三声部合奏能力,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上节课课后练习汇报:

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表演

3.动物大合唱:

教师选中一组节奏准确、节拍稳定的同学,加上老师组成一个三个声部的“动物大合唱”

4.学生聆听,感受大合唱中三声部的和谐美。

5.学生练习:

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刚才示范的组当指挥,练习“大合唱”

6.学生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师出示各种打击乐器,学生自由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